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隔离下
断路器开关柜插入式柜门
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2.开关柜的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进行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开合、控制和保护用电设备。开关柜内的部件主要有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
操作机构、互感器以及各种保护装置等组成。主要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石油化工、冶金轧钢、轻工纺织、厂矿企业和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等各种不同场合。在电力输变电系统中,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一旦发生误操作情况,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引发电力系统故障,甚至危害人身生命安全,因此,开关柜必须具备完善可靠的“五防联锁”功能,从而保证人身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3.开关柜内设置有隔离开关、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断路器以及断路器操作机构,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控制隔离开关内的刀杆在隔离合闸、隔离分闸(同时也是接地分闸)以及接地合闸这三个工位之间工作,断路器操作机构控制断路器内的真空泡进行分闸、合闸的作业。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为确保作业时的安全性,确保以下两点;1、需要确保柜门在关闭状态时,接地操作轴旋转到接地分闸位的时候,柜门不能打开;2、确保柜门在打开状态时,断路器不能进行分闸。
4.开关柜在运行时,要求柜门关好,带电体被封闭在电缆室,保护人身安全,开关柜柜门联锁机构是基于防止误入带电间隔而在柜门与三工位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之间设置的一套联锁装置,开关柜在通电运行,柜门联锁一经正确锁上,除非暴力破坏否则无法打开。现有的柜门联锁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且柜门联锁机构的整体强度较差,当操作力过大(暴力提拉下门)时,容置导致该柜门联锁机构失效,引发安全事故,从而该柜门联锁机构存在性能不可靠、安全性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操作便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包括下门、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和断路器操作机构上的联锁组件,
所述的联锁组件包括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上的弯板、滑动设置在弯板上的联锁板、设置在联锁板与弯板之间的弹簧、与联锁板联动设置且用于锁定下门的联锁杆、与隔离操作机构的接地操作轴相配合的接地下门联锁组、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操作轴相配合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与联锁杆联动配合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所述的接地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接地下门联锁组限制联锁板向上移动,且可实现接地操作轴与下门的锁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限制联锁板向上移动,实现断路器操作轴与下门的锁
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时,所述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随联锁杆动作,且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可限制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分闸半轴转动至分闸位置。
7.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柜门联锁机构采用下压式结构设计,联锁更可靠,联锁强度更高,可避免因操作力过大而导致联锁机构失效的情况发生。且柜门联锁机构的接地下门联锁组可实现隔离操作机构与下门的联锁,且该接地下门联锁组结构设计简单,强度更好,联锁可靠性更好,在接地操作轴转动分闸位置时,接地下门联锁组可限制联锁杆向上移动,可保证联锁杆能够可靠锁定下门,下门无法打开。断路器下门联锁组可实现下门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联锁,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分闸位置时,断路器下门联锁组可限制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联锁杆抵触在下门上,下门不能打开;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位置时,联锁板失去断路器下门联锁组件的限制,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断路器分闸联锁组随联锁杆向上动作,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可抵触在分闸半轴上,分闸半轴不能转动,从而断路器不能分闸,下门实现联锁杆的限制,下门可打开。在使用时,要先将接地操作轴转动至合闸位置,再将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位置,且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可限位分闸半轴动作,断路器保持在合闸位置,才能将下门打开。从而该柜门联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操作便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的优点。
