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0C23/02
1、一种轮胎报警器,由泵体、阀芯、阀针、压簧、喇叭等 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由泵体和三通式进气管两部分构 成,泵体的一端开口接报警喇叭,另一端通过螺纹与三通式进气 管相连;泵体的内腔分为不同内径的两段,靠近报警喇叭的一段 内径小,压簧即放在此段内腔中;在内径较大的内腔段壁上,沿 径向间隔一定距离,开有两个小孔,两孔由腔外的连通管道连通; 在大内径内腔中有一阀芯,阀芯的小端与压簧连接,小端可以部 分伸入到小径内腔中,大端的直径略小于大径内腔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连通 管道的开通与关闭,由阀针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报警器,其特征在于:阀芯 的形状为圆柱和圆台的结合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报警器,其特征在于:阀芯 和阀针上均有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尤其涉及保护各种机动车辆轮 胎的轮胎报警器。
目前,国内市场的轮胎报警器种类很少,有导线式、电子式 等,对于导线式报警器,其工作原理是在轮胎的轴桥处装有触地 线,当轮胎漏气时,轮胎轴桥降低,触地线与大地接触,产生回 路而报警。这种报警器的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轮胎漏气 多少驾驶员不可知;其次是连接导线易开断;还有路面不平、潮 湿路面也常造成误报。对于电子式报警器,也常因会车或其它机 械发出的声音导致报警器共鸣而误报。本申请人曾于97年申请过 一项此类实用新型(专利号97211843.8),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则发现弹簧有时易变形,连通的气孔不易通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轮胎报警器,使本 实用新型在结构、性能等方面更加趋于合理、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泵体和三通式进气管两部分构成,泵体的外形 象支手,其一端开口接报警喇叭,另一端通过螺纹与三通式进 气管相连。泵体的内腔分为不同内径的两段,靠近报警喇叭的一 段内径小,压簧即放在此段内腔中;在内径较大的内腔段壁上, 沿径向间隔一定距离,开有两个小孔,两孔由腔外的连通管道连 通;连通管道的开通与关闭,由阀针控制;在大内径内腔中有一 阀芯,阀芯的形状为圆柱和圆台的结合体,阀芯的小端与压簧连 接,小端可以部分伸入到小径内腔中,大端的直径略小于大径内 腔的内径。
三通式进气管的三个口分别为:进气口、与泵体连接地接泵 口和与轮胎内胎连接的接胎口。
下面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如图所示:
泵体1与三通式进气管10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泵体1的 小径内腔12中有一压簧2,大径内腔5中有一阀芯3,阀芯3 的小端连压簧2,其小端可部分进入小径内腔12中,在大径内 腔5的内壁,沿径向开有两个小孔4,两孔4在外部由连通管道 连通,在连通管路中,有一阀针6,阀针6可以自由拧入或拧出, 以实现关闭或开通连通管道。
工作时,先将阀针6拧入,让阀针6的小端端面与内腔5壁 平齐,进气管9开始进气,此时一部分空气由与轮胎内胎相连的 接胎口8进入轮胎内胎,另一部分空气进入内腔5,由于孔4关 闭,空气即将阀芯3向左推动,此时空气压力大于压簧2的弹力, 导致阀芯3小端部分进入内腔12中。当轮胎内胎冲气饱满后, 将阀针6拧出(如图中虚线所示)。
当轮胎气压渐渐降低时,由于其与内胎5连通,所以压簧2 慢慢伸长、恢复,逐渐将阀芯3向右推移,阀芯3在向右位移过 程中逐渐露出孔4,由于此时两孔4连通,所以内胎中的气体如 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快速进入到内腔12中,冲向喇叭口7,从而 吹响喇叭,达到报警的目的。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密封的效果,在阀针6 和阀芯3上均套有密封垫圈11。
由于采用上述措施,能可靠地了解轮胎漏气或气压不足,而 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拆十分方便。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1:5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9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