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40/02 G06Q50/18
1.一种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仲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申请方的终端接收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
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判断是否有管辖权;
若判定有管辖权,则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并根据所述申请方信息和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将所述受理通知书通过发送模块发送至申请方和被申请方;
获取所述被申请方的答辩信息;
获取组庭方式信息,根据所述组庭方式信息和所述仲裁请求信息生成组庭相关文书,并将所述组庭相关文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所述被申请方和仲裁员;
获取审理信息,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并将所述裁决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
结束与所述仲裁请求信息对应的案件进程,将所述案件进程中的相关信息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包括:
基于所述申请方信息、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按照预设模板生成所述裁决书,其中,所述审理信息包括根据证据认定的案情、仲裁庭意见和裁决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之后,在所述将所述裁决书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之前,还包括:
获取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信息,其中,所述审核信息包括审核所述证据的有效性;
若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通过,则获取校对后的裁决书;
若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未通过,则发送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定有管辖权之后,在所述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分配仲裁员;
获取所述仲裁员信息,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仲裁员信息生成仲裁员通知书,并根据所述仲裁员信息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仲裁员通知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定有管辖权之后,在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计算应缴费用信息并生成缴费通知;
将所述缴费通知发送至所述申请方;
获取与所述应缴费用信息相对应的缴费信息。
6.一种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申请方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申请方输入的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
接收仲裁平台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生成的缴费通知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获取所述申请方按照所述缴费通知输入的缴费信息;
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
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组庭相关文书;
从仲裁平台接收裁决书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裁案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申请方信息、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按照预设模板生成所述裁决书,其中,所述审理信息包括根据证据认定的案情、仲裁庭意见和裁决结果;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信息,其中,所述审核信息包括审核所述证据的有效性;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通过时,获取校对后的裁决书;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未通过时,发送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仲裁员调度单元和缴费单元,其中:
所述仲裁员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分配仲裁员;
所述仲裁员调度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仲裁员信息生成仲裁员通知书,并根据所述仲裁员信息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仲裁员通知书;
所述缴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计算应缴费用信息并生成缴费通知;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缴费通知发送至所述申请方;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应缴费用信息相对应的缴费信息。
7.一种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应用于仲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传输单元、管辖判断单元、受案单元、组庭单元、裁案单元和结案单元,其中: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用于从申请方的终端接收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
所述管辖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判断是否有管辖权;
所述受案单元,用于在所述管辖判断单元判定有管辖权后,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被申请方的答辩信息;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组庭方式信息;
所述组庭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组庭方式信息和所述仲裁请求信息生成组庭相关文书;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组庭相关文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所述被申请方和仲裁员;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审理信息;
所述裁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裁决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
