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刹车离合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2.为适应大面积耕地的作业,现有部分旋耕机的旋耕刀需要挂靠在大马力的拖拉机上配套使用。现有拖拉机的离合和刹车均通过两个连杆拨叉机构分开控制,踩踏离合踏板时,通过离合踏板带动离合拨叉机构的拨叉转动后,拨动离合,实现离合控制。下踩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下端带动刹车连杆机构中的刹车盘转臂紧靠在刹车毂内壁,实现刹车。这种分开控制的容易出现误操作,且需要两个连杆拨叉机构分别控制,占用空间较大。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52063904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拖拉机离合刹车联动控制系统,包括 :车架本体、操作台、操作手柄、信号传输线、控制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管、液压油缸、制动踏板、离合踏板、第一拨叉、第二拨叉、第一转动轴、传感器、第二转动轴 ;控制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安装在车架侧面,液压油缸安装在车架下面,并通过液压油管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相连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安装在车架上,第一拨叉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二拨叉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操作台安装在车架另一侧面,操作手柄安装在操作台上,制动踏板、离合踏板分别安装在伸出车架两侧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上述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化高,连杆拨叉机构较为简单,但需要安装传感器和液压控制系统,改动成本较大,且在传感器损坏后,即会影响刹车和离合控制,而纯机械控制则不会存在该问题。
4.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欲对现有拖拉机的离合刹车控制机构进行改进,使其既能够满足刹车离合联动控制,且使用寿命高的需求,又能够实现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解决现有拖拉机离合刹车控制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使用寿命高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离合器、刹车毂、刹车踏板、离合踏板,以及一根中部固定有离合拨叉的离合拨叉轴,在离合拨叉轴靠近刹车踏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离合转臂,所述第一离合转臂和离合拨叉均朝下设置,且离合拨叉与离合器相对应,能够在离合拨叉轴转动后,拨动离合器,实现离合;在刹车踏板下固定有一末端带有刹车拨块和离合拨块的联动杆,所述离合拨块末端向第一离合离合转臂一侧倾斜,并与第一离合转臂侧端相贴,所述刹车踏板在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能带动离合拨块一起向下移动,并拨动第一离合转臂转动;在刹车拨块上连接有一弹性件,在刹车拨块旁设有一个刹车拨叉轴,所述刹车拨叉轴的一端与弹性件相接,另一端与一刹车盘转臂相贴;所述刹车拨叉轴能够在刹车拨块向下移动后,在弹性件的拉动作用下旋转,并拨动刹车盘转臂转动后,使刹车盘转臂末端
的刹车蹄片张紧于刹车毂内壁,实现刹车。这样,刹车踏板下的联动杆端部设有一个用于拨动离合转臂转动的离合拨块,还设有一个用于拨动刹车拨叉轴转动的刹车拨块,进而在踏板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离合转臂带动离合拨叉轴转动,由离合拨叉拨动离合器实现离合,刹车拨块带动弹性件向下,对弹性件产生一定向下拉力,带动刹车拨叉轴转动,进而拨动刹车盘转臂,刹车盘转臂在被拨动后,通过刹车蹄片对刹车毂形成一个张紧力,实现刹车。由此,通过向下踩踏刹车踏板既能够实现离合控制,还能够实现刹车控制,实现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控制方式简单、便捷,整体均采用机械结构实现,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高,且造价低。
8.进一步的,在离合拨叉轴靠近离合踏板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二离合转臂,在离合踏板下固定有一末端带有联动拨块的连杆,所述联动拨块能够在离合踏板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同步下移,并通过端部拨动第二离合转臂转动。这样,所设置的第二离合转臂能够与离合踏板下的联动拨块配合,由操作者向下踩踏离合踏板,离合踏板下的连杆同步向下,从而带动联动拨块向下,在联动拨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拨动第二离合转臂转动,进而带动离合拨叉轴转动,带动离合拨叉轴上的离合拨叉转动后拨动离合器,实现离合。该设置能够实现对离合的单独控制。同时,由于第二离合转臂带动离合拨叉轴旋转后,离合拨叉轴另一侧的第一离合转臂不会对刹车踏板下的离合拨叉,因此在踩踏离合踏板时不会带动刹车拨块联动。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拉簧。这样,拉簧具有一定的弹力,在受到外力后,拉力也较大,能够满足刹车所需作用力。
