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40/08
1.一种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产业化项目启动前风险识别模块、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风险预警模块和产业化项目中后期知识产权保护模块;其中:
产业化项目启动前风险识别模块,包括技术局势分析模块、专利局势分析模块和专利侵权规避和技术绕道设计模块三个子模块,用于根据产业化项目涉及的技术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对涉及的各主要技术点进行详细的局势分析,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检索,出与所述技术点相关的专利,对相关专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类,并根据专利分析和分类结果,对于必然造成侵权的专利进行规避设计,例如可以分析这些专利是否可能被无效,如果无法无效掉的专利可以通过调整技术路线来规避侵权;
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风险预警模块,包括专利实时预警模块、技术实时预警模块、研发计划修正模块三个子模块,用于技术经理人对申请和在审阶段且构成风险的专利,进行动态跟踪并重点关注,并将专利相关情报反馈给科学家,以及对项目涉及的技术点的技术进展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和关注,并将技术进展情报反馈给科学家,科学家根据上述技术经理人反馈的专利相关情报和技术相关情报及时对研发计划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研发计划记录下来,反馈给技术经理人;
产业化项目中后期知识产权保护模块,包括专利质量管理模块、专利申请策略管理模块和技术全球化推广模块三个子模块,用于技术经理人对产业化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发明进行培育和管理,包括对发明进行评估,给科学家建议,补充数据,帮助研发科学家完善发明,并根据对发明的评估结果和项目进展情况,参考该发明涉及的技术点在技术局势分析中的情况,制定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对于经过发明评估后认为应该采用专利来保护并且已经采取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申请专利的成果,由研发科学家协助技术经理人进行项目的产业化推广,链接相应的资本市场和相关资源;
具体步骤如下:
(1),产业化项目启动前识别技术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1.1)根据产业化项目涉及的技术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技术经理人对涉及的各主要技术点进行详细的局势分析;
(1.2)技术经理人在世界范围内检索,出与所述技术点相关的专利,对相关专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类;
(1.3)根据步骤(1.2)中的专利分析和分类结果,对于必然造成侵权的专利进行规避设计,例如可以分析这些专利是否可能被无效,如果无法无效掉的专利可以通过调整技术路线来规避侵权;
(2),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预警技术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2.1)专利实时预警,根据步骤(1.2)中的分析和分类,技术经理人对申请和在审阶段且构成风险的专利,进行动态跟踪并重点关注,并将专利相关情报反馈给科学家;
(2.2) 技术实时预警,技术经理人对项目涉及的技术点的技术进展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和关注,并将技术进展情报反馈给科学家;
(2.3)研发计划修正,科学家根据上述技术经理人反馈的专利相关情报和技术相关情报及时对研发计划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研发计划记录下来,反馈给技术经理人;
(3),产业化项目中后期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3.1)专利质量管理,技术经理人对产业化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发明进行培育和管理,包括对发明进行评估,给科学家建议,补充数据,帮助研发科学家完善发明;
(3.2)制定专利申请策略,技术经理人根据对发明的评估结果和项目进展情况,参考该发明涉及的技术点在技术局势分析中的情况,制定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
(3.3)对于经过发明评估后认为应该采用专利来保护并且已经采取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申请专利的成果,由研发科学家协助技术经理人进行项目的产业化推广,链接相应的资本市场和相关资源。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
近年来,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知识产权正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已经开展多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基础上,国家正逐步加大在各重大产业领域的投入,尤其是七大新兴产业领域即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的投入,一批批涉及这些的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启动或研发完成。
这些国家投入巨大的产业化创新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发成果能够产业化,为社会和研发主体创造价值,最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研发成果能否产业化以及能为社会和研发主体创造多大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则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成果的专利质量和保护力度;2)研发过程和产业化过程中是否会对在先专利造成侵权;3)研发成果在技术方面和商业方面具有多大竞争优势。
为防范这些国家投入巨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和知识产权风险,避免重复投入,需要在产业化项目启动时同时启动项目风险控制,实现对项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
