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训练用
踝关节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当人体进行
脚部运动或者训练时,若超过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则会引起踝关节损伤,踝关节周围主要有内侧的三角韧带和外侧的外侧副韧带,踝关节损伤一般主要指这些韧带的损伤,则需要踝关节保护装置对踝关节进行合理的保护;
3.公告号为cn21418174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训练伤的预防弹力踝关节保护用具,该专利所述第一固定带选用高弹力吸汗型薄布料,第二固定带选用微弹力加厚布料,先将第一固定带取出,到第一固定带上端带有条形花纹那端,穿入脚中,然后再将第二固定带拿出,将提拉弹力带穿在脚底下,第二固定带包住脚踝位置,既能保护踝关节同时,也能避免脚部出汗多的情况发生;当使用者进行脚部运动或者训练时,可能存在由于地面光滑导致人体发生侧翻,而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仅依靠自身的厚度和弹力可能无法对脚部的踝关节进行缓冲支撑,则需要一种气囊型
软垫对脚部的踝关节进行包裹,不仅能很好的保护踝关节,还能对踝关节进行软性缓冲支撑从而防止损伤,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包括u型软垫,u型软垫整体内部开设有气囊
空腔,其气囊空腔内填充有空气,u型软垫的内弧面与脚背面靠近脚后跟处的弧形面相匹配并将脚部的踝关节包裹住,u型软垫对应脚底面的两侧底端通过设置第一弹性魔术贴连接,u型软垫与第一弹性魔术贴配合能把脚部包裹住,使用者向上钩脚尖能将其脚背与小腿正面所对应的气囊空腔向中间挤压,被压缩的空气则会向u型软垫两侧的气囊空腔填充。
7.进一步,所述u型软垫对应脚后跟处的两侧部通过设置第二弹性魔术贴连接,u型软垫与第二弹性魔术贴配合能把脚后跟包裹住。
8.进一步,所述u型软垫对应位于脚背正上方且靠近脚趾处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一硅胶片,第一硅胶片与脚背对应处相贴,u型软垫对应位于脚背正上方且靠近小腿处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二硅胶片,第二硅胶片与小腿正面靠近脚背处相贴。
9.进一步,所述第一硅胶片对应脚部的一侧安装第一弹性穿戴环,第二硅胶片对应小腿的一侧安装第二弹性穿戴环。
10.进一步,所述u型软垫两侧对应脚部的外踝尖和内踝尖处均开设网状通风口,且网状通风口不影响气囊空腔的密封性。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2.此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脚部的踝关节进行软性包裹,还能使得踝关节保护装置整体穿戴稳定;使用者进行脚部训练时,当使用者的脚部呈背伸状态时,u型软垫两侧的气囊空腔处于饱和支撑状态,此饱和支撑状态正作用与对应脚部踝关节,从而对脚部踝关节进行软性的支撑夹持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处于压力状态的踝关节并形成软性缓冲支撑,当使用者的脚部呈屈曲状态时,能够使得气囊空腔整体内部的空气均匀分配,使用者往复交替进行抬腿收腿,则会持续的对处于压力状态踝关节进行保护;此外网状通风口还能够很好的对脚部的外踝尖和内踝尖进行通风散热,从而防止持续运动形成积汗。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包括u型软垫1,u型软垫1整体内部开设有气囊空腔11,其气囊空腔11内填充有空气,u型软垫1的内弧面与脚背面靠近脚后跟处的弧形面相匹配并将脚部的踝关节包裹住。
19.u型软垫1对应脚底面的两侧底端通过设置第一弹性魔术贴2连接,u型软垫1与第一弹性魔术贴2配合能把脚部包裹住,u型软垫1对应脚后跟处的两侧部通过设置第二弹性魔术贴3连接,u型软垫1与第二弹性魔术贴3配合能把脚后跟包裹住。
20.u型软垫1对应位于脚背正上方且靠近脚趾处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一硅胶片4,第一硅胶片4与脚背对应处相贴,u型软垫1对应位于脚背正上方且靠近小腿处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二硅胶片5,第二硅胶片5与小腿正面靠近脚背处相贴。
21.第一硅胶片4对应脚部的一侧安装第一弹性穿戴环41,第二硅胶片5对应小腿的一侧安装第二弹性穿戴环51。
22.u型软垫1两侧对应脚部的外踝尖和内踝尖处均开设网状通风口12,且网状通风口12不影响气囊空腔11的密封性。
23.使用时,将使用者的脚尖依次从第二弹性穿戴环51、u型软垫1的内侧、第二弹性穿戴环51穿过,直至u型软垫1的内弧面与脚背面靠近脚后跟处的弧形面相对应,再通过第一弹性魔术贴2缠绕脚部并把脚部包裹住,最后通过第二弹性魔术贴3缠绕脚后跟并把脚后跟包裹住,由此不仅能够对脚部的踝关节进行软性包裹,还能使得踝关节保护装置整体穿戴稳定。
