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
脊椎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脊椎在进行完手术之后,病人需要卧床进行长期的休息,而在可以下床行走之后,还需要穿戴辅助的脊椎保护装置,用于支持和保护脊椎,在康复的过程中,病人还会通过脊椎牵引装置来进行脊椎的牵引康复。
3.根据公告号“cn 114305968 a”公开了一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康复训练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病人坐着可以进行腿部抬起锻炼和手部摆动锻炼,无需医护人员陪伴的神经外科康复训练装置。
4.上述的康复训练装置,对于一些脊椎患者进行坐着的状态下对患者进行腿部及手部进行康复训练,无法适用多种情景且上述患者需要从病床移动至该训练装置处进行康复训练,需要患者在之间进行来回的走动,极易造成患者患处因颠簸造成二次损伤,且康复手段单一,无法结合训练与按摩提升康复效果,导致设备使用的舒适度差,康复效果不理想,为解决上述装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8.1.通过设置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与第三移动座,双轴电机通过第一丝杆带动带动靠背板进行转动,带动连接座与按摩箱在滑动槽
内壁向靠近棉质垫的一侧滑动,使得按摩辊紧贴棉质垫一侧,方便按摩辊通过棉质垫对患者背部进行均匀按摩,配合臂部与腿部的锻炼,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双轴电机通过第二丝杆带动腿靠板进行折叠至预设角度,同时第二丝杆通过第三丝杆带动腿部训练器向另一端运动,推送至患者腿脚处,可供患者进行腿脚的锻炼,通过设置双轴电机,继而带动训练机体整体转变为平躺状或坐椅状,同时带动腿部训练器进行推出或收纳,增加训练与按摩方式,多种康复手段对患者进行训练,大大提高患者的训练康复效果,且通过患者平躺与座靠两种方式的转变,提升患者使用的舒适度,同时避免患者身体整体因站立移动而造成的二次损伤,增强对患者的防护性;
9.2.通过设置折叠板与支撑杆,在腿靠板向下转动时,通过折叠板带动支撑杆进行转动,在支撑杆转动至弧形槽内壁时,无法对折叠板进行支撑,此时折叠板在弹簧合页弹力的作用下向下方折叠转动,方便腿部训练器的推出使用;
10.3.通过设置复位弹簧与转动座,在患者想要训练臂部时,通过手握握杆,此时患者可以通过握杆带动滑块在限位滑槽内壁对抗复位弹簧的弹力进行反复拉动,或通过手握握杆带动转动杆对抗弹簧
转轴的弹力进行手臂向外侧的伸展运动,或者通过手握握杆带动转动座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对抗弹簧转轴的弹力进行往复的伸展运动,通过多角度的手
臂伸展运动,从而拉动背部及脊椎,增强对脊椎的康复训练效果。
11.本发明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体、底板、靠背板、坐板与腿靠板,
所述靠背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靠背板通过第一转轴与训练机体转动连接,所述腿靠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腿靠板通过第二转轴与腿靠板转动连接,所述训练机体的顶端与坐板固定连接,所述训练机体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顶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靠背板的内侧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按摩箱,所述按摩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第一连杆通过螺纹套设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腿靠板的底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三移动座,所述第三移动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腿部训练器。
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轴承与第一丝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与第三移动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壁与限位杆的外壁为滑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按摩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按摩箱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三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一端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按摩辊,所述按摩辊与第三转轴的轴心线不重合。
14.优选的,所述腿靠板的内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倾斜状。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一端紧贴训练机体的内壁对折叠板进行支撑,所述训练机体的外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尺寸与支撑杆的外壁尺寸相匹配。
1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训练机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动块设置为半圆环状,所述限位块设置为四分之一圆环状。
1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端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
18.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训练机体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靠背板、坐板与腿靠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棉质垫。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双轴电机传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按摩辊传动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臂部训练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发明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26.