8.特别地,所述的接地下门联锁组包括联动设置在接地操作轴上的凸轮、滑动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上且与联锁板相配合的滑动挡板,所述的凸轮上设置有与滑动挡板相配合的拨杆,所述的滑动挡板上设置有与拨杆相配合的限位片,所述的拨杆随凸轮动作且可抵触在限位片上,且构成拨杆与滑动挡板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滑动挡板随拨杆动作且可抵触在联锁板上,且构成滑动挡板与联锁板的限位配合。当接地操作轴转动分闸位置时,凸轮随接地操作轴转动,凸轮上的拨杆拨动滑动挡板动作,滑动钢板抵触在联锁板上,且可限制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联锁杆抵触在下门上,下门无法打开。
9.特别地,所述的联锁板上具有与滑动挡板相配合的弧形凸片,所述的滑动挡板可抵触在弧形凸片上,且构成弧形凸片与滑动挡板的限位配合。采用弧形凸片与滑动挡板相配合,联锁板与滑动挡板不会发生卡滞、卡死,可保证联锁板与滑动挡板的传动更可靠。
10.特别地,所述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包括与断路器操作轴联动配合的断路器联锁板、与联锁板联动配合的驱动板、转动设置在驱动板上且与弯板限位配合的限位板、设置在限位板与弯板之间的拉簧,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上联动设置有与断路器联锁板相配合的挡块,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时,所述的断路器联锁板随挡块动作且可驱动限位板转动。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限位板抵触在弯板上,限位板可限制驱动板、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联锁杆抵触在下门上,从而下门不能打开。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时,断路器操作轴上的挡块驱动断路器联锁板向上移动,断路器联锁板驱动限位板转动,驱动板、联锁板失去限位板的限制,联锁杆可向上移动,下门失去联锁杆的限制,下门可打开。
11.特别地,所述的限位板一端具有与弯板相配合的弧形抵触面,所述的限位板另一端具有与断路器联锁板相配合的抵触部,所述的限位板转动设置在驱动板上的定位螺栓上。在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断路器联锁板相配合的抵触部,从而可保证限位板与断路器联锁板之间的传动更可靠,采用弧形抵触面与弯板配合,当断路器联锁板驱动限位板转动时,限位板的弧形抵触面不会与弯板卡死。
12.特别地,所述的联锁板上联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弯板上设置有可供导向杆穿
过的通孔,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穿过通孔且连接在驱动板上,且构成驱动板与导向杆的联动配合。联锁板通过导向杆连接,从而可保证联锁板与驱动的可靠传动,有利于提高该柜门联锁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13.特别地,所述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包括与联动设置在联锁杆上的下门联锁板、与下门联锁板联动设置的连板、转动设置在断路器操作机构上的拨动板、设置在分闸半轴上的分闸推板、转动设置在断路器操作机构上且与分闸推板相配合的锁定板,所述的拨动板一端连接在连板上,且构成拨动板与连板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拨动板随连板动作且可抵触在锁定板一端上,且构成锁定板与拨动板的联动配合,锁定板另一端随拨动板动作且可抵触在分闸推板上,且构成分闸推板与锁定板的限位配合。联锁杆向上动作时,联锁杆驱动下门联锁板动作,下门联锁板通过连板、拨动板驱动锁定板转动,锁定板一端抵触在分闸推板上,从而可限制分闸半轴转轴,可避免下门打开时断路器合闸,从而有利于提高该柜门联锁机构的安全性能。
14.特别地,所述的锁定板一端具有与拨动板相配合抵触弧面。在锁定板上设置有与抵触弧面,可避面锁定板与拨动板相卡滞、卡死,有利于提高锁定板与拨动板的传动可靠性。
15.特别地,所述的联锁杆一端连接在联锁板上,所述的联锁杆另一端上设置有与下门相配合的调节螺栓。转动调剂螺栓可调节联锁杆的长度,可保证联锁杆与下门能够可靠联锁,且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开关柜对联锁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该柜门联锁机构的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断路器联锁板后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联锁组件的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联锁板与滑动挡板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包括下门10、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11和断路器操作机构12上的联锁组件20,所述的联锁组件20包括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11上的弯板21、滑动设置在弯板21上的联锁板22、设置在联锁板22与弯板21之间的弹簧23、与联锁板22联动设置且用于锁定下门10的联锁杆24、与隔离操作机构11的接地操作轴110相配合的接地下门联锁组30、与断路器操作机构12的断路器操作轴120相配合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40、与联锁杆24联动配合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50,所述的接地操作轴110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接地下门联锁组30限制联锁板22向上移动,且可实现接地操作轴110与下门10的锁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120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50限制联锁板22向上移动,实现断路器操作轴120与下门10的锁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120转动至合闸时,所述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50随联锁杆24动作,且断路器分闸联锁组50可限制断路器操作机构12的分闸半轴121转动至分闸位置。