然而当对这些项目进行风险实时控制时,却缺少一套简便高效的方法和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当需要对这些项目进行判断是否能够实现成功产业化时,需要对上述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如此会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不利于高效管理和决策。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以克服所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产业化项目启动前风险识别模块、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风险预警模块和产业化项目中后期知识产权保护模块;其中:
产业化项目启动前风险识别模块,包括技术局势分析模块、专利局势分析模块和专利侵权规避和技术绕道设计模块三个子模块,用于根据产业化项目涉及的技术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对涉及的各主要技术点进行详细的局势分析,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检索,出与所述技术点相关的专利,对相关专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类,并根据专利分析和分类结果,对于必然造成侵权的专利进行规避设计,例如可以分析这些专利是否可能被无效,如果无法无效掉的专利可以通过调整技术路线来规避侵权;
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风险预警模块,包括专利实时预警模块、技术实时预警模块、研发计划修正模块三个子模块,用于技术经理人对申请和在审阶段且构成风险的专利,进行动态跟踪并重点关注,并将专利相关情报反馈给科学家,以及对项目涉及的技术点的技术进展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和关注,并将技术进展情报反馈给科学家,科学家根据上述技术经理人反馈的专利相关情报和技术相关情报及时对研发计划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研发计划记录下来,反馈给技术经理人;
产业化项目中后期知识产权保护模块,包括专利质量管理模块、专利申请策略管理模块和技术全球化推广模块三个子模块,用于技术经理人对产业化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发明进行培育和管理,包括对发明进行评估,给科学家建议,补充数据,帮助研发科学家完善发明,并根据对发明的评估结果和项目进展情况,参考该发明涉及的技术点在技术局势分析中的情况,制定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对于经过发明评估后认为应该采用专利来保护并且已经采取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申请专利的成果,由研发科学家协助技术经理人进行项目的产业化推广,链接相应的资本市场和相关资源。
具体步骤如下:
(1),产业化项目启动前识别技术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1.1)根据产业化项目涉及的技术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技术经理人对涉及的各主要技术点进行详细的局势分析;
(1.2)技术经理人在世界范围内检索,出与所述技术点相关的专利,对相关专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类;
(1.3)根据步骤(1.2)中的专利分析和分类结果,对于必然造成侵权的专利进行规避设计,例如可以分析这些专利是否可能被无效,如果无法无效掉的专利可以通过调整技术路线来规避侵权;
(2),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预警技术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2.1)专利实时预警,根据上述1.2中的分析和分类,技术经理人对申请和在审阶段且构成风险的专利,进行动态跟踪并重点关注,并将专利相关情报反馈给科学家;
(2.2) 技术实时预警,技术经理人对项目涉及的技术点的技术进展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和关注,并将技术进展情报反馈给科学家;
(2.3)研发计划修正,科学家根据上述技术经理人反馈的专利相关情报和技术相关情报及时对研发计划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研发计划记录下来,反馈给技术经理人;
(3),产业化项目中后期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
(3.1)专利质量管理,技术经理人对产业化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发明进行培育和管理,包括对发明进行评估,给科学家建议,补充数据,帮助研发科学家完善发明;
(3.2)制定专利申请策略,技术经理人根据对发明的评估结果和项目进展情况,参考该发明涉及的技术点在技术局势分析中的情况,制定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
(3.3)对于经过发明评估后认为应该采用专利来保护并且已经采取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申请专利的成果,由研发科学家协助技术经理人进行项目的产业化推广,链接相应的资本市场和相关资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产业化项目启动的同时启动技术和知识产权风险控制工作,在产业化项目进行的中后期对技术和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跟踪和预警服务。帮助研发人员及时调整研发路线,绕开侵权专利,规避侵权风险,同时对产业化项目产出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最终控制产业化项目风险,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图1 是本发明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的模块图;
图中标号:1风险识别模块,2技术局势分析模块,3专利局势分析模块,,4专利侵权规避和技术绕道设计模块;5风险预警模块,,6专利实时预警模块,7技术实时预警模块,,8研发计划修正模块,9保护模块,10专利质量管理模块;11专利申请策略管理模块;12技术全球化推广模块。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的模块图,包括:
产业化项目启动前风险识别模块1,该模块具体包括3个子模块:技术局势分析模块、专利局势分析模块、专利侵权规避和技术绕道设计模块。
技术局势分析模块;技术经理人根据产业化项目涉及的技术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挑选出项目涉及的主要技术点,通过查询科研文献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对技术进行详细的局势分析;
专利局势分析模块;技术经理人通过TI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专利检索,出与所述技术点相关的专利,对相关专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类,例如可以根据技术点侵权风险大小,分为高风险专利(确定侵权)、中风险专利(可能侵权)、低风险专利(不侵权)。
