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211136030.6
  • 20220919
  • CN115328530A
  • 20221111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杨羽琛;郝学宇;周骥;王洪浩;吴曦;唐攀
  • G06F8/70
  • G06F8/70 G06F8/60 G06Q10/10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 北京(11)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王宁宁
摘要
本申请涉及任务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响应于针对应用管理界面中的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获取在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该申请信息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该操作指令是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操作时间点发送的。本申请可灵活对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进行操作,不依赖应用平台自身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安装有应用平台的终端设备,包括:

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获取在所述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操作指令是所述服务器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发送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应用新增子控件,则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新增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新增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部署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部署信息,将所述目标应用部署至所述应用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则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变更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变更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执行变更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则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停用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停用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执行停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审批端包括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所述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所述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包括:

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依次发送至所述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服务器每次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所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的申请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申请查看界面,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的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目标审批端。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处于审批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的触发操作,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撤回。

9.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应用平台发起的申请信息;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

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审批端包括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所述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所述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包括:

将所述申请信息依次发送至所述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服务器每次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所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11.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获取在所述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若到达所述操作时间点,则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12.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安装有应用平台的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操作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操作指令是所述服务器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发送的。

13.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应用平台发起的申请信息;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审批模块,用于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8、9-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9-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如权利要求1-8、9-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任务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应用平台作为核心门户,有丰富的应用功能,也整合了大量的内部系统功能和外部系统功能,通过应用平台不仅可以使用应用平台自身的应用功能,还可以快速访问各个已接入的内部系统或外部系统的应用。应用平台有一套安全可靠的安全机制,其它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都能够信任应用平台的登录安全校验机制,通过跳转链接携带应用平台的token(令牌)信息,可以完成权限校验,而无需用户手动登录内部系统或外部系统。

但是,应用平台现行的功能开发中,各个接入的应用与应用平台的功能及数据耦合,接入应用的变更和应用平台自身的变更相互影响,应用部署依赖于应用平台自身的变更升级,即接入应用的配置发生变更时,需要应用平台同步更新配置,无法灵活对接入的应用进行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将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与应用平台解耦,灵活对接入的应用进行操作,不依赖应用平台自身变更。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应用于安装有应用平台的终端设备,包括:

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获取在所述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操作指令是所述服务器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应用新增子控件,则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新增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新增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部署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部署信息,将所述目标应用部署至所述应用平台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则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变更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变更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执行变更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则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停用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停用信息,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执行停用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审批端包括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所述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所述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包括:

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依次发送至所述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服务器每次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所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的申请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申请查看界面,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的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目标审批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处于审批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的触发操作,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撤回。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应用平台发起的申请信息;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

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审批端包括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所述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所述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包括:

将所述申请信息依次发送至所述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服务器每次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所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获取在所述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若到达所述操作时间点,则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应用于安装有应用平台的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操作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其中,所述操作指令是所述服务器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应用新增子控件,所述第二展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新增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新增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部署信息,所述操作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部署信息,将所述目标应用部署至所述应用平台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所述第二展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变更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变更信息,所述操作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执行变更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所述第二展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停用申请界面;

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停用信息,所述操作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执行停用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审批端包括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所述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依次发送至所述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服务器每次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所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应用管理界面中的申请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申请查看界面,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

第四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所述装置还包括提醒模块,用于:

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的触发操作,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信息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目标审批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所述装置还包括撤回模块,用于:

在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处于审批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的触发操作,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撤回。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应用平台发起的申请信息;其中,所述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审批模块,用于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所述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所述操作时间点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所述应用平台中对所述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审批端包括与所述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所述申请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所述审批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申请信息依次发送至所述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所述服务器每次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所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所述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方案中,当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被触发时,应用平台可以展示应用管理界面,通过触发应用管理界面中的应用申请控件,可以进一步展示应用申请界面;用户可以在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该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然后将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可以在上述操作时间点发送操作指令,当接收到该操作指令时,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通过上述方案,便于相关人员在应用平台中提交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当达到申请的操作时间点后,可以在应用平台中根据申请信息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因此,本申请可以将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与应用平台解耦,灵活对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进行操作,不依赖应用平台自身变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平台的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平台中的应用部署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流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申请流程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增柜面菜单的申请流程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增柜面菜单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增单点登录菜单界面的申请流程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更应用菜单的申请流程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更应用菜单界面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用应用菜单的申请流程示意图;

图1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申请单的审批流程示意图;

