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字型。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栓与渗透罐和安装架均相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关于安装架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磁性浮球与防护壳相对滑动连接。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衔接块为“l”字型,且衔接栓与衔接块、安装架和渗透罐均相对螺纹连接,所述衔接栓在衔接块上呈等间距设置。
22.(三)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连接块与密封条均呈“l”字型,且连接块与安装架以及渗透罐均通过连接栓进行连接,使得渗透罐与安装架的连接处被密封条进行密封,避免渗透膜本体左端的溶液直接从缝隙连接处到达渗透膜本体右端。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衔接块呈“l”字型,衔接栓在衔接块上呈等间距设置,使得安装架与渗透罐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便于后续隔离板直接与安装架进行卡合。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磁性浮球初始状态处于防护壳的中心位置并与防护壳内端的磁铁进行磁性连接,使得磁性浮球处于浮起状态,当增压泵对渗透膜本体右端的溶液进行抽取导致隔离板右端的压强发生变化,磁性浮球被吸附上去,原水接水管的原水通过防护壳由回流管进入渗透罐内部,缓解渗透罐内部右端的压强。
附图说明
2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27.图1为实施例一中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实施例一中衔接栓与衔接块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实施例一中正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实施例一中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例说明:1、渗透罐;2、耐压盖;3、隔离板;4、自来水进水管;5、进水阀;6、安装架;7、渗透膜本体;8、连接组合件;801、连接块;802、密封条;803、连接栓;9、连接管;10、防护壳;11、磁性浮球;12、原水接水管;13、回流管;14、回流阀;15、出水管;16、出水阀;17、增压泵;18、衔接栓;19、衔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3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该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包括渗透罐,和与上述渗透罐右端下侧连接的出水管,具体说明如下;
34.1-渗透罐
35.上述渗透罐的上端连接有耐压盖,上述耐压盖的下端连接有隔离板,上述耐压盖的内端安装有自来水进水管,上述自来水进水管的内部设置有进水阀,上述隔离板的外端连接有安装架,上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渗透膜本体,上述安装架的上侧内端安装有衔接栓,上述衔接栓的外端设置有衔接块,上述安装架的下侧外端安装有连接组合件,通过拧紧连接栓与衔接栓,使得安装架被限位在渗透罐的中部,且与隔离板进行卡合,便于对渗透膜本体进行换取;
36.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隔离板与安装架相对卡合连接,上述安装架与渗透膜本体相对嵌套连接。便于对渗透膜本体进行换取与安装。
37.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连接组合件由连接块、密封条和连接栓构成;连接块,其设置在安装架的下侧外端;密封条,其连接在连接块的内端;连接栓,其安装在连接块的内部,便于对安装架与渗透罐连接处进行密封。
38.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连接块呈“l”字型。便于对安装架的底端进行平衡。
39.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连接块与密封条相对贴合连接,上述密封条为“l”字型。对安装架与渗透罐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渗透膜本体左端的溶液从安装架与渗透罐的连接处进入渗透膜本体的右端。
40.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连接栓与渗透罐和安装架均相对螺纹连接,上述连接块关于安装架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便于对安装架的下端进行限位。
41.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衔接块为“l”字型,且衔接栓与衔接块、安装架和渗透罐均相对螺纹连接,上述衔接栓在衔接块上呈等间距设置。便于对安装架的上端进行限位,防止安装架发生滑动。
42.15-出水管
43.上述出水管的下端连接有增压泵,上述出水管的内端安装有出水阀,上述出水管的上端安装有回流管,上述回流管的内部连接有回流阀,上述回流管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壳,上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磁性浮球,上述防护壳的右端连接有原水接水管,上述防护壳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管。可以通过出水阀、回流阀和磁性浮球的共同作用,实现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
44.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磁性浮球与防护壳相对滑动连接。实现管道回流。
45.实施例一:
46.基于上述构思,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该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包括渗透罐1,和与渗透罐1右端下侧连接的出水管15,其中,
4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渗透罐1的上端连接有耐压盖2,耐压盖2的下端连接有隔离板3,耐压盖2的内端安装有自来水进水管4,自来水进水管4的内部设置有进水阀5,隔离板3的外端连接有安装架6,安装架6的内部设置有渗透膜本体7,安装架6的上侧内端安装有衔接栓18,衔接栓18的外端设置有衔接块19,安装架6的下侧外端安装有连接组合件8;
48.如图1和图3所示,出水管15的下端连接有增压泵17,出水管15的内端安装有出水阀16,出水管15的上端安装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的内部连接有回流阀14,回流管13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壳10,防护壳10的内部设置有磁性浮球11,防护壳10的右端连接有原水接水管12,防护壳10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管9。
