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及其排气管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多层建筑的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以及包括该风量调节装置的排气管网系统。


背景技术:



2.现代高层住宅中,各层的废气(例如厨房油烟和卫生间废气)通常采用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等排气装置排放到排气道竖井,然后通过排气道竖井集中排放到建筑物上方的环境中,由此各层的排气装置和排气道竖井构成了多动力源的排气管网系统。通常各层用户的抽油烟机和/或排气扇的排气能力大致相同,因而当各层用户同时排气时,越下层的用户其所能排出的风量就越小,因此容易出现上层用户排气量大而下层用户排气量小的情况,甚至发生底层用户无法排出油烟或废气而出现烟气倒灌的现象。
3.因此,仍然需要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量调节装置。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格栅整流器、孔板和风量调节阀,其中所述格栅整流器设于筒体的作为进风口的一端,所述风量调节阀设于筒体的作为出风口的另一端,所述孔板设于筒体的中部,在格栅整流器与孔板之间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上游取压孔,在孔板与风量调节阀之间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下游取压孔。
6.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整流器在筒体轴向上的长度为筒体内径的至少30%,例如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等。较长的格栅整流器可以获得更好的整流效果,使得通过上游取压孔、孔板和下游取压孔的气流更加稳定,因而获得更准确的压差和流量测量结果;然而,过长的格栅整流器也会导致更大的设备尺寸和重量。优选地,所述格栅整流器在筒体轴向上的长度为筒体内径的30-70%,例如40-60%,约50%等。
7.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整流器的下游端面与上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为筒体内径的至少30%,例如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100%、至少120%等。适当增加所述格栅整流器的下游端面与上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可以使通过上游取压孔、孔板和下游取压孔的气流更加稳定,因而获得更准确的压差和流量测量结果;然而,该距离的增加也会导致更大的设备尺寸和重量。优选地,所述格栅整流器的下游端面与上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为筒体内径的30-70%,例如40-60%,约50%等。
8.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整流器由多个平行于筒体轴向的导流片构成,并且靠近筒体侧壁的导流片的密度大于或等于筒体轴线附近的导流片的密度。适当增加导流片的密度有利于采用更短的格栅整流器,因而减小设备尺寸并产生更好的整流效果;然而增加导流片
的密度也会导致更大的设备重量,并且可能增加压头损失。优选地,靠近筒体侧壁的导流片的密度为筒体轴线附近的导流片的密度的100-500%,例如150%、200%、250%、300%、350%、400%、450%等。
9.进一步地,所述风量调节阀与下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为筒体内径的至少50%。适当增加所述风量调节阀与下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可减小风量调节阀对通过上游取压孔、孔板和下游取压孔的气流扰动,因而获得更准确的压差和流量测量结果;然而,该距离的增加也会导致更大的设备尺寸和重量。优选地,所述风量调节阀与下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为筒体内径的50-80%,例如50-70%,约50%、约60%等。
10.进一步地,所述风量调节阀可以是任意合适的可调节风量的阀门系统,其具有显示流量或阀片位置的显示装置。例如,所述风量调节阀可以是具有调节手柄的蝶阀,所述蝶阀的调节手柄处设有标记调节手柄位置的刻度,所述刻度的单位可以是蝶阀阀片与筒体轴线之间的角度、在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值、或者相当于最大风量的百分数等任意合适的单位。
11.进一步地,所述上游取压孔有至少2个并且用取压管相互连通后与压差计的高压接口连通;所述下游取压孔有至少2个并且用取压管相互连通后与压差计的低压接口连通。压差计可以是数显或指针式压差计。增加取压孔的个数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压差和流量测量结果,并且可有利地减小取压孔被气流中的污染物堵塞的风险。
12.进一步地,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记录有孔板压差δp与风量q的关系公式、曲线或表格的铭牌,其中给出了在标准风量实验台上标定的公式参数、曲线或数据,其中所述公式为以下形式:q=a(δp)
x
,其中a和x的具体数值由标准风量实验台标定得到。在一些情况下,也可将具体的风量数据q直接标注在压差计的刻度盘上的对应刻度处。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游取压孔和所述下游取压孔可以各自独立地为3个、4个、5个、6个、8个等,其各自分别地以均匀或非均匀的方式设置在垂直于筒体轴线的同一截面上,其中在非均匀的方式中,设置在筒体上半部分的取压孔的个数大于设置在筒体下半部分的取压孔的个数,例如:上半部分的个数为2,下半部分的个数为1;上半部分的个数为3,下半部分的个数为1或2;上半部分的个数为4,下半部分的个数为1、2或3;上半部分的个数为5,下半部分的个数为1、2、3或4。所述非均匀的方式在筒体的上半部分设置了更多的取压孔,有利于进一步避免全部取压孔被气流中的油滴等污染物堵塞而导致无法有效测量压差和流量的问题。