图1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申请单的流转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按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保护。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中的“多个”可以表示至少两个,例如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采集、传播、使用等,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之前,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背景进行详细介绍。

应用平台作为核心门户,有丰富的应用功能,也整合了大量的内部系统功能和外部系统功能,通过应用平台不仅可以使用应用平台自身的应用功能,还可以快速访问各个已接入的内部系统或外部系统的应用。应用平台有一套安全可靠的安全机制,其它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都能够信任应用平台的登录安全校验机制,通过跳转链接携带应用平台的token(令牌)信息,可以完成权限校验,而无需用户手动登录内部系统或外部系统。

参照图1所示,应用平台可以采用多端部署,例如,将应用平台部署至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端,WEB(World Wide Web,全球广域网)端和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端等。应用平台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多渠道应用/菜单接入、部门工作台定制、日程/会议/任务/审批等办公应用、多渠道待办消息接入、文档管理等功能。

但是,应用平台现行的功能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各个接入的应用(包含菜单等)与应用平台的功能及数据耦合,接入应用的变更和应用平台自身的变更相互影响,应用部署依赖于应用平台自身的变更升级,即接入应用的配置发生变更时,需要应用平台同步更新配置,无法灵活对接入的应用进行操作。

一、各个接入的应用(或菜单)和应用平台的功能和数据耦合,当接入的应用变更时,需要开发者将应用的相关配置写入应用平台的代码中,进而导致应用本身的变更和应用平台自身的功能变更相互影响。

二、现有技术框架下,应用的部署依赖于应用平台自身的变更升级,即需要接入的应用的配置发生变更时,需要应用平台同步更新配置,并在确定的投产日期执行部署,完成投产。一旦开发部门需要临时撤回变更,则需要应用平台回滚代码重新部署,灵活性和安全性均得不到足够的保证。

三、数量庞大的第三方应用部署到应用平台上。随着时间推移,部署应用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平台的负荷增大。需要部署更多的物理机器来应对,在经济性上也存在着瓶颈。

示例性的,参照图2所示,将应用(或菜单)部署到应用平台的工作流程包括:

1、需求提出方(业务需求部门)先确定待部署应用(或菜单)的业务场景、权限范围等,提交到应用开发方(应用开发部门)。

2、应用开发方完成应用相关功能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3、应用开发方提交相关资料到应用平台,应用平台执行相关部署的准备工作。

4、到达上线时间(上线版本日),统一部署上线或进行相关变更,应用正式上线。

在实际应用中,按照上述工作流程执行,发现有以下技术和流程上的缺点:

1)应用开发部门提交资料的时间及质量无法把控,还存在不同的项目组提交的资料格式不正确,必需资料的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

2)应用部署相关的协同信息混杂在各种其他业务的信息中(由于协同应用种类、名称可能会有重复),应用平台相关人员无法区分出此类应用部署信息,造成应用未能及时部署。

3)业务需求部门、应用开发部门等各部门与应用平台之间未能直接串联,相关人员无法知晓目前应用部署的进度。如应用开发部门提交的资料被应用平台驳回要求修改,而业务需求部门可能并不知道,重复的询问相关进度。

4)业务需求部门无法跟踪应用平台对应用的部署进展,也无法保证应用开发部门提交到应用平台的信息和业务需求高度一致。可能出现部署到应用平台的应用并不是业务需求部门需要的状态。

5)应用部署周期太长,相关应用需要等到应用平台的版本发布日才能生效。同样,应用变更也需要等到应用平台的下个版本日,如果应用出现生产问题,无法及时响应,由于没有较好的止损机制,只能回滚版本,缺乏从业务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机制。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触发应用管理菜单可以展示应用管理界面,进一步触发应用管理界面中的应用申请控件后,可以展示应用申请界面,便于相关人员,提交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并将申请信息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当审批通过且到达申请的操作时间点后,可以根据申请信息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因此,本申请可以将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与应用平台解耦,灵活对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进行操作,不依赖应用平台自身变更,可以提高应用操作的安全性,并且减轻应用平台的负荷。

此外,本申请的方案便于相关人员提交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由目标审批端对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批,可以保证申请信息的准确性,相关人员还可以查看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进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共同实现,该终端设备中安装有应用平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桌面计算机、手机、电脑、智能家电、智能语音交互设备、车载终端等电子设备。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图3为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共同执行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参照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其中,应用平台的展示界面中设置有应用管理菜单,当相关人员触发该应用管理菜单后,终端设备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该应用管理界面中设置有应用申请控件。

