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910324527.2
  • 20190422
  • CN110096530A
  • 20190806
  • 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宋波;肖合明;魏灵峰
  • G06F16/2458
  • G06F16/2458 G06Q50/22

  •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文曲路与云飞路交口创新产业园二期F2栋
  • 安徽(34)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胡剑辉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用于解决如何对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备份计算以及如何合理对申请人信息进行审核的问题;包括客户端模块、审核模块、校验模块、预警监测模块、数据库、命名模块、处理器、统计模块、计算模块、备份模块和备份存储模块;本发明通过客户端模块输入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申请,然后通过审核模块进行审核及通过校验模块进行校验,审核校验成功后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内存储,通过命名模块进行命名,计算模块对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大小,当备份值大于设定阀值,进行备份存储。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模块、审核模块、校验模块、预警监测模块、数据库、命名模块、处理器、统计模块、计算模块、备份模块和备份存储模块;

所述客户端模块用于输入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申请、显示预警监测信息及查询特困人员供养信息;所述申请人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户口簿信息、姓名、年龄、是否残疾及残疾等级证信息、是否赡养和患病史;所述客户端模块将输入的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模块;审核模块接收客户端模块发送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审核,所述审核模块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

所述数据库接收审核模块发送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库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内的年龄、残疾等级、患病史发送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数据库发送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内的年龄、残疾等级、患病史并将其发送至计算模块;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所述统计模块将统计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发送至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特困人员年龄记为B;残疾等级记为C;患病史记为Di,i……n;设定疾病种类记为Ei,i……n;疾病种类Ei对应严重大小记为Fi,i……n;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记为Pi,i……n;

步骤二:计算患病史的严重值;患病史Di与疾病种类Ei进行匹配;具体表现为,当D1与E4相匹配,则对应的严重大小记为F4;

步骤三:利用求和公式获取得到患病史对应的严重值G;其中E1、E2、……、Ei的取值为1;

步骤四: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备份值Hi,其中,J1、J2、J3和J4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年龄越大,备份值越大;残疾的等级越大,备份值越小;患病史的严重值越大,备份值越大;访问的次数越多,备份值越大;

所述计算模块将计算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备份模块;所述备份模块接收计算模块发送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判断,当备份值大于设定阀值;则备份模块将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备份存储模块;备份存储模块接收备份模块发送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备份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核模块的具体审核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发送申请人信息中的身份证号至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根据发送的身份证号获取身份证号对应的居民信息;居民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

步骤二:获取到的居民信息与申请人信息进行对比;若信息对比不吻合,则发送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并显示;

步骤三:若信息对比吻合;则根据身份证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若个人征信报告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发送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指令并显示;若个人征信包括不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征信合格;将输入申请人信息发送至校验模块;

所述校验模块用于接收审核部门的审核结果并发送至审核模块,具体校验步骤如下:

S1:设定审核部门等级由小至大分类依次为A1、A2、……、An;

S2:将输入的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部门A1进行审核并发送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则发送“0”指令;审核不通过,则“1”指令;

S3:若接收到“1”指令,则校验结果不合格,将结果不合格指令发送至审核模块;审核模块将不合格指令发送至客户端模块进行显示;

S4:若接收到“0”指令,则将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部门A2,审核通过,则发送至审核部门A3,依次类推;

S5:当审核部门A1、A2、……、An的结果均为“0”指令,则将输入的申请人标记为特困人员;将申请人信息标记为特困人员供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命名模块用于对数据库内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进行命名存储,具体命名规则为备份值、姓名、年龄及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所组成的命名名称;所述预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校验模块的校验时间,具体校验规则如下:

a:设定审核模块发送申请人信息的时间记为T1,审核部门结果发送的时间记为T2;则校验时间T=T2-T1;

b:当校验时间T小于或大于设定阀值,则预警监测模块发送校验异常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校验异常指令并进行显示异常警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模块用于查询者登录并访问数据库;所述访问权限模块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并计算查询的查询条数;所述访问权限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和权限设定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所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计算查询的条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用户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记为Li,i……n;登录的次数记为Qi,i……n;上一次查询条数记为Ri,i……n;当查询者第一次查询,则上一次查询条数取值为零;