24.使用者进行脚部训练时,两脚会交替落地,当其中一只脚处于向后抬起状态时,这只脚则呈屈曲状态,即脚背与小腿之间呈钝角;当其中另一只脚处于落地状态时,这只脚则呈背伸状态,即脚背与小腿之间呈锐角。
25.当使用者的脚部呈背伸状态时,其脚尖则受到地面的支撑作用,则其脚部的踝关节也同样处于压力状态,由于脚背与小腿之间呈锐角,其脚背与小腿正面则会将对应的硅胶片向中间挤压,使得位于两者中间的气囊空腔11被压缩,则被压缩的空气会向u型软垫1两侧的气囊空腔11填充,从而使得u型软垫1两侧的气囊空腔11处于饱和支撑状态,此饱和支撑状态正作用与对应脚部踝关节,从而对脚部踝关节进行软性的支撑夹持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处于压力状态的踝关节并形成软性缓冲支撑。
26.当使用者的脚部呈屈曲状态时,其脚尖脱离地面,则其脚部的踝关节处于放松状态,由于脚背与小腿之间呈钝角,其脚背与小腿正面则会将对应的硅胶片向两边拉扯,使得位于两者中间的气囊空腔11被拉伸,从而使得u型软垫1两侧的气囊空腔11其内部的空气向位于一对硅胶片中间的气囊空腔11补充,能够使得气囊空腔11整体内部的空气均匀分配。
27.使用者往复交替进行抬腿收腿,则会持续的对处于压力状态踝关节进行保护,第一弹性穿戴环41与第二弹性穿戴环51能够将对应的硅胶片牵引至始终与脚部对应处相贴,此外网状通风口12还能够很好的对脚部的外踝尖和内踝尖进行通风散热,从而防止持续运动形成积汗。
28.此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脚部的踝关节进行软性包裹,还能使得踝关节保护装置整体穿戴稳定;使用者进行脚部训练时,当使用者的脚部呈背伸状态时,u型软垫1两侧的气囊空腔11处于饱和支撑状态,此饱和支撑状态正作用与对应脚部踝关节,从而对脚部踝关节进行软性的支撑夹持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处于压力状态的踝关节并形成软性缓冲支撑,当使用者的脚部呈屈曲状态时,能够使得气囊空腔11整体内部的空气均匀分配,使用者往复交替进行抬腿收腿,则会持续的对处于压力状态踝关节进行保护;此外网状通风口12还能够很好的对脚部的外踝尖和内踝尖进行通风散热,从而防止持续运动形成积汗。
29.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软垫(1),u型软垫(1)整体内部开设有气囊空腔(11),其气囊空腔(11)内填充有空气,u型软垫(1)的内弧面与脚背面靠近脚后跟处的弧形面相匹配并将脚部的踝关节包裹住,u型软垫(1)对应脚底面的两侧底端通过设置第一弹性魔术贴(2)连接,u型软垫(1)与第一弹性魔术贴(2)配合能把脚部包裹住,使用者向上钩脚尖能将其脚背与小腿正面所对应的气囊空腔(11)向中间挤压,被压缩的空气则会向u型软垫(1)两侧的气囊空腔(11)填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软垫(1)对应脚后跟处的两侧部通过设置第二弹性魔术贴(3)连接,u型软垫(1)与第二弹性魔术贴(3)配合能把脚后跟包裹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软垫(1)对应位于脚背正上方且靠近脚趾处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一硅胶片(4),第一硅胶片(4)与脚背对应处相贴,u型软垫(1)对应位于脚背正上方且靠近小腿处的端部固定安装第二硅胶片(5),第二硅胶片(5)与小腿正面靠近脚背处相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片(4)对应脚部的一侧安装第一弹性穿戴环(41),第二硅胶片(5)对应小腿的一侧安装第二弹性穿戴环(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软垫(1)两侧对应脚部的外踝尖和内踝尖处均开设网状通风口(12),且网状通风口(12)不影响气囊空腔(11)的密封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训练用踝关节保护装置,包括U型软垫,U型软垫整体内部开设有气囊空腔,其气囊空腔内填充有空气,U型软垫的内弧面与脚背面靠近脚后跟处的弧形面相匹配并将脚部的踝关节包裹住,U型软垫对应脚底面的两侧底端通过设置第一弹性魔术贴连接,U型软垫与第一弹性魔术贴配合能把脚部包裹住,使用者向上钩脚尖能将其脚背与小腿正面所对应的气囊空腔向中间挤压,被压缩的空气则会向U型软垫两侧的气囊空腔填充,使得U型软垫两侧的气囊空腔处于饱和支撑状态,此饱和支撑状态正作用与对应脚部踝关节,从而对脚部踝关节进行软性的支撑夹持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处于压力状态的踝关节并形成软性缓冲支撑。性缓冲支撑。性缓冲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
刘欣伟 李涵 李宝 金文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13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