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1R19/155
1、一种便携式高压交流验电器,包括绝缘杆2,一个发光电 路和一个发声电路组成的单光单声电路,电路固定在绝缘杆2顶 端,绝缘杆底端有一手柄3,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所述验电器 的绝缘测试杆2为分节伸缩式,多个伸缩节相互嵌套而成,各节 是锥度为1∶210厚度为0.6mm的环氧酚醛树脂玻璃布管,验电器 的指示部分主要由启动电路和双声双光显示电路组成,启动电路 和双声双光电路集成在一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压交流验电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放大器BG 1、BG 2、BG 3、电阻R 1、R 2、R 3以及 电容C 2,放大器BG 1、BG 2、BG 3按复合管联接成射极跟随器,其集电 极和直流电源的正极相接,电阻R 1和电容C 1串联连接在BG 1的基极, 和放大器BG 1组成交流输入电路,当有交流信号时,放大器BG 2、 BG 3导通,直流电压加到声光电路使声光电路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压交流验电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双声双光电路包括高低频振荡器和由其控制的发光发声 电路,高低频振荡器是由双时基电路WE556和外围电阻、电容构 成,集成电路WE556的左半部分ICa与电阻R 4、R 5电容C 3组成一低频 方波振荡器,它的右半部分ICb与电阻R 7、R 8以及电容C 4组成一高 频方波振荡器,ICa输出,一路通过电阻R 6加到ICb的电压控制端, ICb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 5和扬声器Y连接,另一路通过电阻R 9控制 放大器BG 4的导通,从而控制两只并联二极管LED 1、LED 2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便携式高压交流验电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和双声双光电路可相互分离,两电路通 过红外光的发射和接收来连接,启动电路,红外发射电路集成在 一壳体内固定于绝缘杆的顶端,红外接收电路和声光电路集成在 一壳体内,固定与绝缘杆下端手柄的上方;所述远红外发射电路 包括由集成电路WE555时基电路IC,电阻R 12、R 13和电容C 6组成的脉 冲振荡器以及红外发射管VO 1,其通过放大器BG 3的射极和启动电 路相连;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光接收二极管V D2,非门F 1、F 2、F 3 和反馈电阻R 15构成的三级放大器以及由放大器BG 5、电阻R 18、电容C 9 构成的驱动电路,放大器BG 5的射极和声光电路相连,当启动电 路导通后,直流电压加到红外光发射电路,此电路获得工作电压, IC输出脉冲振荡电流,使红外发射管发出红外光,经过中空的绝 缘杆传输到位于底端的红外接收电路,电路经放大驱动声光电路 工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验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高压交 流验电器。
高压交流验电器是电业部门保证电气检修人员安全的主要安 全工具,对高压设备检修前进行验电,是电业《安规》保证人身 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国内高压交流验电器主要采用发 光验电器、回旋式验电器、绝缘杆或绝缘绳和声光验电器,而采 用较多的为声光验电器,其验电方式是通过发光和声音有无进行 验电的,其主要包括绝缘杆部分和验电指示部分,绝缘杆大部分 为电力操作绝缘杆演变而来,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绝缘杆长度 也要加长,如220KV根据规程要求绝缘部分最短有效长度为2.1米, 加上被验设备的高度,这样绝缘部分最小长度约在4米左右,所 以绝缘杆笨重携带不方便,用时须双手举起。绝缘杆增长必然要 求验电指示部分声光增强,从而使验电指示部分重量增加,限制 了高压验电器向高电压等级的方向发展。验电指示部分在绝缘杆 的顶部,并伸出一金属探头,用以接触带电电器设备,其主要采 用分立元件,体积大,耗电大,质量不稳定,绝缘杆的导电部分 分长,容易造成短路。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验电绝缘杆增长造 成声光不明显,而且声光为单声单光,一旦损坏,将没备分,无 法进行验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适合不同电压等级要 求的便携式高压交流验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验电器的测试杆为分 节伸缩式,多个伸缩节相互嵌套而成,每一节都是锥度为1∶210 厚度为0.6毫米的环氧酚醛树脂玻璃布管验电器的指示部分包括 启动电路和声光显示电路,启动电路是由三只三极管联成的射极 跟随器,其集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通,当有交流电时,三极 管导通,将直流电压加到声光电路的高低频振荡器,高低频振荡 器输出电压用以控制发光二极管和讯响器,而显示出双光和发出 双声信号,以表示交流电的有无。
