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审批方法及平台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010683148.5
  • 20200715
  • CN112070451A
  • 20201211
  • 速聚(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朱金富;黄憬
  • G06Q10/10
  • G06Q10/10 G06Q50/26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镇壶江路2号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2号研发楼
  • 福建(35)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仇蕾安
摘要
本公开提出一种智能审批方法及平台,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通过接收用户根据申请事项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判断材料库中是否存储申请事项对应的申请材料;若申请材料存储在材料库中,根据申请设置信息和申请材料确定申请要素;否则提示用户上传申请材料,采用OCR识别申请材料的字段;根据审批逻辑自动判断申请要素是否满足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当满足时进行人工确认;确认通过,派单给审批人员复核申请要素,复核通过,存储申请材料到材料库中并进行人工规则的审批,审批通过,通知用户事项申请已受理,否则退回用户。解决目前电子政务申请事项输入信息多、审核周期长、退件次数多、效率低、人为干预多的问题,提高电子政务申请的审批质量和速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审批方法,应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其特征在于,

接收申请用户根据其从预先存储的事项设置中选取的申请事项所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

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判断预先存储的材料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

如果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全部或部分存储在所述材料库中,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材料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

否则,提示申请用户上传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采用OCR识别上传的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的字段,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字段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

根据预先设定的审批规则逻辑自动判断根据所述申请材料确定的所述申请要素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当满足所述申请表信息的要求时,进行人工规则确认;

当人工规则确认通过后,派单给审批人员进行申请要素复核,当审批人员申请要素复核通过后,存储所述申请材料到材料库中,同时或在申请要素复核之后进行人工规则的审批,当人工规则审批通过后,通知申请用户所述事项申请已被受理,否则,退回申请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OCR识别上传的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的字段,包括:根据OCR所识别的所述申请资料的字段,将所述申请材料转换为相应的文字信息,以供申请用户进行确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申请用户根据其从预先存储的事项设置中选取的申请事项所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存储预先设置的申请事项,及与所述申请事项相对应的申请材料和申请设置信息,及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材料设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以及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要素设定所述审批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批规则逻辑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包含、不包含、包含于、不包含于、交集、交集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用户包括个人申请用户和企业申请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规则确认为申请用户根据所述申请事项的审批标准进行确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申请用户所述申请事项已被受理之后,还包括审批人员对所述申请事项进行审批、审查、发证。

8.一种智能审批平台,应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审批平台包括:系统设置端、申请用户端、审批端;

所述系统设置端包括申请用户设置模块和排班设置模块,其中,所述申请用户设置模块用于管理企业端申请用户的权限和菜单参数的设置;所述排班设置用于管理审批端审批人员审批所受理的申请事项的设置;

申请用户端包括事项申请模块和查询进度模块,所述事项申请模块用于上传申请材料;所处查询进度模块用于查询所述申请事项的进度;

所述审批端包括申请设置模块、申请受理模块、申请审批模块、申请审查模块,发证模块,数据推送能模块;所述申请设置模块用于管理申请材料、申请要素、申请表、申请规则的设置,所述申请受理模块用于受理通过审批规则的申请事项,所述申请审批模块用于所述审批端审批人员审批所述申请事项;所述申请审查模块用于审核人员对未经过审批规则审批的材料进行人工审查;所述发证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申请事项审批的申请用户进行发证;所述数据推送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申请事项审批推送到其他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审批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用户端包括个人申请用户端和企业申请用户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政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审批方法及平台,应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

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普及和进一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的申请量不断增多,国家政府部门陆续上线各自的政务审批平台,但是,在线填写申请表单一、缺乏申请表填写指引,申报时间周期长并且效率低下。现有技术电子政务管理系统及方法(CN111325517A),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高效的政务管理平台方案,解决了申请用户提交申请材料时,需要填写大量的表单的问题,不过,该电子政务管理系统根据申请用户已经输入的内容自动辅助填写需要相同信息重复填写的项目,依赖申请用户输入的内容信息,易出错;且审批人审批申请事项时,需要一项项核对申请用户提交的信息是否符合该政务事项的政策依据,对于审批人来说非常的费时,费力,还容易产生错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审批方法及审批平台,应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政务电子政务申请事项输入信息多、周期长、效率低、人为干预多的问题,提高了电子政务申请事项的审批质量和审批速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审批方法,应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接收申请用户根据其从预先存储的事项设置中选取的申请事项所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