49.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隔离板3与安装架6相对卡合连接,安装架6与渗透膜本体7相对嵌套连接。
50.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组合件8由连接块801、密封条802和连接栓803构成;
51.连接块801,其设置在安装架6的下侧外端;
52.密封条802,其连接在连接块801的内端;
53.连接栓803,其安装在连接块801的内部。
54.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块801呈“l”字型。
55.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块801与密封条802相对贴合连接,密封条802为“l”字型。
56.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栓803与渗透罐1和安装架6均相对螺纹连接,连接块801关于安装架6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57.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磁性浮球11与防护壳10相对滑动连接。
58.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如图1和图2所示,衔接块19为“l”字型,且衔接栓18与衔接块19、安装架6和渗透罐1均相对螺纹连接,衔接栓18在衔接块19上呈等间距设置。
5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新型所必须的。
6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管道回流结构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管道回流结构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管道回流结构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61.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新型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该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包括渗透罐(1),和与所述渗透罐(1)右端下侧连接的出水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罐(1)的上端连接有耐压盖(2),所述耐压盖(2)的下端连接有隔离板(3),所述耐压盖(2)的内端安装有自来水进水管(4),所述自来水进水管(4)的内部设置有进水阀(5),所述隔离板(3)的外端连接有安装架(6),所述安装架(6)的内部设置有渗透膜本体(7),所述安装架(6)的上侧内端安装有衔接栓(18),所述衔接栓(18)的外端设置有衔接块(19),所述安装架(6)的下侧外端安装有连接组合件(8);所述出水管(15)的下端连接有增压泵(17),所述出水管(15)的内端安装有出水阀(16),所述出水管(15)的上端安装有回流管(13),所述回流管(13)的内部连接有回流阀(14),所述回流管(13)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壳(10),所述防护壳(10)的内部设置有磁性浮球(11),所述防护壳(10)的右端连接有原水接水管(12),所述防护壳(10)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管(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3)与安装架(6)相对卡合连接,所述安装架(6)与渗透膜本体(7)相对嵌套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合件(8)由连接块(801)、密封条(802)和连接栓(803)构成;连接块(801),其设置在安装架(6)的下侧外端;密封条(802),其连接在连接块(801)的内端;连接栓(803),其安装在连接块(801)的内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01)呈“l”字型。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01)与密封条(802)相对贴合连接,所述密封条(802)为“l”字型。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栓(803)与渗透罐(1)和安装架(6)均相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801)关于安装架(6)的竖直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浮球(11)与防护壳(10)相对滑动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19)为“l”字型,且衔接栓(18)与衔接块(19)、安装架(6)和渗透罐(1)均相对螺纹连接,所述衔接栓(18)在衔接块(19)上呈等间距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该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包括渗透罐,和与渗透罐右端下侧连接的出水管,耐压盖的内端安装有自来水进水管,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渗透膜本体,安装架的下侧外端安装有连接组合件;出水管的下端连接有增压泵,出水管的内端安装有出水阀,出水管的上端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内部连接有回流阀,回流管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磁性浮球,防护壳的右端连接有原水接水管,防护壳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管。该反渗透设备的管道回流结构解决了管道回流结构不便于对管道渗透膜进行及时更换,以及不便于智能化控制管道回流过程中罐体内部的压强问题。罐体内部的压强问题。罐体内部的压强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孙诚 董继坤 李增田 董继彬 陈佳树 郭斌 李泽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众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4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21:5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2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出水管   管道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