步骤二:利用公式Wi=Li*v1+Qi*v2-Ri*v3获取得到查询条数Wi,其中v1、v2和v3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越长,查询条数越多;登录的次数越多,查询条数越多;上一次查询条数越小,查询条数越多;

步骤三:当查询条数等于设定阀值;则停止查询者本次查询的权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

特困人员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为特困人员提供以下供养;基本生活条件: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办理丧事事宜;

现有的特困人员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存在不能合理对特困人员信息进行备份存储,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同时需要对校验进行预警监控,避免校验时间过长或过少导致违规或异常现象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如何对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严重程度进行备份计算,从而达到合理的备份存储;

(2)如何合理对申请人信息进行审核,确保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模块、审核模块、校验模块、预警监测模块、数据库、命名模块、处理器、统计模块、计算模块、备份模块和备份存储模块;

所述客户端模块用于输入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申请、显示预警监测信息及查询特困人员供养信息;所述申请人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户口簿信息、姓名、年龄、是否残疾及残疾等级证信息、是否赡养和患病史;身份证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户口本信息包括姓名和家庭住址;残疾等级证信息包括残疾所属等级及残疾的身体部位;所述客户端模块将输入的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模块;审核模块接收客户端模块发送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审核,所述审核模块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

所述数据库接收审核模块发送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库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内的年龄、残疾等级、患病史发送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数据库发送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内的年龄、残疾等级、患病史并将其发送至计算模块;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所述统计模块将统计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发送至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特困人员年龄记为B;残疾等级记为C;患病史记为Di,i……n;设定疾病种类记为Ei,i……n;疾病种类Ei对应严重大小记为Fi,i……n;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记为Pi,i……n;

步骤二:计算患病史的严重值;患病史Di与疾病种类Ei进行匹配;具体表现为,当D1与E4相匹配,则对应的严重大小记为F4;

步骤三:利用求和公式获取得到患病史对应的严重值G;其中E1、E2、……、Ei的取值为1;

步骤四: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备份值Hi,其中,J1、J2、J3和J4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年龄越大,备份值越大;残疾的等级越大,备份值越小;患病史的严重值越大,备份值越大;访问的次数越多,备份值越大;

所述计算模块将计算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备份模块;所述备份模块接收计算模块发送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判断,当备份值大于设定阀值;则备份模块将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备份存储模块;备份存储模块接收备份模块发送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备份存储;

优选的,所述审核模块的具体审核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发送申请人信息中的身份证号至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根据发送的身份证号获取身份证号对应的居民信息;居民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

步骤二:获取到的居民信息与申请人信息进行对比;若信息对比不吻合,则发送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并显示;

步骤三:若信息对比吻合;则根据身份证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若个人征信报告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发送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指令并显示;若个人征信包括不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征信合格;将输入申请人信息发送至校验模块;

所述校验模块用于接收审核部门的审核结果并发送至审核模块,具体校验步骤如下:

S1:设定审核部门等级由小至大分类依次为A1、A2、……、An;

S2:将输入的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部门A1进行审核并发送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则发送“0”指令;审核不通过,则“1”指令;

S3:若接收到“1”指令,则校验结果不合格,将结果不合格指令发送至审核模块;审核模块将不合格指令发送至客户端模块进行显示;

S4:若接收到“0”指令,则将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部门A2,审核通过,则发送至审核部门A3,依次类推;

