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章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810680713.5
  • 20180627
  • CN108830502A
  • 2018111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龙垄;王蓉
  • G06/Q1006
  • G06/Q1006 G06/Q5018 B41/K302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 北京(11)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彭瑞欣;罗瑞芝
摘要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印章系统。该印章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管理模块和印章模块,控制模块用于供盖章申请人设置用户信息、印章信息以及发起盖章申请,将印章信息和盖章申请发送至管理模块,以及根据授权信息将用户信息和定制印章信息发送至印章模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模块的印章信息以及盖章申请生成定制印章信息,对盖章申请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将定制印章信息以及授权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定制印章信息至少包括加密后的基本盖章信息、合同申请信息;印章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定制印章信息生成印章,在对盖章申请人身份验证通过后对合同盖章。其能对印章使用过程中各环节进行安全监管,以及对盖章合同的有效验证,保证用印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管理模块和印章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供盖章申请人设置用户信息、印章信息以及发起盖章申请,并将印章信息和盖章申请发送至所述管理模块,以及根据授权信息将用户信息和定制印章信息发送至所述印章模块,其中:用户信息包括使用的手持设备信息、身份信息、合同信息,印章信息包括印章形状、文字、特征信息;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印章信息以及所述盖章申请生成定制印章信息,对盖章申请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并将所述定制印章信息以及授权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定制印章信息至少包括加密后的基本盖章信息、合同申请信息;

所述印章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定制印章信息生成印章,并在对盖章申请人身份验证通过后对合同盖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模块包括印章生成单元、打印单元和身份验证单元,其中:

所述印章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定制印章信息生成印章;

所述打印单元,用于对电子文档合同以数字签名形式盖章,或者对纸质合同以打印形式盖章;

所述身份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申请人的身份信息,以及采集到的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检,以确认申请人的合法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身份验证单元包括超声影像扫描仪、摄像头、麦克风、热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超声影像扫描仪,用于采集申请人的立体模型;

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申请人的人脸图像;

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申请人的声音;

所述热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申请人的热成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印章模块包括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其中:

所述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用于根据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合同介质类型为纸张模式或电子文档模式;

所述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用于对纸质合同的纸张的有效性、纸质合同分份、整理和分类;以及,对于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内容筛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包括电子扫描仪、机械手臂、分类器,其中:

所述电子扫描仪,用于对纸质合同进行扫描,获得纸质合同的电子文档;

所述机械手臂,用于判断纸张长度、宽度和厚度,或纸质合同是否有破损;

所述分类器,用于根据合同重复性、合同页数头尾语意和纸质合同一致性,对纸质合同进行分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包括合同语意分析判断器、合同规范性判断器、合同唯一性判断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合同语意分析判断器,用于读取合同的关键名词、关键法律条款合法性、盖章处信息,并根据已有合同模版、法律规定合规的合同模版以及以往无争议合同,进行语义分析语意和匹配,基于合同识别的语意分析判断合同合法性;

所述合同规范性判断器,用于根据已有合同模版的规范性,基于合同规范性判断合同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唯一性;

所述合同唯一性判断器,用于根据合同不可重复的时间、合法合同号、公司、有效期中的至少两个特征,基于合同的唯一性判断合同合法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模块还包括权限归档处理单元和/或保密单元,其中:

所述权限归档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申请查看合同的需求以及合同信息的机密性,对电子备案合同或电子合同进行不同权限的归档,包括共享、半开放性共享、企业内部、部门、管理层的不同开放度,以及机密合同、绝密合同不同级别;

所述保密单元,基于字典码技术或者隐形纸张编码技术,对纸质合同每一页进行隐藏式加密处理,使得纸质合同中每一纸张的文字保持唯一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用于对盖章工作流程进行配置的流程管理单元;

用于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

以及,用于对印章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定制印章信息的定制单元,所述定制印章信息为加密的二进制流,解密的密钥为与申请人相关的用户密码与手机号的MD5加密的密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用于设置用户信息、印章信息以及发起盖章申请的人机界面;

用于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分发至所述管理模块和所述印章模块的中控单元;

以及,用于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印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蓝牙通信单元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印章模块包括第二蓝牙通信单元,所述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印章模块通过蓝牙方式与所述控制模块关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管理模块关联,并通过长链接方式进行通信传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章系统。

从古至今,所有的票据和公文都是以印章为有效凭证。印章已不仅仅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它更是企业单位对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诚信凭证与法律依据。

