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
火灾报警器,又称烟雾报警器,是防止火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的作用是用于探测有大量烟雾导致引发火灾,且随着科技的不但进步,现有的烟雾报警器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和智能化,具体是能够对自身附近的烟雾浓度、温度或可燃气体进行实时检测。
3.目前,火灾报警器已成为楼宇火灾的安防的必须不可少的消防装置之一了,但当火灾真正发生时,火焰易蔓延至天花板处后,很容易就烧毁火灾报警器,导致楼宇消防系统被破化,后续重建维修的难度大,且成本高,而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提供了相关技术方案,例如cn202022070722.8一种楼宇智能化报警装置,其说明书公开了相关的技术方案,即“第一开关单元响应温度比较信号并发出开关信号控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并带动火灾报警器由第一开口处进入到壳体内,使得火焰蔓延至天花板处时不易烧毁火灾报警器,增加火灾报警器的使用寿命”,公知常识可知,火灾报警器的价格多在百元内,而气缸的价格多在千元左右,由此可见,实际使用受成本因素限制,实施难度大,且气缸类的电气元件需辅以相关控制器类的电子元件,而电子元件在火灾现场使用时的稳定性较差也已然是行业内部公知的,因此,针对火灾报警器自身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申请人将提供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包括、火灾报警器、智能终端,所述火灾报警器的顶部安装在的底部,且火灾报警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火灾报警器的外侧套装有保护
框架,所述保护框架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拼装槽,且两个拼装槽的内侧均套装有
防护部件,所述防护部件的一侧与的底面之间安装有限位结构。
6.精选的,所述火灾报警器内部的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智能终端电性连接,且导线隐藏安装在的内部进行排线固定。
7.精选的,所述防护部件由防护板、延伸弧板、压缩弹簧组成,且防护板的一侧卡接在拼装槽内侧,所述防护板的另一侧与延伸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缩弹簧的内壁和保护框架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在。
8.精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卡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一端延伸至保护框架底部的内壁进行固定安装,对防护板进行支撑,且防护板、延伸弧板以及保护框架均为耐火材料制成。
9.精选的,所述保护框架的顶部与的底部之间采用螺丝进行固定安装,且保护框架
底部结构的内壁与火灾报警器不接触,火灾报警器与保护框架两者维持各自结构的独立性。
10.精选的,所述限位结构由螺栓和低燃点绳组成,且螺栓的一端与低燃点绳的一端进行捆系固定,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锁合在底部的内侧,且低燃点绳的另一端与防护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低燃点绳采用燃点低的绳类材料,即棉绳。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保护框架、保护框架内部的开设的两个拼装槽、两个防护部件以及两个限位结构综合组装后,将形成往复开合的防火密封机构,后续配合在火灾报警器使用过程中,于火灾现场,火灾报警器检测到高温和烟雾,传导信号至智能终端实现火灾报警,而当火势上行至火灾报警器所在区域后,两个限位结构内部的低燃点绳因被点燃后,燃烧断裂,而后两个防护部件失去牵制,在各自内部的压缩弹簧的弹性复位下,两个防护部件自动卡装到保护框架底部的内侧,实现对火灾报警器的封闭防火保护。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框架、保护框架内部的开设的两个拼装槽、两个防护部件以及两个限位结构综合组装形成的防火密封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的装置而言,触发条件简单且可靠,因实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框架的俯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天花板;2、火灾报警器;3、保护框架;4、拼装槽;5、防护部件;51、防护板;52、延伸弧板;53、压缩弹簧;6、限位结构;61、螺栓; 62、低燃点绳;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图2,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包括1、火灾报警器 2、智能终端,火灾报警器2的顶部安装在1的底部,且火灾报警器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火灾报警器2内部的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智能终端电性连接,且导线隐藏安装在1的内部进行排线固定,以隐藏于1内部的方式安装导线,将有利于提升整体装置的美观。
21.请参阅图1、图2、图3,火灾报警器2的外侧套装有保护框架3,保护框架3的顶部与1的底部之间采用螺丝进行固定安装,且保护框架3底部结构的内壁与火灾报警器2不接触,火灾报警器2与保护框架3两者维持各自结构的独立性,保护框架3对火灾报警器2的外侧进行环绕,在不耽误火灾报警器2作业的同时为后续环绕火灾报警器2设置的部件提供支撑结构。