可选的,应用申请控件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新增子控件、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等,以便于新增应用、变更或者停用已部署的应用等。

步骤S302,终端设备响应于针对应用管理界面中的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其中,应用申请界面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新增申请界面、应用变更申请界面、应用停用申请界面。具体的,当被触发的应用申请控件为应用新增子控件时,终端设备展示应用新增申请界面;当被触发的应用申请控件为应用变更子控件时,终端设备展示应用变更申请界面;当被触发的应用申请控件为应用停用子控件时,终端设备展示应用停用申请界面。

步骤S303,终端设备获取在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该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具体的,待操作信息可以包括新增应用的操作信息、已部署应用的变更信息或者已部署应用的停用信息等,例如:新增应用的操作信息可以包括使用权限、访问模式等等,已部署应用的变更信息可以包括变更的登录参数等。操作时间点可以由相关人员设定,以便灵活对应用平台中接入的应用进行操作。

其中,目标应用可以是需要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例如菜单、第三方应用等。以银行的应用平台为例,菜单可以是柜面菜单、单点登录菜单等,柜面菜单可以是:来自金融行业的柜面功能业务,需要部署到应用平台的菜单。单点登录菜单可以是:指来自其它外部系统的WEB服务,它信任应用平台的登录信息,携带应用平台的登录信息,可以一键触达目标菜单。

步骤S304,终端设备将申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其中,该申请信息除了上述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之外,还可以包含目标审批端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目标应用的其它信息。

步骤S305,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申请信息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

其中,目标审批端可以是其它安装有应用平台的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审批端,例如:多个审批端可以包括应用主管部门、业务需求部门和应用平台方等。如果目标审批端包括多个审批端,则服务器可以按照设定顺序向多个审批端分别发送申请信息,在上一个审批端审批通过后,再向下一个审批端发送申请信息。

步骤S306,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操作时间点向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

其中,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如果还未到达操作时间点,则等到操作时间点再向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时,已经超过操作时间点,则立即向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

步骤S307,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其中,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例如:将目标应用部署至应用平台中,或者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变更操作或停用操作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部署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部署信息,将目标应用部署至应用平台上。

例如,应用部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应用的图标信息、访问模式、使用权限、链接地址等,基于这些信息将目标应用部署至应用平台上。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变更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执行变更操作。

例如,应用变更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变更以下信息:技术参数、使用权限(例如用户体)等。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停用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执行停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便于相关人员在应用平台中提交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当达到申请的操作时间点后,可以在应用平台中根据申请信息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因此,本申请可以将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与应用平台解耦,灵活对接入应用平台的应用进行操作,不依赖应用平台自身变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相关人员查看目标应用的审批状态,上述应用管理界面中还可以设置申请查看控件,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A1-A2:

A1、响应于针对应用管理界面中的申请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申请查看界面,申请查看界面中包括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

其中,申请查看界面中可以展示所有处于审批状态的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

A2、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状态。

具体的,相关人员触发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后,终端设备可以将目标应用的审批状态的查看请求发送至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状态并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关人员还可以针对处于审批状态的目标应用发起审批提醒,此时,在上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可以设置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终端设备还可以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目标审批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处于审批状态的目标应用,相关人员如果发现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有误或者由于其它原因,需要撤回该申请信息,还可以申请撤回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

具体的,在上述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可以设置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终端设备还可以在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处于审批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的触发操作,通过服务器将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撤回。

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将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菜单作为中间过程,可以实现对应用的新增、并更、停用的全流程管理。

2、实现应用平台的热插拔,使得应用的新增或并更不再依赖应用平台的自身变更,应用开发部门可以提起应用的相关申请,通过审批后到达预设上线日即可上线部署。同时,可以实现应用的快速卸载。

3、使应用关联的多个部门(例如业务需求部门、应用开发部门和应用平台方等)共同介入应用的申请流程,确保应用的部署流程通畅和迅速响应。

下面对本申请终端设备侧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401-S404:

步骤S401,终端设备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步骤S402,终端设备响应于针对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步骤S403,终端设备获取在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步骤S404,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其中,操作指令是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操作时间点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应用申请控件包括应用新增子控件,则在上述步骤S402中,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针对应用新增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新增申请界面。

在应用新增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部署信息,则在上述步骤S404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部署信息,将目标应用部署至应用平台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则在上述步骤S402中,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变更申请界面;

