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B31/08
1、一种立式连轧机拉入装置,包括滑动小车(3)、活塞杆(11),其特征在 于:用销轴(7)固定连成一体的联接块(6)、抱爪(10)整体呈“头部带圆 孔的长方体”,圆孔尺寸与活塞杆(11)“球形端部”匹配;一对“弧 形”金属抱爪(10)用销轴(7)固定在联接块(6)头部两侧,抱爪(10)的两 个内侧面分别有一个与弹簧(8)尺寸匹配的小孔;厚度大于金属轴(4) 截面尺寸、宽度大于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截面尺寸的“块状”联接 块(6)安置在金属靠板(9)的内框通道内,联接块(6)的尾部与金属轴(4) 顶端固定连接,中部有二个安装抱爪(10)的销轴孔,头部中心凸出部 的侧面有一个安装弹簧(8)的小孔,联接块(6)小孔的大小、位置与抱 爪(10)内侧面小孔相吻合;长度稍长于滑动小车(3)的“柱形状”金属 轴(4)安置在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小车后横樑(2)柱形孔内,金属轴(4) 顶端固定在联接块(6)尾部中心,尾端凸出部与小车后横樑(2)“凸形 状”柱形孔尺寸匹配并有一个凹槽;沿轨道滑动的滑动小车(3)是一 个长方形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尺寸与安置在金属框架上的连轧机(13) 匹配;小车前横樑(5)中心有一个柱形孔,柱形孔尺寸略大于金属轴(4) 横截面尺寸;与小车前横樑(5)平行布置的小车后横樑(2),其中心柱 形孔呈“外側较大、内側较小的凸形状”,内側较小的柱形孔与小车 前横樑(5)中心柱形孔尺寸相同;固定在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外侧的 金属靠板(9)围成的内框通道与联接块(6)尺寸匹配,通道后部是一个 长度L的长方体,L 1<L≤(L 1+L 2),L 1是联接块6的最大移动距离, L 2是联接块(6)销轴孔至尾部的距离,通道前部沿两侧斜面张开;金 属插销(1)固定在小车后横樑(2)柱形孔外侧,与金属轴(4)尾部凹槽匹 配;弹簧(8)安置在联接块(6)头部小孔内,两端分别顶在抱爪(10)的两 个内侧面小孔内;与油缸相连的活塞杆(11),头部呈“球形状”,活 塞杆(11)的“球形端部”与抱爪(10)、联接块(6)头部围成的圆孔尺寸 匹配;上述结合构成本实用新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连轧机拉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柱形 状金属轴(4)横截面采用圆形、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连轧机拉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联接 块(6)尾部中心与金属轴(4)顶端的固定方式采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连轧机拉入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 靠板(9)围成的内框通道,其通道前部斜面的张开角度α=10~45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的连轧机设备,尤其是指用于立式连轧机组 整体更换的拉入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机是冶金行业轧钢车间的主要设备,立式连轧机是常见的轧钢 机。在工业化生产中,当产品规格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调整轧钢机及其 孔形,轧钢机整体更换具有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轧钢企业的 欢迎。
众所周知,安置在生产线上的立式连轧机13,其位置上方有齿轮箱12 等固定设备,行车不能直接把连轧机13吊进吊出。若实施连轧机13的整 体更换,用行车把连轧机13整体吊出,必须除去连轧机13上方位置的障 碍物(齿轮箱12等固定设备),理论上有二种方法:(1)除去连轧机13 上方位置的齿轮箱12(固定在机座14上方)等固定设备;(2)平面移动 连轧机13一定距离,使连轧机13上方位置没有障碍物。显然第(2)种 方法更胜一筹,也符合生产实际。
