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
海底阀箱
压缩空气吹除阀。
背景技术:
2.船舶上安装的海底阀箱是外部海水进入船体内部的起始通道,是海水总管进水的独立箱子也叫海水箱,海底阀箱上设有格栅,格栅的作用是防止吸入土立土及堵塞管路,但是格栅在使用时间较长后也可能出现堵塞的情况,一般采用压缩空气对格栅上的杂物进行吹除,在吹除的管路上安装吹除阀控制启闭。
3.现有的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一般在顶部需要进行手动的启闭,否则在未进行吹除工作时,海水会倒流进压缩空气吹除管路的内部。
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该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通过利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的浮球与海水的流入作用力配合使得在未进行压缩空气的时候,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顺势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海水流入吹除阀的内部但不会返入至压缩空气吹除管路内,在进行压缩空气吹出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即可将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同时顶开,第一阀板处于竖直状态使得压缩空气向下顶开第二阀板对下方的海底阀箱的格栅进行杂物吹除,实现了自动防止海水倒流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7.提供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包括吹除
阀体1,吹除阀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压缩空气管2和下压缩空气管3,上压缩空气管2的上方连接压缩空气箱4,上压缩空气管2、吹除阀体1和下压缩空气管3整体安装在海底阀箱5的内部,海底阀箱5的底部安装格栅6,下压缩空气管3的底部设在格栅6的上方。
8.吹除阀体1通过上方的上压缩空气管2与压缩空气箱4连接,在通过下压缩空气管3将压缩空气吹出至海底阀箱5的底部的格栅6上进行杂质的清理。
9.吹除阀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排气口11和下排气口12,吹除阀体1的和侧方设有侧进水口13,上排气口11和侧进水口13之间在吹除阀体1上安装上活动阀板14,下排气口12的下方安装下活动阀板15,下活动阀板15的下方设有加压仓16,加压仓16的下方与下压缩空气管3连接。
10.吹除阀体1的通过上下两端的上排气口11和下排气口12分别与上压缩空气管2和下压缩空气管3连接,吹除阀体1内部的上活动阀板14负责在上排气口11和侧进水口13的封堵,下活动阀板15负责下排气口12的封堵,加压仓16将吹进的气流进行加压排出。
11.具体而言的,上活动阀板14上设有转轴17,转轴17安装在吹除阀体1的上壁和侧壁的相交处,上排气口11和侧进水口13和转轴17的距离相等且直径相同。
12.上活动阀板14通过转轴17在上进气口和侧进水口13之间进行运动,当进行排气清理杂志时,上活动阀板14通过空气的压力,旋转至侧进水口13处,将侧进水口13封堵,在未进行排气清理海底阀箱5的时候,上活动阀板14处于上排气口11位置,阻挡海水返水,为了使得上活动阀板14的大小同时可将上排气口11和侧进水口13进行封堵,将上排气口11和侧进水口13的直径、与转轴17的距离均设为相同。
13.优选的,上活动阀板14的上下两侧和下活动阀板15的上方安装空心半球18,下活动阀板15的下方安装防贴块19。
14.上活动阀板14的上下安装空心半球18,使得在未进行排气清理海底阀箱5时,海水进入吹除阀体1的内部,空心半球18随着海水的进入进行上浮,带动上活动阀板14向上旋转,将上排气口11进行封堵,当需要排气清理时随着下互动阀板的被压缩空气吹开,海水排出至吹除阀体1外部,上活动阀板14处于竖直状态将侧进水口13封堵,下活动阀板15同样利用空心半球18封堵下排气口12,在未进行海底阀箱5清理时,防止杂质进入吹除阀体1的内部,防贴块19是为了防止压缩空气排出清理时,下活动阀板15的底面与加压仓16的侧壁贴近导致压力过大使得其无法恢复为水平状态堵住下排气口12。
15.具体而言的,加压仓16的上方与下排气口12连接,加压仓16的上截面的直径大于下截面直径。
16.加压仓16通过截面直径的变化使得仓内进入的空气与排出的空气的压力不同,达到增压的效果。
17.进一步的,空心半球18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排气口或进水口的直径相同。
18.空心半球18的直径与其对应的排气口或进水口直径相同,使得在封堵对应的排气口或进水口时,达到紧密贴合的效果防止海水的渗入。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的浮球与海水的流入作用力配合使得在未进行压缩空气的时候,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顺势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海水流入吹除阀的内部但不会返入至压缩空气吹除管路内,在进行压缩空气吹出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即可将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同时顶开,第一阀板处于竖直状态使得压缩空气向下顶开第二阀板对下方的海底阀箱5的格栅6进行杂物吹除,实现了自动防止海水倒流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的结构示意图。
