G06Q10/10
1.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休假申请规划模块、自动审批管控模块、审批安全维护模块和异常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数据和审批人工作、审批数据;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并管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
所述休假申请规划模块用于规划休假申请假条的集中生成工作;
所述自动审批管控模块用于管控自动审批开启时间;
所述审批安全维护模块用于在自动审批开启时对审批过程进行安全维护;
所述异常处理模块用于对休假时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休假数据采集单元、打卡信息记录单元和工作计划采集单元,所述休假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信息和用户的休假申请信息;所述打卡信息记录单元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的打卡信息;所述工作计划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审批人工作计划中的时间信息,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休假申请规划模块包括审批节点设置单元、审批路径生成单元和申请假条生成单元,所述审批节点设置单元用于按照休假时长、审批对象的顺序设置审批节点,若审批对象数量大于1,依据审批流程中审批对象的顺序设置节点;所述审批路径生成单元用于通过连接审批节点生成所有用户的休假审批路径;所述申请假条生成单元用于匹配审批路径,集中生成属于相同审批路径的用户的休假申请假条,将休假申请假条发送至对应审批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审批管控模块包括签名转换单元和签名启用选择单元,所述签名转换单元用于将审批人的签名痕迹信息转换为图片格式,并保存图片格式的签名;所述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用于分析休假审批截止时间和审批人的工作时间,依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通过图片格式签名的时间,通过图片格式签名的方式为:在审批页面中显示对应审批人的图片格式签名,审批人通过拖动图片到签名位置完成签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批安全维护模块包括审批页面建模单元、审批痕迹分析单元和验证开启单元,所述审批页面建模单元用于以审批页面中心为原点对审批页面进行建模;所述审批痕迹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不同审批人采用图片格式签名完成签名后的痕迹范围,与对应审批人历史手动签名时的痕迹范围进行比对,依据比对结果获取痕迹匹配度,设置匹配度阈值,在匹配度未超出阈值时,通过所述验证开启单元开启审批人身份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比对单元、时间延长调整单元和理由补充单元,所述信息比对单元用于比对用户打卡时间和休假时长;在休假时长与打卡时间不匹配时,通过所述时间延长调整单元自动延长对应用户的休假时长;所述理由补充单元用于通知用户在休假后补充休假时长延长的理由,将补充数据发送给审批人进行确认。
6.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信息、用户的休假申请信息和审批人的工作信息;
S2:规划休假申请假条集中生成;
S3:转换审批签名格式,管控自动审批开启和关闭时间;
S4:在自动审批开启时对审批过程进行安全维护;
S5:比对打卡时间和休假时长,在比对结果异常时调整休假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S2中:采集到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集合为T={T1,T2,...,Tn},其中,n表示申请休假的用户数量,利用审批节点设置单元设置审批节点:在第一节点中放置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数据,设置第一节点集合中所有节点的纵坐标都为b,第一节点集合中节点的横坐标差值为休假时长差值,在第二节点到第m节点中放置审批人名字信息,设置第二节点集合中所有节点的纵坐标为B,其中,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审批人的签名痕迹信息转换为图片格式,并保存图片格式的签名,利用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管控自动审批的开启和关闭时间:采集到不同审批人历史随机一次审批休假申请花费的时间集合为t={t1,t2,...,tk},对应时间完成审批数量集合为a={a1,a2,...,ak},审批人的工作空闲时长集合为T’={T1’,T2’,...,Tk’},当前需要对应审批人审批的休假申请数量集合为c={c1,c2,...,ck},根据下列公式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自动审批:
其中,ti表示随机一个审批人历史随机一次审批休假申请花费的时间,ai表示对应时间完成的审批数量,Ti’表示随机一个审批人的工作空闲时长,ci表示当前需要对应审批人审批的休假申请数量,k表示审批人数量,Mi表示对应审批人的审批能力系数,若Mi≥1,判断对应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不开启自动审批;若Mi<1,判断对应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没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开启自动审批:审批人通过拖动图片到签名位置完成签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对审批页面进行建模:以审批页面中心为原点建立二维坐标系,分析不同审批人采用图片格式签名完成签名后的痕迹范围:获取到随机一个审批人拖动图片完成签名后图片中心的位置坐标集合,筛选出图片中心点中纵坐标最小的点,记为q0,计算剩余中心点与q0的连线与x轴之间夹角的余弦值,按照余弦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排序好的点记为集合q={q1,q2,...,qN-1},其中,N表示拖动的图片数量,将点q0和q1压入栈内,从点q2开始计算,判断q0、q1和qi三点的向量是否时逆时针旋转:若是,则将qi压入栈内;若不是,将栈顶元素推出,其中,i={2,3,...,N-1},得到栈内存在的点坐标集合为(x,y)={(x1,y1),(x2,y2),...,(xp,yp)},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对应审批人完成审批时拖动的图片中心点最小覆盖面积s:
其中,p表示栈内存在的点数量,(xj,yj)表示第j个点坐标,获取到对应审批人以往通过手动签名完成审批时,签名痕迹中心点组成的最小覆盖面积为S,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审批人手动签名和当前采用图片格式签名时的痕迹匹配度W:
设置匹配度阈值为w,比较W和w:若W>w,说明痕迹匹配度高;若W≤w,说明痕迹匹配度低,对审批人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成功后再进行审批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采集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获取对应用户休假的截止时间,记录申请休假的用户打卡时间,比对截止时间和打卡时间:若打卡时间晚于截止时间,说明对应用户休假出现异常,自动延长休假时长,在用户休假后提醒对应用户补充休假延长的理由,将补充数据发送至审批人,审批人进行重新审批。
本发明涉及休假审批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及方法。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员工管理上已经采用了较为安全、完善的自动化办公管理软件,提高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自动化办公管理软件上,可以进行考勤、审批及薪酬管理等工作,但随着企业员工数量的快速发展,现有的考勤管理,尤其时员工的休假审批管理大大增加了企业上级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一些员工的休假负担;
现有的休假审批管理方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休假审批无法完好地形成闭环审批:员工申请休假时需要填写时长,在休假时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导致休假延长,现有管理方式无法结合大数据进行分析员工是否延长休假以及时更新信息;其次,员工分属不同部门,休假时的审批人有所不同,无法快速生成休假申请假条以加快休假审批速度;最后,审批人有时工作繁忙,无法及时进行休假审批,且需要手动签名进行审批,现有方式无法加快休假审批的速度。
所以,人们需要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休假申请规划模块、自动审批管控模块、审批安全维护模块和异常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数据和审批人工作、审批数据;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并管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
所述休假申请规划模块用于规划休假申请假条的集中生成工作;
所述自动审批管控模块用于管控自动审批开启时间;
所述审批安全维护模块用于在自动审批开启时对审批过程进行安全维护;
所述异常处理模块用于对休假时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休假数据采集单元、打卡信息记录单元和工作计划采集单元,所述休假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信息和用户的休假申请信息;所述打卡信息记录单元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的打卡信息;所述工作计划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审批人工作计划中的时间信息,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传输到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休假申请规划模块包括审批节点设置单元、审批路径生成单元和申请假条生成单元,所述审批节点设置单元用于按照休假时长、审批对象的顺序设置审批节点,若审批对象数量大于1,依据审批流程中审批对象的顺序设置节点;所述审批路径生成单元用于通过连接审批节点生成所有用户的休假审批路径;所述申请假条生成单元用于匹配审批路径,集中生成属于相同审批路径的用户的休假申请假条,将休假申请假条发送至对应审批人。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审批管控模块包括签名转换单元和签名启用选择单元,所述签名转换单元用于将审批人的签名痕迹信息转换为图片格式,并保存图片格式的签名;所述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用于分析休假审批截止时间和审批人的工作时间,依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通过图片格式签名的时间,通过图片格式签名的方式为:在审批页面中显示对应审批人的图片格式签名,审批人通过拖动图片到签名位置完成签名。