图1~7中:1、训练机体;2、底板;3、靠背板;4、坐板;5、腿靠板;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双轴电机;9、转动电机;10、第一丝杆;11、安装座;12、限位杆;13、第一移动座;14、限位块;15、第一连杆;16、棉质垫;17、滑动槽;18、按摩箱;19、连接座;20、第二丝杆;21、第三丝杆;22、第二移动座;23、第二连杆;24、第三移动座;25、腿部训练器;26、主轴;27、第三转轴;28、按摩辊;29、连接槽;30、折叠板;31、支撑杆;32、弧形槽;33、转动块;34、限位块;35、转动座;36、转动杆;37、限位滑槽;38、滑块;39、复位弹簧;40、握杆;4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7所示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体1、底板2、靠背板3、坐板4与腿靠板5,靠背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靠背板3通过第一转轴6与训练机体1转动连接,腿靠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7,腿靠板5通过第二转轴7与腿靠板5转动连接,训练机体1的顶端与坐板4固定连接,训练机体1的底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的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10,双轴电机8的另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20,第一丝杆10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一移动座13,第一移动座13的顶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5,靠背板3的内侧设有滑动槽17,滑动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按摩箱18,按摩箱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9,连接座19与第一连杆15通过螺纹套设连接,第二丝杆20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二移动座22,第二移动座22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的一端与腿靠板5的底端相互铰接,第二丝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丝杆21,第三丝杆21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三移动座24,第三移动座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腿部训练器25,在使用该装置时,患者可以躺在训练机体1的顶端,通过手握握杆40可以带动握杆40进行臂部的张开闭合摆动,通过手臂带动脊椎进行康复训练,在需要对背部脊椎进行按摩及通过训练腿部带动脊椎进行康复时,此时通过控制双轴电机8进行运作,双轴电机8通过第一丝杆10带动第一移动座13在第一丝杆10外壁进行移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连杆15带动连接座19与靠背板3进行转动,在转动预定角度后限位块34抵住转动块33转动,此时第一连杆15即带动连接座19与按摩箱18在滑动槽17内壁向靠近棉质垫16的一侧滑动,使得按摩辊28紧贴棉质垫16一侧,此时通过转动电机9运作带动主轴26、第三转轴27与按摩辊28进行转动,继而按摩辊28通过棉质垫16对患者背部进行均匀按摩,配合臂部与腿部的锻炼,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同时双轴电机8通过第二丝杆20带动第二移动座22向一侧运动,继而通过第二连杆23带动腿靠板5进行折叠至预设角度,同时第二丝杆20带动第三丝杆21转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三移动座24带动腿部训练器25向另一端运动,推送至患者腿脚处,可供患者进行腿脚的锻炼。
29.实施例二
30.如图1~7所示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通过轴承与第一丝杆10转动连接,安装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第一移动座13、第二移动座22与第三移动座2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内壁与限位杆12的外壁为滑动连接,按摩箱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9,转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26,按摩箱18的内
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7,第三转轴27的数量设置为多个,第三转轴27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主轴26的一端与第三转轴27固定连接,第三转轴2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按摩辊28,按摩辊28与第三转轴27的轴心线不重合,腿靠板5的内侧设有连接槽29,连接槽29的内壁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有折叠板30,折叠板3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呈倾斜状,支撑杆31通过一端紧贴训练机体1的内壁对折叠板30进行支撑,训练机体1的外侧设有弧形槽32,弧形槽32的内壁尺寸与支撑杆31的外壁尺寸相匹配,第一转轴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3,训练机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转动块33设置为半圆环状,限位块34设置为四分之一圆环状,底板2的两侧均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35,转动座35的一端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6,转动杆36的一端设有限位滑槽37,限位滑槽3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8,限位滑槽37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9,复位弹簧39的一端与滑块38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3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杆40,训练机体1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腿41,靠背板3、坐板4与腿靠板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棉质垫16,在腿靠板5向下转动时,通过折叠板30带动支撑杆31进行转动,在支撑杆31转动至弧形槽32内壁时,无法对折叠板30进行支撑,此时折叠板30在弹簧合页弹力的作用下向下方折叠转动,方便腿部训练器25的推出使用,在患者想要训练臂部时,通过手握握杆40,此时患者可以通过握杆40带动滑块38在限位滑槽37内壁对抗复位弹簧39的弹力进行反复拉动,或通过手握握杆40带动转动杆36对抗弹簧转轴的弹力进行手臂向外侧的伸展运动,或者通过手握握杆40带动转动座35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对抗弹簧转轴的弹力进行往复的伸展运动,通过多角度的手臂伸展运动,从而拉动背部及脊椎,增强对脊椎的康复训练效果。