22.从图1中,包括:
23.1、吹除阀体;
24.11、上排气口,12、下排气口,13、侧进水口,14、上活动阀板,15、下活动阀板,16、加压仓,17、转轴,18、空心半球,19、防贴块。
25.2、上压缩空气管;
26.3、下压缩空气管;
27.4、压缩空气箱;
28.5、海底阀箱;
29.6、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30.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1.实施例1。
32.如图1所示,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包括吹除阀体,吹除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压缩空气管和下压缩空气管,上压缩空气管的上方连接压缩空气箱,上压缩空气管、吹除阀体和下压缩空气管整体安装在海底阀箱的内部,海底阀箱的底部安装格栅,下压缩空气管的底部设在格栅的上方;
33.吹除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排气口和下排气口,吹除阀体的和侧方设有侧进水口,上排气口和侧进水口之间在吹除阀体上安装上活动阀板,下排气口的下方安装下活动阀板,下活动阀板的下方设有加压仓,加压仓的下方与下压缩空气管连接。
34.上活动阀板上设有转轴,转轴安装在吹除阀体的上壁和侧壁的相交处,上排气口和侧进水口和转轴的距离相等且直径相同。
35.上活动阀板的上下两侧和下活动阀板的上方安装空心半球,下活动阀板的下方安装防贴块。
36.加压仓的上方与下排气口连接,加压仓的上截面的直径大于下截面直径。
37.空心半球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排气口或进水口的直径相同。
38.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的浮球与海水的流入作用力配合使得在未进行压缩空气的时候,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顺势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海水流入吹除阀的内部但不会返入至压缩空气吹除管路内,在进行压缩空气吹出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即可将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同时顶开,第一阀板处于竖直状态使得压缩空气向下顶开第二阀板对下方的海底阀箱的格栅进行杂物吹除,实现了自动防止海水倒流的效果。
3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吹除阀体,
所述吹除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压缩空气管和下压缩空气管,所述上压缩空气管的上方连接压缩空气箱,所述上压缩空气管、所述吹除阀体和所述下压缩空气管整体安装在所述海底阀箱的内部,所述海底阀箱的底部安装格栅,所述下压缩空气管的底部设在所述格栅的上方;所述吹除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排气口和下排气口,所述吹除阀体的和侧方设有侧进水口,所述上排气口和所述侧进水口之间在所述吹除阀体上安装上活动阀板,所述下排气口的下方安装下活动阀板,所述下活动阀板的下方设有加压仓,所述加压仓的下方与所述下压缩空气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阀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吹除阀体的上壁和侧壁的相交处,所述上排气口和侧进水口和所述转轴的距离相等且直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动阀板的上下两侧和所述下活动阀板的上方安装空心半球,所述下活动阀板的下方安装防贴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仓的上方与所述下排气口连接,所述加压仓的上截面的直径大于下截面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半球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排气口或进水口的直径相同。
技术总结
该一种船用海底阀箱压缩空气吹除阀,包括吹除阀体,吹除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压缩空气管和下压缩空气管,上压缩空气管的上方连接压缩空气箱,上压缩空气管、吹除阀体和下压缩空气管整体安装在海底阀箱的内部,海底阀箱的底部安装格栅,下压缩空气管的底部设在格栅的上方,通过利用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的浮球与海水的流入作用力配合使得在未进行压缩空气的时候,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顺势处于关闭状态,在进行压缩空气吹出时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即可将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顶开,第一阀板处于竖直状态使得压缩空气向下顶开第二阀板对下方的海底阀箱的格栅进行杂物吹除,实现了自动防止海水倒流的效果。防止海水倒流的效果。防止海水倒流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陈增斌 张力 冯莉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沈阳三三牌阀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