所述结案单元,还用于结束与所述仲裁请求信息对应的案件进程,将所述案件进程中的相关信息保存。
10.一种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应用于申请方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单元、信息接收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申请方输入的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仲裁平台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生成的缴费通知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获取所述申请方按照所述缴费通知输入的缴费信息;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组庭相关文书;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用于从仲裁平台接收裁决书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金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互联网金融纠纷的解决路径多样化,而调解一直都是最直接的一种解决方式。在因纠纷多元、复杂或调解无法让当事人信服以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则需要引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仲裁与诉讼是解决纠纷最常见的两大选择。诉讼和仲裁均具有强制执行力,但相比诉讼而言,由于仲裁具有不公开审理、一裁终局、无地域、级别管辖规定等特点,用仲裁形式解决合同类纠纷具有保密、速度快、管辖限制少等优势,符合互联网金融短时、高效等独特需求。
相关技术中线下仲裁往往周期长、人工成本高、裁决书错误率高、难以判断证据有效性等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至少上述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仲裁平台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申请方的终端接收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判断是否有管辖权;若判定有管辖权,则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并根据所述申请方信息和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将所述受理通知书通过发送模块发送至申请方和被申请方;获取所述被申请方的答辩信息;获取组庭方式信息,根据所述组庭方式信息和所述仲裁请求信息生成组庭相关文书,并将所述组庭相关文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所述被申请方和仲裁员;获取审理信息,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并将所述裁决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结束与所述仲裁请求信息对应的案件进程,将所述案件进程中的相关信息保存。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包括:基于所述申请方信息、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按照预设模板生成所述裁决书,其中,所述审理信息包括根据证据认定的案情、仲裁庭意见和裁决结果。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之后,在所述将所述裁决书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之前,还包括:获取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信息,其中,所述审核信息包括审核所述证据的有效性;若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通过,则获取校对后的裁决书;若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未通过,则发送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方法,在所述判定有管辖权之后,在所述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分配仲裁员;获取所述仲裁员信息,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仲裁员信息生成仲裁员通知书,并根据所述仲裁员信息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仲裁员通知书。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方法,在所述判定有管辖权之后,在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计算应缴费用信息并生成缴费通知;将所述缴费通知发送至所述申请方;获取与所述应缴费用信息相对应的缴费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申请方终端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申请方输入的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接收仲裁平台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生成的缴费通知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获取所述申请方按照所述缴费通知输入的缴费信息;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组庭相关文书;从仲裁平台接收裁决书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仲裁平台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传输单元、管辖判断单元、受案单元、组庭单元、裁案单元和结案单元,其中:所述信息传输单元,用于从申请方的终端接收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所述管辖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判断是否有管辖权;所述受案单元,用于在所述管辖判断单元判定有管辖权后,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被申请方的答辩信息;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组庭方式信息;所述组庭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组庭方式信息和所述仲裁请求信息生成组庭相关文书;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组庭相关文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所述被申请方和仲裁员;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审理信息;所述裁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裁决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所述结案单元,还用于结束与所述仲裁请求信息对应的案件进程,将所述案件进程中的相关信息保存。