长久以来,印章都是固定模样,很容易仿制,也容易被内部人员私用而无法监控。由于市场的强烈需求,诞生了智能印章,即电子印章。但是,目前的智能印章只能解决“萝卜章”的问题,绝大部分盖章主体仍为实体印章,且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控制,局限性太大,难以实现对印章的使用监控;另外,由于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对合同的合法性也不能进行有效验证,导致安全性较低。

如何实现便捷盖章,对印章使用过程中各环节进行安全监管,以及对盖章合同的有效验证,成为目前印章系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印章系统,能对印章使用过程中各环节进行安全监管,以及对盖章合同的有效验证,保证用印安全。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印章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管理模块和印章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供盖章申请人设置用户信息、印章信息以及发起盖章申请,并将印章信息和盖章申请发送至所述管理模块,以及根据授权信息将用户信息和定制印章信息发送至所述印章模块,其中:用户信息包括使用的手持设备信息、身份信息、合同信息,印章信息包括印章形状、文字、特征信息;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所述印章信息以及所述盖章申请生成定制印章信息,对盖章申请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并将所述定制印章信息以及授权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定制印章信息至少包括加密后的基本盖章信息、合同申请信息;

所述印章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定制印章信息生成印章,并在对盖章申请人身份验证通过后对合同盖章。

优选的是,所述印章模块包括印章生成单元、打印单元和身份验证单元,其中:

所述印章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定制印章信息生成印章;

所述打印单元,用于对电子文档合同以数字签名形式盖章,或者对纸质合同以打印形式盖章;

所述身份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信息中的申请人的身份信息,以及采集到的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检,以确认申请人的合法性。

优选的是,身份验证单元包括超声影像扫描仪、摄像头、麦克风、热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超声影像扫描仪,用于采集申请人的立体模型;

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申请人的人脸图像;

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申请人的声音;

所述热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申请人的热成像。

优选的是,印章模块包括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其中:

所述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用于根据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合同介质类型为纸张模式或电子文档模式;

所述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用于对纸质合同的纸张的有效性、纸质合同分份、整理和分类;以及,对于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内容筛选。

优选的是,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包括电子扫描仪、机械手臂、分类器,其中:

所述电子扫描仪,用于对纸质合同进行扫描,获得纸质合同的电子文档;

所述机械手臂,用于判断纸张长度、宽度和厚度,或纸质合同是否有破损;

所述分类器,用于根据合同重复性、合同页数头尾语意和纸质合同一致性,对纸质合同进行分类。

优选的是,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包括合同语意分析判断器、合同规范性判断器、合同唯一性判断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合同语意分析判断器,用于读取合同的关键名词、关键法律条款合法性、盖章处信息,并根据已有合同模版、法律规定合规的合同模版以及以往无争议合同,进行语义分析语意和匹配,基于合同识别的语意分析判断合同合法性;

所述合同规范性判断器,用于根据已有合同模版的规范性,基于合同规范性判断合同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唯一性;

所述合同唯一性判断器,用于根据合同不可重复的时间、合法合同号、公司、有效期中的至少两个特征,基于合同的唯一性判断合同合法性。

优选的是,所述印章模块还包括权限归档处理单元和/或保密单元,其中:

所述权限归档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申请查看合同的需求以及合同信息的机密性,对电子备案合同或电子合同进行不同权限的归档,包括共享、半开放性共享、企业内部、部门、管理层的不同开放度,以及机密合同、绝密合同不同级别;

所述保密单元,基于字典码技术或者隐形纸张编码技术,对纸质合同每一页进行隐藏式加密处理,使得纸质合同中每一纸张的文字保持唯一性。

优选的是,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用于对盖章工作流程进行配置的流程管理单元;

用于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

以及,用于对印章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定制印章信息的定制单元,所述定制印章信息为加密的二进制流,解密的密钥为与申请人相关的用户密码与手机号的MD5加密的密钥。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用于设置用户信息、印章信息以及发起盖章申请的人机界面;

用于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分发至所述管理模块和所述印章模块的中控单元;

以及,用于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蓝牙通信单元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印章模块包括第二蓝牙通信单元,所述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印章模块通过蓝牙方式与所述控制模块关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管理模块关联,并通过长链接方式进行通信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印章系统采用全自动盖章技术,其中的印章模块具有共享公用性,控制模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管理模块实现了较强的监控性、权限管理,来避免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具备合同初始认证和安全技术,能更好的保障合同与用印的安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章系统盖章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章系统的局部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中:

