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电解质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
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为控制电解铝厂电解槽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电解槽在更换阳极时会在新阳极组的表面添加一层电解质,而该电解质会在阳极组装车间完成回收并实现循环利用。从电解槽上换下的残阳极组(以下简称残极),通过阳极拖车运至阳极组装车间,残极在阳极组装车间装卸站完成上链,通过积放式悬挂输送机(以下简称悬链)将残阳极送至电解质清理机,因残极表面的电解质块在从电解槽里捞出来时已经松动,且残极在行进初始阶段和完全停止前,残极本体会因惯性而发生前后晃动,从而导致残极表面的电解质块会随着残极的前行而不断散落,且散落电解质块的温度往往都超过100℃。在上述过程中因电解质块散落至地面而产生大量的粉尘,干扰工作人员的操作视线,污染车间环境,并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该部分散落至地面的电解质块,往往需要专人不断清理,除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外,还存在着人身伤害风险,且受工艺条件限制,残极输送为敞开式,
收尘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其能够实现完全回收从残极上散落的电解质,无需专人清理,且装置收尘效果好,安全可靠,不影响残极的运行。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包括密封罩;
6.
所述密封罩内沿纵向设有供残极运行的残极运行通道;所述残极运行通道的两侧壁均为均流板,所述均流板的底边与密封罩的侧壁之间设有积尘自卸口;所述残极运行通道的底面为格栅,所述格栅的下部设置有料斗;
7.所述密封罩的两侧外壁均设有若干个收尘口,所述收尘口与外界除尘系统相接。
8.进一步的,所述残极运行通道的开口处均设有防止粉尘外溢的柔性毛刷。
9.进一步的,所述积尘自卸口为缝隙状结构,具体的,在均流板的底边与密封罩的侧壁之间设置缝隙状的积尘自卸口,使积尘自动排入下方的料斗内,实现自清洁。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回收电解质,残极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残极在运行过程中散落的电解质块料可全部通过格栅和料斗回收再利用,不需要专人清理,可实现无人值守,从而可避免电解质块料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
12.2)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质回收装置使电解质产生的粉尘通过均流板和收尘口被除尘系统收集、排放,从而避免粉尘对操作环境的空气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在密封罩内壁两侧设置的均流板能够保持气流均匀分布,收尘效果好。
13.3)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在装置开口处均设置柔性毛刷,既能允许残极通过,又能起到防止粉尘外溢的作用。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17.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
18.图4是图2的d-d剖视图;
19.图5是图1的b向视图;
20.图6是图5的e-e剖视图。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22.1-料斗;2-格栅;3-密封罩;4-残极;5-残极运行通道;6-均流板;7-毛刷;8-收尘口;9-积尘自卸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竖向”、“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包括密封罩3;
27.密封罩3内沿纵向(长度方向)设有供残极4运行的残极运行通道5;残极运行通道5的两侧壁均为均流板6,均流板6的底边与密封罩3的侧壁之间设有积尘自卸口9;残极运行通道5的底面为格栅2,格栅2的下部设置有料斗1;
28.密封罩3的两侧外壁均设有若干个收尘口8,收尘口8与外界除尘系统相接。
29.本实施例中,密封罩3的长度由装卸站出口和电解质清理机入口之间的间距决定,密封罩3为首尾及上部开口的腔体结构,该腔体即为竖向截面为倒t形、供残极4运行的残极运行通道5,密封罩3的首尾开口用于残极4的进出,密封罩3的上部间隙用于残极4通过。残极运行通道5的两侧壁为布有小孔的均流板6,使气流均匀分布,均流板6和密封罩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积尘自卸口9,当有积尘时,积尘能经积尘自卸口9自动排入下方的料斗1内,实
现自清洁功能。密封罩3的每侧外壁均设置3个收尘口8,收尘口8通过风管与外部除尘系统连通。
30.残极运行通道5的开口处均设有防止粉尘外溢的柔性毛刷7,本实施例中,残极运行通道5的开口处包括位于密封罩3两端的残极4进出口以及位于密封罩3上部的残极4伸出口。
31.积尘自卸口9为缝隙状结构,具体的,在均流板6的底边与密封罩3的侧壁之间设置缝隙状的积尘自卸口9,使积尘自动排入下方的料斗1内,实现自清洁。
3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工作原理:
33.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安装于残极4上电解质块料散落的区域,即安装在装卸站出口和电解质清理机入口之间,在该区域内残极4全程在电解质回收装置中运输。残极4经悬链运输通过电解质回收装置,残极4沿残极运行通道5运行过程中,散落的电解质块料靠自身重力经格栅2落到料斗1中,料斗1收集并排至料斗1下方的带式输送机上,带式输送机将散落的电解质块料输送至下游料仓集中贮存,不需要专人清理,可实现无人值守,从而避免了电解质块料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电解质散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则通过均流板6和收尘口8排出密封罩3,由与收尘口8相接的外部除尘系统收集、排放,从而避免了粉尘对操作环境的空气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当有积尘时,积尘通过均流板6与防尘罩侧壁之间的积尘自卸口9自动落入料斗1中,与电解质块料一起排出,实现全程充分回收从残极4表面散落的电解质。在残极运行通道5的开口处设置柔性毛刷7,既能使残极4顺利通过,同时又能防止粉尘外溢,进一步减少粉尘污染。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内沿纵向设有供残极运行的残极运行通道;所述残极运行通道的两侧壁均为均流板,所述均流板的底边与密封罩的侧壁之间设有积尘自卸口;所述残极运行通道的底面为格栅,所述格栅的下部设置有料斗;所述密封罩的两侧外壁均设有若干个收尘口,所述收尘口与外界除尘系统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极运行通道的开口处均设有防止粉尘外溢的柔性毛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尘自卸口为缝隙状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属于电解质回收技术领域。所述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包括密封罩,密封罩内沿纵向设有供残极运行的残极运行通道,残极运行通道的两侧壁均为均流板,均流板的底边与密封罩的侧壁之间设有积尘自卸口,残极运行通道的底面为格栅,格栅的下部设置有料斗,密封罩的两侧外壁均设有若干个收尘口,收尘口与外界除尘系统相接。所述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的电解质回收装置能够实现完全回收从残极上散落的电解质,无需专人清理,且装置收尘效果好,安全可靠,不影响残极的运行。影响残极的运行。影响残极的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
曾勇 关永军 李扬 刘总兵 杨晓玲 陈博龙 朱昌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