利用滑动小车3平面移出连轧机13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比较典型的 是德国MDS公司用于整体更换立式连轧机的拉入装置:包括沿轨道滑动 的小车、活塞杆,其特点是放置在立式连轧机13下方的滑动小车3的一 端有一个金属钩子,油缸活塞杆11的顶端有一个夹板型钩子,小车钩子与 夹板型钩子阴阳匹配,固定在地面的顶杆安置在靠近脱钩处。当需要更换 轧机时:首先油缸活塞杆11伸长,活塞杆11顶端与滑动小车3的金属钩 子相接触,活塞杆11继续伸长,推动滑动小车3及滑动小车3上的连轧机 甲移出轧线位置,使连轧机甲到达上方位置无障碍物处,用行车直接把连 轧机甲吊出,连轧机乙安置在滑动小车3上;其次手动把小车钩子与活塞 杆11顶端的夹板型钩子相连接;然后收缩活塞杆11,将滑动小车3及滑 动小车3上的连轧机乙被拉入轧线位置,当刚要到位时,顶杆沿夹板型钩 子側面的斜面顶开接触,在继续拉入时逐渐将夹板型钩子顶开,使其脱钩, 此时连轧机乙安装面正好与机座14接触,活塞杆11继续收缩并恢复原位; 最后在升降机作用下,连轧机乙上升下降更换孔形。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 于脱钩可靠性差,定位不准:顶杆调节长一点,连轧机13未到位时就过 早脱钩;顶杆调节短一点,连轧机13拉到位时还未脱钩,处理很困难。 严重时把未脱钩现象误认为已脱钩,一旦实施连轧机13上升下降之操作, 就会造成活塞杆11的弯曲变形事故,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立式连轧机拉入装置,它采用“抱爪形”结构代替 “钩形”结构,使滑动小车3与油缸活塞杆11的连接和脱卸操作,准确、 可靠、安全、方便,解决了原来脱钩困难、定位不准的问题,杜绝了“把 未脱钩误认为已脱钩现象”的误操作,避免了活塞杆11的损伤事故,满足 了立式连轧机整体更换地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连轧机拉入装置,包括滑动小车3、活塞杆 11,其特征在于:用销轴7固定连成一体的联接块6、抱爪10整体呈“头 部带圆孔的长方体”,圆孔尺寸与活塞杆11“球形端部”匹配;一对“弧 形”金属抱爪10用销轴7固定在联接块6头部两侧,抱爪10的两个内侧 面分别有一个与弹簧8尺寸匹配的小孔;厚度大于金属轴4截面尺寸、宽 度大于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截面尺寸的“块状”联接块6安置在金属靠板 9的内框通道内,联接块6的尾部与金属轴4固定连接,中部有二个安装 抱爪10的销轴孔,头部中心凸出部的侧面有一个安装弹簧8的小孔,联 接块6小孔的大小、位置与抱爪10内侧面小孔相吻合;长度稍长于滑动 小车3的“柱形状”金属轴4安置在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小车后横樑2 柱形孔内,金属轴4顶端固定在联接块6尾部中心,尾端凸出部与小车后 横樑2“凸形状”柱形孔尺寸匹配并有一个凹槽;沿轨道滑动的滑动小车 3是一个长方形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尺寸与安置在金属框架上的连轧机13 匹配;小车前横樑5中心有一个柱形孔,柱形孔尺寸略大于金属轴4横截 面尺寸,便于金属轴4在柱形孔内移动;与小车前横樑5平行布置的小车 后横樑2,其中心柱形孔呈“外側较大、内側较小的凸形状”,内側较小的 柱形孔与小车前横樑5中心柱形孔尺寸相同;固定在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 外侧的金属靠板9围成的内框通道与联接块6尺寸匹配,便于联接块6沿 金属靠板9的内框通道移动,通道后部是一个长度L的长方体,L1<L≤ (L1+L2),L1是联接块6的最大移动距离,L2是联接块6销轴孔至尾部的 距离,通道前部沿两侧斜面张开;金属插销1固定在小车后横樑2柱形孔 外侧,与金属轴4尾部凹槽匹配;弹簧8安置在联接块6头部小孔内,两 端分别顶在抱爪10的两个内侧面小孔内,使抱爪10能够在靠板9内框的 斜面张开,松开活塞杆11;与油缸相连的活塞杆11,头部呈“球形状”, 活塞杆11的“球形端部”与抱爪10、联接块6头部围成的圆孔尺寸匹配; 上述结合构成本实用新型。
柱形状金属轴4横截面采用圆形、正方形,最好是圆形。
联接块6尾部中心与金属轴4顶端的固定方式采用螺纹连接。
金属靠板9围成的内框通道,其通道前部斜面的张开角度α=10~45 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2)安装容易、维修方便。
