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
背景技术:
2.针式打印机是一种特殊的打印机,和喷墨、激光打印机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针式打印机的这种差异是其它类型的打印机不能取代的,正是因为如此,针式打印机一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市场份额,服务于一些特殊的行业用户;针式打印机是通过打印头中的根针击打复写纸,从而形成字体,其中有用于安装带的设备,我们称之为带盒。
3.目前,现有的针式打印机带盒内的带需要更换,从而保证打印的质量,但针式打印机带盒打开较为麻烦,且需要人工的手部伸入带盒中取出带,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率还有可能导致手部被内部带盒内部的部件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包括安装在打印机内部的带盒,
所述带盒的顶端安装有
盒盖,且盒盖的外壁设置有转动轴,盒盖的顶端还安装有把手,所述盒盖通过转动轴与带盒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带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
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两组所述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有放置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辅助带的出料,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更换带,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此外,通过隔音腔的设置以及空腔的存在,可有效的隔绝噪音的传递,起到了降噪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带盒的内壁设置有与转动轴传动连接的中转转盘,且中转转盘的正下方安装有与中转转盘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从动齿轮的驱动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组所述底板的外壁固定有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从动齿壁的驱动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的内部由一号板和二号板构成,且一号板与二号板之间形成有被抽真空的一号隔音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侧部隔绝噪音传递的效果,达到降噪的目的。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内部由三号板、四号板构成,且三号板、四号板之间形成有被抽真空的二号隔音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端部隔绝噪音传递的效果,达到降噪的目的。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盒盖、转动轴、中转转盘、从动齿轮、从动齿壁、底板和侧板,在需要对带进行更换时,通过转动打开盒盖,盒盖转动打开的同时会带动中转转盘转动,中转转盘进而通过传动作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壁的啮合作用实现对底板的驱动,使得底板能够向靠近带盒端口的方向移动,也就实现了辅助带出料的效果,提高了更换带的效率与安全性;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侧板、空腔、隔音腔,在带组件运行时,由于其处于一号隔音腔、二号隔音腔内侧的放置腔中,且在盒体内部也存在有密闭的空腔,因此噪音无法被有效传递至外侧,也就是说,起到了对带盒的降噪效果,明显的降低了噪音的分贝,避免了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带盒;2、盒盖;3、转动轴;4、空腔;5、底板;6、侧板; 7、放置腔;8、中转转盘;9、从动齿轮;10、从动齿壁;11、一号板;12、二号板;13、一号隔音腔;14、三号板;15、四号板;16、二号隔音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4.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如图1-3所示,包括安装在打印机内部的带盒1,带盒1的顶端安装有盒盖2,盒盖2的顶端还安装有把手,且盒盖 2的外壁设置有转动轴3,盒盖2通过转动轴3与带盒1外壁转动连接,带盒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且空腔4的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底板5,底板5 的内部由三号板14、四号板15构成,且三号板14、四号板15之间形成有被抽真空的二号隔音腔16,底板5通过其形成的二号隔音腔16可以有效隔绝噪音的传递,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底板5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6,侧板6的内部由一号板11和二号板12构成,且一号板11与二号板12之间形成有被抽真空的一号隔音腔13,侧板6通过其形成的一号隔音腔13可以有效隔绝噪音的传递,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两组底板5和侧板6之间形成有放置腔7。
25.请参阅图2,带盒1的内壁设置有与转动轴3传动连接的中转转盘8,且中转转盘8的正下方安装有与中转转盘8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9,通过盒盖 2的转动实现对从动齿轮9的驱动效果。
26.请参阅图2,一组底板5的外壁固定有与从动齿轮9啮合连接的从动齿壁 10,从动齿轮9的转动会通过从动齿壁10带动底板5移动,实现自动出料的效果。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需要对带进行更换时,通过转动打开盒盖2,盒盖2转动打开的同时会带动中转转盘8转动,中转转盘8进而通过传动作用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
从动齿轮9通过与从动齿壁10的啮合作用实现对底板5的驱动,使得底板5能够向靠近带盒1端口的方向移动,也就实现了辅助带出料的效果;
28.在带组件运行时,由于其处于一号隔音腔13、二号隔音腔16内侧的放置腔7中,且在带盒1内部也存在有密闭的空腔4,因此噪音无法被有效传递至外侧,也就是说,起到了对带盒1的降噪效果,明显的降低了噪音的分贝,避免了噪音污染。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包括安装在打印机内部的带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1)的顶端安装有盒盖(2),且盒盖(2)的外壁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盒盖(2)通过转动轴(3)与带盒(1)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带盒(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4),且空腔(4)的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6),两组所述底板(5)和侧板(6)之间形成有放置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1)的内壁设置有与转动轴(3)传动连接的中转转盘(8),且中转转盘(8)的正下方安装有与中转转盘(8)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底板(5)的外壁固定有与从动齿轮(9)啮合连接的从动齿壁(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的内部由一号板(11)和二号板(12)构成,且一号板(11)与二号板(12)之间形成有被抽真空的一号隔音腔(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内部由三号板(14)、四号板(15)构成,且三号板(14)、四号板(15)之间形成有被抽真空的二号隔音腔(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的顶端还安装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式打印机带组件,涉及打印机带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打印机内部的带盒,所述带盒的顶端安装有盒盖,且盒盖的外壁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盒盖通过转动轴与带盒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带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板,两组所述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有放置腔。本实用新型通过盒盖、转动轴、中转转盘、从动齿轮、从动齿壁、底板和侧板,实现了辅助带出料的效果,提高了更换带的效率与安全性;通过底板、侧板、空腔、隔音腔,起到了对带盒的降噪效果,明显的降低了噪音的分贝,避免了噪音污染。避免了噪音污染。避免了噪音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
宋亮 丁立栋 李得福 韩齐洪 王艳志 于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凯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