21.如图1、3、4所示,所述的接地下门联锁组30包括联动设置在接地操作轴110上的凸
轮31、滑动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11上且与联锁板22相配合的滑动挡板32,所述的凸轮31上设置有与滑动挡板32相配合的拨杆311,所述的滑动挡板32上设置有与拨杆311相配合的限位片321,所述的拨杆311随凸轮31动作且可抵触在限位片321上,且构成拨杆311与滑动挡板32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滑动挡板32随拨杆311动作且可抵触在联锁板22上,且构成滑动挡板32与联锁板22的限位配合。当接地操作轴转动分闸位置时,凸轮随接地操作轴转动,凸轮上的拨杆拨动滑动挡板动作,滑动钢板抵触在联锁板上,且可限制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联锁杆抵触在下门上,下门无法打开。所述的联锁板22上具有与滑动挡板32相配合的弧形凸片221,所述的滑动挡板32可抵触在弧形凸片221上,且构成弧形凸片221与滑动挡板32的限位配合。采用弧形凸片与滑动挡板相配合,联锁板与滑动挡板不会发生卡滞、卡死,可保证联锁板与滑动挡板的传动更可靠。
22.如图1~3所示,所述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40包括与断路器操作轴120联动配合的断路器联锁板41、与联锁板22联动配合的驱动板42、转动设置在驱动板42上且与弯板21限位配合的限位板43、设置在限位板43与弯板21之间的拉簧44,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120上联动设置有与断路器联锁板41相配合的挡块1201,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120转动至合闸时,所述的断路器联锁板41随挡块1201动作且可驱动限位板43转动。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限位板抵触在弯板上,限位板可限制驱动板、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联锁杆抵触在下门上,从而下门不能打开。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时,断路器操作轴上的挡块驱动断路器联锁板向上移动,断路器联锁板驱动限位板转动,驱动板、联锁板失去限位板的限制,联锁杆可向上移动,下门失去联锁杆的限制,下门可打开。所述的限位板43一端具有与弯板21相配合的弧形抵触面431,所述的限位板43另一端具有与断路器联锁板41相配合的抵触部432,所述的限位板43转动设置在驱动板42上的定位螺栓421上。在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断路器联锁板相配合的抵触部,从而可保证限位板与断路器联锁板之间的传动更可靠,采用弧形抵触面与弯板配合,当断路器联锁板驱动限位板转动时,限位板的弧形抵触面不会与弯板卡死。所述的联锁板22上联动设置有导向杆222,所述的弯板21上设置有可供导向杆222穿过的通孔211,所述的导向杆222的一端穿过通孔211且连接在驱动板42上,且构成驱动板42与导向杆222的联动配合。联锁板通过导向杆连接,从而可保证联锁板与驱动的可靠传动,有利于提高该柜门联锁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23.如图1、2所示,所述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50包括与联动设置在联锁杆24上的下门联锁板51、与下门联锁板51联动设置的连板52、转动设置在断路器操作机构12上的拨动板53、设置在分闸半轴121上的分闸推板122、转动设置在断路器操作机构12上且与分闸推板122相配合的锁定板54,所述的拨动板53一端连接在连板52上,且构成拨动板53与连板52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拨动板53随连板52动作且可抵触在锁定板54一端上,且构成锁定板54与拨动板53的联动配合,锁定板54另一端随拨动板53动作且可抵触在分闸推板122上,且构成分闸推板122与锁定板54的限位配合。联锁杆向上动作时,联锁杆驱动下门联锁板动作,下门联锁板通过连板、拨动板驱动锁定板转动,锁定板一端抵触在分闸推板上,从而可限制分闸半轴转轴,可避免下门打开时断路器合闸,从而有利于提高该柜门联锁机构的安全性能。所述的锁定板54一端具有与拨动板53相配合抵触弧面541。在锁定板上设置有与抵触弧面,可避面锁定板与拨动板相卡滞、卡死,有利于提高锁定板与拨动板的传动可靠性。特别地,所述的联锁杆24一端连接在联锁板22上,所述的联锁杆24另一端上设置有与下门10相配合
的调节螺栓241。转动调剂螺栓可调节联锁杆的长度,可保证联锁杆与下门能够可靠联锁,且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开关柜对联锁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该柜门联锁机构的适用范围更广。
24.该柜门联锁机构采用下压式结构设计,联锁更可靠,联锁强度更高,可避免因操作力过大而导致联锁机构失效的情况发生。且柜门联锁机构的接地下门联锁组可实现隔离操作机构与下门的联锁,且该接地下门联锁组结构设计简单,强度更好,联锁可靠性更好,在接地操作轴转动分闸位置时,接地下门联锁组可限制联锁杆向上移动,可保证联锁杆能够可靠锁定下门,下门无法打开。断路器下门联锁组可实现下门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联锁,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分闸位置时,断路器下门联锁组可限制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联锁杆抵触在下门上,下门不能打开;当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位置时,联锁板失去断路器下门联锁组件的限制,联锁板、联锁杆向上移动,断路器分闸联锁组随联锁杆向上动作,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可抵触在分闸半轴上,分闸半轴不能转动,从而断路器不能分闸,下门实现联锁杆的限制,下门可打开。