进一步的,所述审批安全维护模块包括审批页面建模单元、审批痕迹分析单元和验证开启单元,所述审批页面建模单元用于以审批页面中心为原点对审批页面进行建模;所述审批痕迹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不同审批人采用图片格式签名完成签名后的痕迹范围,与对应审批人历史手动签名时的痕迹范围进行比对,依据比对结果获取痕迹匹配度,设置匹配度阈值,在匹配度未超出阈值时,通过所述验证开启单元开启审批人身份验证。
进一步的,所述异常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比对单元、时间延长调整单元和理由补充单元,所述信息比对单元用于比对用户打卡时间和休假时长;在休假时长与打卡时间不匹配时,通过所述时间延长调整单元自动延长对应用户的休假时长;所述理由补充单元用于通知用户在休假后补充休假时长延长的理由,将补充数据发送给审批人进行确认。
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信息、用户的休假申请信息和审批人的工作信息;
S2:规划休假申请假条集中生成;
S3:转换审批签名格式,管控自动审批开启和关闭时间;
S4:在自动审批开启时对审批过程进行安全维护;
S5:比对打卡时间和休假时长,在比对结果异常时调整休假时长。
进一步的,在步骤S1-S2中:采集到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集合为T={T1,T2,...,Tn},其中,n表示申请休假的用户数量,利用审批节点设置单元设置审批节点:在第一节点中放置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数据,设置第一节点集合中所有节点的纵坐标都为b,第一节点集合中节点的横坐标差值为休假时长差值,在第二节点到第m节点中放置审批人名字信息,设置第二节点集合中所有节点的纵坐标为B,其中,0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将审批人的签名痕迹信息转换为图片格式,并保存图片格式的签名,利用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管控自动审批的开启和关闭时间:采集到不同审批人历史随机一次审批休假申请花费的时间集合为t={t1,t2,...,tk},对应时间完成审批数量集合为a={a1,a2,...,ak},审批人的工作空闲时长集合为T’={T1’,T2’,...,Tk’},当前需要对应审批人审批的休假申请数量集合为c={c1,c2,...,ck},根据下列公式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自动审批:
其中,ti表示随机一个审批人历史随机一次审批休假申请花费的时间,ai表示对应时间完成的审批数量,Ti’表示随机一个审批人的工作空闲时长,ci表示当前需要对应审批人审批的休假申请数量,k表示审批人数量,Mi表示对应审批人的审批能力系数,若Mi≥1,判断对应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不开启自动审批;若Mi<1,判断对应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没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开启自动审批:审批人通过拖动图片到签名位置完成签名,审批人有时工作繁忙,但审批存在截止时间,依据审批人的工作时间、当前需要审批的休假申请量和以往审批人的审批进度计算审批能力系数的目的在于快速匹配审批人的工作时间和审批时间,进一步为审批人选择合适的审批方式,有利于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减少审批工作对审批人其它工作的影响。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对审批页面进行建模:以审批页面中心为原点建立二维坐标系,分析不同审批人采用图片格式签名完成签名后的痕迹范围:获取到随机一个审批人拖动图片完成签名后图片中心的位置坐标集合,筛选出图片中心点中纵坐标最小的点,记为q0,计算剩余中心点与q0的连线与x轴之间夹角的余弦值,按照余弦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排序好的点记为集合q={q1,q2,...,qN-1},其中,N表示拖动的图片数量,将点q0和q1压入栈内,从点q2开始计算,判断q0、q1和qi三点的向量是否时逆时针旋转:若是,则将qi压入栈内;若不是,将栈顶元素推出,其中,i={2,3,...,N-1},得到栈内存在的点坐标集合为(x,y)={(x1,y1),(x2,y2),...,(xp,yp)},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对应审批人完成审批时拖动的图片中心点最小覆盖面积s:
其中,p表示栈内存在的点数量,(xj,yj)表示第j个点坐标,获取到对应审批人以往通过手动签名完成审批时,签名痕迹中心点组成的最小覆盖面积为S,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审批人手动签名和当前采用图片格式签名时的痕迹匹配度W:
设置匹配度阈值为w,比较W和w:若W>w,说明痕迹匹配度高;若W≤w,说明痕迹匹配度低,对审批人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成功后再进行审批工作,为部分审批人选择自动审批方式后,考虑到自动审批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通过审批人的行为习惯数据分析审批人签名审批时的固定范围,比对审批痕迹范围的目的在于判断当前自动审批工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以便对审批人进行身份验证,在加快审批的同时提高了审批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了员工信息泄露的风险。
进一步的,在步骤S5中:采集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获取对应用户休假的截止时间,记录申请休假的用户打卡时间,比对截止时间和打卡时间:若打卡时间晚于截止时间,说明对应用户休假出现异常,自动延长休假时长,在用户休假后提醒对应用户补充休假延长的理由,将补充数据发送至审批人,审批人进行重新审批,用户在休假时可能会因突发情况或不可抗因素导致无法及时休假完成,比对打卡时间能有效监督用户是否及时完成休假,有利于及时更新休假信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最终考勤结果的准确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审批节点、生成审批路径快速匹配用户的休假信息,快速生成休假申请假条模板,加快了休假申请速度,通过审批人的工作时间、当前需要审批的休假申请量和以往审批人的审批进度计算审批能力系数,进一步为审批人选择了合适的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减少审批工作对审批人其它工作的影响,为部分审批人选择自动审批方式后,考虑到自动审批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通过审批人的行为习惯数据分析审批人签名审批时的固定范围,比对审批痕迹范围的目的在于判断当前自动审批工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以便对审批人进行身份验证,在加快审批的同时提高了审批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了员工信息泄露的风险。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方法的步骤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休假申请规划模块、自动审批管控模块、审批安全维护模块和异常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数据和审批人工作、审批数据;
数据库用于存储并管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
休假申请规划模块用于规划休假申请假条的集中生成工作;
自动审批管控模块用于管控自动审批开启时间;
审批安全维护模块用于在自动审批开启时对审批过程进行安全维护;
异常处理模块用于对休假时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休假数据采集单元、打卡信息记录单元和工作计划采集单元,休假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信息和用户的休假申请信息;打卡信息记录单元用于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的打卡信息;工作计划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审批人工作计划中的时间信息,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
休假申请规划模块包括审批节点设置单元、审批路径生成单元和申请假条生成单元,审批节点设置单元用于按照休假时长、审批对象的顺序设置审批节点,若审批对象数量大于1,依据审批流程中审批对象的顺序设置节点;审批路径生成单元用于通过连接审批节点生成所有用户的休假审批路径;申请假条生成单元用于匹配审批路径,集中生成属于相同审批路径的用户的休假申请假条,将休假申请假条发送至对应审批人。
自动审批管控模块包括签名转换单元和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签名转换单元用于将审批人的签名痕迹信息转换为图片格式,并保存图片格式的签名;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用于分析休假审批截止时间和审批人的工作时间,依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通过图片格式签名的时间,通过图片格式签名的方式为:在审批页面中显示对应审批人的图片格式签名,审批人通过拖动图片到签名位置完成签名。
审批安全维护模块包括审批页面建模单元、审批痕迹分析单元和验证开启单元,审批页面建模单元用于以审批页面中心为原点对审批页面进行建模;审批痕迹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不同审批人采用图片格式签名完成签名后的痕迹范围,与对应审批人历史手动签名时的痕迹范围进行比对,依据比对结果获取痕迹匹配度,设置匹配度阈值,在匹配度未超出阈值时,通过验证开启单元开启审批人身份验证。
异常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比对单元、时间延长调整单元和理由补充单元,信息比对单元用于比对用户打卡时间和休假时长;在休假时长与打卡时间不匹配时,通过时间延长调整单元自动延长对应用户的休假时长;理由补充单元用于通知用户在休假后补充休假时长延长的理由,将补充数据发送给审批人进行确认。
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休假审批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申请休假的用户信息、用户的休假申请信息和审批人的工作信息;
S2:规划休假申请假条集中生成;
S3:转换审批签名格式,管控自动审批开启和关闭时间;