1-控制模块;2-管理模块;3-印章模块。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印章系统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目前印章系统中实体印章使用不方便以及盖章过程的各环节缺少监控的问题,提供一种印章系统,有效实现了合同有效信息的获取和监控,同时在安全方面实现了网络同步,对使用印章的权限做了改进,而且印章系统无需依赖于计算机,盖章自由性大大提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印章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管理模块2和印章模块3。其中:

控制模块1,用于供盖章申请人设置用户信息、印章信息以及发起盖章申请,并将印章信息和盖章申请发送至管理模块2,以及根据授权信息将用户信息和定制印章信息发送至印章模块3。控制模块1包括:用于设置用户信息、印章信息以及发起盖章申请的人机界面;用于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分发至管理模块2和印章模块3的中控单元;以及,用于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

控制模块1主要与管理模块2实时交互,并与印章模块3进行短距离通信,提供身份认证、信息查询、印章信息设置等功能,其中,用户信息包括使用的手持设备信息、身份信息、合同信息,印章信息包括印章形状、文字、特征等信息。控制模块1中可以预存多种印章型号、票据类型信息和/或票据编码信息。

作为一种便捷的使用方式,控制模块1可以以APP应用软件形式安装在移动终端(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持设备、手机等),并以APP应用软件的形式实现,以便于企业员工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盖章申请。用户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能有效保证使用印章安全有效。

为区别不同的申请人,可以对申请人使用控制模块1设置不同的权限,向不同级别的申请人开放不同的权限。例如,一般企业员工通常只能申请盖章,而企业管理者则能申请盖章、也能对盖章申请进行审批。

管理模块2,相当于智慧大脑,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的印章信息以及盖章申请生成定制印章信息,对盖章申请人的身份进行认证,并将定制印章信息以及授权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1。管理模块2包括:用于对盖章工作流程进行配置的流程管理单元;用于对申请人信息进行验证的身份验证单元;以及,用于对印章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定制印章信息的定制单元,定制印章信息为加密的二进制流,解密的密钥为与申请人相关的用户密码与手机号的MD5加密的密钥。

管理模块2可以对印章进行盖章授权,并对盖章申请、印章管理、身份认证等进行有效管理或监控,及时了解盖章使用情况。同时,对不同级别或不同部门的申请人进行印章定制化处理,相应提供给不同的申请人。

印章模块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定制印章信息生成印章,并在对盖章申请人身份验证通过后对合同盖章。如图3所示,印章模块3的结构类似于共享打印机装备,可以提供打印机的基本功能,还可以进行特定盖章功能。该印章模块3提供一个虚拟的共享印章平台,通常在智能手持设备一定距离内实现盖章,例如通过手机的APP应用软件设置印章信息并传递给管理模块2,管理模块2生成定制印章信息并传递给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将定制印章信息传递给印章模块3,印章模块3生成盖章文档。

印章模块3包括印章生成单元、打印单元,印章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定制印章信息生成印章。印章模块3对合同提供两种输入形式:电子合同形式和纸质合同形式,打印单元可以在电子合同或纸质合同上盖章。相应的,盖章形式可以为以电子文档合同的数字签名形式盖章,也可以为对纸质合同以打印形式盖章。

通过印章模块3对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进行盖章,盖章后将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进行电子形式保存。对于电子合同,可选择以电子合同备案保存和电子合同输出;或者以电子合同备案保存和纸质合同输出;对纸质合同,可以电子合同备案保存和纸质合同输出。

印章模块3还包括身份验证单元,该身份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模块1中传递过来的用户信息中的申请人的身份信息,以及采集到的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检,以确认申请人的合法性。例如,以智能手持设备(如手机的APP),生成对应申请人信息,并通过特有的输入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等)采集具有身份代表意义的人脸图像、声音等,实现对签订合同申请人的验证。

优选的是,身份验证单元包括超声影像扫描仪、摄像头、麦克风、热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超声影像扫描仪,用于采集申请人的立体模型;

摄像头,用于采集申请人的人脸图像;

麦克风,用于采集申请人的声音;

热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申请人的热成像。

其中,印章模块3包括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其中:

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用于根据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合同介质类型为纸张模式或电子文档模式;

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用于对纸质合同的纸张的有效性、纸质合同分份、整理和分类;以及,对于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内容筛选。

优选的是,合同介质类型确认单元包括电子扫描仪、机械手臂、分类器,其中:

电子扫描仪,用于对纸质合同进行扫描,获得纸质合同的电子文档,以备份纸质合同,并为验证合同合法性提供可能;

