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7C13/00 F17C13/04
1、一种呼吸人孔装置,由人孔筒体、呼阀和吸阀组成,其中人孔筒体的上缘设有呼阀阀座,下缘设有速接法兰,在呼阀阀盖同呼阀阀座之间设有限定呼阀阀盖同人孔筒体相对位置及呼阀阀盖运动方向的定位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呼阀阀盖(4)的外伸部位沿呼阀阀座(2)均布至少二套由阀盖(6)和阀座(7)组成的吸阀,吸阀阀座(7)设置在呼阀阀盖(4)上,方向朝上,在吸阀阀盖(6)同吸阀阀座(7)之间设有密封件(8),且吸阀阀盖(6)沿着由导杆(9)和导套(10)组成的导向机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入孔装置,其特征是:呼阀阀盖(4)设有罩壳(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入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吸阀密封件(8)是聚脂薄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入孔装置,其特征是:呼阀和吸阀均设有配重块(15、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入孔装置,其特征是:呼阀和吸阀均设有配重块(15、1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储罐顶部,由维持罐内正常压力的呼吸阀和同罐体连接的入孔筒体组成的呼吸入孔装置。
呼吸人孔装置中的呼吸阀包括呼阀和吸阀,呼阀实质上是以入孔筒体的上缘作阀座,盖板作阀盖的重锤阀,阀盖的开启压力决定于阀盖及其附件的重量,吸阀也由阀座和阀盖组成,其阀座设置在呼阀的阀盖上,方向朝下,其阀盖则通过弹簧,压紧在阀座上,显然,吸阀的开启压力主要决定于弹簧的弹簧力,因为弹簧的弹簧力随弹簧的变形量变化,弹簧又存在疲劳的问题,因此,这种吸阀阀盖的开度往往不稳定,开启压力会变化,如果弹簧疲劳,还会出现阀盖关闭不严的情况,此时罐内物料将通过吸阀蒸发外逸,造成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呼阀或吸阀,其关闭均严密,开启压力控制均严格的呼吸入孔装置。
在呼吸入孔装置的呼阀阀盖外伸的部位沿呼阀阀座均布至少二套由阀盖和阀座组成的吸阀,吸阀阀座设置在呼阀阀盖上,方向朝上,在吸阀阀盖同吸阀阀座之间设有密封件,且吸阀阀盖沿着由导杆和导套组成的导向机构运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图1:呼吸入孔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吸阀结构放大图。
如图所示,呼吸入孔装置由下缘设有连接法兰1,上缘设有呼阀阀座2的入孔筒体3、呼阀阀盖4和吸阀组成,在呼阀阀座2同呼阀阀盖4之间设有密封件5,在呼阀阀盖4同入孔筒体3的内壁之间还设有限定呼阀阀盖4同入孔筒体3的相对位置及呼阀阀盖4运动方向的定位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在呼阀阀盖4外伸的部位沿呼阀阀座2均布至少二套由阀盖6和阀座7组成的吸阀,吸阀阀座7设置在呼阀阀盖4上,方向朝上,在吸阀阀盖6同吸阀阀座7之间设有密封件8,且吸阀阀盖6沿着由导杆9和导套10组成地导向机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呼阀的密封件5采用O型密封图,并放置在呼阀阀座2上,吸阀的密封件8是吊装在吸阀阀盖6工作表面的聚脂薄膜片,并采用四氟材料制作的,密封部位形成刀口结构且压装在呼阀阀盖4上的阀座7作吸阀阀座,由此构成吸阀的密封结构;呼阀阀盖4的定位导向机构由定位触头11、导槽12和导销13组成,其中定位触头11和导槽12设置在安装于呼阀阀盖4的支脚17上,导销13穿过入孔筒体3的筒壁插入导槽12,因此,这种结构的呼吸入孔装置仅须拔出导销13,取出呼吸阀,入孔筒体3即可作供人进出储罐的入孔使用。 至于这种定位导向机构的套数,一般是根据均衡设置的原则来确定,本实施采用对称设置的四套定位导向机构。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还有如下完善设计:一是考虑到本装置露天工作的需要,在呼阀阀盖4上设有罩壳14;二是呼阀和吸阀均设有配重块15、16,用来调节呼阀阀盖4和吸阀阀盖6的重量,以适应呼阀和吸阀各种不同开启压力的要求,呼阀的配重块15吊装在罩壳14的中心位置,吸阀的配重块16直接吊装在吸阀阀盖上。
上述结构的呼吸入孔装置,其呼阀和吸阀均采用了重锤阀的结构,阀盖的开启压力仅同阀盖或阀盖总成的重量一个因素有关,因此,呼阀和吸阀的开启压力能得到严格的控制,正因为此,也就不会发生因开启压力失控而引发的吸阀阀盖关闭不严密的问题,这一点对确保储罐的防燃防爆性能,减少物料外逸损耗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0:4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