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零
浮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
背景技术:
2.零浮力电缆是一种特殊的耐海水电缆,它采用了优质的材料和工艺设计,很好的降低了电缆本身的重量,使电缆能够浮于水面,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机械强度和阻水性能,其通常连通于海底机器人,零浮力电缆本身的阻水性能比较好,但其配合着海底机器人在海底工作时依然存在着问题,就比如:
3.由于零浮力电缆线芯末端与海底机器人电源端口的连接方式通常为卡合插接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而海底机器人在海底处工作时,会对连接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进行拉扯,由于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线芯与海底机器人电源端口连接处为卡合插接或螺纹的连接方式,使零浮力电缆线在受到海底机器人的拉扯时电缆与机器人连接的部位容易发生扭动、扯拽,而会使零浮力电缆线与海底机器人之间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松动,从而会出现渗水短路损坏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线芯与海底机器人电源端口连接处为卡合插接或螺纹的连接方式,使零浮力电缆线在受到海底机器人的拉扯时电缆与机器人连接的部位容易发生扭动、扯拽,而会使零浮力电缆线与海底机器人之间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松动,从而会出现渗水短路损坏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包括零浮力电缆本体,
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外侧套接有外护套,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安装有
套头,且所述套头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可使得零浮力电缆本体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起到防水作用的密封机构,且所述套头内部左侧螺纹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可对海底机器人与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在拉扯过程中防止脱落的锁紧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套头上下两侧的注气筒,且两个所述注气筒内端设置有气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接头上下两侧的伸缩杆,且两个所述伸缩杆外侧均卡设有弹簧,两个所述伸缩杆上下外端均固定有注气杆。
6.优选的,所述气囊呈环形结构,且所述气囊上下两侧均与所述注气筒相互连通,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气囊的膨胀能够有效的与密封槽密封贴合,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海水渗进纤芯连接处,即导致出现短路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安全性。
7.优选的,所述接头右端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侧与所述气囊外侧相互
贴合,上述结构的设计,此处设置的作用与上方相同。
8.优选的,所述接头内壁与所述注气杆外侧为密封卡合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接头与注气杆能够有效的将接头与套头进行紧固,从而避免了两者之间在海水晃动的作用下产生分离的问题,进行提高了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与海底机器人电源端口的密封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利用接头上下两侧的注气杆,能够有效的配合着弹簧的回弹蓄力密封卡合在注气筒内侧,此时注气筒内侧气体会增压,从而使得注气筒末端连接的环形气囊发生膨胀,并与密封槽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的使得零浮力电缆本体套头与海底机器人接头密封连接,与现有的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相比,不仅避免了当海底机器人在水底工作时,零浮力电缆本体与其连接处出现渗水的问题,还能避免两者之间在海水晃动的作用下产生分离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与海底机器人电源端口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所示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零浮力电缆本体;2、外护套;3、套头;4、密封机构;401、注气筒;402、气囊;5、接头;501、密封槽;6、锁紧机构;601、伸缩杆;602、弹簧;603、注气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包括零浮力电缆本体1、外护套2、套头3、密封机构4、注气筒401、气囊402、接头5、密封槽501、锁紧机构6、伸缩杆601、弹簧602和注气杆603,零浮力电缆本体1外侧套接有外护套2,零浮力电缆本体1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安装有套头3,且套头3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可使得零浮力电缆本体1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起到防水作用的密封机构4,且套头3内部左侧螺纹连接有接头5,接头5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可对海底机器人与零浮力电缆本体1在拉扯过程中防止脱落的锁紧机构6。