机械手臂,用于判断纸张长度、宽度和厚度,或纸质合同是否有破损;

分类器,用于根据合同重复性、合同页数头尾语意和纸质合同一致性,对纸质合同进行分类。

优选的是,合同合法性判断单元包括合同语意分析判断器、合同规范性判断器、合同唯一性判断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合同语意分析判断器,用于读取合同的关键名词、关键法律条款合法性、盖章处信息,并根据已有合同模版、法律规定合规的合同模版以及以往无争议合同,进行语义分析语意和匹配,基于合同识别的语意分析判断合同合法性;

合同规范性判断器,用于根据已有合同模版的规范性,基于合同规范性判断合同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唯一性;

合同唯一性判断器,用于根据合同不可重复的时间、合法合同号、公司、有效期中的至少两个特征,基于合同的唯一性判断合同合法性。

进一步的,印章模块3还包括权限归档处理单元和/或保密单元,其中:

权限归档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申请查看合同的需求以及合同信息的机密性,对电子备案合同或电子合同进行不同权限的归档,包括共享、半开放性共享、企业内部、部门、管理层的不同开放度,以及机密合同、绝密合同不同级别;

保密单元,基于字典码技术或者隐形纸张编码技术,对纸质合同每一页进行隐藏式加密处理,使得纸质合同中每一纸张的文字保持唯一性。

在该印章系统的管理模块2中,定制印章信息为加密的二进制流,解密的密钥为与申请人相关的用户密码与手机号的MD5加密的密钥。

该印章系统的控制模块1以APP应用软件形式安装在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持设备或手机。

在信息交互方面,控制模块1包括第一蓝牙通信单元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印章模块3包括第二蓝牙通信单元,管理模块2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印章模块3通过蓝牙方式与控制模块1关联、控制模块1通过无线方式与管理模块2关联,并通过长链接方式进行通信传输。

该印章模块3并非传统的单一用途的印章,其可定制化、可公用、且不受任何地域、时间、企业、个人的限制,只要员工或者企业有需求,通过控制模块1或管理模块2申请对应的印章功能。例如,申请用印可以在控制模块1和管理模块2申请,由于管理模块2内设有个人信息,使用会更便捷;管理模块2进行合同备案保存并发送控制模块1,通过控制模块1和印章模块3进行短距离连接,验证成功后都可以进行使用,更大的提供了设备自由度。

在具体结构上,如图3所示,印章模块3为长方体或类似于长方体的外形结构,其开设有可容置合同以及对合同进行盖章的打印单元的腔室,当然对于其外形可适度改变,这里不做限定。

其中,印章模块3、控制模块1和管理模块2通过三次握手链接建立连接,并通过长链接方式进行通信传输,同时利用影像扫描技术与申请人提供的身份申请人信息进行匹配,从而更好的确认申请人身份,通过蓝牙数据传输得到对应的印章数据信息,在安全方面实现了网络同步,安全可靠。

该印章系统中的控制模块1、管理模块2和印章模块3均设置身份认证功能,因此对用印申请人身份的识别和验证可灵活多层次配置,例如可以提供且仅提供人脸识别启用盖章打印功能,在身份认证完成后管理模块2才进行合同印章信息传输,并控制印章盖章加密;而控制模块1所获得的印章信息主要通过管理模块2申请审核后获得,授权所得到的印章和合同信息加密数据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印章模块3扫描合同内容来查询合同有效性,大大提高印章的防伪能力,也提高了企业印章的审批效率、监控能力和社会价值。

该印章系统在安全性和合法性方面设置了较高等级,以下将结合该印章系统的一个盖章示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2所示的流程。

步骤S1):申请人申请盖章。

在该步骤中,企业员工(申请人)通过控制模块1(APP应用程序)申请盖章,申请信息包括盖章类型等信息,如印章内容为财务章、人力资源章等,管理者通过对盖章进行审批授权,包括限制盖章时间、盖章次数、合同主题、合同编号等。

步骤S2):生成定制印章。

在该步骤中,在申请盖章后,管理模块2根据盖章申请的具体需求生成一个定制印章,该定制印章信息包括基本盖章信息(盖章编号,盖章时间、盖章次数)、合同申请信息(如合同主题、合同编号)等数据信息,通过三层RSA加密。

