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2B21/00
1、作为便携式化学产氧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征,在结构上主要由容器3,反应室6,过滤管2等部分组成,将上盖板10,内隔板11及壳体12用胶粘接,分别形成容器3和反应室6,在上隔板10的中间孔下粘接了一密封圈14。过滤2通过密封圈14抻入容器3中,它的下端粘接了一个橡胶塞13,可以塞入内隔板11的孔中,过滤管2里面装有吸附剂4,下面有进气孔5,上面有出气孔8。橡皮塞13可以随过滤管2一起提升,使容器3中的催化剂和冷却水流入反应室6中,并和其中的产氧剂7反应,产生氧气,氧气经过滤管2净化,由出气口8出来,供呼吸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化学产氧装置,其进一步特征是,放在反应室6中的复方产氧剂7,是用尼龙丝网或的伦丝绢或其它织物包装的,也可以是散装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化学制氧装置,主要用于医疗保健,其国际专利分类号是(A62B)。
用化学方法产生氧气用于医疗保健,1990年以前,还尚无这方面的应用,近几年来,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且已有几种产品面市,大都申请了专利。纵观这类产品,在原理上都是用含氧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来制取氧气。在装置的设计上,有做成多次反复使用的,也有一次性的。多次使用的装置,在使用时,是将产氧剂、催化剂和大量冷却水逐一手工加入反应器,使其产氧,因此操作麻烦,对于急需和野外缺水的环境不能应用。一次性的装置,它把冷却水,催化剂和产氧剂组合在一个完整的容器中。使用时只要个人简单的操作,将三者混合,即可产氧,避免了多次性装置的缺点。但上述二者都存在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都没有一个较完善的过滤装置。因此很难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尤其是在反应后期,温度升高后,保证所产生的氧气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个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同时更能保证氧气纯度的化学制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见附图。它由上盖1,容器3,反应室6,以及过滤管2等四部分组成。将上盖板10,内隔板11,及壳体12按附图所示,用胶粘接而分别形成容器3和反应室6。在上隔板10中间孔的下方,粘接了一个橡胶密封圈14,上隔板10的一端,有一带塞子9的加料口,过滤管2通过密封圈14,插入容器3中。过滤管2里面装有吸附剂4,下面有进气口5,上面有出气孔8。过滤管2的下端还粘接了一个橡胶塞13,向 下可以塞入内隔板11地孔中。在反应室6中,装有产氧剂7,它可散装,也可以用一定目数的尼龙纱网或的伦丝绢等织物包好,再置入其中。容器3中装有催化剂和冷却水。使用时,向上提起过滤管2和橡胶塞13,使容器3中的冷却水和催化剂流入反应室6,和产氧剂反应而生成氧气。所产生的氧气从进气口5经过滤后,再由出气8孔出来,以供吸用。
本装置的优点在于:
1、装置简单、使用方便,只用一个动作,却可获得氧供给,以快速满足缺氧病人的急需。
2、由于采用了附有吸附剂的过滤管,因此较之采用水来洗涤的化学制氧装置来说,其氧气纯度高,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实施实例是:一个产氧量6升,供氧时间20分钟,平均流速0.3立升/分的一次性装置,其容器3的容积为96cm3,内装复方产氧剂70克。过滤管的容积为5cm3,内装吸附剂4克。整个装置和体积为170cm×80cm×32cm。上盖1,过滤管2、上盖板11和外壳12,用ABS塑料注塑加工。塞子9、密封塞13用橡胶制作。装配时先将产氧剂7装入壳体12,再依次将内隔板11过滤管2和上盖板10装好后,加入液体催化剂和冷却水,盖上塞子9和上盖1,整个装配工作就算完成,使用时打开上盖,提起过滤管,数秒钟后,便有氧气自出气口8放出,以供吸用。所产生的氧气纯度大于99.5%,无毒无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用氧气的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3:5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9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