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稻田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池。
背景技术:
2.稻田养鱼是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稻田养鱼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是典型的绿无公害、低碳农业。
3.在稻田内养鱼虽有诸多好处,但是在水稻稻叶还未挺直远离水面时,就将鱼苗投入到稻田之中,由于鱼苗前期体积较小,只能吃掉稻田中一些较小的害虫和杂草,鱼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可能会吃掉稻苗,影响水稻产量。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养殖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池,通过先将鱼养殖在池体内,待水稻稻叶挺直远离水面后,稻秧就不如青饲料嫩,鱼只要吃饱就不会跳高去吃稻苗了,这时可以将网罩拆掉,打开排水通道,将池体内的鱼放入到稻田内,让鱼能够到田中自由活动觅食,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鱼产生的粪则直接排放在田中,而鱼在移动的过程中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水稻增产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池体,
所述池体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为池内提供氧气的供氧机构,所述池体上设置有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池体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池体之间设置有拦截网,所述池体上设置有两个凸板,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四个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驱赶鱼的回弹机构,所述池体的一侧连通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上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网罩上网孔的孔径为0.25cm—0.5cm;所述回弹机构包括有转杆、转动块和两个扭力弹簧,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转动块固定套设在转杆的表面,所述转动块与凸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力弹簧均滑动套设在转杆的表面,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
7.其中,所述供氧机构包括有供氧泵、输气管和两个分
流管,所述供氧泵固定安装在池体上,所述输气管与供氧泵的出气端相连通,两个所述分流管均与输气管相连通。
8.其中,所述池体内设置有两个管道,两个所述管道分别与对应的分流管相连通,所述管道上连通有多个喷头。
9.其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均与池体固定连接。
10.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两个转动辊和传动组件,两个所述转动辊均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传动组件转动套设在两个转动辊之间。
11.其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的表面,所述电机的
输出端与对应的转动辊固定连接。
12.其中,所述传动组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与移动杆固定连接。
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供氧机构,启动供氧泵往输气管内输送氧气,输气管内的氧气经分流管流经到管道内,再由多个喷头进行喷出,使氧气从池体的底部向上流动,为池体内的鱼类供氧。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带动弹性绳移动,弹性绳拉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带动拦截网进行伸展,将池体内部一分为二,方便工作人员将大鱼和小鱼进行分开喂养。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回弹机构,通过啪打凸板,使凸板拍向水面,以此来驱赶池体内的鱼,较小的鱼则穿过拦截网上的网孔,到达拦截网的另一面,而较大的鱼则被拦下,方便工作人员将大鱼和小鱼进行分开喂养,避免在喂养时,小鱼争抢不过大鱼,而导致小鱼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影响其成长,且通过将大鱼和小鱼区分开来,也有利于捕捞成年鱼时不会连同小鱼一起捕捞上岸,而导致小鱼在捕捞的过程中,发生死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中管道、喷头和分流管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中壳体、支腿和传动机构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中池体、传动组件、移动杆、拦截网、连接块和弹性绳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中池体和移动杆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中池体和凸板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1、池体;2、供氧机构;201、供氧泵;202、输气管;203、分流管;3、管道;4、喷头;5、壳体;6、支腿;7、传动机构;701、转动辊;702、传动组件;703、电机;8、移动杆;9、拦截网;10、连接块;11、弹性绳;12、凸板;13、凹槽;14、回弹机构;1401、转杆;1402、转动块;1403、扭力弹簧;15、排水通道;16、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养殖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为池内提供氧气的供氧机构2,所述池体1上设置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的传动机构7,所述池体1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杆8,所述移动杆8与池体1之间设置有拦截网9,所述拦截网9的孔径为2.5cm—3.5cm,所述池体1上设置有两个凸板12,所述池体1上开设有四个凹槽13,四个所述凹槽13内均设置有用于驱赶鱼的回弹机构14;所述回弹机构14包括有转杆1401、转动块1402和两个扭力弹簧1403,所述转杆1401转动安装在凹槽13内,所述转动块1402固定套设在转杆1401的表面,所述转动块1402与凸板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力弹簧1403均滑动套设在转杆1401的表面,所述扭力弹簧1403的一端与凹槽13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1403的另一端与转动块1402固定连接,更具体的为,通过啪打凸板12,使凸板12拍向水面,当凸板12不在受力时,在凸板12和扭力弹簧1403的作用下,凸板12会回弹到初始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使用,所述池体1的一侧连通有排水通道15,所述排水通道15上设置有网罩16,所述网罩16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网罩16上网孔的孔径为0.25cm—0.5cm,更具体的为,只有将网罩16拆除,池体1内的鱼才能从排水通道15流出,进入到稻田之中。