企业员工可以根据控制模块1或管理模块2的个人账号查看盖章进度,当被允许盖章时也会有相应的提示,以方便网上查询。

当企业员工被允许使用印章,可以将电子合同或者需要盖章的纸质合同,通过控制模块1连接管理模块2进行盖章信息同步,即将定制印章信息从管理模块2中下载下来,此时的内容为加密的二进制流,查看合同时解密的密钥为申请人的特定信息,例如可以为登录APP应用软件的用户密码+手机号的MD5加密的密钥。

步骤S3):启动印章模块3。

在该步骤中,控制模块1搜索周边印章模块3,选择需要使用的印章模块3进行链接通讯,此时可以通过蓝牙方式连接印章模块3而不需要指定设备;当控制模块1提示连接成功,可以进行放入纸质合同或者录入电子合同,同时控制模块1将申请人信息传递到印章模块3中(可同时并行工作的处理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进行印章确认和使用。

步骤S4):印章模块3确认合同介质类型,并匹配印章模式。

在该步骤中,根据合同介质类型,合同介质类型包括纸张模式或电子文档模式,并根据合同介质类型选择印章模式。当选择纸张模式,印章模块3打开合同闸门,申请人手动放入合同,关闭合同闸门。当选择电子模式,则等待录入电子合同。

步骤S5):印章模块3判断合同的合法性。

在该步骤中,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判断,对于纸质合同包括:纸张的有效性、纸质合同分份、整理和分类;对于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包括内容筛选。

当为纸张合同时,首先对纸张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在判断过程中,可以通过印章模块3中设置的机械手臂之间的距离来判断纸张长度、宽度和厚度,或纸质合同是否有破损性等,从而对合同的每页纸可以得到精确的确认。在成为合同确认后,对于合同采用电子扫描技术获得的纸质合同的电子文档,备份合同电子档,以对电子合同进一步确认对比。

接着,采用基于合同识别的甄别算法对合同纸张进行确认,以对纸质合同分份、整理和分类,包括:

分类整体合同,利用合同重复性,将合同进行分份数;

利用合同页数头尾语意分析,判断合同连续性和连贯性;

采用基于纸质合同一致性的灰分类法将合同进行分类。对于特征明显纸张的采用纸张大小分类,重复纸张图像分类;对于特征非常模糊,且存在差异的,采用语意分类(即相关法律条款匹配、合同语意措辞匹配、数字敏感度匹配等),并且通过数据匹配以及拟申请人习惯(机器学习型,通过企业规定写法以及申请人常用写法进行对比判断)进行判断。

经过上述对纸质合同合法性的判断,对于非合同的纸张进行抛弃或者合同废弃,最终达到验证纸质合同初始认证目的,保证合同盖章的纸质合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当然,还可以针对合同内容的筛选,对纸质合同和电子合同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合同合法性。

一种是基于合同识别的语意分析和判断:对纸张合同的电子文档进行图文读取,包括拆解的关键名词、关键法律条款以及盖章处等信息;通过纸质合同或电子合同文档中合同读取信息的语意进行分析,即根据已有合同模版、法律规定合规的合同模版以及以往无争议合同,进行语意匹配,对时间和数字敏感信息进行独立处理,确认时间必须在合理范围内,数字必须匹配一致,以及法律条款合法性,从而判断合同合法性。

一种是基于合同规范性判断:对于纸质合同或电子合同是否按照规范进行设定或者读写,从而判断合同合法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已有合同模版(合同模版可以随时更新到服务器中)进行合同识别,判断合同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唯一性。

一种是基于合同的唯一性判断:根据大数据模拟,防止伪造合同的出现,以及初步的不可重复性判断(包括时间、合法合同号、公司、有效期等特征),从而判断合同合法性。

该步骤中对合同的内容识别技术和内容保护技术主要针对于已完成的合同进行深度解析。基于纸张合同的验证的初始认证和安全技术、纸张合同和电子合同的合同内容的验证的合同内容识别技术和内容保护技术,在合同内容初步识别正确性后通过对APP应用软件传输的关键数据进行合同校验(合同敏感词汇校验)来确定合同的一致性和合法性,能有效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当合同内容匹配完毕之后,才进行合同盖章。

步骤S6):印章模块3进行身份认证。

在该步骤中,若认证未通过直接拒绝盖章并警报上网备案保存日志,若通过身份认证则可进行盖章操作。

在该步骤中,采用影像扫描技术来启动印章。这里的影像扫描采用超声波介质对申请人进行立体扫描实现对人的扫描,根据图像处理采集到整个人的立体模型;同时,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来确定用户的唯一性,以及通过摄像头采集信息绘制人体彩细节绘制人体彩;并通过感官传感器来确定人体无伪造性,最终确定当前申请人的详细参数性来确定操作的合法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盖章环境的安全,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超声波技术和热成像技术来确定申请人所处位置状态,如判断周边人的动作是否正常,防止被挟持的可能性。