22.请参阅图1、图2,保护框架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拼装槽4,两个拼装槽4的内侧均套装有防护部件5,防护部件5由防护板51、延伸弧板52、压缩弹簧53组成,且防护板51的一侧卡接在拼装槽4内侧,防护板51的另一侧与延伸弧板5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压缩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压缩弹簧53 的内壁和保护框架3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在,防护部件5内部的压缩弹簧53 在受外力作用下,可使防护板51与延伸弧板52进行往复移动,防护板51的内部卡接有导向杆7,且导向杆7的一端延伸至保护框架3底部的内壁进行固定安装,对防护板51进行支撑,且防护板51、延伸弧板52以及保护框架3 均为耐火材料制成,导向杆7作为导向结构,是对防护板51后续的往复移动提供约束和导向,提升防护板51移动时的稳定和准确。
23.请参阅图1、图2,防护部件5的一侧与1的底面之间安装有限位结构6,限位结构6由螺栓61和低燃点绳62组成,且螺栓61的一端与低燃点绳62 的一端进行捆系固定,螺栓61的另一端螺纹锁合在1底部的内侧,且低燃点绳62的另一端与防护板5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低燃点绳62采用燃点低的绳类材料,即棉绳,保护框架3、上述的保护框架3内部的开设的两个拼装槽4、两个防护部件5以及两个限位结构6综合组装后,将形成往复开合的防火密封机构,后续配合在火灾报警器2使用过程中,于火灾现场,火灾报警器2 检测到高温和烟雾,传导信号至智能终端实现火灾报警。
24.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火灾报警器2所在区域出现火灾时,火灾报警器2 内部的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分别检测出高温和烟雾,并将相关的信号传导至智能终端进行火灾报警,而当火势上行至火灾报警器2所在区域后,两个限位结构6内部的低燃点绳62被火点燃,进而燃烧断裂,而两个低燃点绳62的断裂将会使两个防护部件5内部的防护板51和延伸弧板52恢复自动活动的能力,继而在各自连接的压缩弹簧53的弹性复位下,两个防护板51 自动卡装到保护框架3底部的内侧,对保护框架3底部内侧的空间进行密封,进而实现对火灾报警器2的封闭防火保护。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包括(1)、火灾报警器(2)、智能终端,所述火灾报警器(2)的顶部安装在(1)的底部,且火灾报警器(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器(2)的外侧套装有保护框架(3),所述保护框架(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拼装槽(4),且两个拼装槽(4)的内侧均套装有防护部件(5),所述防护部件(5)的一侧与(1)的底面之间安装有限位结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器(2)内部的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智能终端电性连接,且导线隐藏安装在(1)的内部进行排线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5)由防护板(51)、延伸弧板(52)、压缩弹簧(53)组成,且防护板(51)的一侧卡接在拼装槽(4)内侧,所述防护板(51)的另一侧与延伸弧板(5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压缩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压缩弹簧(53)的内壁和保护框架(3)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1)的内部卡接有导向杆(7),且导向杆(7)的一端延伸至保护框架(3)底部的内壁进行固定安装,对防护板(51)进行支撑,且防护板(51)、延伸弧板(52)以及保护框架(3)均为耐火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3)的顶部与(1)的底部之间采用螺丝进行固定安装,且保护框架(3)底部结构的内壁与火灾报警器(2)不接触,火灾报警器(2)与保护框架(3)两者维持各自结构的独立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由螺栓(61)和低燃点绳(62)组成,且螺栓(61)的一端与低燃点绳(62)的一端进行捆系固定,所述螺栓(61)的另一端螺纹锁合在(1)底部的内侧,且低燃点绳(62)的另一端与防护板(5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低燃点绳(62)采用燃点低的绳类材料,即棉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消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楼宇智能化消防报警装置,包括、火灾报警器、智能终端,火灾报警器的顶部安装在的底部,且火灾报警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保护框架、保护框架内部的开设的两个拼装槽、两个防护部件以及两个限位结构综合组装后,将形成往复开合的防火密封机构,后续配合在火灾报警器使用过程中,于火灾现场,火灾报警器检测到高温和烟雾,传导信号至智能终端实现火灾报警,当火势上行至火灾报警器所在区域,两个限位结构内部的低燃点绳被点燃后,燃烧断裂,而后两个防护部件失去牵制,在各自内部的压缩弹簧的弹性复位下,两个防护部件卡装到保护框架内侧,封闭防火保护。闭防火保护。闭防火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
马瑞卿 魏文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瑞达智联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8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