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使用浆板机造纸时,浆板尚未形成纸幅前,驱网辊带动浆板机上网,浆团容易随着上网上翻,严重时堵塞排
水管,造成设备损坏,目前由人工拿持水管进行冲洗,但此方法增加人工成本,并且工作人员在浆板机旁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3.现术技术cn204298687u公开了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喷淋孔处焊接有不锈钢螺母,不锈钢螺母上安装有喷淋头,浆板机喷淋系统开启,浆板机开机运行,人工打开阀门,喷淋头出现扇形喷淋水,上浆系统开始供浆,浆板机网部开始出现浆团,浆团沿着上网驱网辊,上翻至网上,扇形喷淋水冲刷浆板机网部,使得全幅的浆团被冲刷掉进伏辊池,避免了浆团上翻。
4.但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喷淋头为固定焊接,导致无法移动,若浆板机的网部较大时,喷淋头虽然喷出扇形水,但设置的数量较少,无法对网部实现全面覆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淋头为固定焊接,导致无法移动,若浆板机的网部较大时,喷淋头虽然喷出扇形水,但设置的数量较少,无法对网部实现全面覆盖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包括支撑柱、进水管和喷淋组件,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支撑柱;
7.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连接水管、转动单元和
多个水槽,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进水管的外部,并与所述进水管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连接水管上,多个所述水槽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水管连通,并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连接水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每个所述水槽均具有多个通孔。
8.其中,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进水管的外部,所述密封圈的下方与所述连接水管的上方贴合。
9.其中,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
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水管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水管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10.其中,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下方,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连接水管的外部,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11.其中,所述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还包括打散组件,所述打散组件设置于所述喷淋组件上。
12.其中,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多个驱动单元和多个打散板,多个所述驱动单元依次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水槽的下方,多个所述打散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上,每个所述打散板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下方。
13.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与所述水槽固定连接,并依次位于所述水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打散板均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并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打散板的外表壁,且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下方。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水从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连接水管,再进入多个所述水槽内,从多个所述通孔喷出,对浆板机网部的浆团进行喷淋,同时所述转动单元使所述连接水管转动,将下落的水流逐渐变为旋转状态,均匀的进行喷淋,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设置了多个所述通孔喷水,并且将所述水槽进行旋转,使喷出的水形成旋转状,均匀覆盖在浆板机的网部,将网部的浆团冲掉,避免了出现喷洒不均匀的现象,进而提高了防纸幅上翻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正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线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正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b-b线剖视图。
22.101-支撑柱、102-进水管、103-连接水管、104-水槽、105-通孔、106-密封圈、107-第一电机、108-第一转轴、109-第一齿轮、110-第二齿轮、111-壳体、201-打散板、202-第一固定块、203-第二固定块、204-第二电机、205-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第一实施例:
25.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正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线剖视图。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包括支撑柱101、进水管102
和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连接水管103、转动单元、多个水槽104和密封圈106,每个所述水槽104均具有多个通孔105,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107、第一转轴108、第一齿轮109、第二齿轮110和壳体111。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前述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场景,还可以用于植被喷洒浇灌问题的解决上。
27.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102与所述支撑柱101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支撑柱101,所述支撑柱101对所述进水管102进行支撑,将所述支撑柱101安装在合适的喷洒位置,将所述进水管102与水源接通。
28.其中,所述连接水管103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进水管102的外部,并与所述进水管10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01和所述连接水管103上,多个所述水槽104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水管103连通,并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连接水管103远离所述进水管102的一端,每个所述水槽104均具有多个通孔105。所述进水管102的水流入所述连接水管103,进而进入多个所述水槽104,并从所述通孔105喷出,同时所述转动单元带动所述连接水管103在所述进水管102上转动,将喷出的水进行旋转,达到旋转喷洒的效果。
29.其次,所述密封圈106与所述进水管102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进水管102的外部,所述密封圈106的下方与所述连接水管103的上方贴合。所述密封圈106可以防止所述连接水管103内的水从所述连接水管103和所述进水管102的缝隙处渗出。
30.同时,所述第一电机107与所述支撑柱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柱101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10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109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第一齿轮109,所述第二齿轮110与所述连接水管103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水管103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109与所述第二齿轮11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机107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08,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09转动,与所述第二齿轮110啮合,使所述连接水管103转动。