10.进一步的,在刹车拨叉轴靠近刹车拨块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端部朝向弹性件设置,且端部与弹性件可拆卸连接。这样,刹车拨叉轴与弹性件之间通过一固定块连接,在固定块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固定块即会带动刹车拨叉轴旋转。
11.进一步的,在固定块末端设有一穿孔,在刹车拨块的末端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钩在安装孔和穿孔内。这样,拉簧与固定块和刹车拨块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更换方便。
12.进一步的,在刹车拨叉轴靠近刹车毂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一个联动块,在联动块上设有一拨杆;在刹车盘转臂上设有一个与拨杆相配合的弧形口。这样,联动块旋转时,联动块和拨杆一起旋转,旋转时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拨动刹车盘转臂转动,进而实现刹车。联动块与刹车盘转臂的弧形口对应配合,作用力更大。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合转臂和第二离合转臂均由一个套筒和一个固定在套筒上的拨块组成,所述套筒与离合拨叉轴紧配合,在套筒上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紧固孔。这样,离合转臂与离合拨叉轴之间通过套接和紧固件双重固定连接,安装结构稳固。
附图说明
14.图1为实施例中离合刹车联动控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离合器5、刹车毂10、刹车踏板1、离合踏板7,以及一根中部固定有离合拨叉4的离合拨叉轴2,在离合拨叉轴2靠近刹车踏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离合转臂3,所述第一离合转臂3和离合拨叉4均朝下设置,且离合拨叉4与离合器5相对应,能够在离合拨叉轴2转动后,拨动离合器5,实现离合;在刹车踏板1下固定有一末端带有刹车拨块13和离合拨块12的联动杆11,所述离合拨块12末端向第一离合离合转臂3一侧倾斜,并与第一离合转臂3侧端相贴,所述刹车踏板1在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能带动离合拨块12一起向下移动,并拨动第一离合转臂3转动;在刹车拨块13上连接有一弹性件8,在刹车拨块13旁设有一个刹车拨叉轴9,所述刹车拨叉轴9的一端与弹性件8相接,另一端与一刹车盘转臂101相贴;所述刹车拨叉轴9能够在刹车拨块13向下移动后,在弹性件8的拉动作用下旋转,并拨动刹车盘转臂101转动后,使刹车盘转臂101末端的刹车蹄片张紧于刹车毂10内壁,实现刹车。这样,刹车踏板下的联动杆端部设有一个用于拨动离合转臂转动的离合拨块,还设有一个用于拨动刹车拨叉轴转动的刹车拨块,进而在踏板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离合转臂带动离合拨叉轴转动,由离合拨叉拨动离合器实现离合,刹车拨块带动弹性件向下,对弹性件产生一定向下拉力,带动刹车拨叉轴转动,进而拨动刹车盘转臂,刹车盘转臂在被拨动后,通过刹车蹄片对刹车毂形成一个张紧力,实现刹车。由此,通过向下踩踏刹车踏板既能够实现离合控制,还能够实现刹车控制,实现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控制方式简单、便捷,整体均采用机械结构实现,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高,且造价低。
18.进一步的,在离合拨叉轴2靠近离合踏板7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二离合转臂6,在离合踏板7下固定有一末端带有联动拨块72的连杆71,所述联动拨块72能够在离合踏板7受
到向下的踩踏力后同步下移,并通过端部拨动第二离合转臂6转动。这样,所设置的第二离合转臂能够与离合踏板下的联动拨块配合,由操作者向下踩踏离合踏板,离合踏板下的连杆同步向下,从而带动联动拨块向下,在联动拨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拨动第二离合转臂转动,进而带动离合拨叉轴转动,带动离合拨叉轴上的离合拨叉转动后拨动离合器,实现离合。该设置能够实现对离合的单独控制。同时,由于第二离合转臂带动离合拨叉轴旋转后,离合拨叉轴另一侧的第一离合转臂不会对刹车踏板下的离合拨叉,因此在踩踏离合踏板时不会带动刹车拨块联动。
1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8为拉簧。这样,拉簧具有一定的弹力,在受到外力后,拉力也较大,能够满足刹车所需作用力。
20.进一步的,在刹车拨叉轴9靠近刹车拨块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一个固定块91,固定块91端部朝向弹性件8设置,且端部与弹性件8可拆卸连接。这样,刹车拨叉轴与弹性件之间通过一固定块连接,在固定块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后,固定块即会带动刹车拨叉轴旋转。
