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是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2.膝关节损伤患者在借助康复训练设备进行康复训练时,可利用双手操作康复训练设备,促使自己的膝关节被动弯曲达到训练目的,也可以在不借助双手的情况下,腿部主动发力弯曲达到训练目的。
3.经检索,申请号为202120183378.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下肢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升降调节杆、训练座板、支撑板、滑动式可复原关节往复训练装置和手动辅助训练装置,
所述升降调节杆设于底板上,所述训练座板设于升降调节杆上,所述支撑板设于底板上,所述滑动式可复原关节往复训练装置设于支撑板上,所述手动辅助训练装置铰接设于滑动式可复原关节往复训练装置上,所述滑动式可复原关节往复训练装置包括滑槽、
脚部固定滑块、腿部固定带、连接螺杆、挂环和复原阻力弹簧,所述滑槽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脚部固定滑块滑动设于滑槽上,所述腿部固定带设于脚部固定滑块上,所述连接螺杆螺纹连接设于脚部固定滑块侧壁上,所述挂环设于连接螺杆上,所述复原阻力弹簧一端设于滑槽内壁上,所述复原阻力弹簧陵端设于脚部固定滑块侧壁上,所述手动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手拉环和拉杆,所述手拉环铰接设于挂环上。通过该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了解到,患者可以腿部自行发力,使膝关节弯曲达到达到训练目的,也可以借助双手拉动手拉环,利用手臂的力量,促使自己的膝关节被动弯曲达到训练目的,但该专利文献记载的技术方案不足之处在于,脚部固定滑块的静态下的位置受复原阻力弹簧的限制,因此,静态下的脚部固定滑块与训练座板间的间距是固定的,而由于不同患者,腿部的长度都是不一样的,脚部固定滑块与训练座板间的间距比较大时,对于腿部较短的患者来说,坐在训练座板上时,脚部可能会够不着脚部固定滑块,因此无法适用于腿部较短的患者的康复训练,虽然说可以通过调节升降调节杆使训练座板高度降低的方式克服,但却取决于脚部能够伸到脚部固定滑块正上方才行,如果无法伸到,则通过调节升降调节杆的方式也无法解决该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静态下的脚部固定滑块与训练座板间的间距无法调整而导致其无法适用于腿部较短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这一问题,而提供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底板、训练座椅、滑板、
水平驱动机构、脚部滑块、复原阻力弹簧、脚部放置槽、摆杆、连杆。所述训练座椅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板通过水平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滑板上开设有两组导向平行于水平滑动导向机构导向的滑槽,所述水平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并驱动滑板沿着水平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趋近或远离所述训练座椅,所述脚部滑块共两组,并分别滑动连接在
两组所述滑槽,所述复原阻力弹簧共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两组滑槽内,其一端连接相应滑槽内壁,另一端连接相应滑槽内的脚部滑块,所述脚部放置槽共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两组脚部滑块上端,所述摆杆与连杆所组成的联动机构共两组,分别相邻于两组脚部滑块,所述摆杆下端与滑板上端面铰接,摆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握把,所述连杆一端相邻于摆杆中部并与摆杆本体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脚部滑块上所设的转轴转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外矩形
套筒、内矩形套筒、竖直丝杠、驱动块、第一斜齿轮、传动轴。所述外矩形套筒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内矩形套筒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矩形套筒内侧且上端连接训练座椅底面,所述竖直丝杠位于所述外矩形套筒、内矩形套筒所形成的的共同内腔中,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驱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竖直丝杠的螺纹部并与内矩形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相邻竖直丝杠下端并同轴设置在其本体上,所述传动轴水平贯穿外矩形套筒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其位于外矩形套筒内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另一端设有摇柄。
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外矩形套筒内部侧壁上的下行限位条。
8.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滑动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板上的水平导轨以及与所述水平导轨滑动连接的条形滑块,所述条形滑块支撑连接滑板下端面。
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板上的水平丝杠及与所述水平丝杠的螺纹部连接的丝母,所述水平丝杠的一端设有旋转手柄,所述丝母连接滑板下端面。