31.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该装置时,患者可以躺在训练机体1的顶端,通过手握握杆40可以带动握杆40进行臂部的张开闭合摆动,通过手臂带动脊椎进行康复训练,在需要对背部脊椎进行按摩及通过训练腿部带动脊椎进行康复时,此时通过控制双轴电机8进行运作,双轴电机8通过第一丝杆10带动第一移动座13在第一丝杆10外壁进行移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一连杆15带动连接座19与靠背板3进行转动,在转动预定角度后限位块34抵住转动块33转动,此时第一连杆15即带动连接座19与按摩箱18在滑动槽17内壁向靠近棉质垫16的一侧滑动,使得按摩辊28紧贴棉质垫16一侧,此时通过转动电机9运作带动主轴26、第三转轴27与按摩辊28进行转动,继而按摩辊28通过棉质垫16对患者背部进行均匀按摩,配合臂部与腿部的锻炼,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同时双轴电机8通过第二丝杆20带动第二移动座22向一侧运动,继而通过第二连杆23带动腿靠板5进行折叠至预设角度,同时第二丝杆20带动第三丝杆21转动,进一步的通过第三移动座24带动腿部训练器25向另一端运动,推送至患者腿脚处,可供患者进行腿脚的锻炼,在腿靠板5向下转动时,通过折叠板30带动支撑杆31进行转动,在支撑杆31转动至弧形槽32内壁时,无法对折叠板30进行支撑,此时折叠板30在弹簧合页弹力的作用下向下方折叠转动,方便腿部训练器25的推出使用,在患者想要训练臂部时,通过手握握杆40,此时患者可以通过握杆40带动滑块38在限位滑槽37内壁对抗复位弹簧39的弹力进行反复拉动,或通过手握握杆40带动转动杆36对抗弹簧转轴的弹力进行手臂向外侧的伸展运动,或者通过手握握杆40带动转动座35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对抗弹簧转轴的弹力进行往复的伸展运动,通过多角度的手臂伸展运动,从而拉动背部及脊椎,增强对脊椎的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体(1)、底板(2)、靠背板(3)、坐板(4)与腿靠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靠背板(3)通过第一转轴(6)与训练机体(1)转动连接,所述腿靠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腿靠板(5)通过第二转轴(7)与腿靠板(5)转动连接,所述训练机体(1)的顶端与坐板(4)固定连接,所述训练机体(1)的底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8),所述双轴电机(8)的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10),所述双轴电机(8)的另一个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20),所述第一丝杆(10)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一移动座(13),所述第一移动座(13)的顶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5),所述靠背板(3)的内侧设有滑动槽(17),所述滑动槽(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按摩箱(18),所述按摩箱(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9),所述连接座(19)与第一连杆(15)通过螺纹套设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0)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二移动座(22),所述第二移动座(22)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连杆(23),所述第二连杆(23)的一端与腿靠板(5)的底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丝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丝杆(21),所述第三丝杆(21)的外壁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三移动座(24),所述第三移动座(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腿部训练器(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通过轴承与第一丝杆(1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第一移动座(13)、第二移动座(22)与第三移动座(2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内壁与限位杆(12)的外壁为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箱(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9),所述转动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26),所述按摩箱(18)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7),所述第三转轴(27)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三转轴(27)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主轴(26)的一端与第三转轴(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按摩辊(28),所述按摩辊(28)与第三转轴(27)的轴心线不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靠板(5)的内侧设有连接槽(29),所述连接槽(29)的内壁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有折叠板(30),所述折叠板(3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呈倾斜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通过一端紧贴训练机体(1)的内壁对折叠板(30)进行支撑,所述训练机体(1)的外侧设有弧形槽(32),所述弧形槽(32)的内壁尺寸与支撑杆(31)的外壁尺寸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33),所述训练机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所述转动块(33)设置为半圆环状,所述限位块(34)设置为四分之一圆环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两侧均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35),所述转动座(35)的一端通过弹簧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6),所述转动杆(36)的一端设有限位滑槽(37),所述限位滑槽(3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37)的内
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9),所述复位弹簧(39)的一端与滑块(3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杆(40),所述训练机体(1)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腿(41),所述靠背板(3)、坐板(4)与腿靠板(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棉质垫(1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体、底板、靠背板、坐板与腿靠板,所述靠背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靠背板通过第一转轴与训练机体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与第三移动座,双轴电机运作分别带动靠背板进行转动,带动按摩辊紧贴棉质垫一侧,带动腿靠板进行折叠,带动腿部训练器推出,供患者进行腿脚的锻炼,训练机体整体转变为平躺状或坐椅状,同时带动腿部训练器进行推出或收纳,增加训练与按摩方式,多种康复手段对患者进行训练,大大提高患者的训练康复效果,且通过患者平躺与座靠两种方式的转变,提升患者使用的舒适度,避免患者身体整体因站立移动而造成的二次损伤,增强对患者的防护性。增强对患者的防护性。增强对患者的防护性。
技术研发人员:
李冰 詹昱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12
技术公布日:
20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