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基础建设迅猛发展,临近高压带电作业的设备和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超高、移动设备接近高压带电体前,如何能快速准确预报警,提醒设备操作司机和施工人员,确保安全施工。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621336240.x公开了一种具有近电危险预警功能的安全防护帽,包括帽体,帽体表壳为绝缘壳体,帽体外表面设置近电感应器、电场强度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帽体顶部内表面设置蓄电池、减震软垫和接触式开关,蓄电池上设置电量传感器,帽体下端开口处内边缘设置安全头带,安全头带佩戴时紧贴人体头部的一面设置振动片,帽体外表面边缘处设置反光条和led示廓灯,接触式开关与led示廓灯连接,帽体侧面靠近人耳处设置报警装置,近电感应器、电场强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和电量传感器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定时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单元,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关连接控制终端,控制单元连接振动片、led示廓灯和报警装置;该现有技术并未将大型移动设备应用于临近高压线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
所述近电报警装置包括
信号发射单元和告警接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内置于透明防水盒,信号发射单元与告警接收单元采用滚码加密设计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信号发射单元包括:控制器、信号发射
电路、电场感应电路、延时驱动电路、第一锂电池,信号发射电路、电场感应电路、延时驱动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锂电池分别与控制器、信号发射电路、电场感应电路、延时驱动电路电连接,告警接收单元包括:无线接收控制电路、报警控制模块、第二锂电池,无线接收控制电路及报警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锂电池连接,透明防水盒上设置有发射天线、电场感应天线,感应天线与电场感应电路电性连接,发射天线与信号发射电路电连接。
5.进一步地,报警控制模块为警笛或报警灯或上述两种任意组合的报警控制模块。
6.进一步地,无线接收控制电路与信号接收天线电连接,信号接收天线为可拆卸设置。
7.进一步地,透明防水盒的背部安装有4个强力磁铁块。
8.进一步地,告警接收单元还包括显示器,无线接收控制电路、报警控制模块、第二锂电池均设置于显示器的内部,显示器固定在在操作室内。
9.进一步地,第一锂电池为太阳能锂电池,第二锂电池为18650型锂电池。
10.进一步地,控制器为单片机。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所述近电报警装置应用于大型移动设备临近高压线作业环境,当大型移动设备最高点接近有效安全距离时,信号发射单元和告警接收单元同时工作,报警控制模块发出强烈的声光报警,提示司机停止对大型移动设备的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13.2.所述近电报警装置的透明防水盒的背部安装的强力磁铁块,能够在金属架体上吸附,方便快速安装。
14.3.所述近电报警装置的信号发射单元与告警接收单元采用滚码加密设计进行分离,能够避免同一场所多台设备之间产生通讯干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近电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信号发射单元,1.1-控制器,1.2-信号发射电路,1.3-电场感应电路,1.4-延时驱动电路,1.5-第一锂电池;2-告警接收单元,2.1-无线接收控制电路,2.2-第二锂电池,2.3-报警控制模块;3-透明防水盒;4-发射天线;5-电场感应天线;6-信号接收天线;7-显示器;8-操作室。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9.参照图1,所述近电报警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单元1和告警接收单元2,信号发射单元1内置于透明防水盒3,信号发射单元1与告警接收单元2采用滚码加密设计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信号发射单元1包括:控制器1.1、信号发射电路1.2、电场感应电路1.3、延时驱动电路1.4、第一锂电池1.5,信号发射电路1.2、电场感应电路1.3、延时驱动电路1.4分别与控制器1.1连接,第一锂电池1.5分别与控制器1.1、信号发射电路1.2、电场感应电路1.3、延时驱动电路1.4连接,告警接收单元2包括:无线接收控制电路2.1、报警控制模块2.3、第二锂电池2.2,无线接收控制电路2.1及报警控制模块2.3分别与第二锂电池2.2连接,透明防水盒3上设置有发射天线4、电场感应天线5,电场感应天线5与电场感应电路1.3电性连接,发射天线4与信号发射电路1.2电连接。
20.进一步地,报警控制模块2.3为警笛或报警灯或上述两种任意组合的报警控制模块。
21.进一步地,无线接收控制电路2.1与信号接收天线6连接,信号接收天线6为可拆卸设置。
22.进一步地,透明防水盒3的背部安装有4个强力磁铁块(图中未示)。
23.进一步地,告警接收单元2还包括显示器7,无线接收控制电路2.1、报警控制模块2.3、第二锂电池2.2均设置于显示器7的内部,显示器7固定在在操作室8内。
24.进一步地,第一锂电池1.5为太阳能锂电池,第二锂电池2.2为18650型锂电池。
25.进一步地,控制器1.1为单片机。
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
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告警接收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内置于透明防水盒,所述信号发射单元与所述告警接收单元采用滚码加密设计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所述信号发射单元包括:控制器、信号发射电路、电场感应电路、延时驱动电路、第一锂电池,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所述电场感应电路、所述延时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锂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信号发射电路、所述电场感应电路、所述延时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告警接收单元包括:无线接收控制电路、报警控制模块、第二锂电池,所述无线接收控制电路及所述报警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锂电池电连接,所述透明防水盒上设置有发射天线、电场感应天线,所述感应天线与所述电场感应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天线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控制模块为警笛和/或报警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控制电路与信号接收天线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天线为可拆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水盒的背部安装有4个强力磁铁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接收单元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无线接收控制电路、所述报警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锂电池均设置于所述显示器的内部,所述显示器固定在操作室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锂电池为太阳能锂电池,所述第二锂电池为18650型锂电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场感应无线近电报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单元和告警接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与告警接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信号发射单元包括:控制器、信号发射电路、电场感应电路、延时驱动电路、第一锂电池,信号发射电路、电场感应电路、延时驱动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锂电池分别与控制器、信号发射电路、电场感应电路、延时驱动电路电连接,告警接收单元包括:无线接收控制电路、报警控制模块、第二锂电池,无线接收控制电路及报警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锂电池电连接,所述装置应用于大型移动设备临近高压线作业环境,当大型移动设备最高点接近有效安全距离时,信号发射单元和告警接收单元同时报警。警。警。
技术研发人员:
杨正雄 刘御寒 张志强 闫有春 张阐娟 辜俊豪 彭焱锋 安斌 贾继飞 陈常辉 鲜斌琪 张毅 聂克 张远力 王志营 刘善义 何靖 杨卓 杨汉 周添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9
技术公布日:
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