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110365366.5
  • 20111117
  • CN103118339A
  • 20130522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范晨;贺刚;李明春;周志宏;石海健;袁乃华
  • H04W4/10
  • H04W4/10 H04W24/00 H04W84/08

  •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北路9号叶青大厦13-15层
  • 中国,CN,北京(11)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王申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终端设备接收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并将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当本地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用户同时发起话权抢占而造成空口信令风暴的问题,实现对话权抢占的合理管理。
权利要求

1.一种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并将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

当本地优先级高于所述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 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所述终端设备不向所 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话权状态指 示消息还包括:话权状态;

所述话权申请方法还包括:

当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 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当前话权是否空闲;

当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空闲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 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占用时,所述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 请求话权的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话权状态指 示消息还包括:队列状态;

所述话权申请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占用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 息中的队列状态,判断当前队列是否已满;

当判断结果为队列未满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 权的信令;

当判断结果为队列满时,所述终端设备不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 权的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 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包括:

当话权状态发生变更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 示消息;

当主讲发生变更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 息;

当预设发送周期到达时,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 示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 端设备接收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启动接收定时器,并等待接收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当在所述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前接收到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所述终 端设备重新启动所述接收定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在所述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前未接收到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所述 终端设备释放本地组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话权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抢 权参考优先级为排队队列中的最低话权优先级或网络指定的最低优先级。

10.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态指 示消息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话权的信令,所述请求 话权的信令是所述终端设备将本地优先级与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抢权 参考优先级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高于所述抢权参考优先级时 发送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 块包括以下任一发送单元或其组合: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话权状态发生变更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主讲发生变更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 示消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预设发送周期到达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抢权参考优 先级,但根据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出当前话权空闲时发 送的请求话权的信令;或者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 于所述抢权参考优先级,且根据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出 当前话权占用,但根据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状态判断出当前队列 未满时发送的请求话权的信令。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 状态指示消息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 级进行比较;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高于所述抢 权参考优先级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话权状态指示 消息还包括:话权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 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根据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当前话 权是否空闲;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空 闲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话权状态指示 消息还包括:队列状态;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占用时, 根据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状态,判断当前队列是否已满;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队列未满时,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或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启动触发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根据触发条件启动 接收定时器,并触发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等待接收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释放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在所述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时未接收 到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释放本地组资源;

重启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在所述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前接收到 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重新启动所述接收定时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及 终端设备。

在陆上集无线电(Trans European Trunked Radio;简称为:TETRA) 系统中,当组处于建立状态时,网络侧会通过话权状态指示(PTT SESSION  INDICATOR)消息,通知组内所有用户当前话权状态(Speaker Grant  Status),例如是话权空闲还是被占用;如果话权被占用,还要通知占用话权 的讲话者的身份等。在组中,只允许一个用户获取的话权讲话,当前使用 话权讲话的用户被称为主讲,而组中其他处于监听状态的用户被称为监听 用户。

在TETRA系统中,允许组中的监听用户通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 来抢占当前正在讲话的优先级较低的用户的话权。目前,TETRA系统没有合 理的抢权机制,组中所有监听用户只要想抢占话权,就可以随时发送请求 话权的信令进行话权抢占。如果大量用户同时发起话权抢占时,就会有大量 请求话权的信令同时发送给网络侧,从而引发网络侧与用户之间的空口发生 信令风暴。

本发明提供一种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大量用户同时发起话权抢占而造成空口信令风暴的问题,实现对话权 抢占的合理管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话权申请方法,包括:

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并将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

当本地优先级高于所述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侧 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态指 示消息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话权的信令,所述请 求话权的信令是所述终端设备将本地优先级与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抢 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高于所述抢 权参考优先级时发送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 状态指示消息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 级进行比较;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高于所述 抢权参考优先级时,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本发明的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网络侧设备通过在话 权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抢权参考优先级,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本地优先级与 抢权参考优先级的关系,确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形成 了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申请话权或抢占话权的合理机制,解决了现有技术 存在的大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抢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导致的空口信令 风暴问题。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申请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申请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申请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申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 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中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Reference Priority)。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主要是指集系统中的移动管理实体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为:MME)、网关设备(Gateway;简称 为:GW)和集控制模块(Push To Talk;简称为:PTT),但并不限于此。 而终端设备主要是指组中各个用户的终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话权状态指示消息除了包括标识当前话权是空闲还是被 占用的话权状态,以及话权被占用时占用话权的讲话者的身份等信息外,网 络侧设备同时在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抢权参考优先级。其中,抢权参考 优先级主要用于供各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应该向网络侧设备发起请求话权的信 令进行话权抢占,是各个终端设备发起话权抢占的依据。本实施例的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主要包括的信息元素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抢权参考优先级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根据组中用户的优先级机制 而设定的一个具体值,取值可以为0‑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 网络侧设备可以设置网络侧指定的最低优先级的值作为抢权参考优先级。当 用户的优先级大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表示允许该用户进行话权抢占,当用 户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表明不允许该用户进行话权抢占。 另外,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将抢权参考优先级设置为当前主讲的优先级,这样 只有优先级比当前主讲高的用户发起话权抢占时,当前主讲的话权才能被抢 占,否则当前主讲将会一直占用话权直到释放,这有利于保持通话过程的完 整性。再者,当网络侧设备的调度机支持话权排队时,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将 抢权参考优先级设置为当前在队列中排队的所有用户中的最低优先级,在这 种方式中,抢权参考优先级会随着队列中用户的变化而实时发生变化,使得 先排队的用户先得到话权,具有一定公平性。

