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用
底盘,属于智能消防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通过遥控即可控制机器进行相应的工作,如喷洒农药、传输图像或者消防等,消防用小车,能够替代消防救援人员进入危险灾害现场,从而确保了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的消防小车,用于需要在底盘上安装的配套部件较多,因此底盘的设计空间通常比较大,使得底盘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小车在现场发挥作用,如专利号:202221682966.4,发明名称:一种全承载式自主导航储液车身消防履带底盘,其提供了一种全承载式自主导航储液车身消防履带底盘,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履带机构和水炮机构,
所述底盘为全承载式储液底盘,包括储液车身以及在储液车身两侧对称放置的悬臂式车箱;所述车身两侧对称放置的悬臂式车箱为履带机构的支撑承载结构;消防连通
水管贯穿车身,消防连通水管前端一路出水口与水炮机构连接,经过分叉成两路并连接至后方入水口,入水口与消防栓连接形成通路。
3.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提高底盘续航能力,并且实现自主导航功能,对于底盘自身结构并未进行改进,同样存在底盘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包括左纵梁、右纵梁、进水管安装架和
水箱,所述的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形成间距,该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前部安装所述的水箱,在该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后部安装有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在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与所述的水箱之间安装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焊接在水箱上,且与所述的水箱连通,该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的水管安装架的内侧,且与水箱安装架的腔体连通;在该水管安装架的外侧安装有进水管道,该进水管道与水箱安装架的腔体连通,在所述的水箱上安装有排水阀;还包括安装在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横梁,该横梁位于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中部,对所述的连接水管进行支撑。
6.在所述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上安装有油箱安装板。
7.在所述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上还安装有发动机前支架,该发动机前支架与油箱安装板相邻设置。
8.所述的连接水管包括左水管连接管和右水管连接管,该左水管连接管接近所述的左纵梁,该右水管连接管接近所述的右纵梁。
9.在所述的左水管连接管以及右水管连接管上安装有发动机后支架。
10.所述的进水管道为四根,在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上均匀布置。
11.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容纳连接水管的安装槽。
12.在所述水箱的前部安装有拖车钩底座,在该拖车钩底座上安装有拖车钩连接板。
13.在所述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的侧部安装有限位块安装板。
14.在所述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的外侧还安装有用于安装行走履带的固定架。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左纵梁、右纵梁、进水管安装架和水箱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在承受载荷时,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对各个部件的配置进行了合理装配,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8.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0.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包括左纵梁2、右纵梁16、进水管安装架4和水箱1,所述的左纵梁2与右纵梁16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形成间距,该左纵梁2与右纵梁16之间的前部安装所述的水箱1,在该左纵梁2与右纵梁16之间的后部安装有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4,在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4与所述的水箱1之间安装有连接水管(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连接水管,分别为左水管连接管12和右水管连接管9),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焊接在水箱1上,且与所述的水箱1连通,该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的水管安装架4的内侧,且与水箱安装架4的腔体连通;在该水管安装架4的外侧安装有进水管道18,该进水管道18与水箱安装架4的腔体连通,在所述的水箱1上安装有排水阀15;还包括安装在左纵梁2与右纵梁16之间的横梁3,该横梁3位于所述左纵梁2与右纵梁16之间的中部,对所述的连接水管进行支撑。
21.在所述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上安装有油箱安装板6。
22.在所述的左纵梁2以及右纵梁16上还安装有发动机前支架10,该发动机前支架10与油箱安装板6相邻设置。
23.所述的连接水管包括左水管连接管12和右水管连接管9,该左水管连接管12接近所述的左纵梁2,该右水管连接管9接近所述的右纵梁16。
24.在所述的左水管连接管12以及右水管连接管9上安装有发动机后支架11,该发动机后支架11与发动机前支架10共同作用,用于安装发动机。
25.所述的进水管道18为四根,在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4上均匀布置。
26.所述的横梁3上设置有容纳连接水管的安装槽。
27.在所述水箱1的前部安装有拖车钩底座7,在该拖车钩底座7上安装有拖车钩连接板8,用于安装拖车钩。
28.在所述的左纵梁2以及右纵梁16的侧部安装有限位块安装板5。
29.在所述左纵梁2以及右纵梁16的外侧还安装有用于安装行走履带的固定架14。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左纵梁、右纵梁、进水管安装架和水箱形成一体的框架结构,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对各个部件的配置进行了合理装配,所述的固定架14用于安装行走履带;所述的拖车钩连接板8用于安装拖车钩;所述的发动机后支架11与发动机前支架10共同作用,用于安装发动机;水从进水管道18流入进水管安装架的腔体后进入连接水管,并通过连接水管进入水箱内,在水箱上安装有喷射水炮,喷射水炮从水箱内汲取水进行灭火。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右纵梁、进水管安装架和水箱,所述的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形成间距,该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前部安装所述的水箱,在该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后部安装有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在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与所述的水箱之间安装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焊接在水箱上,且与所述的水箱连通,该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的水管安装架的内侧,且与水箱安装架的腔体连通;在该水管安装架的外侧安装有进水管道,该进水管道与水箱安装架的腔体连通,在所述的水箱上安装有排水阀;还包括安装在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横梁,该横梁位于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中部,对所述的连接水管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上安装有油箱安装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上还安装有发动机前支架,该发动机前支架与油箱安装板相邻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水管包括左水管连接管和右水管连接管,该左水管连接管接近所述的左纵梁,该右水管连接管接近所述的右纵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水管连接管以及右水管连接管上安装有发动机后支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道为四根,在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上均匀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容纳连接水管的安装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的前部安装有拖车钩底座,在该拖车钩底座上安装有拖车钩连接板。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的侧部安装有限位块安装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的外侧还安装有用于安装行走履带的固定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用底盘,包括左纵梁、右纵梁、进水管安装架和水箱,所述的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形成间距,该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前部安装所述的水箱,在该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后部安装有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在所述的进水管安装架与所述的水箱之间安装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焊接在水箱上,且与所述的水箱连通,该连接水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的水管安装架的内侧,且与水箱安装架的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左纵梁、右纵梁、进水管安装架和水箱形成框架结构,在承受载荷时,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对各个部件的配置进行了合理装配,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
张兴起 付国新 王文杰 丁明文 刘钦超 孙云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7
技术公布日:
20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