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系统,所述裁案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申请方信息、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按照预设模板生成所述裁决书,其中,所述审理信息包括根据证据认定的案情、仲裁庭意见和裁决结果;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信息,其中,所述审核信息包括审核所述证据的有效性;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通过时,获取校对后的裁决书;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未通过时,发送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如前述的系统,还包括仲裁员调度单元和缴费单元,其中:所述仲裁员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分配仲裁员;所述仲裁员调度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仲裁员信息生成仲裁员通知书,并根据所述仲裁员信息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仲裁员通知书;所述缴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计算应缴费用信息并生成缴费通知;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缴费通知发送至所述申请方;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应缴费用信息相对应的缴费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申请方终端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获取单元、信息接收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其中: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申请方输入的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仲裁平台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生成的缴费通知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获取所述申请方按照所述缴费通知输入的缴费信息;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组庭相关文书;所述信息输出单元,用于从仲裁平台接收裁决书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从申请方的终端接收仲裁申请信息并生成受理通知书,获取所述被申请方的答辩信息和审理信息之后生成裁决书并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从而实现了提高仲裁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缩短仲裁周期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线下仲裁周期长、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仲裁平台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申请方终端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仲裁平台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申请方终端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仲裁平台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从申请方的终端接收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具体地,仲裁平台可提供申请页面,用户通过页面填写申请人及其代理机构或代理人信息、被申请人及其代理机构或代理人信息、仲裁请求以及所依据的合同信息(包括仲裁金额相关信息等)、事实和理由,或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用户可通过接口上传相关申请信息文档,或用户上传相关申请信息的扫描件,平台处理单元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将扫描件中的信息自动填写到申请表中,再由用户校对后提交;工作人员可在仲裁平台查看案件列表。
步骤S2.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判断是否有管辖权;具体地,可由管理人员在后台判断是否具有该案件的管辖权,然后将结果录入仲裁平台,以便仲裁流程继续进行。
步骤S311.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分配仲裁员;具体地,例如,可为其分配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协议指定的仲裁员,也可根据案件争议发生地分配熟悉该地区的仲裁员,也可根据案件类型(如合同纠纷、破产清算等)分配擅长该领域的仲裁员。
步骤S312.获取所述仲裁员信息,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仲裁员信息生成仲裁员通知书,并根据所述仲裁员信息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仲裁员通知书;具体地,仲裁平台的工作人员需下载系统自动生成的仲裁员通知书,加盖立案章后上传入系统,再由系统电子送达仲裁员。
步骤S321.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计算应缴费用信息并生成缴费通知;
步骤S322.将所述缴费通知发送至所述申请方;
步骤S323.获取与所述应缴费用信息相对应的缴费信息;具体地,用户(申请人)要提前在用户端充值,仲裁平台会在收到申请后在申请人的账户中扣除申请费用,并将缴费通知电子送达申请人;在用户账户中余额不足以扣除申请费用时,提醒申请人充值;工作人员可通过仲裁平台查看受案账单、查询充值记录、将系统扣费进行提现等等。
步骤S4.在判定有管辖权时,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并根据所述申请方信息和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将所述受理通知书通过发送模块发送至申请方和被申请方;具体地,仲裁平台的工作人员需下载系统自动生成的受理通知书,加盖立案章后上传入系统,再由系统电子送达申请方和被申请方。
步骤S5.获取所述被申请方的答辩信息;具体地,工作人员在仲裁平台上传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书、证据等资料信息;证据原件可通过区块链保存、调取,利用电子签名技术保障电子证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签名人的不可否认性。
步骤S6.获取组庭方式信息,根据所述组庭方式信息和所述仲裁请求信息生成组庭相关文书,并将所述组庭相关文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所述被申请方和仲裁员;具体地,组庭方式信息可包括组庭时间、地点、出庭人员信息等等。
步骤S71.获取审理信息,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即基于所述申请方信息、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按照预设模板生成所述裁决书,其中,所述审理信息包括根据证据认定的案情、仲裁庭意见和裁决结果;具体地,工作人员可在仲裁平台上修改、定制裁决书的模板。