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判断预先存储的材料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

如果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全部或部分存储在所述材料库中,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材料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

否则,提示申请用户上传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采用OCR识别上传的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的字段,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字段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

根据预先设定的审批规则逻辑自动判断根据所述申请材料确定的所述申请要素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当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时,进行人工规则确认;

当人工规则确认通过后,派单给审批人员进行申请要素复核,当审批人员申请要素复核通过后,存储所述申请材料到材料库中,同时或在申请要素复核之后进行人工规则的审批,当人工规则审批通过后,通知申请用户所述事项申请已被受理,否则,退回申请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用OCR识别上传的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的字段,包括:根据OCR所识别的所述申请资料的字段,将所述申请材料转换为相应的文字信息,以供申请用户进行确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申请用户根据其从预先存储的事项设置中选取的申请事项所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存储预先设置的申请事项,及与所述申请事项相对应的申请材料和申请设置信息,及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材料设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以及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要素设定所述审批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审批规则逻辑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包含、不包含、包含于、不包含于、交集、交集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申请用户包括个人申请用户和企业申请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人工规则确认为申请用户根据所述申请事项的审批标准进行确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知申请用户所述申请事项已被受理之后,还包括审批人员对所述申请事项进行审批、审查、发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智能审批平台,应用于电子政府审批系统,采用上述所述的智能审批方法,所述智能审批平台包括:系统设置端、申请用户端、审批端;

所述系统端包括申请用户设置模块和排班设置模块,其中,所述申请用户设置模块用于管理企业端申请用户的权限和菜单参数的设置;所述排班设置用于管理审批端审批人员审批所受理的申请事项的设置;

申请用户端包括事项申请模块和查询进度模块,所述事项申请模块用于上传申请材料;所处查询进度模块用于查询所述申请事项的进度;

所述审批端包括申请设置模块、申请受理模块、申请审批模块、申请审查模块,发证模块,数据推送能模块;所述申请设置模块用于管理申请材料、申请要素、申请表、申请规则的设置,所述申请受理模块用于受理通过审批规则的申请事项,所述申请审批模块用于所述审批端审批人员审批所述申请事项;所述申请审查模块用于审核人员对未经过审批规则审批的材料进行人工审查;所述发证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申请事项审批的申请用户进行发证;所述数据推送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申请事项审批推送到其他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申请用户端包括个人申请用户端和企业申请用户端。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出接收申请用户根据其从预先存储的事项设置中选取的申请事项所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判断预先存储的材料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如果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全部或部分存储在所述材料库中,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材料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否则,提示申请用户上传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采用OCR识别上传的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的字段,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字段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根据预先设定的审批规则逻辑自动判断根据所述申请材料确定的所述申请要素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当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时,进行人工规则确认;当人工规则确认通过后,派单给审批人员进行申请要素复核,当审批人员申请要素复核通过后,存储所述申请材料到材料库中,同时或者在申请要素复核之后进行人工规则的审批,当人工规则审批通过后,通知申请用户所述事项申请已被受理,否则,退回申请用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政务电子政务申请事项输入信息多、审核周期长、推荐次数多、效率低、人为干预多的问题,提高了电子政务申请事项的审批质量和审批速度。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平台的原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事项和申请表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事项审批逻辑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要素即OCR识别字段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材料库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事项的申请材料的设置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要素的设置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自动审批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要素审批规则设置示意图;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申请材料可以为申请用户为证明具备申请该政务事项的资格所提交的各类申请表(新办门牌申请表等)、证件(身份证、退休证、注册工程师等)、证明(房屋(建筑物)产权凭证、各类资质证书等)、报告等,具体如图6所示。

申请要素可以为申请材料上的各个字段,比如身份证上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生日、使用期限、权利类型等,具体见图7所示。

