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子去内节去黄机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721489281.7
  • 20171109
  • CN207415579U
  • 20180529
  • 杨发明
  • 杨发明
  • B27G1/00
  • B27G1/00 B27J1/00

  •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五都五薰路68号
  • 浙江(33)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朱孔妙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子去内节去黄机,涉及竹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用于轴向推进机构、径向定位机构和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去除竹内节和竹黄的刀具组件。轴向推进机构与刀具组件相对设置,径向定位机构位于刀具组件的外周。刀具组件包括由主电机驱动旋转的刀轴、多个用于打磨竹子内节并刮除竹黄的刮刀和多个用于控制刮刀刮除厚度的定位圈。刮刀和定位圈均为环状且依次相邻排列套设在刀轴上,所述刮刀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刀刃。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能够将竹筒内部的竹节和竹黄同时去除,将去竹节和竹黄的加工环节合并,提高竹子加工的效率,使竹展开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权利要求

1.一种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包括机架(1)、用于将竹沿其长度方向推动的轴向推进机构 (2)和用于竹径向定位的径向定位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去 除竹内节和竹黄的刀具组件(4),所述轴向推进机构(2)与所述刀具组件(4)相对设置,径向 定位机构(3)位于刀具组件(4)的外周;

所述刀具组件包括由主电机驱动旋转的刀轴(41)、多个用于打磨竹子内节并刮除竹黄 的刮刀(43)和多个用于控制刮刀(43)刮除厚度的定位圈(44);所述刮刀(43)和定位圈(44) 均为环状且依次相邻排列套设在刀轴(41)上,所述刮刀(43)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刀 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43)的刀刃为倾斜 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定位圈(44)相邻的两个 刮刀(43)的刀刃方向为反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圈(44)径向高度小 于所述刮刀(43)的径向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定位机构(3)包括 位于刀轴(41)上方并且并列排布的上胶轮(31)、下压气缸(32)、位于刀轴(41)下方的一个 下胶轮(33)和上顶气缸(34);所述上胶轮(31)滚动安装在下压气缸(32)的输出端,下胶轮 (33)滚动安装在上顶气缸(34)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定位机构(3)至少 有两组,沿刀轴(41)长度方向平行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推进机构(2)包括 用于搁置圆形竹筒的V形槽(21)、固定于V形槽(21)一端的挡板(22)和推动机构;所述V形槽 (21)传动连接在推动机构上;V形槽(21)另一端和冲节刀(42)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推进机构(2)还包 括托板(23)和位于机架上并且沿V形槽(21)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导轨(24);所述托板(23) 底部配装在直线导轨(24)上;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减速电机(25)和链条(26);所述V形槽(21) 和挡板(22)固定连接在托板(23)上;减速电机(25)通过链传动连接所述托板(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刀轴(41)前端 的冲节刀(4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子去内节去黄机。

我国是竹材加工利用比较领先的国家,但是就生产规模而言,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就生产设备而言,目前仍旧处于机械设备和手工作业相结合的形式。竹在工艺加工中,主要 是对竹纤维进行加工,在对竹纤维进行加工前需要将竹子的内节、竹青和竹黄去除,留取可 以加工的竹纤维。在得到整竹加工的平整无裂纹的竹展开板的加工过程中,去除竹筒的内 节和竹黄是关键步骤,去内节和竹黄这一步骤的效率影响竹展开加工的进度和成本,并且 去内节和竹黄的效果也会直接影响竹展开板的质量。

目前,专利号为CN20152049425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竹子去内节机,包括机架,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去内节刀具组件、用于将竹沿其长度方向推入 去内节刀具组件的竹轴向推进机构和用于竹径向定位的竹径向定位机构;所述竹轴向推进 机构与所述去内节刀具组件相对应,竹径向定位机构位于去内节刀具组件外周;去内节刀 具组件包括由主电机驱动旋转的刀轴、设于刀轴前端的冲节刀、多个用于打磨竹子内节的 刮刀和多个防止打磨过度的定位圈;所述多个刮刀和多个定位圈均套在刀轴外部;定位圈 设置在相邻的刮刀之间。

因工艺需求,上述专利公开的竹子去内节机,对竹黄进行了保护,只对竹筒内部的 竹内节进行去除并将残余的竹节进一步刮磨平滑,但是由于竹展开技术的改进,上述竹子 去内节机无法完成工艺所需,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竹子去内节去黄机,能将竹筒内部的竹节和竹 黄一同去除,提高了竹展开加工的效率和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子去内节去黄 机,包括机架、用于将竹沿其长度方向推动的轴向推进机构和用于竹径向定位的径向定位 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去除竹内节和竹黄的刀具组件,所述轴向推进机构与 所述刀具组件相对设置,径向定位机构位于刀具组件的外周;所述刀具组件包括由主电机 驱动旋转的刀轴、多个用于打磨竹子内节并刮除竹黄的刮刀和多个用于控制刮刀刮除厚度 的定位圈;所述刮刀和定位圈均为环状且依次相邻排列套设在刀轴上,所述刮刀表面设有 均匀排布的多个刀刃。

上述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将竹子推进并套在去内节和竹黄的道具组件上,电机带 动刀轴连同套设在刀轴上的刮刀进行旋转,刀轴顶端先将竹子内部的内节壁冲破并打通, 接着多个旋转的刮刀进一步对竹筒内部的竹节刮磨平滑并打破竹黄比将竹筒内部的竹黄 刮除。为了钢制刮刀吃肉过多,保证去节后的竹壁更加均匀,两个相邻的刮刀支架还设有定 位圈。