31.另外,所述壳体111与所述支撑柱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柱101的下方,所述壳体111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109、所述第二齿轮110和所述连接水管103的外部,所述连接水管103与所述壳体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09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1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11对整个所述转动单元进行保护,防止碰撞受损,同时将所述第一齿轮109和所述第二齿轮110遮蔽后,增加美观度。
3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喷水时,首先将所述进水管102与水源接通,水流入所述进水管102,进入所述连接水管103后,流入多个所述水槽104内,从多个所述通孔105喷出,同时所述第一电机107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08转动,在所述第一齿轮109与所述第二齿轮110的配合下,所述连接水管103转动,使喷出的水变为旋转喷水,喷淋在浆板机的网部上,进而达到防止纸幅上翻的目的,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设置了多个所述通孔105喷水,并且将所述水槽104进行旋转,使喷出的水形成旋转状,均匀覆盖在浆板机的网部。
33.第二实施例:
34.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4至图6,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正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b-b线剖视图。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还包括打散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多个驱动单元和多个打散板201,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块202、第二固定块
203、第二电机204和第二转轴205。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前述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场景,还可以用于植被浇灌喷淋问题的解决上。
36.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打散组件设置于所述喷淋组件上。所述打散组件将从所述通孔105喷出的水打散,使其喷洒面积扩大,从流出的水柱或水流变为水滴,增强了喷淋的效果。
37.其中,多个所述驱动单元依次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水槽104的下方,多个所述打散板201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上,每个所述打散板201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105的下方。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打散板201转动,对所述通孔105内喷出的水进行打散。
38.其次,所述第一固定块202和所述第二固定块203均与所述水槽104固定连接,并依次位于所述水槽104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204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02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20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2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202,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03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打散板201均与所述第二转轴205固定连接,并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打散板201的外表壁,且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105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板对所述第二电机204具有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对所述第二转轴205进行支撑,所述第二电机204带动所述第二转轴205转动,进而多个所述打散板201转动,对下落的水进行打散。
3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喷淋时,水从所述通孔105内下落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204,带动所述第二转轴205转动,使所述第二转轴205上的多个所述打散板201转动,对水流打散,使其变为大量水滴下落,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将水流打散后下落,增加了喷淋范围,提高了防纸幅上翻的效果。
4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包括支撑柱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支撑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连接水管、转动单元和多个水槽,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进水管的外部,并与所述进水管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连接水管上,多个所述水槽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水管连通,并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连接水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每个所述水槽均具有多个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进水管的外部,所述密封圈的下方与所述连接水管的上方贴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水管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连接水管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下方,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连接水管的外部,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还包括多个驱动单元和多个打散板,多个所述驱动单元依次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水槽的下方,多个所述打散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驱动单元上,每个所述打散板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下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均与所述水槽固定连接,并依次位于所述水槽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块,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多个所述打散板均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并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打散板的外表壁,且均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板机防纸幅上翻的喷淋装置,包括支撑柱、进水管和喷淋组件,进水管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并贯穿支撑柱,喷淋组件包括连接水管、转动单元和多个水槽,连接水管的一端套设在进水管的外部,并与进水管转动连接,转动单元设置于支撑柱和连接水管上,多个水槽的一端均与连接水管连通,并依次环绕设置于连接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每个水槽均具有多个通孔,转动单元带动连接水管转动,同时多个水槽的水从多个通孔内流出,对浆板机的网部进行全面喷洒,均匀覆盖。均匀覆盖。均匀覆盖。
技术研发人员:
陈巍巍 陈杰 陈鹏 缪长辉 李金才 杜明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徐州市东杰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