在此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均不限定抢权参考优先级的具体设定方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话权状态发生变更,例如由空闲变更为占用,或 者由占用变更为空闲时,网络侧设备向组中各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以通告组内所有用户当前话权状态以及抢权参考优先级。进 一步,在话权占用的情况下,当占用话权的主讲发生变更时,例如由一个用 户变更为另一个用户时,网络侧设备向组中各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以通告组内所有用户当前话权状态以及抢权参考优先级。另 外,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设定发送周期,当发送周期达到时,向组中各用户 的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以通告组内所有用户当前话权状态以 及抢权参考优先级,这种方式有利于后期加入组的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当前 话权状态。

步骤102、终端设备接收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并将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 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判断本地优先级是否高于抢权参 考优先级;当判断结果为是,即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 时,执行步骤103;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即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 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执行步骤104。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后,对话权状态指示消息进 行解析,获取抢权参考优先级;然后将本地的优先级与抢权参考优先级进行 比较。其中,本地优先级是指用户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

步骤103、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此次话权申请操作结束。

具体的,在终端设备的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的条件下,当用户需 要发起抢权操作时,用户通过其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 以申请话权。其中,由于用户的本地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其有可能 抢占到话权。

步骤104、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指令,此次话权申 请操作结束。

当用户的本地优先级等于或低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表明用户没有抢占 话权的权利,故在话权被占用的情况下不能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 令来抢占话权。

本实施例的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通过在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 抢权参考优先级,而终端设备以抢权参考优先级为基准,通过将本地优先级 与抢权参考优先级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只有比 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的用户才能发起话权抢占,形成了 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申请话权或抢占话权的合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大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抢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导致 的空口信令风暴问题。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步骤103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触发网络侧设备 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的条件,例如话权状态变更、主讲变更或者组新建 立时等,准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周期性发送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同时根据触 发条件启动一接收定时器,并预先设置接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例如1分钟。 其中,触发条件可以为使能标志,当使能标志置位时,启动接收定时器;反 之,不启动接收定时器。如果在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前,终端设备接收到网 络侧设备发送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则判定组正常,并重新启动接收定时 器,以便于接收下一次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如果在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时, 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则判定组关闭, 终端设备释放本地组资源,并进入组空闲状态。进一步,当终端设备为 主讲时,在释放本地组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将占用的话权以及专有的主讲资 源也释放掉。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当因为网络异常,组内的用户的终端设备没有接 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会话关闭指示(PTT SESSION CLOSE COMMAND) 消息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接收定时器的超时机制判定组关闭,释放 本地组资源,进入组空闲状态,有利于节约组资源。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申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中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和话权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同时将抢权参考优先级和话权状态携带在话 权状态指示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抢权参考优先级和 话权状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终端设备同时依据抢权参考优先级和话权状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

关于本步骤20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步骤1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终端设备接收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并将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 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判断本地优先级是否高于抢权参 考优先级;当判断结果为是,即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 时,执行步骤20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即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 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执行步骤203。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同样可以根据触发网络侧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 消息的条件,例如话权状态变更、主讲变更或者组新建立时等,在准备接 收网络侧设备周期性发送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启动一接收定时器。其中, 终端设备可以预先设置接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例如1分钟。如果在接收定 时器定时结束前,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则 判定组正常,并重新启动接收定时器,以便于接收下一次的话权状态指示 消息。如果在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时,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 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则判定组关闭,终端设备释放本地组资源,并进入 组空闲状态。进一步,当终端设备为主讲时,在释放本地组资源的同时 还需要将占用的话权以及专有的主讲资源也释放掉。