2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氧机构2包括有供氧泵201、输气管202和两个分流管203,所述供氧泵201固定安装在池体1上,所述输气管202与供氧泵201的出气端相连通,两个所述分流管203均与输气管202相连通,更具体的为,启动供氧泵201往输气管202内输送氧气,输气管202内的氧气经分流管203流经到管道3内,再由多个喷头4进行喷出,使氧气从池体1的底部向上流动,为池体1内的鱼类供氧。
28.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两个管道3,两个所述管道3分别与对应的分流管203相连通,所述管道3上连通有多个喷头4,所述壳体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6,四个所述支腿6均与池体1固定连接,更具体的为,通过四个支腿6,可保障壳体5内的传动机构7能够稳定的进行工作。
29.如图1、图3和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有两个转动辊701和传动组件702,两个所述转动辊701均转动安装在壳体5内,所述传动组件702转动套设在两个转动辊701之间,所述传动机构7还包括有电机703,所述电机703固定安装在壳体5的表面,所述电机703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转动辊70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7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上设置有弹性绳11,所述弹性绳11的一端与移动杆8固定连接,更具体的为,启动电机703带动转动辊701转动,转动辊701带动传动组件702转动,传动组件702带动连接块10移动,连接块10带动弹性绳11移动,弹性绳11拉动移动杆8移动,移动杆8带动拦截网9进行伸展,将池体1内部一分为二,方便工作人员将大鱼和小鱼进行分开喂养。
30.结构原理:当需要为池体1内养殖的鱼类提供氧气时,启动供氧泵201往输气管202内输送氧气,输气管202内的氧气经分流管203流经到管道3内,再由多个喷头4进行喷出,使氧气从池体1的底部向上流动,为池体1内的鱼类供氧,当需要喂鱼或捕捞成年鱼时,启动电机703带动转动辊701转动,转动辊701带动传动组件702转动,传动组件702带动连接块10移动,连接块10带动弹性绳11移动,弹性绳11拉动移动杆8移动,移动杆8带动拦截网9进行伸展,将池体1内部一分为二,这时通过啪打凸板12,使凸板12拍向水面,以此来驱赶池体1内的鱼,小于2.5cm—3.5cm的鱼则穿过拦截网9上的网孔,到达拦截网9的另一面,而大于2.5cm—3.5cm的鱼则被拦下,方便工作人员将大鱼和小鱼进行分开喂养,避免在喂养时,小
鱼争抢不过大鱼,而导致小鱼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影响其成长,且通过将大鱼和小鱼区分开来,也有利于捕捞成年鱼时不会连同小鱼一起捕捞上岸,而导致小鱼在捕捞的过程中,发生死亡,当需要更换池体1内的水源时,通过打开池体1一侧的排水通道15,将池体1内含有鱼类排泄物的尾水排放到稻田中,排出的尾水中含有氮、磷及有机物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满足稻田内农作物的营养需求,且通过外接水泵将稻田水渠内的水源抽送到池体1内,水渠内水源中会有稻田中的一些害虫和杂草,可做为池体1内鱼类的鱼饵,既满足了稻田内稻谷生长的需要,又解决了养殖尾水的富营养化问题,待水稻稻叶挺直远离水面后,稻秧就不如青饲料嫩,鱼只要吃饱就不会跳高去吃稻苗了,这时可以将网罩16拆掉,打开排水通道15,将池体1内的鱼放入到稻田内,让鱼能够到田中自由活动觅食,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鱼产生的粪则直接排放在田中,而鱼在移动的过程中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水稻的增产。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技术特征:
1.一种养殖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为池内提供氧气的供氧机构,所述池体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池体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池体之间设置有拦截网,所述池体上设置有两个凸板,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四个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驱赶鱼的回弹机构,所述池体的一侧连通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上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采用尼龙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网罩上网孔的孔径为0.25cm—0.5cm;所述回弹机构包括有转杆、转动块和两个扭力弹簧,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转动块固定套设在转杆的表面,所述转动块与凸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扭力弹簧均滑动套设在转杆的表面,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包括有供氧泵、输气管和两个分流管,所述供氧泵固定安装在池体上,所述输气管与供氧泵的出气端相连通,两个所述分流管均与输气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置有两个管道,两个所述管道分别与对应的分流管相连通,所述管道上连通有多个喷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均与池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两个转动辊和传动组件,两个所述转动辊均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传动组件转动套设在两个转动辊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的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转动辊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与移动杆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为池内提供氧气的供氧机构,所述池体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池体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池体之间设置有拦截网,所述池体上设置有两个凸板,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四个凹槽,通过先将鱼养殖在池体内,待水稻稻叶挺直远离水面后,稻秧就不如青饲料嫩,鱼只要吃饱就不会跳高去吃稻苗了,这时可以将网罩拆掉,打开排水通道,将池体内的鱼放入到稻田内,让鱼能够到田中自由活动觅食,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鱼产生的粪则直接排放在田中,而鱼在移动的过程中会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水稻增产的优点。稻增产的优点。稻增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朱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春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