S5:当审核部门A1、A2、……、An的结果均为“0”指令,则将输入的申请人标记为特困人员;将申请人信息标记为特困人员供养信息。

优选的,所述命名模块用于对数据库内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进行命名存储,具体命名规则为备份值、姓名、年龄及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所组成的命名名称;所述预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校验模块的校验时间,具体校验规则如下:

a:设定审核模块发送申请人信息的时间记为T1,审核部门结果发送的时间记为T2;则校验时间T=T2-T1;

b:当校验时间T小于或大于设定阀值,则预警监测模块发送校验异常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校验异常指令并进行显示异常警示。

优选的,所述登录模块用于查询者登录并访问数据库;所述访问权限模块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并计算查询的查询条数;所述访问权限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和权限设定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所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计算查询的条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用户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记为Li,i……n;登录的次数记为Qi,i……n;上一次查询条数记为Ri,i……n;当查询者第一次查询,则上一次查询条数取值为零;

步骤二:利用公式Wi=Li*v1+Qi*v2-Ri*v3获取得到查询条数Wi,其中v1、v2和v3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越长,查询条数越多;登录的次数越多,查询条数越多;上一次查询条数越小,查询条数越多;

步骤三:当查询条数等于设定阀值;则停止查询者本次查询的权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客户端模块输入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申请,然后通过审核模块进行审核及通过校验模块进行校验,审核校验成功后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内存储,并通过命名模块进行命名,方便查询,然后通过计算模块对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大小,当备份值大于设定阀值,进行备份存储;

(2)本发明通过计算模块计算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计算患病史的严重值;利用求和公式获取得到患病史对应的严重值G;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备份值Hi,其中,J1、J2、J3和J4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年龄越大,备份值越大;残疾的等级越大,备份值越小;患病史的严重值越大,备份值越大;访问的次数越多,备份值越大;

(3)本发明通过审核模块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发送申请人信息中的身份证号至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根据发送的身份证号获取身份证号对应的居民信息;获取到的居民信息与申请人信息进行对比;若信息对比不吻合,则发送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并显示;若信息对比吻合;则根据身份证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若个人征信报告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发送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指令并显示;

(4)本发明通过访问权限模块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并计算查询的查询条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计算查询的条数,利用公式Wi=Li*v1+Qi*v2-Ri*v3获取得到查询条数Wi,其中v1、v2和v3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越长,查询条数越多;登录的次数越多,查询条数越多;上一次查询条数越小,查询条数越多;当查询条数等于设定阀值;则停止查询者本次查询的权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的原理框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存储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模块、审核模块、校验模块、预警监测模块、数据库、命名模块、处理器、统计模块、计算模块、备份模块和备份存储模块;

客户端模块用于输入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申请、显示预警监测信息及查询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申请人信息包括身份证信息、户口簿信息、姓名、年龄、是否残疾及残疾等级证信息、是否赡养和患病史;身份证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户口本信息包括姓名和家庭住址;残疾等级证信息包括残疾所属等级及残疾的身体部位;客户端模块将输入的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模块;审核模块接收客户端模块发送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审核,审核模块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

数据库接收审核模块发送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存储;数据库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内的年龄、残疾等级、患病史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数据库发送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内的年龄、残疾等级、患病史并将其发送至计算模块;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统计模块将统计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发送至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特困人员年龄记为B;残疾等级记为C;患病史记为Di,i……n;设定疾病种类记为Ei,i……n;疾病种类Ei对应严重大小记为Fi,i……n;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访问次数记为Pi,i……n;

步骤二:计算患病史的严重值;患病史Di与疾病种类Ei进行匹配;具体表现为,当D1与E4相匹配,则对应的严重大小记为F4;

步骤三:利用求和公式获取得到患病史对应的严重值G;其中E1、E2、……、Ei的取值为1;

步骤四: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备份值Hi,其中,J1、J2、J3和J4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年龄越大,备份值越大;残疾的等级越大,备份值越小;患病史的严重值越大,备份值越大;访问的次数越多,备份值越大;