S4:在自动审批开启时对审批过程进行安全维护;
S5:比对打卡时间和休假时长,在比对结果异常时调整休假时长。
在步骤S1-S2中:采集到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集合为T={T1,T2,...,Tn},其中,n表示申请休假的用户数量,利用审批节点设置单元设置审批节点:在第一节点中放置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数据,设置第一节点集合中所有节点的纵坐标都为b,第一节点集合中节点的横坐标差值为休假时长差值,在第二节点到第m节点中放置审批人名字信息,设置第二节点集合中所有节点的纵坐标为B,其中,0
在步骤S3中:将审批人的签名痕迹信息转换为图片格式,并保存图片格式的签名,利用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管控自动审批的开启和关闭时间:采集到不同审批人历史随机一次审批休假申请花费的时间集合为t={t1,t2,...,tk},对应时间完成审批数量集合为a={a1,a2,...,ak},审批人的工作空闲时长集合为T’={T1’,T2’,...,Tk’},当前需要对应审批人审批的休假申请数量集合为c={c1,c2,...,ck},根据下列公式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自动审批:
其中,ti表示随机一个审批人历史随机一次审批休假申请花费的时间,ai表示对应时间完成的审批数量,Ti’表示随机一个审批人的工作空闲时长,ci表示当前需要对应审批人审批的休假申请数量,k表示审批人数量,Mi表示对应审批人的审批能力系数,若Mi≥1,判断对应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不开启自动审批;若Mi<1,判断对应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没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开启自动审批:审批人通过拖动图片到签名位置完成签名,为审批人选择合适的审批方式,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审批工作对审批人其它工作的影响。
在步骤S4中:对审批页面进行建模:以审批页面中心为原点建立二维坐标系,分析不同审批人采用图片格式签名完成签名后的痕迹范围:获取到随机一个审批人拖动图片完成签名后图片中心的位置坐标集合,筛选出图片中心点中纵坐标最小的点,记为q0,计算剩余中心点与q0的连线与x轴之间夹角的余弦值,按照余弦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排序好的点记为集合q={q1,q2,...,qN-1},其中,N表示拖动的图片数量,将点q0和q1压入栈内,从点q2开始计算,判断q0、q1和qi三点的向量是否时逆时针旋转:若是,则将qi压入栈内;若不是,将栈顶元素推出,其中,i={2,3,...,N-1},得到栈内存在的点坐标集合为(x,y)={(x1,y1),(x2,y2),...,(xp,yp)},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对应审批人完成审批时拖动的图片中心点最小覆盖面积s:
其中,p表示栈内存在的点数量,(xj,yj)表示第j个点坐标,获取到对应审批人以往通过手动签名完成审批时,签名痕迹中心点组成的最小覆盖面积为S,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审批人手动签名和当前采用图片格式签名时的痕迹匹配度W:
设置匹配度阈值为w,比较W和w:若W>w,说明痕迹匹配度高;若W≤w,说明痕迹匹配度低,对审批人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成功后再进行审批工作,在加快审批速度的同时提高了审批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了员工信息泄露的风险。
在步骤S5中:采集用户申请的休假时长,获取对应用户休假的截止时间,记录申请休假的用户打卡时间,比对截止时间和打卡时间:若打卡时间晚于截止时间,说明对应用户休假出现异常,自动延长休假时长,在用户休假后提醒对应用户补充休假延长的理由,将补充数据发送至审批人,审批人进行重新审批。
实施例一:将审批人的签名痕迹信息转换为图片格式,并保存图片格式的签名,利用签名启用选择单元管控自动审批的开启和关闭时间:采集到不同审批人历史随机一次审批休假申请花费的时间集合为t={t1,t2,t3}={20,40,30},单位为:min,对应时间完成审批数量集合为a={a1,a2,a3}={10,25,20},审批人的工作空闲时长集合为T’={T1’,T2’,T3’}={15,30,20},当前需要对应审批人审批的休假申请数量集合为c={c1,c2,c3}={5,15,20},根据公式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自动审批:得到M1=1.5,M2=1.25,M3=0.67,M1>1,M2>1,M3<1,判断第一个、第二个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不开启自动审批,第三个审批人在工作空闲时没有能力完成所有休假审批,开启自动审批。
实施例二:将排序好的图片中心点压入、推出栈后,得到栈内存在的点坐标集合为(x,y)={(x1,y1),(x2,y2),(x3,y3)}={(4,1),(3,2),(1,1)},根据公式计算对应审批人完成审批时拖动的图片中心点最小覆盖面积s=3,获取到对应审批人以往通过手动签名完成审批时,签名痕迹中心点组成的最小覆盖面积为S=2,根据公式计算审批人手动签名和当前采用图片格式签名时的痕迹匹配度W=33%,设置匹配度阈值为w=50%,比较W和w:W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7:2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