(3)滑动小车与油缸活塞杆的连接、脱钩,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联接块沿金属靠板移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销固定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式连轧机整体更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上海某钢铁公司轧钢分厂实施本实用新型用于调整轧钢机及其孔形的 轧钢机整体更换。其特征在于:用销轴7固定连成一体的联接块6、抱爪10 整体呈“头部带圆孔的长方体”,圆孔(直径80mm)尺寸与活塞杆11“球 形端部”(直径78mm)匹配;一对“弧形”金属抱爪10用销轴7固定在 联接块6头部两侧,抱爪10的两个内侧面分别有一个与弹簧8尺寸匹配的 小孔(直径30mm);厚度(116mm)大于金属轴4截面尺寸、宽度(150mm) 大于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截面尺寸的“块状”联接块6,安置在金属靠板9 的内框通道内,联接块6的尾部与金属轴4顶端螺纹连接,中部有二个安 装抱爪10的销轴孔,头部中心凸出部的侧面有一个安装弹簧8的小孔(直 径30mm),联接块6小孔的大小、位置与抱爪10内侧面小孔相吻合;稍 长于滑动小车3(小车长度990mm)的“圆柱形”金属轴4(长度1045mm、 直径63mm),安置在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小车后横樑2柱形孔内,尾端 凸出部(直径83mm)与小车后横樑2“凸形状”柱形孔尺寸匹配并有一 个凹槽;沿轨道滑动的滑动小车3是一个长方形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尺寸 与安置在金属框架上的连轧机13匹配;小车前横樑5中心有一个圆柱形孔 (直径65mm),便于金属轴4在柱形孔内移动;与小车前横樑5平行布置 的小车后横樑2,其中心圆柱形孔呈“外側较大(直径85mm)、内側较小 (直径65mm)的凸形状”;固定在小车前横樑5柱形孔外侧的金属靠板9 围成的内框通道与联接块6尺寸匹配,便于联接块6沿金属靠板9的内框 通道移动,通道后部是一个长方体(长度L=205mm),L1<L≤(L1+L2), 联接块6的最大移动距离L1=150mm销轴孔与联接块6尾部的距离 L2=70mm,通道前部沿两侧斜面张开,张开角度α=25度;金属插销1固 定在小车后横樑2柱形孔外侧,与金属轴4尾部凹槽匹配;弹簧8(直径 28mm)安置在联接块6头部小孔内,两端分别顶在抱爪10的两个内侧面 小孔内,使抱爪10能够在靠板9内框的斜面张开,松开活塞杆11;与油 缸相连的活塞杆11头部呈“球形状”,活塞杆11的“球形端部”(直径 79mm)与抱爪10、联接块6头部围成的圆孔(直径80mm)尺寸匹配; 上述结合构成本实用新型。工作时:(1)油缸活塞杆11伸长,使活塞杆11 顶端的“球形端部”进入张开的抱爪10中,顶到联接块6的中心凸出头部; 活塞杆11继续伸长,推动联接块6、抱爪10沿金属靠板9内框通道(金 属轴4沿小车前横樑5圆柱形孔、小车后横樑2圆柱形孔)移动,直到联 接块6碰到小车前横樑5(此时,抱爪10合拢与活塞杆11球形端部紧紧 相连,金属轴4尾端凹槽伸出小车后横樑2;活塞杆11继续伸长,滑动小 车3及滑动小车3上的连轧机甲13移出轧线位置,使连轧机甲13上方位 置无障碍物。(2)用行车直接把连轧机甲13吊出,把要用的连轧机乙13 吊在滑动小车3上;(3)金属插销1插入金属轴4尾部凹槽内,使金属轴 4轴向固定,保证抱爪10、活塞杆11不能轴向移动而紧紧相连;收缩油缸 活塞杆11,将连轧机乙13拉入轧线位置。(4)当连轧机乙13在轧线位置 时,移出金属插销1,使金属轴4能够轴向移动;活塞杆11继续收缩,此 时滑动小车3、连轧机乙13与机座14接触、受阻不能移动,活塞杆11带 动抱爪10、联接块6、金属轴4后移,在弹簧8的作用下,抱爪10在金属 靠板9内框通道的斜面处张开,抱爪10、活塞杆11安全分离;活塞杆11 继续收缩并恢复原位。(5)在升降机作用下,连轧机乙13上升下降更换孔 形。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维修容易的 特点,可操作性强,杜绝了滑动小车3与油缸活塞杆11脱钩可靠性差的现 象,避免了可能的误操作,而引起的活塞杆11损伤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2:2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9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