步骤S711.获取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信息,其中,所述审核信息包括审核所述证据的有效性;具体地,工作人员审核申请书中的内容和证据是否一致,然后将审核结果上传到仲裁平台。
步骤S712.若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通过,则获取校对后的裁决书;具体地,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校对系统自动生成的裁决书中是否存在明显错误并改正明显错误。
步骤S713.若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未通过,则发送提示信息。具体地,若工作人员审核申请人上传的申请书与证据无关联,则通过仲裁平台向申请人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申请人变更诉讼请求或补充证据材料;若申请人撤回冲裁请求,则仲裁平台自动结束该仲裁流程。
步骤S72.将所述裁决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具体地,工作人员在仲裁平台上下载校对后的裁决书并盖章,将盖章后的裁决书上传至仲裁平台,仲裁平台将盖章后的裁决书电子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步骤S8.结束与所述仲裁请求信息对应的案件进程,将所述案件进程中的相关信息保存;具体地,系统自动结案,并保存案件相关的信息。
具体地,案件仲裁进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时限,包括缴费、立案、答辩、庭审环节等等,如果超时限后用户还未进行相应操作,仲裁平台会以发送邮件、短信、站内消息至用户端等形式进行提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申请方终端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申请方输入的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具体地,用户通过仲裁平台客户端申请页面填写申请人信息、被申请人信息、仲裁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或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上传相关申请信息文档,或用户上传相关申请信息的扫描件,由客户端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将扫描件中的信息自动填写到申请表中,再由用户校对后提交;用户可在用户端进行完善申请人信息、查看申请人(用户)信息、修改密码等操作。
步骤S2’.接收仲裁平台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生成的缴费通知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获取所述申请方按照所述缴费通知输入的缴费信息;具体地,用户(申请人)要提前在用户端充值并查看账户余额,仲裁平台会在收到申请后在申请人的账户中扣除申请费用,并将缴费通知电子送达申请人;用户可以在用户端查看账单列表。
步骤S3’.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具体地,用户可在用户端查看下发受理通知书的消息通知,并下载受理通知书。
具体地,用户还可按需在用户端进行查询仲裁案件列表、新增仲裁请求、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材料、撤回仲裁请求等操作;在案件仲裁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撤案,在不同仲裁阶段撤案收取用户的费用收取不同,例如在仲裁平台发送组庭相关文书之后撤案收取用户的费用要高于在仲裁平台发送受理通知书之前的费用。
步骤S4’.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组庭相关文书;具体地,用户可在用户端查看下发组庭相关文书的消息通知,并下载组庭相关文书,其中包括组庭时间、地点、出庭人员信息等等。
步骤S5’.从仲裁平台接收裁决书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具体地,用户可在用户端查看下发裁决书的消息通知,并下载裁决书。
具体地,案件仲裁进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时限,包括缴费、立案、答辩、庭审环节等等,如果超时限后用户还未进行相应操作,仲裁平台会以发送邮件、短信、站内消息至用户端等形式进行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应用于仲裁平台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的应用于仲裁平台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信息传输单元、管辖判断单元、仲裁员调度单元、缴费单元、受案单元、组庭单元、裁案单元和结案单元,其中: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用于从申请方的终端接收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具体地,仲裁平台可提供申请页面,用户通过页面填写申请人及其代理机构或代理人信息、被申请人及其代理机构或代理人信息、仲裁请求以及所依据的合同信息(包括仲裁金额相关信息等)、事实和理由,或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用户可通过接口上传相关申请信息文档,或用户上传相关申请信息的扫描件,平台处理单元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将扫描件中的信息自动填写到申请表中,再由用户校对后提交;工作人员可在仲裁平台查看案件列表。
所述管辖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判断是否有管辖权;具体地,可由管理人员在后台判断是否具有该案件的管辖权,然后将结果录入仲裁平台,以便仲裁流程继续进行。
所述仲裁员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分配仲裁员;具体地,例如,可为其分配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协议指定的仲裁员,也可根据案件争议发生地分配熟悉该地区的仲裁员,也可根据案件类型(如合同纠纷、破产清算等) 分配擅长该领域的仲裁员。
所述仲裁员调度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仲裁员信息生成仲裁员通知书,并根据所述仲裁员信息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仲裁员通知书;具体地,仲裁平台的工作人员需下载系统自动生成的仲裁员通知书,加盖立案章后上传入系统,再由系统电子送达仲裁员。
所述缴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计算应缴费用信息并生成缴费通知;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缴费通知发送至所述申请方;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应缴费用信息相对应的缴费信息。
具体地,用户(申请人)要提前在用户端充值,仲裁平台会在收到申请后在申请人的账户中扣除申请费用,并将缴费通知电子送达申请人;在用户账户中余额不足以扣除申请费用时,提醒申请人充值;工作人员可通过仲裁平台查看受案账单、查询充值记录、将系统扣费进行提现等等。
