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2B9/00
1.本实用新型童车上一种牵引索操作机构:包括推把管(1)、手柄罩壳(2)、保险捏手(3)、 牵引件(4)、压簧(5)、铆钉(6)、牵引索(7)、自攻螺丝(8)在内的结构,其特征在 于:牵引件(7)开有一对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和推把管(1)中部被压扁平面开有二条 水平排列的横向腰圆形长孔,使得牵引件(4)纵向运动通过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廹使铆 钉(6)带动牵引索(7)在推把管(1)水平排列的横向腰圆形长孔里转换成左右横向运 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上一种牵引索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推把管(1)中部被压 扁到一定厚度,且被压平面二侧开有一对水平排列的横向腰圆形长孔和被压平面外二侧开 有二个水平排列的圆孔。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上一种牵引索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牵引件(4)外形呈U 字形,且二面上开有一对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和中间三条突出导向筋。U字形下端二面 有横向腰圆形凸台,另一面有圆形凸台安装压簧(5),所述的保险捏手(3)二面上开有 水平的腰圆形长孔位于牵引件的下面,镶嵌在牵引件的二面腰圆形凸台上,在压簧(5) 作用下与牵引件(4)错位,由于牵引件(4)与保险捏手(3)组合后错位,受阻于手柄罩 壳内腔横档上,不能作垂直运动,从而起到保险作用。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上一种牵引索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手柄罩壳(2)内腔有 左右二根圆柱通过推把管(1)的圆孔被自攻螺丝(8)固定为操作手柄,手柄罩壳(2)内 腔多条垂直筋板形成的凹槽和一对横档,确保保险捏手(3)、牵引件(4)、压簧(5)的 组合须经二次操作才能纵向运动。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特别是童车推把上的手柄内部一种牵引索操作机构。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童车为了折叠方便,通常在推把上设置操作手柄,当下压操作手柄的捏手时, 捏手可控制手柄内的牵引索拉动机构,拉动推把管内的牵引索,由此控制童车关节上的锁定机 构解锁,以便于不弯腰就可单手折叠童车,但现有牵引索操作机构内部一般采用杠杆机构,使 得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构件多,成本高,装配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童车推把手柄上一种牵引索操作机构,其技 术方案是:包括推把管、手柄罩壳、保险捏手、牵引件、压簧、铆钉、牵引索、自攻螺丝在 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推把管中部被压扁到一定厚度,被压平面二侧开有一对水平排列的 横向腰圆形长孔和被压平面外二侧开有二个水平排列的圆孔,所述的牵引件外形呈U字形,二 面上开有一对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和三条突出导向筋,U字形下端二面有横向腰圆形凸台, 另一面有圆形凸台安装压簧,所述的保险捏手二面上开有水平的腰圆形长孔位于牵引件的下 面,镶嵌在牵引件的二面腰圆形凸台上,在压簧作用下与牵引件错位,所述的牵引件倒跨在 推把管中部被压扁平面部位,所述的推把管管腔内左右穿入一条头部带环的牵引索,所述的 铆钉穿过捏手面上斜放腰圆形长孔,进入推把管中部被压扁平面水平排列的腰圆形长孔,通 过管腔内头部带环的牵引索,穿出推把管中部被压扁平面水平排列的腰圆形长孔和捏手面上 斜放腰圆形长孔活络铆接于一体,所述的手柄罩壳内腔有左右二根圆柱通过推把管的圆孔被 自攻螺丝固定在操作手柄上,所述地牵引件与保险捏手组合后套入手柄罩壳内腔多条垂直筋 板形成的凹槽内,一端外凸在手柄罩壳外,由于保险捏手错位受阻于手柄罩壳内腔横档上, 不能作垂直运动,从而为避免手柄误操作童车被折叠引起的伤害,从而起到保险作用。当童 车需要折叠时,将保险捏手横向移动到位,然后再纵向运动通过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廹使 铆钉在推把管水平排列的横向腰圆形长孔里转换成左右横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由于牵引件开有一对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和推把管中部被压扁平面开有二条水平排列 的横向腰圆形长孔,使得捏手纵向运动通过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廹使铆钉在推把管水平排 列的横向腰圆形长孔里转换成左右横向运动,由于牵引件与保险捏手组合后错位,受阻于手 柄罩壳内腔横档上,不能作垂直运动,从而起到保险作用。其结构紧凑、简单,操作方便,使 得成本大幅下降,适应社会需求,社会效益明显。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手柄内部牵引索操作机构结构初始示意图;
附图2为手柄内部牵引索操作机构结构操作完成后示意图;
附图3为推把管、手柄罩壳、保险捏手、牵引件、压簧、铆钉、牵引索、自攻螺丝装配 关系示意图;
附图4为手柄外观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推把管中部被压扁的示意图;
附图6为牵引件与保险捏手、压簧组合的示意图;
其中:1-推把管、2-手柄罩壳、3-保险捏手、4-牵引件、5-压簧、6-铆钉、7-牵引索、 8-自攻螺丝。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3、4、5,6,手柄内部牵引索操作机构:保险捏手(3)与牵引件(4)组 合后,倒跨在推把管(1)上,推把管(1)管腔内左右穿入一条头部带环的牵引索(7), 铆钉(6)穿过牵引件(3)面上斜放腰圆形长孔,进入推把管(1)中部被压扁平面水平 排列的腰圆形长孔,通过管腔内头部带环的牵引索(7),穿出推把管(1)中部被压扁平 面水平排列的腰圆形长孔和牵引件(4)面上斜放腰圆形长孔活络铆接于一体,保险捏手(3) 与牵引件(4)、压簧(5)组合后套入手柄罩壳(2)内腔多条垂直筋板形成的凹槽内,并且 一端外凸在手柄罩壳(2)外,手柄罩壳(2)内腔左右二根圆柱通过推把管(1)的圆孔被 自攻螺丝(8)固定。
见图1、2、3、4、5,6,如图1所述的状态下,手握保险捏手(3)向右移动克服压簧 (5)的弹力横向移动到位,然后再纵向紧握保险捏手(3)带动牵引件(4)向上移动, 则铆钉(6)沿着牵引件(4)上斜放对称的腰圆形长孔被迫在推把管(1)上水平排列的 横向腰圆形长孔里作左右横向运动,与此同时,一头穿在铆钉(6)上的牵引索(7)受力 后也被迫移动,另一端带动童车关节上的锁定机构解锁。松开保险捏手(3),牵引索(7) 借助童车关节锁定机构上的两边自锁力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铆钉(6)沿着推把管(1)上 水平排列的横向腰圆形长孔作左右横向运动,牵引件(4)在铆钉带动下被迫复位,紧接着 保险捏手(3)在压簧(5)的弹力作用下也回到原位。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0:2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