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5B45/12 E06B5/11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入侵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磁开关的开关 盒(1)装于入户门门扇的内面板上,一对导线(2)将其与门扇内腔 一侧的插芯式防盗锁(3)中的微动开关(10)相连,该锁上与天杆 (4),下与地杆(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磁开关是D型也就 是动断型触点,且装置中只用开关盒,开关盒(1)内的干簧管(6) 上下两端的A与B两个接点与导线(2)的进线端焊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插芯式防盗锁(3) 上的天杆钩板(7)在其中间右侧偏下的位置用螺钉(9)固定了一个 触块(8),触块(8)的左右横向位置可以微调,插芯式防盗锁(3) 的锁壳(15)的底面上,用两组螺钉(11)和螺母(12)固定了一个 微动开关(10),导线(2)的端头接开关(10)的一对常开接点,触 块(8)微调后的最终位置应该是当天杆钩板(7)升至上死点时,触 块(8)使开关(10)的常开接点闭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防盗报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防盗安全门广泛使用着插芯式防盗锁。该锁防“技术开启”能力低。入侵者能在 短时间内开锁入室,因此其防盗能力不理想。
“报警”是提高防盗能力的有效措施,但这种锁是不具备报警功能的。
已有的防盗报警装置,它们采用的入侵探测器是“磁开关”和“红外”。“磁开关”只 有当入侵者推开门了,才启动报警。“红外”也只有入侵者进到门内才启动报警。因此它 们实现的是“滞后性”报警,防盗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插芯式防盗锁具有报警功能的简单方法——用一个 “磁开关”的开关盒与该种锁组成一个入侵探测装置。它探测下到的是入侵者开锁入门的 起始动作,实现了“提前性”报警——锁尚未打开就报警了,显著地改善了报警效果。提 高了防盗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入侵探测装置,是由磁开关的开关盒1和插芯式防盗锁3两部分组成, 中间用导线2连接,请见图1。
所用磁开关1为D型,也就是动断型触点。开关盒1装于入户门门扇的内面板上。
插芯式防盗锁3是目前在防盗门上应用最广的防盗锁,它是装于防盗门内外门板间的 内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防盗锁3是用现有普通插芯式防盗锁加以改制而成的—— 锁3中加装了一个微动开关10及触块8,微动开关10固定在锁壳15上,触块8固连在天 杆钩板7上,当天杆钩板7处于上死点时,触块8使开关10的一对常开接点闭合,请见 图3。
一对导线2分别将开关10的一对常开接点与开关盒1上的干簧管6两端的AB点相连, 形成如图2所示电路。
现有产品磁开关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
当系统处于警戒状态时,也就是入户门关闭时,此时磁铁盒紧邻开关盒,干簧管处于 磁场中,其两端AB间是导通的。
当系统处于报警状态时,也就是开门时,因磁铁盒远离,干簧管离开磁场,其两端AB 间断开,此时开关盒发射无线信号,报警主机接收了信号,启动报警。
本实用新型将磁铁盒弃用,这样干簧管6这一路断开了,而并联了另一旁路——微动 开关线路,这样激动开关就起到了控制开关盒1的作用,当开关10上所接入的一对常开 接点闭合时,AB间导通,开关盒1处于警戒状态。当这对常开接点断开时,此时AB间 断开,开关盒1处于报警状态。
当主人外出锁门时,用钥匙将锁芯芯轴反转了两圈。此时锁3内部经过一系列的传动 使主锁舌13外伸到最大值(15—20mm),天杆钩板7也升到了上死点,地杆钩板也下伸 到下死点。此时触块8压合了微动开关10,使其常开接点闭合。这时开关盒1处于“警戒” 状态。
当入侵者来开锁时,当他刚刚转动锁芯的芯轴不到1圈,由于天杆钩板7向下运动, 使触块8离开了微动开关10,开关10的“扁担”抬起,AB两点间断开。此时开关盒1 的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给报警控制器,立即启动了报警。此时,主锁舌13至少有伸出长度 的一半(7.5—10mm)尚在门框的栓孔中,天杆、地杆端头的门栓也同样还至少有一半的 伸出长度也在门框的栓孔中,而小锁舌14,也尚未动作,仍然闩着门。
也就是报警时,入侵者仍被挡在门外,实现了“提前性”报警,改善了报警效果,提 高了防盗的防盗功能。
而主人来开门时,可以先用遥控器,使报警系统“撤防”,则不会启动报警。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实现了“提前性”报警,改善了报警效果,提高了防盗能力。
2、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3、施工方便,成本低,性价比好。因为锁中仅增一个小开关和几个小零件,磁开关 的改装也很简单。
4、不影响锁的原有功能。
5、由于报警系统中,有报警控制器,因此适于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设防,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插芯式防盗锁改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磁开关的开关盒1和插芯式防盗锁3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导线2连接。
磁开关的开盒1装在入户门的门扇的内面板外,请见附图1,原与开关盒1配套使用 的磁铁盒弃用。
插芯式防盗锁3是用普通插芯式防盗锁改制而成。改制的主要内容是在锁内加装一个 微动开关10及触块8。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用微动开关10来控制开关盒1。开关10的触发 时机是影响报警质量的关键。触块8安装在锁内的哪个零件上,有多种方案,但如图3所 示,安装于天杆钩板7上为最佳。
其理由如下:
1、可实现适度设防,方便了使用。
当室内有人时一般是无需设防的。此时门的开与关,门锁3中只有小锁舌14有动作, 而天杆钩7并无动作。因此开关10也无动作。此时,是未设防。这是人们期望的,为的 是方便。
当室内无人时一般是需要设防的。此时,主人用钥匙反转二圈锁芯,就实施了设防, 这也是人们期望的,为的是安全。这就实现了适度设防。
2、可实现尽早报警,报警质量好。
天杆钩板7是开锁与撬门时最早动作的锁内零件之一,触块8装其上能实现尽早报警, 在门未打开前,尽早报警这也是人们期望的。
3、防范的面广,有利于安全。
如上条述,即防了开锁入室,又防撬门入室,防盗效果好。
触块8与开关10的相对位置精度是影响报警质量的另一关键。
触块8与开关10相对位置较大的误差可能导致报警滞后,也可能导致开关10未被有 效触发而报警失败。
为解决以上问题,将触块8的安装位置设计成可以微调的。安装时,可实现开关10 与触块8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从而准确报警。
开关10与触块8在锁3内的具体配置方案如下:
微动开关10,用两组螺钉11和螺母12牢靠在固定地锁壳15上。
触块8,用螺钉9紧固在天杆钩板7上,触块8中间的长槽是为实现便于其位置左右 微调而设计的。
连接开关10上一对常开接点与开关盒1中AB两点的导线2,两端应焊牢,中间的锁 内一段应可靠固定,以防锁内运动零件将其刮伤。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4:1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