在应用变更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变更信息,则在上述步骤S404中,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执行变更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则在上述步骤S402中,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停用申请界面;

在应用停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变更信息,在上述步骤S404中,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执行停用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目标审批端包括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申请信息中包括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上述步骤S403中将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包括以下步骤:

将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依次发送至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服务器每次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针对应用管理界面中的申请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申请查看界面,申请查看界面中包括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

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终端设备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目标审批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终端设备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在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处于审批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的触发操作,通过服务器将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撤回。

下面对本申请服务器侧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参照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以下步骤S501-S503:

步骤S501,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应用平台发起的申请信息;其中,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步骤S502,服务器将申请信息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目标审批端包括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申请信息中包括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在步骤S502中,服务器可以将申请信息依次发送至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服务器每次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步骤S503,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操作时间点向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可以由一个电子设备单独执行,参照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601-S604:

步骤S601,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步骤S602,响应于针对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步骤S603,获取在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申请信息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步骤S604,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若到达操作时间点,则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上述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参见本申请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流程进行示例性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可以使应用关联的相关部门执行如下操作:

1、应用开发部门可以发起新增(或变更、停用)应用(例如柜面菜单,单点登录菜单等)至应用平台的申请,在应用申请界面中填写相应申请单。

2、应用开发部门可以自行设定生效时间,审批流程通过后,会按照申请单填写的生效时间部署发布(如果通过审批的时间超过申请生效时间,则立即生效)。

3、应用主管部门、应用平台主管部门和业务需求部门等可以按照流程逐一对申请单进行审批。

4、应用开发部门可以对申请单的状态进行跟踪,可以查看申请单的当前的审批流程状态。

5、应用开发部门可以对审批中的流程进行催办,提醒当前审批流程的审批部门及时处理该申请单。

6、应用开发部门发起申请后,如果发现申请单的信息填写有误,可以撤回当前还处于审批状态的申请单。

7、审批部门驳回申请单后,应用开发部门可以查看驳回理由,以便明确知晓不合规范的申请单。

8、对撤回和已驳回的申请单,应用开发部门可以进行重新提交的操作,编辑申请单的相关信息后,重新发起申请,再次进入审批流程。

9、对已经通过审批但还未到达生效时间,未部署的应用,应用开发部门还可以中止申请流程,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事故。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流程进行示例性介绍。

如图7所示,业务需求部门提出业务场景、权限范围等,由应用开发部门在完成应用的开发和测试,然后在终端设备的应用平台上创建新增应用的申请单,由终端设备将申请单依次提交至应用主管部门、应用平台主管部门、业务需求部门的终端设备上进行审批,如果审批流程未被中止,则当审批通过后,到达生效时间时,终端设备在应用平台中上线应用。进一步地,针对上线应用,应用开发部门还可以在终端设备的应用平台上创建变更或停用应用的申请单,由终端设备将申请单依次提交至上述各部门的终端设备上进行审批,当审批通过后,在到达生效时间时,终端设备在应用平台中变更或停用应用。

本申请的方案中,应用开发部门在提起应用申请时,可以设置生效时间,通过审批流程后,即可实时生效,方便快速投产,灵活部署。并且,本申请可以将应用相关的所有部门都纳入应用管理流程,相关部门人员均可以查看申请单的流转状态,把控申请信息是否和业务需求部门、应用平台的要求相符,应用开发部门也可以随时的撤回申请,终止该申请流程。同时,本申请在应用上线后出现生产问题时,应用开发部门也能及时的停用应用,避免生产问题扩大。

参照图8所示,本申请可以实现应用的新增、变更和停用等操作。在新增应用时,建立申请单,将申请单提交至审批端进行审批,进入审批流程,如果通过审批,则上线应用。针对上线应用还可以执行变更或停用操作,同样建立申请,然后进入申请单的审批流程,如果通过审批,则变更或停用操作。通过对申请单进行审批可以确保新增、变更、停用应用是在业务需求范围内。

下面分别对新增应用、变更应用和停用应用的流程进行示例性介绍。

一、新增应用

新增应用可以包括两种情况,即新增柜面菜单和新增单点登录菜单。

A、新增柜面菜单:按照流程,发起新增柜面菜单的请求,进入新增柜面菜单界面,在新增柜面菜单界面中可以设置以下信息:生效日期、访问模式、业务信息、添加菜单、添加测试报告等。

