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卧式垃圾锅炉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2.考虑到锅炉的稳定性能及运营可靠性性能等因素,需要在锅炉
水平烟道设置膨胀节,来用应对结构件因受热膨胀产生的相对位移,如图1所示,在水平烟道尾部设置后膨胀节。由于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水平烟道内受热面布置增多,水平烟道长度增长。如果膨胀中心不变(通常设置在炉膛区域第一排柱子的位置,且在炉膛顶部),水平烟道后端的膨胀量就非常大,水平位移达到近150mm。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水平烟道上吊杆倾斜角度偏大;2、水平烟道往后膨胀时,被吊杆拉住受限,导致炉膛区域导向装置水平力非常大,导向变形。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锅炉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的膨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的膨胀节设置结构,其能够有效解决膨胀问题,保证锅炉正常运行。
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结构,其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
所述第一烟道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第三烟道连接水平烟道前端,所述水平烟道后端通过后膨胀节连接尾部垂直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膨胀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烟道的出口与所述水平烟道前端通过前膨胀节连接,所述水平烟道中部设置有第二膨胀中心。
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前膨胀节和所述后膨胀节均为非金属膨胀节;
6.所述非金属膨胀节包括左
法兰和右法兰,所述左法兰与所述右法兰外周面通过环形外挡板连接,所述左法兰与所述右法兰上安装有错开布置的环形内挡板,所述环形外挡板与所述环形内挡板之间设置有保温棉。
7.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从原本的一个膨胀中心增加为两个,水平烟道前后两端均有膨胀节,水平烟道可以向前后两个方向膨胀,水平位移被前、后膨胀节吸收,从而减少水平烟道上吊杆倾斜角度,释放锅炉整体膨胀产生的应力,保障了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8.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11.图4为非金属膨胀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见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的膨胀节设置结构,其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烟道1、第二烟道2、第三烟道3,第三烟道3连接水平烟道4前端,水平烟道4后端通过后膨胀节5连接垂直烟道6,第一烟道1处第一排柱子7位置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膨胀中心,第三烟道4的出口与水平烟道5前端通过前膨胀节9连接,水平烟道4中部设置有第二膨胀中心10。
13.非金属膨胀节包括左法兰11和右法兰12,左法兰11与右法兰12外周面通过环形外挡板13连接,左法兰11与右法兰12上安装有错开布置的环形内挡板14,环形外挡板13与环形内挡板14之间设置有保温棉15。
14.膨胀中心为固定点,该处不会发生位移,当出现膨胀时,以该处为中心向侧部膨胀移动,当水平烟道4发生膨胀时,以第二膨胀中心10向前后两侧膨胀,减少了吊杆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结构,其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所述第一烟道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第三烟道连接水平烟道前端,所述水平烟道后端通过后膨胀节连接尾部垂直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膨胀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烟道的出口与所述水平烟道前端通过前膨胀节连接,所述水平烟道中部设置有第二膨胀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膨胀节和所述后膨胀节均为非金属膨胀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膨胀节包括左法兰和右法兰,所述左法兰与所述右法兰外周面通过环形外挡板连接,所述左法兰与所述右法兰上安装有错开布置的环形内挡板,所述环形外挡板与所述环形内挡板之间设置有保温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卧式垃圾锅炉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垃圾焚烧卧式余热锅炉结构,其能够有效解决膨胀问题,保证锅炉正常运行,其包括顺次布置的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所述第一烟道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第三烟道连接水平烟道前端,所述水平烟道后端通过后膨胀节连接尾部垂直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膨胀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烟道的出口与所述水平烟道前端通过前膨胀节连接,所述水平烟道中部设置有第二膨胀中心。所述水平烟道中部设置有第二膨胀中心。所述水平烟道中部设置有第二膨胀中心。
技术研发人员:
纪鹏飞 丁龙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