专利侵权规避和技术绕道设计模块;技术经理人根据上述专利分析和分类结果,对于必然造成侵权的专利进行规避设计,例如可以分析这些专利是否可能被无效,如果无法无效掉的专利可以通过调整技术路线来规避侵权。
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风险预警模块2;具体包括3个子模块:专利实时预警模块、技术实时预警模块、研发计划修正模块。
专利实时预警模块;技术经理人根据上述专利局势分析模块中的分析和分类,对申请和在审阶段且构成风险的专利,进行动态跟踪并重点关注其法律状态,例如是被授权还是被驳回,若被授权,需要关注其授权范围,并将专利相关情报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反馈给科学家;
技术实时预警模块;技术经理人通过跟踪科研文献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中以及其它技术情报网站上与产业化项目技术点相关的技术信息,对项目涉及的技术点的技术进展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和关注,例如上下游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将技术进展相关情报反馈给科学家;
研发计划修正模块;科学家根据上述技术经理人反馈给科学家的专利实时预警情报和技术实时预警情报,及时对研发计划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研发计划记录下来,反馈给技术经理人;
产业化项目中后期知识产权保护模块3,具体包括3个子模块:专利质量管理模块、专利申请策略管理模块、技术全球化推广模块。
专利质量管理模块:技术经理人对产业化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发明进行培育和管理,包括对发明进行专利性和市场价值评估,对于技术完善且具有市场前景的发明,建议科学家申请专利保护,并管理好专利的法律质量;对于技术尚不够完善或市场优势需要进一步实验才能证实的发明,建议科学家补充数据,完善发明,然后申请专利,提高专利的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
专利申请策略管理模块:技术经理人根据对发明的评估结论和项目进展情况,参考该发明涉及的技术点在技术局势分析中的情况,制定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对于技术完善且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应当尽快申请专利;对于技术尚不够完善或者市场优势还不能体现出来的发明,可以先培育一段时间,例如可以建议发明人补充一些实验,待到合适的时机再申请专利。
技术全球化推广模块:对于经过发明评估后认为应该采用专利来保护并且已经采取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申请专利的成果,技术经理人应当针对每一项成果的特点、解决的技术难题、技术优劣势,撰写非保密技术材料,寻合适的许可公司。由研发科学家协助技术经理人进行项目的产业化推广,链接相应的资本市场和相关资源。
本发明产业化项目风险控制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产业化项目启动前识别技术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
首先,根据产业化项目涉及的技术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挑选出项目涉及的主要技术点,通过查询科研文献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对技术进行详细的局势分析;
其次,通过TI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专利检索,出与所述技术点相关的专利,对相关专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类,例如可以根据技术点侵权风险大小,分为高风险专利(确定侵权)、中风险专利(可能侵权)、低风险专利(不侵权)。
再次,根据上述专利分析和分类结果,对于必然造成侵权的专利进行规避设计,例如可以分析这些专利是否可能被无效,如果无法无效掉的专利可以通过调整技术路线来规避侵权。
2,产业化项目进行中预警技术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
首先,技术经理人根据上述1中的分析和分类,对申请和在审阶段且构成风险的专利,进行动态跟踪并重点关注其法律状态,例如是被授权还是被驳回,若被授权,需要关注其授权范围,并将专利相关情报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反馈给科学家,从而达到专利实时预警的目的;
其次,技术经理人通过跟踪科研文献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中以及其它技术情报网站上与产业化项目技术点相关的技术信息,对项目涉及的技术点的技术进展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和关注,例如上下游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将技术进展相关情报反馈给科学家,从而达到技术实时预警的目的;
再次,科学家根据上述技术经理人反馈的专利实时预警情报和技术实时预警情报,及时对研发计划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研发计划记录下来,反馈给技术经理人;
3,产业化项目中后期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
首先,技术经理人对产业化项目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发明进行培育和管理,包括对发明进行专利性和市场价值评估,对于技术完善且具有市场前景的发明,建议科学家申请专利保护,并管理好专利的法律质量;对于技术尚不够完善或市场优势需要进一步实验才能证实的发明,建议科学家补充数据,完善发明,然后申请专利,提高专利的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
其次,技术经理人根据对发明的评估结论和项目进展情况,参考该发明涉及的技术点在技术局势分析中的情况,制定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对于技术完善且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应当尽快申请专利;对于技术尚不够完善或者市场优势还不能体现出来的发明,可以先培育一段时间,例如可以建议发明人补充一些实验,待到合适的时机再申请专利。
再次,对于经过发明评估后认为应该采用专利来保护并且已经采取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申请专利的成果,技术经理人应当针对每一项成果的特点、解决的技术难题、技术优劣势,撰写非保密技术材料,寻合适的许可公司。由研发科学家协助技术经理人进行项目的产业化推广,链接相应的资本市场和相关资源。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12:5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45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