参照图9A所示,新增柜面菜单的申请流程包括:

1、点击新增柜面菜单的申请按钮,进入新增柜面菜单界面,如图9B所示。

2、设置生效时间。

3、选择访问模式,例如包括正常模式和特定用户模式等,正常模式即对所有用户生效展示菜单,而特定用户模式则是只对特定的用户生效,如果是特定用户模式,则可以选择用户。

4、查询柜面菜单并选择需要新增的柜面菜单。

5、填写业务信息,例如包括使用权限(用户体)、应用功能描述、应用功能简介、应用相关的联系人信息等等。

6、添加测试报告,生效时间、访问模式、添加的柜面菜单、业务信息等,都在测试报告已经确认的信息范畴之类,用来证明本次新增柜面菜单操作,操作人员确实有权限,也是业务需求范围内,防止操作人员误添加不属于其所在应用部门或者不属于本次添加业务需求范围内的柜面菜单。

7、基于上述信息可以生成新增柜面菜单的申请单。

B、新增单点登录菜单,单点登录菜单链接的系统页面,通常会校验用户权限,要求携带在应用平台登录用户的token等相关信息,用于鉴定权限。在新增单点登录菜单界面中可以设置以下信息:生效日期、菜单名称、业务信息、菜单链接地址、配置参数、添加测试报告等。

参照图10所示,新增单点登录菜单的申请流程包括:

1、点击新增单点登录菜单的申请按钮,进入新增单点登录菜单界面。

2、填写新增单点的单点登录菜单的生效日期和其它的业务信息。

3、填写相关技术参数,包含菜单的链接地址和单点登录菜单需要携带的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携带参数,即为添加普通的菜单链接。

4、配置参数,单点登录菜单的链接携带参数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参数,即为单点登录目标系统需要一些参数值来控制业务流程而不一定用于鉴权。另一种是动态参数,应用管理系统内置了部分变量模板,供新增单点登录的人员选择,最终生成的菜单在被用户点击的时候,会携带动态的数据跳转到单点登录的目的地址。

5、添加测试报告,填写的业务信息、菜单参数,都在测试报告已经确认的信息范畴之类,用来证明新增的单点登录菜单操作,发起新增操作人员确实有权限,也是业务需求范围内,防止操作人员误添加不属于该应用部门或者不属于本次添加业务需求范围内的单点登录,也证明单点登录菜单的携带的动态和静态参数,是经过了测试流程证明菜单是可以正常访问的。

6、提交信息,生成新增单点登录菜单的申请单。

二、变更应用

以应用为上述柜面菜单和单点登录菜单为例,应用开发部门可以对已经上线的菜单进行变更,参照图11A所示,变更菜单的申请流程包括:

1、在已上线菜单列表中选择目标菜单,点击目标菜单的变更按钮,进入菜单变更界面,如图11B所示,获取目标菜单的详细信息并显示。

2、设置此次变更的生效时间。

3、填写变更信息,例如修改业务信息,这里,相关校验规则和新增菜单保持一致。

4、添加测试报告,本次菜单变更的业务信息、菜单参数,都在测试报告已经确认的信息范畴之类,用来证明此次变更操作,发起变更操作人员确实有权限,也是业务需求范围内的变更操作,防止操作人员误变更不属于本次变更业务需求范围内的应用信息,同时,也证明本次的变更操作是经过了测试流程,证明菜单是可以正常访问的。

5、提交变更信息,创建变更菜单申请的申请单,进入审批流程。

三、停用应用

以应用为上述柜面菜单和单点登录菜单为例,应用开发部门可以对部门人员发起的上线菜单发起停用申请,参照图12所示,停用菜单的申请流程包括:

1、在已上线应用列表中点击停用按钮,即进入停用菜单申请页面:

2、进入停用菜单申请页面,如果是单点登录菜单,则显示此菜单详情。

3、填写生效时间。

4、如果是柜面菜单,则显示可以增加停用柜面菜单的按钮,可以对多个柜面菜单发起停用申请。

5、从已上线的柜面菜单中选择需要停用的菜单(单点登录菜单无此流程)。

6、添加测试报告,用来证明此次停用操作,发起停用操作人员确实有权限,也是业务需求范围内的停用操作,防止操作人员误停用不属于本次变更业务需求范围内的应用信息,同时,也证明本次的停用操作是经过了测试流程证明菜单可以停用,有完整的业务流程需求。

