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
冷却水供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向设备按设定温度和设定水压精确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供水设备结构简单,一般仅设有用于将水温制冷至设定温度的冷机,冷机
管路设置和储水箱相连,储水箱上设置用于将达到供水温度的冷水泵送至待冷却设备的供水组件,由于待冷却设备要求有连续的冷却水送入,且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易发生损耗,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储水箱内水量,对于精密化工机械例如镀膜机在工作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持续供给温度在20-25℃,水压在0.25
±
0.05mpa的冷却水,镀膜机设备出口压力要求0.05mpa,流量150-200lpm。
3.传统的冷却水供水装置无法实现具有高精度水温和水压标准的连续冷却处理,此外,现有整个冷却供水系统包括给水和
回水通道均设置等径的管路,回水压力高,导致流量不足,回水效率低且回水易溅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能耗低,能够向设备按设定温度和设定水压精确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供水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6.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板式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路,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入口相连,
所述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出口端连接回水管路,回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的入水口经进水管与储水箱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管路上设有变频泵,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出水口设有远传压力表,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变频泵、远传压力表相连的变频泵控制器。
7.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换热器一次侧为冷水源侧,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够测量出水温度的温控仪,所述温控仪与电动调节阀相连,通过温控仪测量出水温度,并根据测量温度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一次侧冷水进水流量。
8.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储水箱内均为纯水,储水箱还连接有补水管路,通过补水管路,向储水箱内补充纯水,优选的,储水箱的容积为1m3。
9.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水管路的管径大于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管径,进一步,所述回水管路的管径可以为100-120mm,所述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的管径可以为50mm,通过显著增大回水管路的管径,来降低回水压力,保证冷水流量,避免回水溅水。
10.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板式换热器,使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冷却水达到20-25
℃,用温控仪测量二次侧出水(设备进水)温度,
11.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的冷水流量,达到控制设备进水温度
±
0.5℃以内;通过进水管路上的变频泵,将达标的冷却水送入用水设备,在此过程中,出水管路上的远传压力表实时监测出水压力,变频泵控制器根据远传压力表所测得的出水压力,对变频泵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使出水管路末端的出水压力保持在0.2-0.3mpa,通过显著增大回水管路的管径,来降低回水压力,达到设备要求的0.5公斤以下的压力,保证流量同时防止溅水。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持续稳定的向用水设备供给温度20-25℃、压力0.25
±
0.05mpa的冷却水,流量150-200lpm,具有结构合理、供水稳定准确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板式换热器1、出水管路2、待冷却设备3、回水管路4、储水箱5、进水管6、变频泵7、远传压力表8、变频泵控制器9、电动调节阀10、温控仪11、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6.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设有板式换热器1,其中板式换热器1的二次侧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路2,出水管路2的另一端与待冷却设备3的冷却水入口相连,所述待冷却设备3的冷却水出口端连接回水管路4,回水管路4的另一端与储水箱5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二次侧的入水口经进水管6与储水箱5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的进水管路上设有变频泵7,所述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出水管路上设有远传压力表8,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变频泵7、远传压力表8相连的变频泵控制器9。
17.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换热器1一次侧为冷水源侧,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2上设有电动调节阀10,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够测量出水温度的温控仪11,所述温控仪11与电动调节阀10相连,通过温控仪11测量出水温度,并根据测量温度通过电动调节阀10调节一次侧冷水进水流量。
18.本实用新型所述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的进水管6、出水管路2以及储水箱5内均为纯水,储水箱5还连接有补水管路,通过补水管路,向储水箱5内补充纯水,优选的,储水箱5的容积为1m3。
19.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水管路4的管径大于进水管6或出水管路2的管径,进一步,所述回水管路4的管径可以为100-120mm,所述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2的管径可以为50mm,通过显著增大回水管路4的管径,来降低回水压力,保证流量并避免回水溅水。
20.实施例1:
21.本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设有板式换热器1,其中板式换热器1的二次侧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路2,出水管路2的另一端与待冷却设备3的冷却水入口相连,所述待冷却设备3的冷却水出口端连接回水管路4,回水管路4的另一端与储水箱5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1的二次侧的入水口经进水管6与储水箱5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的进水管路上
设有变频泵7,所述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远传压力表8,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变频泵7、远传压力表8相连的变频泵控制器9;
22.本例所述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2上设有电动调节阀10,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够测量出水温度的温控仪11,所述温控仪11与电动调节阀10相连,通过温控仪11测量出水温度,并根据测量温度通过电动调节阀10调节一次侧冷水进水流量;
23.本例所述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的进水管6、出水管路2以及储水箱5内均为纯水,储水箱5还连接有补水管路,通过补水管路,向储水箱5内补充纯水,本例中储水箱5的容积为1m3;
24.本例所述回水管路4的管径大于进水管6或出水管路2的管径,所述回水管路4的管径可以为100-120mm,所述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2的管径可以为50mm,通过显著增大回水管路4的管径,来降低回水压力,保证流量并避免回水溅水;
25.在工作时,通过板式换热器1,使板式换热器1二次侧的冷却水达到20-25℃,用温控仪11测量二次侧出水(设备进水)温度,通过电动调节阀10调节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12的冷水流量,达到控制设备进水温度
±
0.5℃以内;通过进水管路2上的变频泵7,将达标的冷却水送入用水设备,在此过程中,出水管路2上的远传压力表8实时监测出水压力,变频泵控制器9根据远传压力表8所测得的出水压力,对变频泵7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使出水管路2末端的出水压力保持在0.2-0.3mpa,通过显著增大回水管路4的管径,来降低回水压力,达到设备要求的0.5公斤以下的压力,保证流量同时防止溅水。
2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持续稳定的向用水设备供给温度20-25℃、压力0.25
±
0.05mpa的冷却水,流量150-200lpm,具有结构合理、供水稳定准确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板式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路,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入口相连,所述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出口端连接回水管路,回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的入水口经进水管与储水箱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管路上设有变频泵,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远传压力表,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变频泵、远传压力表相连的变频泵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一次侧为冷水源侧,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进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能够测量出水温度的温控仪,所述温控仪与电动调节阀相连,通过温控仪测量出水温度后,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一次侧冷水进水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储水箱内均为纯水,储水箱还连接有补水管路,通过补水管路,向储水箱内补充纯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的管径大于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管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的管径为100-120mm,所述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的管径为5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供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向设备按设定温度和设定水压精确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板式换热器,其中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路,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入口相连,所述待冷却设备的冷却水出口端连接回水管路,回水管路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的入水口经进水管与储水箱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管路上设有变频泵,所述板式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管路上设有远传压力表,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变频泵、远传压力表相连的变频泵控制器,具有结构合理、供水稳定准确等显著的优点。供水稳定准确等显著的优点。供水稳定准确等显著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刘庆军 孔祥泰 刘建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14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