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
油料倒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采用船舶进行施工的领域中,如采用绞吸挖泥船进行航道的挖泥施工工程中,通常涉及到对施工船舶的油料倒运工作,油料倒运是指将船舶使用的油料从岸上转移输送给船舶、支持船舶持续作业的操作。现有作业方式中采用配属的无动力油驳完成燃油加注作业,基本流程是:油驳先靠岸,运油车将燃油加到油驳上,然后由锚艇拖带油驳到绞吸船,再通过绞吸船上的临时油泵将油抽至自身油舱中。临时油泵不是固定安装在甲板上,吸入管使用塑料盘管,吸口绑缚一层滤网,既不规范又存在滤网脱落堵塞管道损坏油泵的风险,还存在油品泄漏污染水域环境的潜在隐患。另一方面,施工船舶所使用的润滑油和液压油一般在船各留有库存量,以备不时之需应急使用,但润滑油和液压油都采用桶装存放于甲板上,占据本已有限的空间,妨碍船员日常作业。
3.综上,需要开发设计一种辅助水上油料(燃油、润滑油和液压油)进行倒运的设施,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倒运作业省力高效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包括无动力油驳船,在无动力油驳船的内部前部设有前部隔板、内部
后部设有后部隔板,在前部隔板的前方形成前部浮力舱,在后部隔板的后方形成后部浮力舱,在前部隔板与后部隔板之间形成储油舱;在后部浮力舱内安装有输送组件,在无动力油驳船的甲板上安装有旋转吊机和油桶固定组件;输送组件包括油泵,在油泵的入口上连接有带有吸油阀门的吸
油管,在油泵的出口上连接有带有油滤器和注油阀门的注油管,注油管的端部延伸至储油舱的舱底,还包括带有抽油阀门的抽油管以及带有卸油阀门的卸油管,抽油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油舱的舱底、另一端连接至吸油阀门与油泵之间的管路上,卸油管的端部连接至注油阀门与油泵之间的管路上,吸油管和卸油管的端部延伸至夹板以上。
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与现有的倒运装置和倒运设施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后部浮力舱内安装输送组件,实现了向储油舱的主动注入油料以及从储油舱主动向船舶送出油料的效果。与现有的临时油泵设施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料倒运装置配置了固定式的油泵设施,在现场使用时无需再临时搭建油料的输送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料倒运装置能够快速地投入使用并且在油料的注入和泵出过程中一直处于稳定的工况,提升操作的规范性,有效避免出现漏油等问题。另一方面,固定式的输送组件便于操作者采用油管与陆上储油设施和用油船舶之间进行连接,提升油料
水上倒运操作的便利性和操作效率。
8.通过在甲板上设置油桶固定组件,令桶装的润滑油和液压油方便在本倒运装置上稳定存放,通过固定避免桶装油料从倒运装置上掉落。由于设置了油桶固定组件,本倒运装置能够作为存放桶装油料的平台使用,船舶上的桶装油料能够转移到本倒运装置上,避免船舶上的桶装油料占用船舶甲板的活动空间,减少对船员日常作业的妨碍。通过在甲板上设置旋转吊机,提升对桶装油料吊装转移的操作便利性和操作效率。
9.优选地:在吸油管的端部安装有吸油接头,在卸油管的端部安装有卸油接头。
10.优选地:在后部浮力舱的舱底安装有支撑板,输送组件的油泵安装在该支撑板上。
11.优选地:油桶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固定在甲板上的支杆以及安装在支杆顶端内侧的绑固器,绑固器为抱箍,其一个分部与支杆固定连接。
12.优选地:在后部浮力舱的顶部设有舱口,在舱口上安装有舱门。
13.优选地:在无动力油驳船的甲板上还安装有泄压安全阀,泄压安全阀与储油舱贯通连接。
14.优选地:在无动力油驳船的甲板前部两侧安装有前部系船柱、甲板后部两侧安装有后部系船柱。
15.优选地:在无动力油驳船的甲板前部中部安装有前部牵拉组件、甲板后部中部安装有后部牵拉组件;前部牵拉组件和后部牵拉组件两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卷扬机以及导向器,牵拉钢丝绳穿过导向器并连接在卷扬机的卷筒上。
16.优选地:在无动力油驳船的甲板中部两侧均安装有护栏,护栏位于本侧各油桶固定组件的外侧。