实施例
17.请参照图1-3,密封机构4包括安装在套头3上下两侧的注气筒401,且两个注气筒401内端设置有气囊402,锁紧机构6包括安装在接头5上下两侧的伸缩杆601,且两个伸缩杆601外侧均卡设有弹簧602,两个伸缩杆601上下外端均固定有注气杆603,接头5右端外侧开设有密封槽501,密封槽501内侧与气囊402外侧相互贴合,接头5内壁与注气杆603外侧为密
封卡合结构,气囊402呈环形结构,且气囊402上下两侧均与注气筒401相互连通,当零浮力电缆本体1与海底机器人连接时,首先将套头3一端贯穿的零浮力电缆本体1线芯与海底机器人接头5外端伸出的电缆线芯缠绕连接,接着将套头3配合着内螺纹与接头5外侧拧紧,直至拧不动为止,此时密封槽501内侧刚好与气囊402外侧相互贴合,然后将接头5上下两侧的注气杆603围绕着对应的伸缩杆601,旋转至套头3上下两侧的注气筒401旁边,再通过手动将注气杆603配合着弹簧602向外侧拉开,并使得注气杆603再次配合着弹簧602的回弹蓄力密封卡合在注气筒401内侧,此时注气筒401气体会增压,从而使得注气筒401末端连接的环形气囊402发生膨胀,并与密封槽501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的使得零浮力电缆本体1套头3与海底机器人接头5密封连接,进而避免了当海底机器人在水底工作时,零浮力电缆本体1与其连接处出现渗水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与海底机器人电源端口的密封性。
18.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当零浮力电缆本体1与海底机器人连接时,首先将套头3一端贯穿的零浮力电缆本体1线芯与海底机器人接头5外端伸出的电缆线芯缠绕连接,接着将套头3配合着内螺纹与接头5外侧拧紧,直至拧不动为止,此时密封槽501内侧刚好与气囊402外侧相互贴合,然后将接头5上下两侧的注气杆603围绕着对应的伸缩杆601,旋转至套头3上下两侧的注气筒401旁边,再通过手动将注气杆603配合着弹簧602向外侧拉开,并使得注气杆603再次配合着弹簧602的回弹蓄力密封卡合在注气筒401内侧,此时注气筒401气体会增压,从而使得注气筒401末端连接的环形气囊402发生膨胀,并与密封槽501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的使得零浮力电缆本体1套头3与海底机器人接头5密封连接,进而避免了当海底机器人在水底工作时,零浮力电缆本体1与其连接处出现渗水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与海底机器人电源端口的密封性,这便是本案的工作原理,由此,完成一系列工作。
1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包括零浮力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1)外侧套接有外护套(2),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1)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安装有套头(3),且所述套头(3)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可使得零浮力电缆本体(1)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起到防水作用的密封机构(4),且所述套头(3)内部左侧螺纹连接有接头(5),所述接头(5)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可对海底机器人与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1)在拉扯过程中防止脱落的锁紧机构(6);所述密封机构(4)包括安装在所述套头(3)上下两侧的注气筒(401),且两个所述注气筒(401)内端设置有气囊(402);所述锁紧机构(6)包括安装在所述接头(5)上下两侧的伸缩杆(601),且两个所述伸缩杆(601)外侧均卡设有弹簧(602),两个所述伸缩杆(601)上下外端均固定有注气杆(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02)呈环形结构,且所述气囊(402)上下两侧均与所述注气筒(401)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右端外侧开设有密封槽(5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501)内侧与所述气囊(402)外侧相互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内壁与所述注气杆(603)外侧为密封卡合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带铠装的光电复合零浮力电缆,包括零浮力电缆本体,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外侧通过弹性填充物套接有外护套,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安装有套头,且所述套头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可使得零浮力电缆本体末端与海底机器人连接处起到防水作用的密封机构,所述接头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可对海底机器人与所述零浮力电缆本体在拉扯过程中防止脱落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接头上下两侧的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机构和锁紧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不仅避免了当海底机器人在水底工作时,零浮力电缆本体与其连接处出现渗水的问题,还能避免两者之间在海水晃动的作用下产生分离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万松 李兵 闵泽宇 丁运生 王学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凌宇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