所述受案单元,用于在所述管辖判断单元判定有管辖权后,生成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具体地,仲裁平台的工作人员需下载系统自动生成的受理通知书,加盖立案章后上传入系统,再由系统电子送达申请方和被申请方。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被申请方的答辩信息;具体地,工作人员在仲裁平台上传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书、证据等资料信息;证据原件可通过区块链保存、调取,利用电子签名技术保障电子证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签名人的不可否认性。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组庭方式信息;具体地,组庭方式信息可包括组庭时间、地点、出庭人员信息等等。
所述组庭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组庭方式信息和所述仲裁请求信息生成组庭相关文书;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组庭相关文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所述被申请方和仲裁员;
所述裁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生成裁决书;
所述裁案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申请方信息、所述被申请方信息和所述审理信息按照预设模板生成所述裁决书,其中,所述审理信息包括根据证据认定的案情、仲裁庭意见和裁决结果;具体地,工作人员可在仲裁平台上修改、定制裁决书的模板。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获取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信息,其中,所述审核信息包括审核所述证据的有效性;具体地,工作人员审核申请书中的内容和证据是否一致,然后将审核结果上传到仲裁平台。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通过时,获取校对后的裁决书;具体地,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校对系统自动生成的裁决书中是否存在明显错误并改正明显错误。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在对所述审理信息的审核未通过时,发送提示信息。具体地,若工作人员审核申请人上传的申请书与证据无关联,则通过仲裁平台向申请人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申请人变更诉讼请求或补充证据材料;若申请人撤回冲裁请求,则仲裁平台自动结束该仲裁流程。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裁决书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发送至所述申请方和所述被申请方。具体地,工作人员在仲裁平台上下载校对后的裁决书并盖章,将盖章后的裁决书上传至仲裁平台,仲裁平台将盖章后的裁决书电子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所述结案单元,还用于结束与所述仲裁请求信息对应的案件进程,将所述案件进程中的相关信息保存;具体地,系统自动结案,并保存案件相关的信息。
具体地,案件仲裁进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时限,包括缴费、立案、答辩、庭审环节等等,如果超时限后用户还未进行相应操作,仲裁平台会以发送邮件、短信、站内消息至用户端等形式进行提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应用于申请方终端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方法的应用于申请方终端的在线仲裁信息交互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信息获取单元、信息接收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申请方输入的仲裁申请信息,其中,所述仲裁申请信息包括申请方信息、被申请方信息和仲裁请求信息;具体地,用户通过仲裁平台客户端申请页面填写申请人信息、被申请人信息、仲裁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或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上传相关申请信息文档,或用户上传相关申请信息的扫描件,由客户端通过光学字符识别 (OCR)技术将扫描件中的信息自动填写到申请表中,再由用户校对后提交;用户可在用户端进行完善申请人信息、查看申请人(用户)信息、修改密码等操作。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仲裁平台根据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生成的缴费通知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获取所述申请方按照所述缴费通知输入的缴费信息;具体地,用户(申请人)要提前在用户端充值并查看账户余额,仲裁平台会在收到申请后在申请人的账户中扣除申请费用,并将缴费通知电子送达申请人;用户可以在用户端查看账单列表。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受理通知书;具体地,用户可在用户端查看下发受理通知书的消息通知,并下载受理通知书。
具体地,用户还可按需在用户端进行查询仲裁案件列表、新增仲裁请求、变更仲裁请求或者材料、撤回仲裁请求等操作;在案件仲裁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撤案,在不同仲裁阶段撤案收取用户的费用收取不同,例如在仲裁平台发送组庭相关文书之后撤案收取用户的费用要高于在仲裁平台发送受理通知书之前的费用。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仲裁平台生成的与所述仲裁申请信息相对应的组庭相关文书;具体地,用户可在用户端查看下发组庭相关文书的消息通知,并下载组庭相关文书,其中包括组庭时间、地点、出庭人员信息等等。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用于从仲裁平台接收裁决书并输出给所述申请方。具体地,用户可在用户端查看下发裁决书的消息通知,并下载裁决书。
具体地,案件仲裁进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时限,包括缴费、立案、答辩、庭审环节等等,如果超时限后用户还未进行相应操作,仲裁平台会以发送邮件、短信、站内消息至用户端等形式进行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系统前端采用Vue2+Element组件库,运行环境是基于Chrome V8引擎的Node.js,采用WebPack分析项目结构,到JavaScript模块并将其打包为合适的格式以供浏览器使用;系统轻量级分布式文件系统FastDFS,采用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进行开发,服务器基于WebSocket协议与客户端进行通信,采用RabbitMQ使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进行通信;采用Jenkins持续对软件版本发布或测试,监控外部调用执行的工作;采用Docker打包应用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或实现虚拟化;采用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管理项目版本;采用Sonar管理Java源代码的质量;采用Maven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的项目管理工具软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2:5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5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