10.进一步的,两组所述滑槽内均水平设有贯穿脚部滑块和穿过复原阻力弹簧中心孔的导杆。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通过水平驱动机构的设置,能够驱动滑板沿着水平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趋近或远离训练座椅,从而使滑板上的脚部滑块及脚部滑块上的脚部放置槽随之趋近或远离训练座椅,并结合训练座椅能够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进行高度调节,能够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因此对于腿部较短的患者来说,也能够适用。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16.图3是图2剖视图。
17.1、底板,2、训练座椅,30、外矩形套筒,31、内矩形套筒,32、竖直丝杠,33、驱动块,34、第一斜齿轮,35、传动轴,36、第二斜齿轮,37、摇柄,38、下行限位条,4、滑板,50、水平导轨,51、条形滑块,6、滑槽,70、水平丝杠,71、丝母,72,旋转手柄,8、脚部滑块,9、复原阻力弹簧,10、脚部放置槽,11、摆杆,12、连杆,13、握把,14、转轴,15、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底板1、训练座椅2、滑板4、水平驱动机构、脚部滑块8、复原阻力弹簧9、脚部放置槽10、摆杆11、连杆12。训练座椅2通过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设置在底板1上,滑板4通过水平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滑板4上开设有两组导向平行于水平滑动导向机构导向的滑槽6,水平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板1上,并驱动滑板4沿着水平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趋近或远离训练座椅2,脚部滑块8共两组,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滑槽6,复原阻力弹簧9共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两组滑槽6内,其一端连接相应滑槽6内壁,另一端连接相应滑槽6内的脚部滑块8,另外,在两组滑槽6内均水平设有贯穿脚部滑块8和穿过复原阻力弹簧9中心孔的导杆15,利用导杆15的设置,为复原阻力弹簧9的形变提供稳定导向,脚部放置槽10共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两组脚部滑块8上端,摆杆11与连杆12所组成的联动机构共两组,分别相邻于两组脚部滑块8,摆杆11下端与滑板4上端面铰接,摆杆11上端转动连接有握把13,连杆12一端相邻于摆杆11中部并与摆杆11本体铰接,连杆1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脚部滑块8上所设的转轴14转动连接。通过水平驱动机构的设置,能够驱动滑板4沿着水平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趋近或远离训练座椅2,从而使滑板4上的脚部滑块8及脚部滑块8上的脚部放置槽10随之趋近或远离训练座椅2,并结合训练座椅2能够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进行高度调节,能够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借助本实用新型进行康复训练时,根据自己的腿长,利用升降调节机构、水平驱动机构的调节,都能够使不同腿长的患者坐在训练座椅2上时,大腿保持水平状态,小腿倾斜,脚部放置在脚部放置槽10内,以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即使对于腿部较短的患者来说,在其脚部因腿短而无法放置在脚部放置槽10内时,可通过调节水平驱动机构,使滑板4沿着水平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趋近训练座椅2,从而使脚部滑块8及脚部滑块8上的脚部放置槽10随之移动,如果此时因患者坐在训练座椅2高度过高脚部无法放置在脚部放置槽10内时,利用升降调节机构调节,降低训练座椅2高度即可。患者坐在训练座椅2上,双脚分别放置在两组脚部放置槽10内后,患者依靠双腿主动发力,腿部向内弯曲,利用脚后跟推挤脚部放置槽10内侧壁,从而使脚部滑块8克服复原阻力弹簧9的拉力,朝着训练座椅2方向移动,膝关节主动弯曲,而复原阻力弹簧9受拉变形并对两组脚部滑块8起到往回拉的弹力,可以给患者的腿部施加阻力使得患者的膝关节部分得到训练;患者在需要借助双手发力使膝关节被动弯曲时,利用双手分别回拉两组摆杆11上端的握把13,摆杆11以其下端的铰接点为圆心发生向下偏摆,摆杆11向下偏摆的过程中,促使连杆12通过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14推动脚部滑块8克服复原阻力弹簧9的拉力,朝着训练座椅2方向移动,而分别放置在两组脚部放置槽10内的双脚随之移动,从而使患者膝关节被动弯曲,可以使患者借助手臂的力量对膝关节进行训练的目的,患者需要借助双手发力使膝关节被动弯曲时,可能是因为患者腿部因膝关节的原因不能完全发力,所以在患者膝关节被动弯曲到位后,双手不能立马脱离两组摆杆11上端的握把13,使复原阻力弹簧9瞬间恢复原状,这样容易对膝关节造成伤害,还是需要借助双手的臂力慢慢回放握把13,使复原阻力弹簧9慢慢恢复原状,从而使膝关节慢慢从弯曲变为伸张状态。
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水平驱动机构调节机构,可用于调节训练座椅2的高度,
其具体包括外矩形套筒30、内矩形套筒31、竖直丝杠32、驱动块33、第一斜齿轮34、传动轴35。外矩形套筒30设置在底板1上,内矩形套筒31滑动设置在外矩形套筒30内侧且上端连接训练座椅2底面,竖直丝杠32位于外矩形套筒30、内矩形套筒31所形成的的共同内腔中,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驱动块33螺纹连接竖直丝杠32的螺纹部并与内矩形套筒3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34相邻竖直丝杠32下端并同轴设置在其本体上,传动轴35水平贯穿外矩形套筒30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其位于外矩形套筒30内部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斜齿轮34啮合的第二斜齿轮36,另一端设有摇柄37,外矩形套筒30内部侧壁上还对称设有用于限制内矩形套筒31下移行程的下行限位条38。
