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
可调发
光面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2.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半导体固体显示器件,简称led。和普通二极管相似,发光二极管也是由一个pn结构成。发光二极管的pn结封装在透明塑料壳内,外形有方形、矩形和圆形等,当前发光二极管采用竖直安装,使得其发光面无法进行改变调节,从而不适用于不同需求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解决了当前发光二极管采用竖直安装,使得其发光面无法进行改变调节,从而不适用于不同需求场景的问题。
4.技术方案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的下方设置有软质导线,所述管体的外部设置有
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远离转动槽的一端与管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圆环的下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槽内部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插孔与限位槽之间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圆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
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杆以管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通过圆环、旋转杆、支撑杆、垫板、转动槽、限位槽、插孔和固定杆之间相互配合,达到可以按需进行管体发光面调节,通过将传统引脚改为软质导线,使得调节过程中不会造成引脚断裂,解决了当前发光二极管采用竖直安装,使得其发光面无法进行改变调节,从而不适用于不同需求场景的问题。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12.其中,1管体、2软质导线、3圆环、4旋转杆、5支撑杆、6垫板、7转动槽、8限位槽、9插孔、10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下方设置有软质导线2,管体1的外部设置有圆环3,圆环3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7,转
动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杆4,旋转杆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杆4以管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旋转杆4远离转动槽7的一端与管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旋转杆4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8,圆环3的下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槽7内部相连通的插孔9,插孔9与限位槽8之间插接有固定杆10,圆环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6。
14.工作原理:将管体2进行焊接,使得垫板6与电路板表面接触进行管体1的支撑,在进行调节管体1的光面角度时,将固定杆10从限位槽8内部拔出,随后将管体1前后掰动,使得旋转杆4在转动槽7内部进行转动,当管体1角度合适后,将固定杆10贯穿插孔9插入对应的限位槽8内部将管体1进行固定,由此完成管体1光面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下方设置有软质导线(2),所述管体(1)的外部设置有圆环(3),所述圆环(3)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7),所述转动槽(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远离转动槽(7)的一端与管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4)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圆环(3)的下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槽(7)内部相连通的插孔(9),所述插孔(9)与限位槽(8)之间插接有固定杆(10),所述圆环(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杆(4)以管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涉及二极管领域。该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方设置有软质导线,所述管体的外部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远离转动槽的一端与管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该可调发光面的发光二极管,通过圆环、旋转杆、支撑杆、垫板、转动槽、限位槽、插孔和固定杆之间相互配合,达到可以按需进行管体发光面调节,通过将传统引脚改为软质导线,使得调节过程中不会造成引脚断裂,解决了当前发光二极管采用竖直安装,使得其发光面无法进行改变调节,从而不适用于不同需求场景的问题。从而不适用于不同需求场景的问题。从而不适用于不同需求场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盛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美鸿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3.01.05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