基于上述,当因为网络异常,组内的用户的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网络 侧设备发送的会话关闭指示消息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接收定时器的超 时机制判定组关闭,释放本地组资源,进入组空闲状态,有利于节约 组资源。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后,对话权状态指示消息进行解析, 获取抢权参考优先级和会话状态等信息;然后将本地的优先级与抢权参考优 先级进行比较。其中,本地优先级是指用户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优先以抢权参考优先级为依据,当本地优先级 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发起话权抢占,即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终端设备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当前话 权是否空闲;当判断结果为是,即当前话权空闲时,执行步骤204;当判断 结果为否,即当前话权占用时,执行步骤205。

具体的,终端设备在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进一步 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当前话权是否空闲;如果话权状态 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指示当前话权空闲,则终端设备确定当前话权空闲; 如果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指示当前话权占用,则终端设备确定当 前话权占用。

当当前话权空闲时,即使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不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 也可以进行话权抢占,即执行步骤204,这样就保证了每个用户都有机会参 与话权抢占,尤其是在话权空闲时,能够提高用户进行话权抢占的公平性。 反之,在当前话权占用,而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又不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的条 件下,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即不进行话权抢占。

步骤204、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此次话权申请操作结束。

步骤205、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此次话权申 请操作结束。

步骤204和步骤205可参见步骤103和步骤104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通过在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 抢权参考优先级和话权状态,而终端设备优先以抢权参考优先级为基准,通 过将本地优先级与抢权参考优先级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高于 抢权参考优先级的用户才能发起话权抢占,在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不高于 抢权参考优先级时,进一步根据话权状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形成了终 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申请话权或抢占话权的合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现有技术存在的大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抢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导致的 空口信令风暴问题。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话权申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网络侧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中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和队列状态(Queue Status)。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调度机支持话权排队。基于此,网络侧设 备同时将抢权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和队列状态携带在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 发送给终端设备,使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抢权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和队列状 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本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终端设 备还要依据队列状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其中,队列状态是指进行话权 排队时存储排队用户的队列是已满还是未满。

关于本步骤30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步骤1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2、终端设备接收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并将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 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判断本地优先级是否高于抢权参 考优先级;当判断结果为是,即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 时,执行步骤30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即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 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执行步骤303。

关于本步骤30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步骤102或步骤202的描述,在 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终端设备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当前话 权是否空闲;当判断结果为是,即当前话权空闲时,执行步骤305;当判断 结果为否,即当前话权占用时,执行步骤304。

关于本步骤303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步骤2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4、终端设备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状态,判断当前队 列是否已满;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当前队列未满时,执行步骤305;当判断 结果为是,即当前队列已满时,执行步骤306。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级,且 在进一步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权状态确定当前话权占用时,继续根 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状态判断当前队列是否已满,即判断是否已经 不能在接收用户的话权请求。如果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状态指示当前 队列未满,则终端设备确定当前队列未满;如果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 状态指示当前队列已满,则终端设备确定当前队列已满。

在网络侧设备的调度机支持话权排队的条件下,在当前队列未满时,即 使终端设备的本地优先级不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且当前话权占用,终端设 备也可以进行话权抢占,即执行步骤305,从而进入队列中进行话权排队。 反之,在当前队列已满,终端设备的优先级又不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且当 前话权占用的条件下,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即不 进行话权抢占。

步骤305、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此次话权申请操作结束。

步骤306、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此次话权申 请操作结束。

步骤305和步骤306可参见步骤103和步骤104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 话权状态和队列状态确定是否进行话权抢占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本实施例的话权申请方法,网络侧设备通过在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 抢权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和队列状态,而终端设备优先以抢权参考优先级 为基准,通过将本地优先级与抢权参考优先级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本地 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的用户才能发起话权抢占,在比较结果为本地优 先级不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进一步在根据话权状态确定当前话权空闲时 发起话权抢占,在根据话权状态确定当前话权占用时,更进一步根据队列状 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形成了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申请话权或抢占话 权的合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大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 抢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导致的空口信令风暴问题。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41和第一接收模块42。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41,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第一接收模块42, 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话权的信令,所述请求话权 的信令是终端设备将本地优先级与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进 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发送的。

本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话权申请方法 中网络侧设备的相应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为集系统中的MME、GW或PTT模块。

本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通过在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抢权参考优先 级,而终端设备以抢权参考优先级为基准,通过将本地优先级与抢权参考优 先级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只有比较结果为本地 优先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的用户才能发起话权抢占,形成了终端设备向网 络侧设备申请话权或抢占话权的合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 在的大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抢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导致的空口信令风 暴问题。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基于 图4所示实施例实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发送模块41包括以下任 一发送单元获取组合:

第一发送单元411,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在话权状态发生变更时,向终 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第二发送单元412,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在主讲发生变更时,向终端设 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第三发送单元413,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在预设发送周期到达时,向终 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其中,上述各发送单元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1中的相应流 程,分别用于在不同的触发条件下向终端设备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其具 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进一步,当话权状态指示消息还包括话权状态,而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抢权 参考优先级和话权状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时,第一接收模块42还用于接 收终端设备在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级,但根据话权状态指示 消息中的话权状态判断出当前话权空闲时发送的请求话权的信令。其中,第 一接收模块42在该情况下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图2所示方法的描述,在此 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当网络侧设备的调度机支持话权排队,即话权状态指示消息还 包括队列状态时,终端设备同时根据抢权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和队列状态 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此时,本实施例的第一接收模块42还用于接收终端 设备在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级,且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 的话权状态判断出当前话权占用,但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状态判 断出当前队列未满时发送的请求话权的信令。其中,第一接收模块42在该情 况下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图3所示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通过在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携带抢权参考优先 级、话权状态、队列状态等信息,而终端设备以抢权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 和/或队列状态等为基准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形成了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 备申请话权或抢占话权的合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大 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抢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导致的空口信令风暴问题。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 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二接收模块61、比较模块62和第二发送模块63。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61,与网络侧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 的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所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比较模 块62,与第二接收模块61连接,用于将第二接收模块61接收到的话权状态 指示消息中的抢权参考优先级与本地优先级进行比较。第二发送模块63,与 比较模块62和网络侧设备连接,用于在比较模块62的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 级高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请话权。

其中,当比较模块62的比较结果为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 级时,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 令,即不发起话权抢占。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图1所示话权申请方法的流 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以网络侧设备通过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下发的抢权参 考优先级为依据,将本地优先级与抢权参考优先级的关系,确定是否向网络 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形成了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申请话权或抢占 话权的合理机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大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抢占的问题, 也就解决了因此导致的空口信令风暴问题。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基于 图6所示实施例实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 模块64。

其中,第一判断模块64,与比较模块62连接,用于在话权状态指示消 息同时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和话权状态的条件下,在比较模块62的比较结果 为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话 权状态,判断当前话权是否空闲。

基于上述,第二发送模块63还与第一判断模块64连接,用于在第一判 断模块64的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空闲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 令,以申请话权。

当第一判断模块64的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占用时,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为: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即不发起话权抢占。

上述由第一判断模块64和第二发送模块63实现的实施方式,可视为比 较模块62比较出本地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抢权参考优先级时的另一种可选实 施方式。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判断模块64和第二发送模块63进一步根据话权 状态确定是否发起话权抢占的流程可参见图2所示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 述。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判断模块64和第二发送模块63能够在话 权空闲时保证每个用户都有机会参与话权抢占,提高了用户进行话权抢占的 公平性。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65。

其中,第二判断模块65,与第一判断模块64连接,用于在话权状态指示 消息同时包括抢权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和队列状态的条件下,在第一判断 模块64的判断结果为当前话权占用时,根据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中的队列状 态,判断当前队列是否已满。

基于上述,第二发送模块63还与第二判断模块65连接,用于在第二判断 模块65的判断结果为队列未满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以申 请话权。

当第二判断模块65的判断结果为当前队列已满时,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为:终端设备不向网络侧设备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即不发起话权抢占。

上述由第二判断模块65和第二发送模块63实现的实施方式,可视为在 第一判断模块64判断出当前话权占用时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终端设备通 过第二判断模块65和第二发送模块63更进一步根据队列状态确定是否发起 话权抢占的流程可参见图3所示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终 端设备通过第二判断模块65和第二发送模块63允许用户提前进行话权排队。

更进一步,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包括:启动触发模块66、释放模块67 和重启模块68。

具体的,启动触发模块66,与第二接收模块61连接,用于在接收话权状 态指示消息时,根据触发条件启动接收定时器,并触发第二接收模块61等待 接收话权状态指示消息。释放模块67,与第二接收模块61连接,用于在第 二接收模块61在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时未接收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释放 本地组资源。重启模块68,与第二接收模块61连接,用于在第二接收模 块61在接收定时器定时结束前接收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时,重新启动接收定 时器。

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模块可以在网络侧设备周期性发送话权状态指示消息 时,周期性接收话权状态指示消息,并可以通过判断在接收定时器定时时间 内是否接收到话权状态指示消息来判断组的状态,其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 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2的详细描述。终端设备通过这些模块,可以及时 释放组资源,利于组资源的节约。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以网络侧设备通过话权状态指示消息下发的抢权 参考优先级、话权状态和/或队列状态等信息为依据,确定是否向网络侧设备 发送请求话权的信令,形成了终端设备向网络侧设备申请话权或抢占话权的 合理机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大量用户同时进行话权抢占的问题,也就 解决了因此导致的空口信令风暴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 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1:5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5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