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女性用
护垫,具体的说,是一种防侧漏护垫。
背景技术:
2.卫生巾护垫是为了帮助女性在月经期间能有较佳的生活质量而发明的卫生用品,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下,卫生巾的设计越来越多样化,从而能提升不同层面的舒适度。
3.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9437502u公开的一种新型卫生护垫,包括护垫本体,护垫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吸水层、防水层以及包装层,且护垫本体的两侧均设有防漏护翼,防漏护翼包括防漏部以及衔接部,衔接部上设有阻挡凸起,阻挡凸起内部设有吸水芯体。
4.上述的结构中,在阻挡凸起内设置吸水芯体,使得阻挡凸起具有吸收功能,但由于防漏护翼部分位于护垫本体两侧,阻挡凸起吸收液体后,容易出现膨胀而顶压皮肤,降低舒适度,而且当阻挡凸起吸收量满后,液体依然向外侧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侧漏护垫,旨在解决上述的阻挡凸起吸满液体后依然向外侧漏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侧漏护垫,其具有吸收垫,
所述吸收垫两侧设置有挡流部,所述挡流部包括
侧翼拒
水面料层,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固定在吸收垫两侧,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靠近吸收垫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挡流条,所述挡流条位于吸收垫两侧边缘的上方,以使挡流条的下端与吸收垫的表面之间形成阻流区。
7.进一步的,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靠近吸收垫的一侧通过折弯而形成所述挡流条,以使挡流条覆盖在吸收垫的两侧边缘上。
8.具体地,所述挡流条与侧翼拒水面料层为一体式结构。
9.更具体地,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为拒水无纺布。
10.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垫为hipe的聚合形成的开孔泡沫。
11.具体地,所述吸收垫上端设置有表层无纺布,该表层无纺布的两侧与侧翼拒水面料层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垫和侧翼拒水面料层的下端设置有底膜。
13.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垫与表层无纺布之间设置有功能性芯片。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侧翼拒水面料层的一侧设置挡流条,使挡流条相对于吸收垫凸起来,并且形成阻流区,当液体量较大,液体在吸收垫上向两侧流动时,液体可进入阻流区内,防止液体流出吸收垫的吸收范围,同时液体在阻流区内进行导流,并吸收垫进行吸收,从而防止出现侧漏现象,而且挡流条是侧翼拒水面料层所形成的,不需要吸水芯片,减少使用过程中出现顶压皮肤的现象,防止影响舒适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侧漏护垫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侧漏护垫的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吸收垫1、表层无纺布2、侧翼拒水面料层3、挡流条4、阻流区5、底膜6。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9.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具有吸收垫1,吸收垫1为hipe的聚合形成的开孔泡沫,所述吸收垫1两侧设置有挡流部,所述挡流部包括侧翼拒水面料层3,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3固定在吸收垫1两侧,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3靠近吸收垫1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挡流条4,所述挡流条4位于吸收垫1两侧边缘的上方,以使挡流条4的下端与吸收垫1的表面之间形成阻流区5;本实施例通过在侧翼拒水面料层3的一侧设置挡流条4,使挡流条4相对于吸收垫1凸起来,并且形成阻流区5,当液体量较大,液体在吸收垫1上向两侧流动时,液体可进入阻流区5内,防止液体流出吸收垫1的吸收范围,同时液体在阻流区5内进行导流,并通过吸收垫1进行吸收,从而防止出现侧漏现象,而且挡流条4是侧翼拒水面料层3所形成的,不需要吸水芯片,减少使用过程中出现顶压皮肤的现象,防止影响舒适性。
20.本实施例的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3靠近吸收垫1的一侧通过折弯而形成所述挡流条4,挡流条4与侧翼拒水面料层3为一体式结构,以使挡流条4覆盖在吸收垫1的两侧边缘上;其中,侧翼拒水面料层3为拒水无纺布,使得挡流条4都具备拒水性能,从而令到阻流区5内阻挡液体时,液体不会被挡流条4吸收,而是使得液体在阻流区5内进行流动,从而被吸收垫1吸收。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吸收垫1上端设置有表层无纺布2,该表层无纺布2的两侧与侧翼拒水面料层3相连接,以使挡流条4同时位于表层无纺布2的上方,以便于进一步阻挡液体从侧面漏出。
22.还需要说明的是,吸收垫1和侧翼拒水面料层3的下端设置有底膜6
23.实施例二
24.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吸收垫1与表层无纺布2之间设置有功能性芯片,其中功能性芯片为蓝芯片或抗菌芯片。
2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侧漏护垫,其具有吸收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1)两侧设置有挡流部,所述挡流部包括侧翼拒水面料层(3),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3)固定在吸收垫(1)两侧,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3)靠近吸收垫(1)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挡流条(4),所述挡流条(4)位于吸收垫(1)两侧边缘的上方,以使挡流条(4)的下端与吸收垫(1)的表面之间形成阻流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3)靠近吸收垫(1)的一侧通过折弯而形成所述挡流条(4),以使挡流条(4)覆盖在吸收垫(1)的两侧边缘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条(4)与侧翼拒水面料层(3)为一体式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3)为拒水无纺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1)为hipe的聚合形成的开孔泡沫。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1)上端设置有表层无纺布(2),该表层无纺布(2)的两侧与侧翼拒水面料层(3)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1)和侧翼拒水面料层(3)的下端设置有底膜(6)。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侧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1)与表层无纺布(2)之间设置有功能性芯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侧漏护垫,其具有吸收垫,所述吸收垫两侧设置有挡流部,所述挡流部包括侧翼拒水面料层,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固定在吸收垫两侧,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靠近吸收垫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挡流条,所述挡流条位于吸收垫两侧边缘的上方,以使挡流条的下端与吸收垫的表面之间形成阻流区,所述侧翼拒水面料层靠近吸收垫的一侧通过折弯而形成所述挡流条,以使挡流条覆盖在吸收垫的两侧边缘上,所述挡流条与侧翼拒水面料层为一体式结构;该防侧漏护垫的挡流条是侧翼拒水面料层所形成的,不需要吸水芯片,减少使用过程中出现顶压皮肤的现象,防止影响舒适性。影响舒适性。影响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
杨君 张加鸿 曾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中柔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