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的技术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810417369.0
  • 20180503
  • CN108524143A
  • 20180914
  • 初威
  • 不公告发明人
  • A61G7/015
  • A61G7/015 A61G7/05 A61G13/08 A61G13/10

  • 上海市宝山区祁北东路85弄63号302室
  • 上海(31)
摘要
一种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的技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安装病床控制APP、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的护栏或床尾板上安装的显示屏、病床控制器、直流电机、压力传感器、背部角度传感器、倾斜角度传感器、翻身角度传感器、腿部角度传感器、心脏跳动传感器。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在医护人员或病人及家属手中,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安装病床控制APP和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后,打开APP,通过蓝牙或WiFi传送交换数据从而控制病床工作和读取多功能病床信息及编辑病人基本信息,便于医护人员开展日常的和护理工作。本发明为无线化控制,人机结合充分,可移植性强。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的技术,包括病床控制器 (16)、背部直流电机(11)、腿部直流电机(12)、整体升降电机(13、14、15)、压力传感器(20)、 背部角度传感器(21)、倾斜角度传感器(22)、翻身角度传感器(23)、腿部角度传感器(24)、 心脏跳动传感器(2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19)下载安装病床控制APP(图 1)、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图2)、APP上的功能按钮例如蓝牙按钮(1)、WiFi按钮(2)、背 部升按钮(3)、背部降按钮(4)、称重(5)、心率(6)、角度(7)、二维码(8)、病人基本信息编辑 框(9)、保存按钮(10)、其他未标号但具备控制病床功能的按钮、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 理床的护栏控制按钮板(17)或床尾板上安装的平板电脑(18)显示屏,病床控制APP和病人 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均上传到相关的软件下载平台,手机或平板电脑(19)控制在医护人 员或病人及家属手中,初次安装的使用者可打开相关的软件下载平台下载安装,手机或平 板电脑(19)下载安装病床控制APP(图1),打开APP,轻触蓝牙按钮(1)或WiFi按钮(2),与病 床控制器(16)匹配,匹配成功后,轻触相应功能的按钮,此APP与病床控制器(16)通过蓝牙 或WiFi传送交换数据从而控制病床工作如背部升降、腿部升降、整体升降、床体前后倾斜、 左右翻身;通过压力传感器(20)和心脏跳动传感器(25)获取病人体重、心率等病人身体状 况基本信息并显示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称重(5)、心率(6)处;病床背部、腿部、整体前后 倾斜、左右翻身所处角度通过背部角度传感器(21)、倾斜角度传感器(22)、翻身角度传感器 (23)、腿部角度传感器(24)传送并显示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角度(7)处,便于医护人员开 展日常的和护理工作;下载并打开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图2)后,点击病人基本 信息编辑框(9)即可编辑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时间、诊断名称、过敏史、主管医 生、责任护士等病人基本信息,点击保存按钮(10)即可保存该病人基本信息,病床控制APP 和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两个画面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可通过划屏来回切换,并带有 二维码(8),其他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8)可直接安装,本发明为无线化控制,人机结 合充分,可移植性强,避免了以往的数据线疲劳老化等问题,节省资源及成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的技术,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或平板电脑(19)、平板电脑(18)均为可联网的具备蓝牙功能的智能化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用病床,家庭护理床,手术床,牙科床特别是涉及多功能 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的产品,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APP,通过蓝牙或WiFi传送交换数据从 而控制、读取多功能病床信息和编辑病人基本信息。

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采用机械按钮通过数据线给芯片指令来实现背部 升降、腿部升降、整体升降、整体前后倾斜、左右倾斜姿势;体重通过感应器测试数据传送数 据给显示屏,这些数据的交换都是通过485或者232通讯或者数据线来传送,数据线布置安 放在床的护栏或者床尾板内,由于护栏和床尾板都是活动部件,在使用一定时间或多次反 复使用后,里面的数据线达到老化或疲劳极限就会损坏。其次人机结合比较古板,可移植性 比较差,样式也很单一;再次无法编辑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时间、诊断名称、过 敏史、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病人基本信息。