在电压等级低时(110KV及以下),将启动电路和声光电路 装于一壳体内,外有一金属验电极和启动电路连接,固定于绝缘 杆顶端。
随着验电电压等级的升高,绝缘杆长度增长,在一定的环境 下声光显示受到影响,故验电器部分可采用启动部分与声光显示 相分离,声光显示部分移至绝缘杆下端手握柄的上方,两部分通 过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电路的传输来连接;即在启动电路的射极 输出端接一脉冲振动荡器,脉冲振荡器控制红外发射管,红外接 收管收到红外脉冲时,将较小的电信号经三级交流放大器进行放 大,放大的信号控制高低频振荡器的输出。进而控制发光和音响 电路发出双光和双声。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绝缘杆为分节伸缩式,采用壁厚0.6mm, 锥度1∶210的环氧酚醛树脂玻璃布管,其重量小于同电压等级验 电器重量的1/2,110KV以上也可用一只手拿起,合理的锥度使 其伸缩自如,手握手柄向前轻轻一甩即可,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 劳动强度;验电指示采用双声双光电路,声光明显,采用集成电 路使指示部分可靠;在高电压等级上采用了红外线传输,声光电 路固定在手柄上方,使本实用新型的声光显示更加清晰,不会因 日光照射和噪声大而造成发光不明显或听不见声响,可以使其使 用在不同的环境中,大大方便了验电操作者,并提高了其准确 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电业部门理想的验电工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声双光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接收及声光电路原理图。
如图1所示,所述验电器的绝缘杆2为分节伸缩式,多个伸缩 节相互嵌套而成,每一节都是锥度1∶210,厚度为0.60mm毫米的 环氧酚醛树脂玻璃布管,底端有手握柄3,验电指示部分1固定在 绝缘杆2的顶端,验电指示器外壳上伸出一验电极4,其和启动电 路相连。
如图2所示,其电路主要由交流启动回路、声光电路组成, 交流启动回路由放大器BG1、BG2、BG3以及少量电阻电容组成。BG1、 BG2、BG3联接构成射极随器,其和电阻R1、C1、R3和C2组成了交流 的输入回路,三个三极管集电极和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源用 纽扣电池,以缩小体积,当所验电压无交流电时,BG1-3无交流输 入,BG2、BG3截止,此时整个电路不工作。当所验电压有交流电 时,BG1有交流输入,BG2、BG3导通,将6V电压加到声光电路使声 光电路工作,起到由交流控制直流的功能转换作用,C2起交流滤 波作用;声光电路由集成电路NE556和放大器BG4,发光二极管以 及外围电阻电容构成,NE556是一块双时基电路,它的左半部ICa 与电阻R4、R5、电容C3组成一个约1赫的低频方波振荡器;右半部 ICb与电阻R7、R8、电容C4组成一个约为几百赫的高频振荡器。放 大器BG4、两个并联发光二极管LED1、LED2和电阻组成发光电路。 当声光电路供给直流电压时,IC组成的两个振荡器开始工作,ICa 输出的电信号VO1,一路通过电阻R6加到ICb的电压控制端,使音 频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受VO1的控制,当VO1为高电平时,ICb阀值电 压被提高,原放电时间加长,ICb输出的电信号VO2频率降低,当 VO1为低电平时,ICb阀值电压被降低,充电时间变短,VO2的输出 频率被提高,于是ICb的输出经电容器C5推动报声器Y1而发出嘀— 嘟两种声音。ICa输出VO1一路经过电阻R9控制BG4的导通截止,从 而控制发光二极管LED1-2的亮暗。
上述电路在低电压等级(110KV以下)可做成一个集成块放 置在一壳体内,通过验电极4伸出壳外,其固定在绝缘杆2的顶 端。
为了解决由于电压等级提高,绝缘杆过长而使高压交流验电 器声光不明显,可将图2所示的启动电路和声光电路分离,将声 光电路固定在绝缘杆的下端手握柄3的上方,启动电路和声光电 路通过红外线发射和接收而连通。
如图3所示的红外线发射电路是在启动电路的BG3的射极输出 端接以集成电路NE555时基电路IC,电阻R12、R13和电容C6组成的 脉冲振荡器,当所验电压有交流电时,放大器BG1有交流输入则 BG2、BG3导通,将直流电压加到红外线发射电路,此电路获得工作 电压,脉冲振荡器电流从IC的3脚输出使红外线发射管VO1发出调 制的红外光,通过中空绝缘杆2传输到绝缘杆下端的接收电路。
如图4的电路图中,红外线接收电路由前置放大器和功能转 换电路组成,前置放大器由非门F1、F2、F3、电阻R14、R15、R16、以及 电容C8、C9组成,当红外接收二极管VO2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其两 电极间电阻作相应频率的变化,从而使电容C8两端电位也产生相 应变化,即较小的光电信号经C8去耦合给非门F1、F2、F3(C04069) 以及反馈电阻R15构成三极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 电容C10耦合给功能转换电路的放大器BG5,BG5导通,将直流6V电压 供给声光电路,使声光电路工作,操作者在手柄位置即可看到二 极管发光和听到声响。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5:5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10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