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家居的需求逐渐增高,智能床垫在功能上,具备了呼吸监测、心跳监测等功能,在智能床垫出厂前,需要对各功能进行测试,此时需要使用设备对智能床垫进行检测。
3.光纤智能床垫是基于振动方式对人体进行呼吸监测的设备,但市面上的肺部模拟设备,不适用基于振动方式监测人体呼吸的光纤智能床垫,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6984281u的“用于睡眠监测床垫的性能检测设备”,其公开了检测睡眠监测床垫的整体性能,其中包括采用气囊模拟肺部呼吸活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单个气泵进行充气,并配合多个阀门完成模拟作业,但是其阀门控制复杂,且仅能在模拟吸气时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由于呼气通过阀门控制,导致呼气时模拟准确性大大降低,影响光纤智能床垫的实际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通过充气单元与抽气单元配合,对气囊进行充气与抽气动作,使气囊可更好的模拟肺部呼吸动作时产生的振动,从而提高对光纤智能床垫的检测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包括主机、壳体与气囊,其中,
6.壳体与主机相对设置;
7.气囊具备连接端,所述气囊固定在壳体内,用于接触光纤智能床垫并模拟呼吸振动;
8.还包括充气单元与抽气单元,其中,
9.充气单元,固定在主机内,且具备充气端,所述充气端与连接端连通,用于向气囊内充气;
10.抽气单元,固定在主机内,且具备抽气端,所述抽气端与连接端连通,用于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出。
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气囊通过壳体上的开口与光纤智能床垫接触。
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海绵板,所述海绵板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海绵板上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气囊设置在让位槽内。
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气囊的连接端通过固定件与壳体固定。
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充气单元与抽气单元均为真空泵。
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主机包括机体、主控板与pc控制端,其中,
16.机体的内部与充气单元和抽气单元固定;
17.主控板固定在机体的内部;
18.pc控制端嵌设在机体的外部。
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与连接端、充气端和抽气端连通,用于在气囊、充气单元与抽气单元之间形成通路。
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止逆阀,两个所述止逆阀分别设置在充气端与抽气端上。
21.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通过设置充气单元与抽气单元,相互配合完成呼气及吸气的状态模拟,所模拟出的效果更为接近人体呼吸所产生的振动,使得对光纤智能床垫的检测效果更好,同时无需多个阀门配合进行气路控制,使得气路结构简单,便于检修维护;
23.(2)设置海绵板,对壳体内部空间进行填充,并在海绵板上开设让位槽,将气囊设置在让位槽内,可使海绵板在填充壳体内部空间的同时,限制气囊的位置,避免气囊在充放气过程中产生位移,影响对光纤智能床垫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人体实际呼吸12次/分钟的波形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的所模拟出呼吸12次/分钟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包括主机1、壳体2、气囊3、充气单元4与抽气单元5。
30.主机1在对光纤智能床垫的检测过程中,放置在工作台等位置,不与光纤智能床垫直接接触,避免主机1或内部器件工作产生的振动对光纤智能床垫造成干扰,主机1主要用于控制气囊3的充放气状态、时间、气量等参数。
31.壳体2为木材、塑料或钢材制成,壳体2外部为一个完整的长方体框架,内部具有容
置腔,直接将气囊3安装至壳体2的容置腔内,并使外部气路连接至气囊3上,在检测时,将壳体2整体平放置于光纤智能床垫上,使气囊3接触光纤智能床垫进行检测,同时壳体2其自重,可模拟人体体重,对光纤智能床垫造成一定的压力。
32.气囊3整体为弹性材料制成,由于仅需提供呼吸产生的振动,对其外部形状没有具体要求,仅需在模拟呼吸振动的过程中可与光纤智能床垫接触即可,气囊3的外形整体可为梭形设置,其端部具备连接端31,所述气囊3固定在壳体2内,并在模拟呼吸过程中与光纤智能床垫接触,通过接触传导呼吸振动,从而对光纤智能床垫进行检测。
33.充气单元4固定在主机1内,充气单元4上设置有充气端41,通过充气端41向外吹出气体,所述充气端41与连接端31连通,充气端41吹出气体即可通过连接端31进入气囊3内,使得气囊3增大,并模拟肺部的吸气状态。
34.抽气单元5固定在主机1内,抽气单元5设置有抽气端51,通过抽气端51将外界气体吸入抽气单元5,所述抽气端51与连接端31连通,使得抽气端51可将气囊3内的空气抽出,使得气囊3缩小,模拟肺部的呼气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充气单元4与抽气单元5应避免同时工作,避免无用做功。
35.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2的一侧呈开口设置,即长方体框架的壳体2一侧不封口,其不封口的一侧用于与光纤智能床垫接触,并使气囊3通过不封口的一侧与光纤智能床垫接触,从而将气囊3模拟呼吸的振动传导至光纤智能床垫上。
36.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有海绵板6,所述海绵板6固定在壳体2的内部,海绵板6用于填充壳体2内部空间,所述海绵板6上开设有让位槽61,所述气囊3设置在让位槽61内,可使海绵板6在填充壳体2内部空间的同时,限制气囊3的位置,避免气囊3在充放气过程中产生位移影响对光纤智能床垫的检测效果。