14.在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多层建筑物的排气管网系统,其中在该多层建筑物中每层的连通排气装置的排气口和排气道竖井的排气管中设有根据上述任一项的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中相邻两层的风量调节装置经设置使得上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约等于下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
15.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与下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之间的差值为至多
±
50%,例如至多
±
40%、至多
±
30%、至多
±
20%、至多
±
10%、至多
±
5%、至多
±
3%、至多
±
2%、至多
±
1%。
16.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抽油烟机和/或排气扇。
17.各层排气装置所需克服的总压降包括风量调节装置产生的压降和排气道竖井在该层的进气口至通常设置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气道竖井的出气口之间的排气道竖井部分所产生的压降,该排气道竖井部分所产生的压降不仅包括该段排气道竖井本身产生的压降,
还包括该层以上各层排入该段排气道竖井的风量所产生的压降;因此越是下层,该排气道竖井部分所产生的压降就越大。通常而言,上层风量调节装置中风量调节阀的开度比下层风量调节装置在风量调节阀的开度小,以此适当增加上层风量调节装置所带来的压降,使得上层排气装置所需克服的总压降与下层排气装置所需克服的总压降大致相同,从而使得各层排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大致相同,有效地解决了下层或底层风量较小甚至无法排气而发生烟气倒灌的问题。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基本上”并不排除“完全”的意思。如一个成分“基本上不含”y,也可以是完全不含有y。如果需要,“基本上”可以从本实用新型定义中删除。“含有”既包括提到的因素,也允许包括附加的、不确定的因素。“大约”、“左右”与表示各组分浓度系的情况下,是指标准值的+/-5%,+/-4%,+/-3%,+/-2%,+/-1%,+/-0.5%。“和/或”表示由其连接的多个术语可以各自单独地使用,也可以相互任意地组合。
19.本实用新型中,一般通过某一范围来阐述实例,只是为了简洁明了的解释,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范围包括有子范围,也包括在此范围内所有的单独的数值。例如,1~6这个范围,包括子范围如1~3、1~4、1~5、2~4、2~6、3~6等,也包括此范围内单独的数值,如1、2、3、4、5、6。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附图说明
2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风量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如图1所示风量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的剖视图;
23.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风量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筒体;10-孔板;11-格栅整流器;12-蝶阀;13-手柄;14-指针;15-刻度;16-上游取压孔;17-下游取压孔;21-上游取压管;22-下游取压管;23-压差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多层建筑的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包括筒体1和设于筒体1内的方格形格栅整流器11、孔板10和蝶阀12,其中所述格栅整流器11设于筒体1的作为进风口的一端,所述蝶阀12设于筒体1的作为出风口的另一端,所述孔板10设于筒体1的中部,在格栅整流器11与孔板10之间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上游取压孔16,在孔板10与蝶阀之间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下游取压孔17。
2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1的内径为160mm,长度为600mm;所述格栅整流器10在筒体1轴向上的长度为80mm,并且每个格的尺寸为20mm
×
20mm。所述格栅整流器10的下游端面与上游取压孔16之间的距离为80mm。所述孔板10的内径为125mm。所述上游取压孔16与所述孔板10之间的距离为160mm。所述孔板10与所述蝶阀12之间的距离为80mm。
29.所述格栅整流器11由多个平行于筒体1轴向的导流片构成,并且靠近筒体1侧壁的导流片的密度大于或等于筒体1轴线附近的导流片的密度,所述导流片的密度为垂直于筒体1轴向的单位截面积上导流片的截面的长度值。例如,在图1所示的格栅整流器11中,当垂直于筒体1轴向的20mm
×
20mm的单位截面积中正好包括一个由导流片构成完整的20mm
×
20mm方格时,导流片的平均密度为:80mm/400mm2。
30.所述风量调节阀为蝶阀,并且所述蝶阀的调节手柄处设有标记调节手柄位置的刻度。
31.所述上游取压孔有4个并且用取压管相互连通后与压差计的高压接口连通;所述下游取压孔有4个并且用取压管相互连通后与压差计的低压接口连通。压差计可以是数显或指针式压差计。这些取压孔的直径均为3mm。取压孔的朝向筒体内部的端部与筒体内壁平齐,并且该端部及其相邻的筒体内壁表面光滑,无毛刺或凹陷,以此避免因气流扰动而导致的压力波动。通过设置多个取压孔,一方面可更准确地测定孔板前后的压差,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烟气中污染物堵塞取压孔而导致无法测定孔板前后压差的问题。
32.实施例2
33.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风量调节装置中采用了环形格栅整流器,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环形格栅整流器中,导流片均设置在靠近筒体1的内壁附近,而位于筒体轴线附近的部分没有设置导流片,因此有效减少了导流片的数量,减轻了整个装置的重量和材料,同时没有显著影响整流效果。
34.实施例3