所有的政务申请事项都需要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比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同时也都有相对应的审批标准。本方案的核心思路是将每个申请事项的审批标准进行梳理,对申请材料按申请要素级别进行结构化处理,预先在系统中设置好申请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在申请用户提交申请材料时,采用OCR技术识别申请材料中的申请要素信息,帮助申请用户进行申请信息输入。申请用户在提交申请材料以后,电子政务智能审批系统可以自动按预定的逻辑进行判断,所有的逻辑判断通过则认为审批通过。

本公开的智能审批方法应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例如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系统、建筑起重机备案审批系统、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系统、房地产开发企业三级资质审批系统等,下面以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平台的原理框图。

本公开的应用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的智能审批平台采用了新的智能化高效政务智能审批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子政务审批系统的智能审批平台采用前端服务和后端服务分离的架构设计,包含了系统设置端,申请用户端(企业端和个人端),审批端三大功能块。

系统设置端包括申请用户设置和排班设置,其中,申请用户设置模块用于管理企业端申请用户的权限和菜单参数的设置;排班设置用于管理审批端审批人员审批所受理的申请事项的设置权限设置。另外,系统设置端还包括菜单设置,部门设置,字典设置,参数设置等模块,可以根据具体的政务申请事项进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申请用户端包括事项申请模块和查询进度模块,所述事项申请模块用于上传申请材料;所处查询进度模块用于查询所述申请事项的进度;

所述审批端包括申请设置模块、申请受理模块、申请审批模块、申请审查模块,发证模块,数据推送能模块;所述申请设置模块用于管理申请材料、申请要素、申请表、申请规则的设置,所述申请受理模块用于受理通过审批规则的申请事项,所述申请审批模块用于所述审批端审批人员审批所述申请事项;所述申请审查模块用于审核人员对未经过审批规则审批的材料进行人工审查;所述发证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申请事项审批的申请用户进行发证;所述数据推送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申请事项审批推送到其他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事项和申请设置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申请事项审批规则逻辑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可以存储预先设置的申请事项,及与申请事项相对应的申请材料和申请设置信息,及根据申请设置信息和申请材料设定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以及根据申请设置信息和申请要素设定审批规则。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当个人申请用户去办理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时,需要判断申请用户信息与房屋信息是否一致,是否为所在村(居)申请的新增地址编号等,根据如图3所示的申请事项的申请表填报信息中的申请要素之前的逻辑关系设定审批规则,电子政务审批系统的智能审批平台可以自动审批申请事项的申请表信息填写是否符合要求,减少人工审批工作量,提高审批效率。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审批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接收申请用户根据其从预先存储的事项设置中选取的申请事项所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

其中,申请用户可以是个人申请用户,也可以是企业申请用户,只是个人申请和企业申请所登录的客户端不同以及某些申请材料的区别,在此不作限定。

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判断预先存储的材料库中是否存储有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如果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全部存储在所述材料库中,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材料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否则,提示申请用户上传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采用OCR识别上传的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的字段,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字段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

例如图5所示,申请用户上传新办理门牌申请表后,系统采用OCR技术识别新办理门牌申请表上的字段,例如姓名、身份证号,并将图片上的相应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文本信息。

根据预先设定的审批规则逻辑自动判断根据所述申请材料确定的所述申请要素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当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时,进行人工规则确认;其中,人工规则确认可以为企业申请用户根据所申报的政务申请事项的审批标准对申请材料进行确认,或者对一些电子政务系统自动审批以外的材料进行确认,例如环境数据材料、资质材料等。

其中,审批规则逻辑可以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包含、不包含、包含于、不包含于、交集、交集于等这样的逻辑判断,能够通过计算机自动校验的规则,反之设为人工规则确认。

当人工规则确认通过后,派单给审批人员进行申请要素复核,当审批人员申请要素复核通过后,存储所述申请材料到材料库中,同时或者在申请要素复核之后进行人工规则的审批,当人工规则审批通过后,通知申请用户所述事项申请已被受理,否则,退回申请用户。