步骤S7):控制模块1与印章模块3建立关联,准备盖章。

在该步骤中,基于打印机功能对电子合同,如果电子合同选择纸质打印模式,对其进行纸质打印。为了保证盖章的安全性,基于印章身份验证授权技术,即印章模块3通过蓝牙方式与控制模块1关联,控制模块1通过无线方式与管理模块2关联,通过三次握手最终建立关联。

步骤S71):第一次启动控制模块1并监管安装有APP应用软件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是否有恶意程序来监听数据,开启印章专用通道并进行锁定,以防止信息干扰以及数据混乱存在,并尝试与印章模块3进行第一次接触关联;

步骤S72):当管理模块2确定使用权后,控制模块1响应并锁定,开启印章模块3与控制模块1专用数据传输通道,防止其他无线数据以及蓝牙通信的干扰,保证通道独立性以及安全性,达到第二次关联确认;

步骤S73):控制模块1收到印章模块3使用权后,进行回复确认使用操作并将相应的合同关键数据发送至印章模块3,与印章模块3进行第三次关联操作。

步骤S8):印章授权,对合同进行盖章。

只有确认当前用户具有印章模块3的使用权后,印章模块3才启动印章功能进行盖章授权,印章模块3对合同盖章。为保证盖章安全,可以通过感官传感器(如声控)来进行启动合同盖章

步骤S9):对盖章后的合同进行权限归档处理和保密。

在该步骤中,电子合同输入可选择,第一种:以电子合同备案保存和电子合同输出;第二种:以电子合同备案保存和纸质合同输出;纸质合同输入,以电子合同备案保存和纸质合同输出。

为增强合同的保密性,可以对盖章后的合同进行权限归档处理,即根据不同的角(管理者角或员工)进行处理,对电子备案合同或电子合同进行归档可根据申请查看合同的需求以及合同信息的机密性,授予权限。电子合同在印章模块3中,对于公司不同层级的可查询或者可查看的权限,并有对外公布的权限。根据保密情况进行开放性共享、半开放性共享、企业内部、部门、管理层、机密合同、绝密合同等需求,并且可以根据合同号来验证合同的真实有效性。线上保密性依照法律法规执行,不可复制和打印(或需要授权打印)。对纸质合同进行人为保存,保密性依照法律法规执行。

为了彻底保证盖章的安全性,在对纸质合同盖章后还提供了纸质合同盖章后的内容保护机制。包括:

可以对纸质合同每一页进行隐藏式加密处理,使得纸张的文字唯一性。可以采用基于合同内容保护的字典码技术,即按照指定的书本内容为基准,进行行列编号生成唯一文字,对每一页进行说明并转化为唯一行列编码,进行隐藏式加密打印。例如,通过当页合同文字内容,如“啊”在字典位置第1页第1个字即00101,“做”在字典位置的第123页第5个字为123 05,字典为设定的字典(如新华字典)将所有编码进行组合0010112305,并进行不可逆加密(如MD5)生成64位16进制编码,并喷在当前纸质合同上作为水印(同时电子合同也进行加水印)。

也可以隐形性纸张编码,通过化学试剂,对纸张进行坐标定位,并进行喷射隐形的编码,实现{x,y,code}中x,y坐标轴以及编码设定(通过特有的探照灯,如荧光笔照荧光粉)进行显影识别纸张并读取编码的正确性,使得纸张编码的唯一性。

进行上述至少一项保密措施后,扫描纸质合同并上传,将纸质合同弹出给申请人。

当要查看相关合同的真实性,只需要通过APP应用软件进行扫描,APP对其合同页进行比对分析,即可随时返回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

该印章系统的盖章流程中的各步骤由印章系统中的相关功能模块执行,相关功能模块若在印章系统结构框架说明不够详细之处可参考相应步骤的功能,对于其中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或智能芯片内存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功能,控制模块、管理模块和印章模块3内设置有可读取存储介质,在程序执行时,可实现盖章的部分流程或完整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以为磁蝶、光盘、可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本发明针对人工盖章或者人工使用智能印章已经无法避免印章盗用情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全自动盖章技术的印章系统,在该印章系统中,印章模块具有共享公用性,控制模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管理模块实现了较强的监控性、权限管理,来避免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具备合同初始认证和安全技术,能更好的保障合同与用印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8:5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5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