37.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固定气囊3时,影响气囊3的充放气动作,还设置有固定件7,所述气囊3的连接端31通过固定件7与壳体2固定,气囊3的连接端31为圆管状,且为塑料等难形变材料制成,固定件7呈u型设置,并通过螺钉与壳体2固定,固定件7将连接端31压紧在壳体2的内部,从而间接固定气囊3,避免直接固定气囊3,导致影响气囊3的充放气形变。
3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于睡眠时呼吸空气流量较为有限,所述充气单元4与抽气单元5均选用为真空泵,具体的选用为微型隔膜式真空泵,可在满足模拟呼吸所需流量的同时,降低设备成本,其型号可为pyp528-xa。
3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1包括机体11、主控板12与pc控制端13,机体11的内部与充气单元4和抽气单元5固定,主控板12固定在机体11的内部,pc控制端13嵌设在机体11的外部,pc控制端13用于进行显示与整机的控制,通过主控板12控制充气单元4与抽气单元5的充气、抽气速率和间隔等,在机体11上,还应接有内置或外置的电源,用于向主机1进行供电。
40.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软管8,所述软管8与连接端31、充气端41和抽气端51连通,软管8主要由三通接头与三个管路组成,三个管路的一端均连接至三通接头上且另一端分别连接连接端31、充气端41和抽气端51,使得连接端31、充气端41和抽气端51之间形成气体通路,可直接进行气体的传输。
41.为了防止气囊3内的气体逆向流动,还设置有两个止逆阀9,两个所述止逆阀9分别
设置在充气端41与抽气端51上,用于阻碍气体逆向流动影响检测效果。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实际检测过程中,将壳体2平放至光纤智能床垫的待检测区域,由气囊3与光纤智能床垫接触,通过充气单元4的充气端41输出气体,对气囊3进行充气,模拟人体肺部在吸气时的状态,且充气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及振动将传导向光纤智能床垫,同理,抽气单元5的抽气端51将气囊3内的气体抽出,模拟人体肺部在呼气时的状态,并在模拟呼气时,气囊3产生的压力及振动将传导向光纤智能床垫,以每分钟十二次的呼吸频率为例,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光纤智能床垫所检测到的波形如图3所示,相较于图2所示人体实际呼吸每分钟十二次的波形,具有极大的相似度。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包括主机(1)、壳体(2)与气囊(3),其中,壳体(2)与主机(1)相对设置;气囊(3)具备连接端(31),所述气囊(3)固定在壳体(2)内,用于接触光纤智能床垫并模拟呼吸振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单元(4)与抽气单元(5),其中,充气单元(4),固定在主机(1)内,且具备充气端(41),所述充气端(41)与连接端(31)连通,用于向气囊(3)内充气;抽气单元(5),固定在主机(1)内,且具备抽气端(51),所述抽气端(51)与连接端(31)连通,用于将气囊(3)内的气体抽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气囊(3)通过壳体(2)上的开口与光纤智能床垫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海绵板(6),所述海绵板(6)固定在壳体(2)的内部,所述海绵板(6)上开设有让位槽(61),所述气囊(3)设置在让位槽(61)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7),所述气囊(3)的连接端(31)通过固定件(7)与壳体(2)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单元(4)与抽气单元(5)均为真空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机体(11)、主控板(12)与pc控制端(13),其中,机体(11)的内部与充气单元(4)和抽气单元(5)固定;主控板(12)固定在机体(11)的内部;pc控制端(13)嵌设在机体(11)的外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8),所述软管(8)与连接端(31)、充气端(41)和抽气端(51)连通,用于在气囊(3)、充气单元(4)与抽气单元(5)之间形成通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止逆阀(9),两个所述止逆阀(9)分别设置在充气端(41)与抽气端(5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其包括主机、壳体与气囊,壳体与主机相对设置;气囊具备连接端,所述气囊固定在壳体内,用于接触床垫并模拟呼吸振动;还包括充气单元与抽气单元,充气单元,固定在主机内,且具备充气端,所述充气端与连接端连通,用于向气囊内充气;抽气单元,固定在主机内,且具备抽气端,所述抽气端与连接端连通,用于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出。该光纤智能床垫检测用肺模拟装置,通过设置充气单元与抽气单元,相互配合完成呼气及吸气的状态模拟,所模拟出的效果更为接近人体呼吸所产生的振动,使得对光纤智能床垫的检测效果更好,同时无需多个阀门配合进行气路控制,使得气路结构简单,便于检修维护。便于检修维护。便于检修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

丁司炜 汤威雄 程松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凯锐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12:4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4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囊   床垫   所述   壳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