应用示例

以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事项为例进行说明,申请用户根据自己的身份选择个人端或企业端登录界面,登录进去后,从电子政务审批系统中选择所要申报的政务事项,例如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事项,申请用户根据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事项的事项申请设置填写相应的信息,并上传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事项所需要的申请材料信息,如图7所示,申请用户申报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事项时,需要提交不动产权证1、身份证1、新办门牌证申请表1等申请材料,如果该申请用户在此之前申报过其它政务事项时,并上传过不动产权证1、身份证1、新办门牌证申请表1信息,该申请用户的不动产权证1、身份证1、新办门牌证申请表1已被存储在申请材料库中,此时申请用户就不用再次上传相关材料,申请用户从申请材料库中选取相应的材料后,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系统可以根据申报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申请设置信息和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的申请材料确定申报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事项的申请要素,如图8所示,新办门牌证申请表1的申请要素有姓名、盖章、身份证号、、拟编门牌地址。不动产权证1的申请要素有有效期(截至)、坐落、权利人、不动产权号。身份证1的申请要素有公民身份号码、姓名、失效日期。如果申请用户之前只上传过不动产权证1、身份证1、新办门牌证申请表1信息中一种或两种,此时,申请用户进行下一步操作时,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系统自动验证申请材料数据提交不完整,并提示校验失败,如图9所示,提示申请用户提交申请材料数据不全,申请用户根据提示上传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事项所需的申请材料,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系统采用OCR技术识别上传的申请材料的字段信息,并将上传的申请材料图片信息转换为文本信息,根据所述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字段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如图10所示,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系统预先根据申请材料和申请要素设定自动审批规则,例如不动产权证-1的权利人相同于新办门牌证申请表-1的姓名,身份证(1页)-1的姓名相同于新办门牌整申请表-1的姓名等,当申请用户上传的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系统的申请材料数据齐全并进行下一步操作时,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不动产权证-1的权利人相同于新办门牌证申请表-1的姓名,身份证(1页)-1的姓名相同于新办门牌整申请表-1的姓名”等的审批规则逻辑自动判断申请用户提交的申请材料的申请要素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提交给申请用户员根据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事项的要求再次审核,人工规则审批通过后,申请用户将该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事项提交到审批端进行审批,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系统根据排班设置中的审批人员的排班顺序自动均衡派单给相应的自动受理任务的审批人员,审批人员可通过移动端APP(例如手机端APP、Ipad端APP)进行受理,并进入受理界面,对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申请事项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对,此时,审批人员只需要简单核对申请用户提交的经OCR自动识别转换的文本信息是否和申请材料图片上的内容是否一致即可,而无需再对审批规则进行逻辑判断。当申请要素上下一致均正确时,提交到下一位审批端的审批人员进行人工审核申请材料(例如申请用户提交的很厚的申请材料、资质内容、环境评测报告等)是否符合审批标准,当人工审核也没有问题时,审批端审批人员将申请用户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储在申请材料库中,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系统通知申请用户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事项已被受理之后,审批端的审批人员对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事项再次进行审批、审查、发证,否则,新开发的建筑物()产权人门牌证办理系统退回企业端或个人端。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智能审批方法,通过接收申请用户根据其从预先存储的事项设置中选取的申请事项所填写的申请设置信息;根据申请设置信息,判断预先存储的材料库中是否存储有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如果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全部或部分存储在材料库中,根据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申请材料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否则,提示申请用户上传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采用OCR识别上传的所述申请事项所对应的申请材料的字段,根据申请设置信息和所述字段确定所述申请事项的申请要素;根据预先设定的审批规则逻辑自动判断根据申请材料确定的所述申请要素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当满足所述申请设置信息的要求时,进行人工规则确认;当人工规则确认通过后,派单给审批人员进行申请要素复核,当审批人员申请要素复核通过后,存储申请材料到材料库中,同时或者在申请要素复核之后进行人工规则的审批,当人工规则审批通过后,通知申请用户所述事项申请已被受理,否则,退回申请用户。能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政务申请事项输入信息多、审核周期长、效率低、退件次数多、人为干预多的问题,提高了电子政务申请的审批质量和审批速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2:4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57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