21.进一步的,在固定块91末端设有一穿孔,在刹车拨块13的末端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弹性件8的左右两端分别钩在安装孔和穿孔内。这样,拉簧与固定块和刹车拨块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更换方便。在刹车拨叉轴9靠近刹车毂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一个联动块92,在联动块92上设有一拨杆93(拨杆93呈横向设置);在刹车盘转臂101上设有一个与拨杆93相配合的弧形口;固定块91与联动块92均呈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不同。这样,联动块旋转时,联动块和拨杆一起旋转,旋转时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拨动刹车盘转臂转动,进而实现刹车。联动块与刹车盘转臂的弧形口对应配合,作用力更大。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合转臂3和第二离合转臂6均由一个套筒和一个固定在套筒上的拨块组成,所述套筒与离合拨叉轴2紧配合,在套筒上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紧固孔。
2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离合器、刹车毂、刹车踏板和离合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中部固定有离合拨叉的离合拨叉轴,在离合拨叉轴靠近刹车踏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离合转臂,所述第一离合转臂和离合拨叉均朝下设置,且离合拨叉与离合器相对应,能够在离合拨叉轴转动后,拨动离合器,实现离合;在刹车踏板下固定有一末端带有刹车拨块和离合拨块的联动杆,所述离合拨块末端向第一离合转臂一侧倾斜,并与第一离合转臂侧端相贴,所述刹车踏板在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能带动离合拨块一起向下移动,并拨动第一离合转臂转动;在刹车拨块上连接有一弹性件,在刹车拨块旁设有一个刹车拨叉轴,所述刹车拨叉轴的一端与弹性件相接,另一端与一刹车盘转臂相贴;所述刹车拨叉轴能够在刹车拨块向下移动后,在弹性件的拉动作用下旋转,并拨动刹车盘转臂向上转动后,使刹车盘转臂末端的刹车蹄片张紧于刹车毂内壁,实现刹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离合拨叉轴靠近离合踏板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二离合转臂,在离合踏板下固定有一末端带有联动拨块的连杆,所述联动拨块能够在离合踏板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同步下移,并通过端部拨动第二离合转臂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拉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刹车拨叉轴靠近刹车拨块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端部朝向弹性件设置,且端部与弹性件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块末端设有一穿孔,在刹车拨块的末端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钩在安装孔和穿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刹车拨叉轴靠近刹车毂的一端套接固定有一个联动块,在联动块上设有一拨杆;在刹车盘转臂上设有一个与拨杆相配合的弧形口。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5所述的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转臂和第二离合转臂均由一个套筒和一个固定在套筒上的拨块组成,所述套筒与离合拨叉轴紧配合,在套筒上设有供紧固件穿设的紧固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合刹车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离合器、刹车毂、刹车踏板、离合踏板和离合拨叉轴,在离合拨叉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离合转臂和离合拨叉,所述离合拨叉与离合器相对应,能够在离合拨叉轴转动后,拨动离合器,实现离合;在刹车踏板下固定有一末端带有刹车拨块和离合拨块的联动杆,所述离合拨块末端向第一离合离合转臂一侧倾斜,并与第一离合转臂侧端相贴,所述刹车踏板在受到向下的踩踏力后,能带动离合拨块一起向下移动,并拨动第一离合转臂转动;在刹车拨块上连接有一弹性件,在刹车拨块旁设有一个刹车拨叉轴,所述刹车拨叉轴的一端与弹性件相接,另一端与一刹车盘转臂相贴。贴。贴。


技术研发人员:

丁河明 刘安华 唐可文 刘良豪 秦大国 何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18:3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2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离合   刹车   踏板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