17.优选地:在后部浮力舱的顶部两侧以及后部安装有围挡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无动力油驳船;1-1、前部浮力舱;1-2、前部隔板;1-3、储油舱;1-4、后部隔板;1-5、支撑板;1-6、后部浮力舱;2、输送组件;2-1、油泵;2-2、注油管;2-3、油滤器;2-4、抽油管;2-5、注油阀门;2-6、卸油阀门;2-7、卸油管;2-8、卸油接头;2-9、抽油阀门;2-10、吸油阀门;2-11、吸油管;2-12、吸油接头;3、前部系船柱;4、前部牵拉组件;5、支撑立柱;6、旋转吊机;7、油桶固定组件;7-1、支杆;7-2、绑固器;8、泄压安全阀;9、侧部护栏;10、围挡板;11、后部牵拉组件;12、舱门;13、后部系船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24.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包括无动力油驳船1,无动力油驳船1包括船体。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船体内部前部设有前部隔板1-2、内部后部设有后部隔板1-4,在前部隔板1-2的前方形成前部浮力舱1-1,在后部隔板1-4的后方形成后部浮力舱
1-6,在前部隔板1-2与后部隔板1-4之间形成储油舱1-3。
25.无动力油驳船1是指自身无动力装置、无法自发行驶的油驳船,通常需要采用拖船如锚艇等设施拖带移动。其中,前部浮力舱1-1和后部浮力舱1-6用于提供浮力,储油舱1-3用于储存船舶所需的燃油油料。考虑到在燃油油料向储油舱1-3内加注和卸油的过程中,储油舱1-3内的压力会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中,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上还安装有泄压安全阀8,泄压安全阀8与储油舱1-3贯通连接。向储油舱1-3内加注油料时,内部压力升高至一定程度后,泄压安全阀8开启,将舱内的空气排出;从储油舱1-3内卸油时,内部压力降低至一定程度后,泄压安全阀8开启,外部的空气进入舱内。
26.本实施例中,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前部两侧安装有前部系船柱3、甲板后部两侧安装有后部系船柱13。前部系船柱3和后部系船柱13用于无动力油驳船1靠驳后的固定使用,在岸上设施以及船舶设施的侧部均设置系船缆绳,当本无动力油驳船1靠驳在岸边或者靠驳在船舶侧部时,采用系船缆绳与前后的系船柱连接,实现对无动力油驳船1的固定,避免无动力油驳船1随水流移动。
27.本实施例中,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前部中部安装有前部牵拉组件4、甲板后部中部安装有后部牵拉组件11;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两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卷扬机以及导向器,牵拉钢丝绳穿过导向器并连接在卷扬机的卷筒上。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用于对无动力油驳船1提供前部和后部的牵拉作用使用,通过从前部和后部两个位置进行牵拉,既可以对无动力油驳船1进行拉紧固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无动力油驳船1的位置。
28.在后部浮力舱1-6内安装有输送组件2,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上安装有旋转吊机6和油桶固定组件7,其中旋转吊机6通过支撑立柱5安装固定在甲板的前部。输送组件2用于对燃油油料进行装油和卸油使用,油桶固定组件7用于对桶装的润滑油和液压油进行固定使用,旋转吊机6用于对桶装的润滑油和液压油进行转移使用。
29.本实施例中,在后部浮力舱1-6的舱底安装有支撑板1-5,输送组件2安装在该支撑板1-5上,支撑板1-5作为一个平整的支撑平台使用,令输送组件2能够稳定地安装,并且在装油和卸油的过程中保证稳定的工况。
30.本实施例中,在后部浮力舱1-6的顶部设有舱口,在舱口上安装有舱门12。舱门12能够根据需要打开或者关闭,舱门12打开时,操作人员能够进入后部浮力舱1-6的内部,对输送组件2进行现场操作。
31.请参见图3,可以看出:
32.输送组件2包括油泵2-1,油泵2-1安装固定在支撑板1-5上。
33.在油泵2-1的入口上连接有带有吸油阀门2-10的吸油管2-11,在油泵2-1的出口上连接有带有油滤器2-3和注油阀门2-5的注油管2-2,注油管2-2的端部延伸至储油舱1-3的舱底。具体地,注油管2-2穿过后部隔板1-4并且与后部隔板1-4之间密封固接。在油泵2-1的作用下,燃油油料通过吸油管2-11吸入,经过油泵2-1后进入注油管2-2,经油滤器2-3的过滤作用后注入储油舱1-3内。吸油阀门2-10用于手动控制吸油管2-11的通断,注油阀门2-5用于手动控制注油管2-2的通断。
34.还包括带有抽油阀门2-9的抽油管2-4以及带有卸油阀门2-6的卸油管2-7,抽油管2-4的一端延伸至储油舱1-3的舱底、另一端连接至吸油阀门2-10与油泵2-1之间的管路上
