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中的油气分离装置,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被动式由于分离效率低或需要保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发动机要求,正在被主动式所替代。而现有的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多采用电动、压缩空气、
压力驱动一个带有分离叶轮高速旋转,使混合器中的油滴靠惯性力飞向外壁,实现油气的分离。
3.申请号为20201098538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了壳体,和置于壳体下部的分离叶轮、分离滤圈的分离装置,以及装于壳体上部的定子、和用于驱动分离叶轮转动的驱动轴的转子,且在置于转子下侧有驱动轴连接的冷却叶轮;该分离装置还有若干个沿分离滤圈外侧围周向分布的分离机构。由于该分离器不仅需要通过电动驱动、压缩空气驱动、压力驱动分离叶轮和冷却叶轮,还需要通过叶轮组驱动混合气,这样的设置使得结构复杂、电机功率比较大、故障率高、尺寸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抽风
模块和
旋风式分离器,
所述旋风式分离器的进风口与发动机曲轴箱连通,所述旋风式分离器的出风口与抽风模块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抽风模块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的抽风模块为离心风机。
7.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力控制模块,所述压力控制模块的进风口与抽风模块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压力控制模块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控制模块为三通的压差控制阀,该压差控制阀的进风口与抽风模块的出风口连通,该压差控制阀的第一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第二出风口通过回气管与旋风式分离器的进风口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差控制阀上还设有曲轴箱压力反馈口,所述曲轴箱压力反馈口通过压力管道与发动机曲轴箱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抽风模块为射流泵,该射流泵的流体入口与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连通,该射流泵的吸入口与旋风式分离器的出风口连通,该射流泵的排出口与发动机进气口。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在抽风模块的作用下,油气、混合气由旋风式分离器进口高速进入,沿着旋风筒内
壁高速旋转,由于空气和油滴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混合气内的密度较大的油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碰撞在筒壁上并粘附在筒壁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筒壁下滑至回油口,实现油气分离,分离效率高,为发动机可靠工作提供保障,曲轴箱压力反馈口连接到发动机曲轴箱,用于反馈曲轴箱压力,压力控制模块根据反馈回来的曲轴箱压力,从而控制通向发动机和返回到旋风分离器进口的流量比例,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曲轴箱都可以维持微负压,完全符合法规要求,避免产品合规风险,并且整个装置体积小,容易布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驱动和控制方式灵活,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射流泵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力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抽风模块、2-旋风式分离器、3-压力控制模块、4-发动机曲轴箱、5-第一出风口、6-第二出风口、7-回气管、8-曲轴箱压力反馈口、9-压力管道、10-流体入口、11-吸入口、12-排出口、13-阀芯、14-弹簧、15-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0.实施例1
21.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抽风模块1和旋风式分离器2,旋风式分离器2的进风口与发动机曲轴箱4连通,旋风式分离器2的出风口与抽风模块1的进风口连通,抽风模块1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在抽风模块1的作用下,油气、混合气由旋风式分离器2进口高速进入,沿着旋风筒内壁高速旋转,由于空气和油滴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混合气内的密度较大的油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碰撞在筒壁上并粘附在筒壁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筒壁下滑至回油口,实现油气分离,分离效率高,为发动机可靠工作提供保障。
22.具体的,所述的抽风模块1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可为电动驱动、压缩空气驱动、压力驱动的离心风机,抽风模块1内可以增设曲轴箱压力传感器。在用电机驱动时结合电机调速装置,在压缩空气驱动、压力油驱动时,通过比例阀控制压力,调控离心风机的风扇转速以控制抽风流量,从而保证分离效率和曲轴箱压力的精确控制。
23.优选的,还包括压力控制模块3,压力控制模块3的进风口与抽风模块1的出风口连通,压力控制模块3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压力控制模块3为三通的压差控制阀,该压差控制阀的进风口与抽风模块1的出风口连通,该压差控制阀的第一出风口5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第二出风口6通过回气管7与旋风式分离器2的进风口连通,压差控制阀上还设有曲轴箱压力反馈口8,曲轴箱压力反馈口8通过压力管道9与发动机曲轴箱4连通,压力控制模块3上方转动设有阀芯13,阀芯13一端位于压力控制模块3内腔,阀芯13的另一端与驱动杆15铰接连接,压力控制模块3内设有弹簧14,曲轴箱压力反馈口8连接到发动机曲轴箱4,用于反馈曲轴箱4压力,压力控制模块3根据曲轴箱压力反馈口8反馈回来的曲轴箱4压力,
弹簧14控制驱动杆15驱使阀芯13转动,从而控制第一出风口5和第二出风口6通向发动机和返回到旋风分离器进口的流量比例,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曲轴箱4都可以维持微负压,完全符合法规要求,避免产品合规风险,并且整个装置体积小,容易布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驱动和控制方式灵活,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24.实施例2
25.参阅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抽风模块1为射流泵,该射流泵的流体入口10与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连通,该射流泵的吸入口11与旋风式分离器2的出风口连通,该射流泵的排出口12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通过采用压缩空气射流引射等方式增强混合气的定向流动,进一步地提高分离效率。
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但不限于)可以不用压力控制模块,仅采用抽风模块和旋风式分离器,通过控制抽风模块的电机转速(当抽风模块采用电机驱动叶轮时),或者机油压力(当抽风模块采用压力油驱动叶轮时时)、压缩空气压力(当抽风模块采用压缩空气驱动叶轮或者为射流泵时)改变叶轮的转速,从而控制抽风模块抽取油气混合气进入旋风式分离器的流量,使曲轴箱压力的值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模块(1)和旋风式分离器(2),所述旋风式分离器(2)的进风口与发动机曲轴箱(4)连通,所述旋风式分离器(2)的出风口与抽风模块(1)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抽风模块(1)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风模块(1)为离心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控制模块(3),所述压力控制模块(3)的进风口与抽风模块(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压力控制模块(3)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模块(3)为三通的压差控制阀,该压差控制阀的进风口与抽风模块(1)的出风口连通,该压差控制阀的第一出风口(5)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第二出风口(6)通过回气管(7)与旋风式分离器(2)的进风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差控制阀上还设有曲轴箱压力反馈口(8),所述曲轴箱压力反馈口(8)通过压力管道(9)与发动机曲轴箱(4)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风模块(1)为射流泵,该射流泵的流体入口(10)与空气压缩机的出风口连通,该射流泵的吸入口(11)与旋风式分离器(2)的出风口连通,该射流泵的排出口(12)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属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技术领域,解决现有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结构复杂、电机功率比较大、故障率高、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抽风模块和旋风式分离器,所述旋风式分离器的进风口与发动机曲轴箱连通,所述旋风式分离器的出风口与抽风模块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抽风模块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油气分离装置,通过抽风模块使通过旋风式分离器的流速提高,以获得超高的油气分离效率,并在整个运转过程确保曲轴箱为负压,满足法规要求。求。求。
技术研发人员:
王梓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王梓任
技术研发日:
2022.12.02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