35.在多层建筑中的排气管网系统中,在每层的连通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的排气口和排气道竖井的排气管中设有根据实施例1或2的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然后分别调节各层风量调节装置的风量调节阀,使得相邻两层的风量调节装置经设置使得上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约等于下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例如,所述上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与下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之间的差值为至多
±
50%。
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中集成了孔板流量计和蝶阀,并且在进风口处设置格栅整流器,因此整体结构紧凑,可在显著减小装置长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高的流量测量精度。同时,上述包括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的排气管网系统可以使多层建筑的各层排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大致相同,有效解决了底层风量较小甚至无法排气而发生烟气倒灌的问题。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格栅整流器、孔板和风量调节阀,其中所述格栅整流器设于筒体的作为进风口的一端,所述风量调节阀设于筒体的作为出风口的另一端,所述孔板设于筒体的中部,在格栅整流器与孔板之间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上游取压孔,在孔板与风量调节阀之间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下游取压孔。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整流器在筒体轴向上的长度为筒体内径的至少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整流器的下游端面与上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为筒体内径的至少30%,和/或所述风量调节阀与下游取压孔之间的距离为筒体内径的至少5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整流器由多个平行于筒体轴向的导流片构成,并且靠近筒体侧壁的导流片的密度大于或等于筒体轴线附近的导流片的密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取压孔和所述下游取压孔各自独立地为至少3个、4个、5个、6个、8个或更多个,其各自分别地以均匀或非均匀的方式设置在垂直于筒体轴线的同一截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取压孔用取压管相互连通后与压差计的高压接口连通;所述下游取压孔用取压管相互连通后与压差计的低压接口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阀为蝶阀,并且所述蝶阀的调节手柄处设有标记调节手柄位置的刻度。8.一种用于多层建筑的排气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层的连通排气装置的排气口和排气道竖井的排气管中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中相邻两层的风量调节装置经设置使得上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与下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大致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多层建筑的排气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与下层的进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之间的差值为至多
±
50%。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多层建筑的排气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抽油烟机和/或排气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其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内的格栅整流器、孔板和风量调节阀,并且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的用于多层建筑排气管网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排气管的风量调节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可在显著减小装置长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高的流量测量精度,而包括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的排气管网系统可以使多层建筑的各层排入排气道竖井的风量大致相同,有效解决了底层风量较小甚至无法排气而发生烟气倒灌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张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廊坊金盾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4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10:1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42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量   所述   竖井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