21.利用升降水平驱动机构调节训练座椅2高度的操作过程如下:
22.通过摇动摇柄37使传动轴35驱动第二斜齿轮36旋转,第二斜齿轮36则驱动与其啮合的第一斜齿轮34旋转,第一斜齿轮34则带动与其连接的竖直丝杠32旋转,竖直丝杠32在旋转时,则驱动与其螺纹部连接的驱动块33上移或下移,从而使与驱动块33连接的内矩形套筒31上移或下移,与内矩形套筒31上端连接的训练座椅2则随之上移或下移,最终而实现训练座椅2的高度调节。
23.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滑动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板1上的水平导轨50以及与水平导轨50滑动连接的条形滑块51,条形滑块51支撑连接滑板4下端面,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板1上的水平丝杠70及与水平丝杠70的螺纹部连接的丝母71,水平丝杠70的一端设有旋转手柄72,丝母71连接滑板4下端面。
24.利用水平驱动机构驱动滑板4沿着水平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趋近或远离训练座椅2的操作过程如下:
25.通过操作旋转手柄72使水平丝杠70旋转,与水平丝杠70的螺纹部连接的丝母71则带动滑板4通过条形滑块51在水平导轨50上沿着水平导轨50的导向平移,实现滑板4平移趋近或远离训练座椅2。
26.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训练座椅(2),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滑板(4),通过水平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滑板(4)上开设有两组导向平行于水平滑动导向机构导向的滑槽(6);水平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板(1)上,并驱动滑板(4)沿着水平滑动导向机构的导向趋近或远离所述训练座椅(2);脚部滑块(8),共两组,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所述滑槽(6);复原阻力弹簧(9),共两组,分别设置在两组滑槽(6)内,其一端连接相应滑槽(6)内壁,另一端连接相应滑槽(6)内的所述脚部滑块(8);脚部放置槽(10),共两组,分别设置在两组脚部滑块(8)上端;摆杆(11)及一端与其中部相邻并铰接其本体的连杆(12),共两组,分别相邻于两组脚部滑块(8),所述摆杆(11)下端与滑板(4)上端面铰接,摆杆(11)上端转动连接有握把(13),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脚部滑块(8)上所设的转轴(14)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外矩形套筒(30),设置在底板(1)上;内矩形套筒(31),滑动设置在所述外矩形套筒(30)内侧且上端连接训练座椅(2)底面;竖直丝杠(32),位于所述外矩形套筒(30)、内矩形套筒(31)所形成的共同内腔中,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驱动块(33),螺纹连接所述竖直丝杠(32)的螺纹部并与内矩形套筒(3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34),相邻竖直丝杠(32)下端并同轴设置在其本体上;传动轴(35),水平贯穿外矩形套筒(30)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其位于外矩形套筒(30)内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齿轮(34)啮合的第二斜齿轮(36),另一端设有摇柄(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外矩形套筒(30)内部侧壁上的下行限位条(3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板(1)上的水平导轨(50)以及与所述水平导轨(50)滑动连接的条形滑块(51),所述条形滑块(51)支撑连接滑板(4)下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底板(1)上的水平丝杠(70)及与所述水平丝杠(70)的螺纹部连接的丝母(71),所述水平丝杠(70)的一端设有旋转手柄(72),所述丝母(71)连接滑板(4)下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滑槽(6)内均水平设有贯穿脚部滑块(8)和穿过复原阻力弹簧(9)中心孔的导杆(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底板、训练座椅、滑板、水平驱动机构、脚部滑块、复原阻力弹簧、脚部放置槽、摆杆、连杆。训练座椅通过升降调节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滑板通过水平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设置在底板上,滑板上开设有两组导向平行于水平滑动导向机构导向的滑槽,水平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板上,脚部滑块共两组,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组滑槽,复原阻力弹簧共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两组滑槽内,脚部放置槽共两组,并分别设置在两组脚部滑块上端,摆杆与连杆所组成的联动机构共两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型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型适用于不同腿长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
王明霞 王艾君 张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13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