7、提交信息,发起停用菜单申请单。

下面对申请单的审批过程进行示例性介绍。

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系统通过申请单,串联了应用的状态流转,由应用的业务需求方、应用开发方和应用平台来共同应用申请流程把关,确保应用申请流程顺畅、安全的执行。

参照图13A所示,应用开发部门在创建申请单(例如新增/变更/停用)后,将申请单提交至各个审批部门(例如应用主管部门、应用平台主管部门、业务需求部门等)审批,当各个审批部门通过后,如果到达生效日期,则申请单生效。在申请单的审批过程中,应用开发部门还可以申请中止,则申请流程终止;如果各个审批部门驳回申请单,应用开发部门还可以重新创建申请单。

具体的,参照图13B所示,应用开发部门在发起申请单后,申请单的流转步骤如下:

1、应用开发部门发起申请单,申请单进入审批中状态。

2、应用开发部门自查,发现申请单相关资料填写有误,可以撤回此次申请。申请单终止。

3、应用开发部门跟踪申请单,发现审批部门一直没有审核结果,此时,应用开发部门可以发起催办,提醒当前审核部门,及时处理申请单。

4、应用开发部门发现申请单被驳回,此申请单终止。可以前往审批详情查看被驳回原因。修改信息后,可以重新发起申请。

5、申请通过后,应用开发部门在自查中发现可能会引起生产问题的漏洞或者其他明显问题,可在到达生效时间部署之前,中止本次申请,本次将不会部署申请新增/变更/停用的相关应用。申请单状态为已终止。如果申请的应用已经部署,需要改变,可以发起变更或者停用申请。

6、申请的应用被部署,申请单终止。

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衔接了业务需求部门、应用开发部门和应用平台三方关联,三方都可以实时把控部署或者变更平台应用的具体变更点,以及相关资料提交规范。加强了三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的灵活部署,快速投产。通过多方审核,同时兼顾了灵活性,安全性。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做了标准化规范,对各种类型以及不同应用开发部门提交的应用,制定统一的整合标准,便于应用平台能够安全,快速,有效的部署。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参照图14所示,该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展示模块141,用于响应于针对应用平台中的应用管理菜单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管理界面,应用管理界面中包括应用申请控件;

第二展示模块142,用于响应于针对应用申请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申请界面;

信息发送模块143,用于获取在应用申请界面中输入的申请信息,将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操作模块144,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操作指令后,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其中,操作指令是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操作时间点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应用申请控件包括应用新增子控件,第二展示模块142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应用新增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新增申请界面;

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部署信息,操作模块144还用于:

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部署信息,将目标应用部署至应用平台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第二展示模块142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变更申请界面;

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变更信息,操作模块144还用于:

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变更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执行变更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应用申请控件包括至少一个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第二展示模块142还用于:

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子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应用停用申请界面;

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包括应用停用信息,操作模块144还用于:

根据目标应用的应用停用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执行停用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目标审批端包括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申请信息中包括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信息发送模块143还用于:

将申请信息通过服务器依次发送至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服务器每次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应用管理界面中的申请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申请查看界面,申请查看界面中包括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

第四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审批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展示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的审批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装置还包括提醒模块,用于:

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控件的触发操作,将目标应用的审批提醒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至目标审批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申请查看界面中还包括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装置还包括撤回模块,用于:

在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处于审批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目标应用的申请撤回控件的触发操作,通过服务器将目标应用的申请信息撤回。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参照图15所示,该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5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针对应用平台发起的申请信息;其中,申请信息至少包括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以及操作时间点;

审批模块152,用于将申请信息发送至应用平台中的目标审批端进行审批;

指令发送模块153,用于在获取到目标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后,在操作时间点向终端设备发送操作指令,以使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待操作信息,在应用平台中对目标应用进行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目标审批端包括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多个审批端,申请信息中包括多个审批端的信息;

审批模块152还用于:

将申请信息依次发送至多个审批端进行审批;其中,服务器每次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一个审批端,若获取到审批端的审批通过信息,则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下一审批端进行审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可以实现前文论述的单据生成装置的功能,请参照图16,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601和存储器1602,存储器16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601用于调用存储器16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包括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存储器1602和处理器1601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例如,存储器1602和处理器1601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存储器16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1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指令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文论述任一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由于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相似,因此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SB,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rive)、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文论述任一的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由于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应用平台的应用管理方法相似,因此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用户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6:18: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58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