在使用时,要先将接地操作轴转动至合闸位置,再将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位置,且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可限位分闸半轴动作,断路器保持在合闸位置,才能将下门打开。从而该柜门联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操作便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包括下门、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和断路器操作机构上的联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组件包括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上的弯板、滑动设置在弯板上的联锁板、设置在联锁板与弯板之间的弹簧、与联锁板联动设置且用于锁定下门的联锁杆、与隔离操作机构的接地操作轴相配合的接地下门联锁组、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操作轴相配合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与联锁杆联动配合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所述的接地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接地下门联锁组限制联锁板向上移动,且可实现接地操作轴与下门的锁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限制联锁板向上移动,实现断路器操作轴与下门的锁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时,所述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随联锁杆动作,且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可限制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分闸半轴转动至分闸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下门联锁组包括联动设置在接地操作轴上的凸轮、滑动设置在隔离操作机构上且与联锁板相配合的滑动挡板,所述的凸轮上设置有与滑动挡板相配合的拨杆,所述的滑动挡板上设置有与拨杆相配合的限位片,所述的拨杆随凸轮动作且可抵触在限位片上,且构成拨杆与滑动挡板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滑动挡板随拨杆动作且可抵触在联锁板上,且构成滑动挡板与联锁板的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板上具有与滑动挡板相配合的弧形凸片,所述的滑动挡板可抵触在弧形凸片上,且构成弧形凸片与滑动挡板的限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包括与断路器操作轴联动配合的断路器联锁板、与联锁板联动配合的驱动板、转动设置在驱动板上且与弯板限位配合的限位板、设置在限位板与弯板之间的拉簧,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上联动设置有与断路器联锁板相配合的挡块,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时,所述的断路器联锁板随挡块动作且可驱动限位板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一端具有与弯板相配合的弧形抵触面,所述的限位板另一端具有与断路器联锁板相配合的抵触部,所述的限位板转动设置在驱动板上的定位螺栓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板上联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弯板上设置有可供导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穿过通孔且连接在驱动板上,且构成驱动板与导向杆的联动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包括与联动设置在联锁杆上的下门联锁板、与下门联锁板联动设置的连板、转动设置在断路器操作机构上的拨动板、设置在分闸半轴上的分闸推板、转动设置在断路器操作机构上且与分闸推板相配合的锁定板,所述的拨动板一端连接在连板上,且构成拨动板与连板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拨动板随连板动作且可抵触在锁定板一端上,且构成锁定板与拨动板的联动配合,锁定板另一端随拨动板动作且可抵触在分闸推板上,且构成分闸推板与锁定板的限位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板一端具有与拨动板相配合抵触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杆一端连接在联锁板上,所述的联锁杆另一端上设置有与下门相配合的调节螺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隔离下断路器开关柜下压式柜门联锁机构,包括下门、联锁组件,联锁组件包括弯板、联锁板、弹簧、联锁杆、接地下门联锁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接地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接地下门联锁组限制联锁板向上移动,且可实现接地操作轴与下门的锁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分闸时,所述的断路器下门联锁组限制联锁板向上移动,实现断路器操作轴与下门的锁定;所述的断路器操作轴转动至合闸时,所述的断路器分闸联锁组随联锁杆动作,且断路器分闸联锁组可限制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分闸半轴转动至分闸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操作便捷、成本低、安全可靠的优点。安全可靠的优点。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徐一鸣 黄佩浩 陈利克 李华年 徐敏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联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