为了能够减小刮刀在刮除过程中所需的切削力量,并保证竹纤维不会因为平行力 量而裂开,刮刀的刀刃优选为倾斜设置,且每个定位圈相邻的两个刮刀的刀刃方向为反向 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圈径向高度小于所述刮刀的径向高度。

竹筒的竹节壁较为坚硬,使用平的刀轴前端前端进行冲破较为困难,刀轴前端优 选的设置了冲节刀。

优选的,所述径向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刀轴上方并且并列排布的上胶轮、下压气缸、 位于刀轴下方的一个下胶轮和上顶气缸;所述上胶轮滚动安装在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下胶 轮滚动安装在上顶气缸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径向定位机构至少有两组,沿刀轴长度方向平行排列。

优选的,所述轴向推进机构包括用于搁置圆形竹筒的V形槽、固定于V形槽一端的 挡板和推动机构;所述V形槽传动连接在推动机构上;V形槽另一端和冲节刀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轴向推进机构还包括托板和位于机架上并且沿V形槽长度方向设置 的直线导轨;所述托板底部配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和链条;所述V 形槽和挡板固定连接在托板上;减速电机通过链传动连接所述托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能够将竹筒内部的竹节和竹黄同时去除, 将去竹节和竹黄的加工环节合并,提高竹子加工的效率,使竹展开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刀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径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刀具组件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轴向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轴向推进机构;21、V形槽;22、挡板;23、托板;24、直线导轨; 25、减速电机;26、链条;3、径向定位机构;31、上胶轮;32、下压气缸;33、下胶轮;34、上顶气 缸;4、刀具组件;41、刀轴;42、冲节刀;43、刮刀;44、定位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6所示的竹子去内节去黄机,包括机架1、用于将竹沿其长度方向推动的轴 向推进机构2和用于竹径向定位的径向定位机构3,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去除竹 内节和竹黄的刀具组件4,所述轴向推进机构2与所述刀具组件4相对设置,径向定位机构3 位于刀具组件4的外周。

如图2和图3所示,刀具组件4包括由主电机驱动旋转的刀轴41、多个用于打磨竹子 内节并刮除竹黄的刮刀43和多个用于控制刮刀43刮除厚度的定位圈44,刮刀43和定位圈44 均为环状且依次相邻排列套设在刀轴41上,所述刮刀43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多个刀刃。

刀具组件4中的刮刀43为倾斜设置,并且每个定位圈44相邻的两个刮刀43的刀刃 方向为反向设置,相比于普通设置的刀刃,倾斜并方向相反的刀刃设置能够减小刀具组件4 刮除坚硬竹黄时所需的切削力量,使得刀具组件4更容易刮除竹黄的同时,避免竹黄因为切 削力量而直接开裂。

如图5所述的刀具组件4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定位圈44径向高度小于刮刀43的径 向高度,定位圈44和刮刀43的径向高度差就是刀具组件4在刮除过程中能刮除的竹黄的深 度。在刀具组件4随着电机旋转刮除到一定厚度时,定位圈44接触到竹筒内部后刮刀43无法 进一步刮除,起到限定刮除深度的作用。如图4中径向定位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所示,径向定 位机构3能够保证待加工的竹筒顺利进入刀具组件4,刀轴41前端的冲节刀42,使刀具组件4 能够更加顺利地冲破竹筒内部的内节并伸入竹筒内部,将内节和竹黄刮除。径向定位机构3 包括位于刀轴41上方并且并列排布的上胶轮31、下压气缸32、位于刀轴41下方的一个下胶 轮33和上顶气缸34;所述上胶轮31滚动安装在下压气缸32的输出端,下胶轮33滚动安装在 上顶气缸34输出端。上胶轮31和下胶轮33的数量均不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上胶轮31的数量 为两个,下胶轮33的数量为一个。上胶轮31和下胶轮33分别在下压气缸32和上顶气缸34的 作用下,在竹筒外围靠近,并最终紧贴在竹筒上起到定位竹筒的作用。为了起到稳定定位竹 筒的作用,上述的径向定位机构3至少有两组,在本实施例中,径向定位机构3的数量为四 组,并且沿刀轴41长度方向平行排列。

如图6所示,轴向推进机构2包括用于搁置圆形竹筒的V形槽21、固定于V形槽21一 端的挡板22、推动机构、托板23和位于机架1上并且沿V形槽21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导轨24。 V形槽21传动连接在推动机构上,V形槽21另一端和冲节刀42位置对应,托板23底部配装在 直线导轨24上;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减速电机25和链条26;所述V形槽21和挡板22固定连接在 托板23上;减速电机25通过链传动连接所述托板23。在推进的过程中,托板23在减速电机25 和链条26的带动下沿着直线导轨24带着竹筒进行高精度线性运动,并将摩擦力降到很低。

在加工时,将竹子的枝叶去除支撑竹筒,将竹筒防止在V形槽21上,竹筒通过轴向 推进机构2推动前进,竹子沿V形槽21活动到刀具组件4的前端处并继续向前推进直至套在 刀轴41的外部,准备进入冲节和刮除的步骤。此时,电机带动刀轴41转动,轴向推进机构2继 续向前推进致使竹筒内部的竹节被冲破,紧跟着刮刀43对残余的竹节进一步的刮除。竹筒 在轴向推进机构2的推动下继续前进直至接触到径向定位机构3,竹筒通过上胶轮31和下胶 轮33的固定。在上顶气缸34和下压气缸32的作用下,竹子自适应定位,配合刀具组价进一步 去除内节和竹黄,直至整根竹筒内部的内节和竹黄刮除完毕,得到内部贯通且内壁较为光 滑均匀的竹筒。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9:5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4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