(也就是与吸油管2-11对接连接),卸油管2-7的端部连接至注油阀门2-5与油泵2-1之间的管路上(也就是与注油管2-2对接连接)。在油泵2-1的作用下,燃油油料通过抽油管2-4吸入,经过油泵2-1后进入卸油管2-7,卸油给施工船舶。其中,抽油管2-4穿过后部隔板1-4并且与后部隔板1-4之间密封固接。抽油阀门2-9用于手动控制抽油管2-4的通断,卸油阀门2-6用于手动控制卸油管2-7的通断。
35.吸油管2-11和卸油管2-7的端部延伸至夹板以上,这样便于与外置管路进行连接。具体地,吸油管2-11和卸油管2-7从甲板穿出并与甲板之间密封固接。本实施例中,在吸油管2-11的端部安装有吸油接头2-12,在卸油管2-7的端部安装有卸油接头2-8。设置吸油接头2-12和卸油接头2-8的作用是提升吸油管2-11和卸油管2-7两者与外置管路之间连接的标准化水平,提升油料倒运作业中操作的便利性以及管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6.请参见图2,可以看出:
37.油桶固定组件7在甲板上设有左右两排,因此桶装的润滑油和液压油可以左右两排固定,即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上为桶装的润滑油和液压油提供了多个装载固定的工位。
38.本实施例中,油桶固定组件7包括安装固定在甲板上的支杆7-1以及安装在支杆7-1顶端内侧的绑固器7-2,绑固器7-2为抱箍,其一个分部与支杆7-1固定连接。如图中所示,抱箍形式的绑固器7-2包括铰接连接的两个弧形分部,位于外侧的弧形分部的中部与支杆7-1之间固定连接,位于内侧的弧形分部能够以铰接轴为中心转动打开,在两个弧形分部的端部之间安装卡扣。需要固定桶装油料时,将桶装油料放置在甲板上并朝向油桶固定组件7移动,打开绑固器7-2后将桶装油料的上部置入抱箍的两个弧形分部之间,移动到位后将抱箍的两个弧形分部锁合在一起,实现对桶装油料上部的固定,这样能够提升桶装油料的稳定性,避免在颠簸作用下移位。
39.本实施例中,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中部两侧均安装有护栏9,护栏9位于本侧各油桶固定组件7的外侧,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性,避免落水。进一步地,在后部浮力舱1-6的顶部两侧以及后部安装有围挡板10,后部浮力舱1-6内有人员进行操作输送组件2的作业活动,设置两侧以及后部的围挡板10能够显著提升人员作业的安全性。在两侧的围挡板10上与后部系船柱13对应的位置、在后部的围挡板10上与后部牵拉组件11对应的位置设置供系船缆绳和牵拉钢丝绳穿过的窗口。
40.工作方式:
41.1)装油
42.采用拖船将本无动力油驳船1拖行至岸边的油料设施处,将岸边的系船缆绳与前部系船柱3和后部系船柱13连接,对本无动力油驳船1进行固定,由于岸边通常水流较缓,因此通常不用操作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将舱门12打开,作业人员进入后部浮力舱1-6内,将来自拖船的控制线缆与油泵2-1和旋转吊机6连接,开启吸油阀门2-10和注油阀门2-5,关闭抽油阀门2-9和卸油阀门2-6;
43.将吸油接头2-12通过油管连接至岸上油料设施,在拖船内通过控制器启动对油泵2-1的供电,油泵2-1运转,将岸上油料设施内的燃油油料注入储油舱1-3内;通过操作旋转吊机6将岸上的桶装油料吊运至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上并采用油桶固定组件7进行固定;完成装油后,作业人员关闭吸油阀门2-10和注油阀门2-5,解除与拖船之间的线缆连接并保
留拖缆连接,解除与岸上系船缆绳之间的连接,由拖船将无动力油驳船1拖拽至施工船舶附近。
44.2)卸油
45.将无动力油驳船1靠驳在施工船舶侧部,将油泵2-1、旋转吊机6、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与来自拖船的控制线缆连接;将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的牵拉钢丝绳与施工船舶上的连接柱连接,通过拖船的控制器控制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的卷扬机动作,对牵拉钢丝绳进行收放卷控制,实现对无动力油驳船1的移位控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控制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两者的牵拉钢丝绳拉紧,实现对无动力油驳船1的固定,此后可以再次采用前部系船柱3和后部系船柱13与船舶上的系船缆绳连接的方式进行辅助固定;
