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原理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塑胶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1917545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带有双定位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该专利设置限位杆及在定模板的顶部设置与限位杆匹配的限位套筒,通过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套筒中进行二次定位导向,从而加强模具成型时整体的稳定性,减小误差,保证成型件的加工精度。
4.但是上述注塑模具中设置的限位套筒在使用中,存在杂物进入或者灰尘进入的可能性,这会导致限位杆在进入限位套筒时影响导向定位精度,从而发生模具闭合不完全或者开模时型芯难以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所述定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型腔,所述型腔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9.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套筒固定安装在定模板顶部表面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套筒远离型腔一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套筒底部开设有复位腔,所述复位腔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导向套筒内部靠近型腔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凹槽,所述移动凹槽内部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中部远离型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
10.转轴,所述转轴移动固定安装在移动凹槽内部背面,所述转轴远离移动凹槽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锥齿轮,所述转动锥齿轮的前方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远离齿条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
11.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导向套筒内部底面,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板;
12.清理凹槽,所述清理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理凹槽交叉开设在移动板左右两侧,所述清理凹槽内部设置有清理弹簧,所述清理弹簧靠近移动板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
清理板。
13.优选的,所述定模板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型芯,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块。
14.优选的,所述移动凹槽的内部与复位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u型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转动锥齿轮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齿轮面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转动锥齿轮的齿轮面与从动锥齿轮的齿轮面相互啮合。
16.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与移动凹槽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滑槽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贯穿固定板与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滑槽内部转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与固定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
18.(三)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在导向杆进入导向套筒时,通过设置的u型架、齿条、转轴、转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固定板、螺纹杆和限位杆的配合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对导向套筒内部底面进行清理,将杂物或灰尘从通孔推出,避免影响导向套筒和导向杆导向定位的精度。
21.(2)、该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锥形块使导向杆在发生细小偏移后,依然可以向下移动进入导向套筒内部,避免导向杆因发生碰撞移位后无法进入导向套筒内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向套筒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套筒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顶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定模板;2、液压缸;3、升降机构;4、型芯;5、型腔;6、导向机构;601、导向套筒;602、复位腔;603、复位弹簧;604、移动凹槽;605、u型架;606、齿条;607、转轴;608、转动锥齿轮;609、从动锥齿轮;610、固定板;611、滑槽;612、螺纹杆;613、限位杆;614、移动板;615、清理凹槽;616、清理弹簧;617、清理板;618、通孔;7、导向杆;71、锥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0.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1,定模板1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2,两个液压缸2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包括:动模板、电机、固定块、螺杆、内螺纹套环、固定杆和挡块等,启动电机可通过螺杆、内螺纹套环和挡块等带动固定块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型芯4和导向杆7进行移动,使导向杆7可进入导向套筒601内部进行导向定位,同时型芯4压合在型腔5中,如然后通过注塑模具本身具有的浇口浇道等注塑机构对产品进行塑形,上述中的升降机构3与授权公告号为cn21191754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带有双定位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提到的升降机构原理相似,实现的效果相同,是本领域内现有公开技术手段,在此不多做赘述,控制液压缸2可带动整个升降机构3和型芯4进行移动,升降机构3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型芯4,升降机构3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块71,设置锥形块71可使导向杆7在发生碰撞产生轻微位移后依然可以挤压进入导向套筒601内部,进行导向定位,定模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型腔5,型腔5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机构6。
31.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6包括:导向套筒601、转轴607、滑槽611和清理凹槽615,导向套筒6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套筒601固定安装在定模板1顶部表面左右两侧,两个导向套筒601可与导向杆7进行配合对型腔5和型芯4进行导向定位,导向套筒601远离型腔5一侧表面开设有通孔618,导向套筒601底部开设有复位腔602,复位腔602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603,导向套筒601内部靠近型腔5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凹槽604,移动凹槽604的内部与复位腔602的内部相连通,移动凹槽604内部设置有u型架605,导向杆7在导向套筒601内部向下移动时,会向下挤压u型架605,使u型架605进入复位腔602和滑槽611内部,避免u型架605对导向杆7和导向套筒601的导向定位产生影响,复位弹簧603的顶部与u型架605的底部固定连接。