目前现有的技术还未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有所改进,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APP控 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等技术还未得到真正的应用。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安装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APP,以实现无线化 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等医疗设备,从而节省资源和成本,达到人机充分的结 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制作手机或平板电脑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 和家庭护理床APP,上传到相关的软件下载平台,初次使用者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打开平台下 载并安装病床控制APP,如图1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病床控制APP,轻触屏幕画面中相应的按 钮即可使病床作出的背部升降、腿部升降、整体升降、整体前后倾斜、左右翻身等动作;获取 体重、心率等病人基本身体状况信息;病床背部、腿部、整体前后倾斜、左右翻身角度都可一 一显示。图2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轻触相应的按钮即可编辑病 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时间、诊断名称、过敏史、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病人基本信 息,点击保存按钮即可保存该病人基本信息,且此APP带有二维码,其他人员的手机或平板 电脑扫描二维码可直接安装APP,然后通过APP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安装简 单便捷,显现可移植性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方式采用蓝牙或WiFi网络传送交换数据控制和读取多 功能病床信息,即无线化控制,避免了以往的数据线疲劳老化问题;安装方便,此手机或平 板电脑可直接安装在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的护栏上或者床尾板上。

图1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病床控制APP的示意图;

图2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医用病床主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医用病床局部剖视图;

图5为多功能医用病床俯视图;

图6为多功能医用病床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蓝牙按钮;2、WiFi按钮;3、背部升按钮;4、背部降按钮;5、 称重;6、心率;7、角度;8、二维码;9、病人基本信息编辑框;10、保存按钮;11、背部直流电机; 12、腿部直流电机;13、整体升降电机;14、整体升降电机;15、整体升降电机;16、病床控制 器;17、护栏控制按钮板;18、床尾平板电脑;19、手机或平板电脑;20、压力传感器;21、背部 角度传感器;22、倾斜角度传感器;23、翻身角度传感器;24、腿部角度传感器;25、心脏跳动 传感器。

制作可以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理床、读取控制多功能医用病床和家庭护 理床称重数据、病床角度、病人心跳的病床控制APP软件和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软件, 上传到相关的软件下载平台,初次使用者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打开平台下载并安装病床控制 APP(图1)和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图2),医护人员或病人及家属在病床旁边手拿手机 或平板电脑19打开病床控制APP(图1),点击蓝牙按钮1和病床控制器16进行蓝牙配对,每张 病床控制器都有单独的蓝牙地址,配对成功后即可相互传送数据,医护人员等如果轻触背 部升按钮3,APP软件通过蓝牙发送背部升起数据,病床控制器16收到APP发来的数据后,控 制病床背部直流电机11升起从而达到病床背部升起的目的,轻触背部降按钮4,APP软件通 过蓝牙发送背部降数据,病床控制器16收到APP发来的数据后,控制病床背部直流电机11降 落从而达到病床背部降落的目的,同理轻触相应的按钮即可控制腿部直流电机12、背部直 流电机11、整体升降电机13、14、15的工作方式,从而使病床达到腿部升降、整体升降、整体 前后倾斜、左右翻身等姿势;病床装有压力传感器20、背部角度传感器21、倾斜角度传感器 22、翻身角度传感器23、腿部角度传感器24,心脏跳动传感器25,传感器将得来的重量、角 度、心跳等数据传送给病床控制器16,病床控制器16再通过蓝牙发送数据给APP软件,APP软 件得到数据再分别在手机或平板电脑19和床尾平板电脑18显示屏上的称重5、心率6、角度7 处显示。

医护人员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19打开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图2)可根据实 际情况点击病人基本信息编辑框9来编辑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时间、诊断名称、 过敏史、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病人基本信息后点击保存按钮10就可以保存到APP中,如病 人信息输入有误可再次点击要修改的病人基本信息编辑框9进行修改,然后再次点击保存 按钮10进行保存,床尾平板电脑18可安装在床尾板上或者护栏上护栏控制按钮板17供医护 人员查阅和控制病床。

其他手机或平板电脑可扫描已经安装了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手机或平板电 脑(图2)上的二维码8即可安装病床控制APP和病人基本信息编辑界面APP,此两个APP画面 可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划屏切换,使用方便快捷。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13:2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4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