46.作业人员进入后部浮力舱1-6内,开启抽油阀门2-9和卸油阀门2-6,将施工船舶的装油管与卸油接头2-8连接;启动油泵2-1,储油舱1-3内的燃油油料被泵送给施工船舶;操作旋转吊机6将甲板上的桶装油料转移到施工船舶的甲板上;在处于非油料倒运的工况下,无动力油驳船1可以一直靠驳在施工船舶的侧方,此时无动力油驳船1提供了一个装载平台,可以将船舶甲板上堆放的桶装油料采用旋转吊机6转移到这个状态平台上,避免施工船舶的甲板被桶装油料占用,为船员的作业争取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无动力油驳船(1),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内部前部设有前部隔板(1-2)、内部后部设有后部隔板(1-4),在前部隔板(1-2)的前方形成前部浮力舱(1-1),在后部隔板(1-4)的后方形成后部浮力舱(1-6),在前部隔板(1-2)与后部隔板(1-4)之间形成储油舱(1-3);在后部浮力舱(1-6)内安装有输送组件(2),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上安装有旋转吊机(6)和油桶固定组件(7);输送组件(2)包括油泵(2-1),在油泵(2-1)的入口上连接有带有吸油阀门(2-10)的吸油管(2-11),在油泵(2-1)的出口上连接有带有油滤器(2-3)和注油阀门(2-5)的注油管(2-2),注油管(2-2)的端部延伸至储油舱(1-3)的舱底,还包括带有抽油阀门(2-9)的抽油管(2-4)以及带有卸油阀门(2-6)的卸油管(2-7),抽油管(2-4)的一端延伸至储油舱(1-3)的舱底、另一端连接至吸油阀门(2-10)与油泵(2-1)之间的管路上,卸油管(2-7)的端部连接至注油阀门(2-5)与油泵(2-1)之间的管路上,吸油管(2-11)和卸油管(2-7)的端部延伸至夹板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吸油管(2-11)的端部安装有吸油接头(2-12),在卸油管(2-7)的端部安装有卸油接头(2-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后部浮力舱(1-6)的舱底安装有支撑板(1-5),输送组件(2)的油泵(2-1)安装在该支撑板(1-5)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油桶固定组件(7)包括安装固定在甲板上的支杆(7-1)以及安装在支杆(7-1)顶端内侧的绑固器(7-2),绑固器(7-2)为抱箍,其一个分部与支杆(7-1)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后部浮力舱(1-6)的顶部设有舱口,在舱口上安装有舱门(1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上还安装有泄压安全阀(8),泄压安全阀(8)与储油舱(1-3)贯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前部两侧安装有前部系船柱(3)、甲板后部两侧安装有后部系船柱(1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前部中部安装有前部牵拉组件(4)、甲板后部中部安装有后部牵拉组件(11);前部牵拉组件(4)和后部牵拉组件(11)两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卷扬机以及导向器,牵拉钢丝绳穿过导向器并连接在卷扬机的卷筒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无动力油驳船(1)的甲板中部两侧均安装有护栏(9),护栏(9)位于本侧各油桶固定组件(7)的外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其特征是:在后部浮力舱(1-6)的顶部两侧以及后部安装有围挡板(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油料倒运装置。包括无动力油驳船,在其内部前部设有前部隔板、内部后部设有后部隔板,在前部和后部形成浮力舱,在两隔板之间形成储油舱;在后部浮力舱内安装有输送组件,在甲板上安装有旋转吊机和油桶固定组件;输送组件包括油泵,在油泵的入口上连接有带有吸油阀门的吸油管,在油泵的出口上连接有带有油滤器和注油阀门的注油管,还包括带有抽油阀门的抽油管以及带有卸油阀门的卸油管,抽油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油舱的舱底、另一端连接至吸油阀门与油泵之间的管路上,卸油管的端部连接至注油阀门与油泵之间的管路上,吸油管和卸油管的端部延伸至夹板以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安全,倒运作业省力高效。力高效。力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
韩海强 王兴博 林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交天航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