32.当导向杆7向上移动后,u型架605在复位弹簧603的作用下会向上移动进行复位,u型架605的中部远离型腔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606,u型架605移动时会带动齿条606同步进行移动,转轴607移动固定安装在移动凹槽604内部背面,转轴607远离移动凹槽604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锥齿轮608,转动锥齿轮608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从动轮,齿条606移动时会通过从动轮带动转动锥齿轮608进行转动,从动轮的齿轮面与齿条606相互啮合,转动锥齿轮608的前方设置有从动锥齿轮609,转动锥齿轮608的齿轮面与从动锥齿轮609的齿轮面相互啮合,转动锥齿轮608转动时会同步带动从动锥齿轮609进行转动。
33.从动锥齿轮609远离齿条60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10,固定板610的底部与滑槽61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滑槽611开设在导向套筒601内部底面,滑槽611内部与移动凹槽604内部相互连通,滑槽611内部设置有螺纹杆612,螺纹杆612靠近固定板610的一端贯穿固定板610与从动锥齿轮609固定连接,螺纹杆612远离固定板610的一端与滑槽611内部转动连接,从动锥齿轮609转动时会带动螺纹杆612进行转动,螺纹杆612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613,限位杆613靠近固定板610的一端与固定板610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杆613远离固定板610的一端与滑槽611内壁固定连接,螺纹杆6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板614,设置限位杆613在
螺纹杆612转动时,带动固定板610进行直线运动,固定板610位于螺纹杆612最左端时位于移动凹槽604内部不会对导向杆7的移动产生影响,当导向杆7移动到最底端时,固定板610会移动到滑槽611靠近通孔618的一端,位于通孔618底部,不会对导向杆7的移动产生移动。
34.清理凹槽6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理凹槽615交叉开设在移动板614左右两侧,清理凹槽615内部设置有清理弹簧616,清理弹簧616靠近移动板614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清理板617,固定板610进行移动时会带动两侧的移动板614进行移动,在清理弹簧616的作用下对导向套筒601内部底面进行全面的推动清理,使导向套筒601内部的杂物或灰尘被从通孔618推出,避免杂物或灰尘影响导向套筒601与导向杆7的导向定位效果。
35.工作原理:该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通过升降机构3带动导向杆7和型芯4向下进行移动,使导向杆7进入导向套筒601内部,导向杆7底部设置的锥形块71使导向杆7受到碰撞发生轻微位移后依然可以进入导向套筒601内部,在导向杆7在导向套筒601内部向下移动时会向下挤压u型架605,通过转轴607、转动锥齿轮608和从动锥齿轮609的配合带动螺纹杆612进行转动,在限位杆613的限位下带动固定板610进行移动,使固定板610和移动板614在清理弹簧616的作用下对导向套筒601内部底面的杂物或灰尘进行清理,最后从通孔618中推出,避免杂物或灰尘影响导向套筒601与导向杆7的导向定位效果。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型腔(5),所述型腔(5)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机构(6),所述导向机构(6)包括:导向套筒(601),所述导向套筒(6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套筒(601)固定安装在定模板(1)顶部表面左右两侧,所述导向套筒(601)远离型腔(5)一侧表面开设有通孔(618),所述导向套筒(601)底部开设有复位腔(602),所述复位腔(602)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603),所述导向套筒(601)内部靠近型腔(5)的一侧开设有移动凹槽(604),所述移动凹槽(604)内部设置有u型架(605),所述u型架(605)的中部远离型腔(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606);转轴(607),所述转轴(607)移动固定安装在移动凹槽(604)内部背面,所述转轴(607)远离移动凹槽(604)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锥齿轮(608),所述转动锥齿轮(608)的前方设置有从动锥齿轮(609),所述从动锥齿轮(609)远离齿条(60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610);滑槽(611),所述滑槽(611)开设在导向套筒(601)内部底面,所述滑槽(611)内部设置有螺纹杆(612),所述螺纹杆(612)的后方设置有限位杆(613),所述螺纹杆(6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板(614);清理凹槽(615),所述清理凹槽(6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理凹槽(615)交叉开设在移动板(614)左右两侧,所述清理凹槽(615)内部设置有清理弹簧(616),所述清理弹簧(616)靠近移动板(614)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清理板(6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1)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2),两个液压缸(2)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型芯(4),所述升降机构(3)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块(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凹槽(604)的内部与复位腔(60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复位弹簧(603)的顶部与u型架(605)的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锥齿轮(608)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齿轮面与齿条(606)相互啮合,所述转动锥齿轮(608)的齿轮面与从动锥齿轮(609)的齿轮面相互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11)内部与移动凹槽(604)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板(610)的底部与滑槽(61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612)靠近固定板(610)的一端贯穿固定板(610)与从动锥齿轮(609)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612)远离固定板(610)的一端与滑槽(611)内部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13)靠近固定板(610)的一端与固定板(610)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613)远离固定板(610)的一端与滑槽(611)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该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定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型腔,型腔左右两侧设置有导向机构,定模板顶部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该带有导向机构的注塑模具,在导向杆进入导向套筒时,通过设置的U型架、齿条、转轴、转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固定板、螺纹杆和限位杆的配合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对导向套筒内部底面进行清理,避免杂物或灰尘影响导向套筒和导向杆导向定位的精度,通过设置锥形块使导向杆在发生细小偏移后,依然可以向下移动进入导向套筒内部,避免导向杆因发生碰撞移位后无法进入导向套筒内部的情况发生。进入导向套筒内部的情况发生。进入导向套筒内部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

梁良 吴洲武 李和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优瑞康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20:1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2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导向   所述   套筒   凹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