计算模块将计算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备份模块;备份模块接收计算模块发送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判断,当备份值大于设定阀值;则备份模块将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备份存储模块;备份存储模块接收备份模块发送的备份值及对应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并进行备份存储;

审核模块的具体审核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发送申请人信息中的身份证号至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根据发送的身份证号获取身份证号对应的居民信息;居民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

步骤二:获取到的居民信息与申请人信息进行对比;若信息对比不吻合,则发送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并显示;

步骤三:若信息对比吻合;则根据身份证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若个人征信报告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发送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指令并显示;若个人征信包括不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征信合格;将输入申请人信息发送至校验模块;

校验模块用于接收审核部门的审核结果并发送至审核模块,具体校验步骤如下:

S1:设定审核部门等级由小至大分类依次为A1、A2、……、An;

S2:将输入的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部门A1进行审核并发送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则发送“0”指令;审核不通过,则“1”指令;

S3:若接收到“1”指令,则校验结果不合格,将结果不合格指令发送至审核模块;审核模块将不合格指令发送至客户端模块进行显示;

S4:若接收到“0”指令,则将申请人信息发送至审核部门A2,审核通过,则发送至审核部门A3,依次类推;

S5:当审核部门A1、A2、……、An的结果均为“0”指令,则将输入的申请人标记为特困人员;将申请人信息标记为特困人员供养信息;

命名模块用于对数据库内的特困人员供养信息进行命名存储,具体命名规则为备份值、姓名、年龄及身份证号码的后四位所组成的命名名称;预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校验模块的校验时间,具体校验规则如下:

a:设定审核模块发送申请人信息的时间记为T1,审核部门结果发送的时间记为T2;则校验时间T=T2-T1;

b:当校验时间T小于或大于设定阀值,则预警监测模块发送校验异常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校验异常指令并进行显示异常警示;

登录模块用于查询者登录并访问数据库;访问权限模块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并计算查询的查询条数;访问权限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和权限设定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计算查询的条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定用户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记为Li,i……n;登录的次数记为Qi,i……n;上一次查询条数记为Ri,i……n;当查询者第一次查询,则上一次查询条数取值为零;

步骤二:利用公式Wi=Li*v1+Qi*v2-Ri*v3获取得到查询条数Wi,其中v1、v2和v3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越长,查询条数越多;登录的次数越多,查询条数越多;上一次查询条数越小,查询条数越多;

步骤三:当查询条数等于设定阀值;则停止查询者本次查询的权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客户端模块输入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申请人信息并进行申请,然后通过审核模块进行审核及通过校验模块进行校验,审核校验成功后将特困人员供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内存储,并通过命名模块进行命名,方便查询,然后通过计算模块对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大小,当备份值大于设定阀值,进行备份存储;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数据库内特困人员供养信息的备份值,计算患病史的严重值;利用求和公式获取得到患病史对应的严重值G;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备份值Hi,其中,J1、J2、J3和J4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年龄越大,备份值越大;残疾的等级越大,备份值越小;患病史的严重值越大,备份值越大;访问的次数越多,备份值越大;审核模块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发送申请人信息中的身份证号至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公安部居民个人信息查询系统根据发送的身份证号获取身份证号对应的居民信息;获取到的居民信息与申请人信息进行对比;若信息对比不吻合,则发送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接收信息不吻合及审核不通过指令并显示;若信息对比吻合;则根据身份证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若个人征信报告存在违反征信规定,则发送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过指令至客户端模块,客户端模块征信不合格及审核不通指令并显示;访问权限模块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并计算查询的查询条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次数和时长及上一次查询条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计算查询的条数,利用公式Wi=Li*v1+Qi*v2-Ri*v3获取得到查询条数Wi,其中v1、v2和v3为预设比例系数,通过公式可得,查询者登录数据库的时长越长,查询条数越多;登录的次数越多,查询条数越多;上一次查询条数越小,查询条数越多;当查询条数等于设定阀值;则停止查询者本次查询的权限。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5:07: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