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420389751.2
  • 20140715
  • CN203955251U
  • 20141126
  • 何节玉
  • 何节玉;金云康;王淑江
  • B01L3/02
  • B01L3/02 G01F19/00

  • 海南省三亚市育才路1号琼州学院理工学院
  • 中国,CN,海南(66)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它由橡胶头(1)、吸气管(2)、缓冲管(3)和吸量管(4)组成。特征为吸气管(2)的一端自缓冲管(3)的顶部插入至缓冲管中心,另一端与橡胶头(1)联接;吸量管(4)远离吸气管(2)和缓冲管(3)的共同中轴线,并与缓冲管(3)的底部相连;吸量管(4)上带有容积刻度。优点是滴管吸取试液、横置和倒置时,试液不会进入橡胶头(1),既能防止试液腐蚀橡胶头,也能避免橡胶头污染试液;吸量管(4)上的刻度可以计量所取试液的体积;所述滴管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滴瓶配套使用,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它由橡胶头、吸气管、缓冲管和吸量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吸气管的一端自缓冲管的顶部插入至缓冲管的中心,另一端与橡胶头联接;吸量管远离吸气管和缓冲管的共同中轴线,并与缓冲管的底部相连;吸量管上带有容积刻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插入所述缓冲管中的长度为所述缓冲管高度的1/6~6/6;所述吸气管插入所述缓冲管中的下端口管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吸量管的管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量管的中轴线与所述吸气管和缓冲管共同中轴线的距离为所述缓冲管底部半径的1/8~8/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的外侧面为顶部管径大于底部管径的磨砂锥面,并与磨口滴瓶配套使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属于化学相关实验室的仪器领域。

化学相关实验室(检验室)所用的滴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插在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中间有磨砂胖肚);另一类是为取少量试液而单独使用的滴管(管径一端粗,另一端细的玻璃直管)。两类滴管顶部均套有橡胶头,以提供吸液动力,滴管底端带有较小管径的尖儿,能非常方便地取用少量的化学试剂(液)。然而,在滴管的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出现滴管横置、倒置的现象,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多次强调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但总有少部分学生在初次使用滴管时,常常出现滴管横置、倒置等不规范的操作,而传统滴管横置或倒置能引起试液倒流,进入橡胶头中,使得试液腐蚀橡胶头,橡胶头污染试液,从而一方面影响实验效果或试样检验的准确度,另一方面缩短了橡胶头的使用寿命。

在取用少量化学试剂时,多数情况下希望定量或半定量取用试液,然而现有滴管特别是插在滴瓶上的专用滴管均没有容积刻度,一条不成文的经验是滴取20滴试液约为1ml,但滴管底端尖儿的管径有大有小,使得一滴试液的体积也有大有小,可见,以液滴数来计量试液体积的误差较大。如果我们设计一种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就可以解决以上滴管问题。。

针对现有滴管存在因试液容易倒流进入橡胶头而污染试液、胶头易被腐蚀和不能计量取液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

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它由橡胶头、吸气管、缓冲管和吸量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吸气管的一端自缓冲管的顶部插入至缓冲管的中心,另一端与橡胶头联接;吸量管远离吸气管和缓冲管的共同中轴线,并与缓冲管的底部相连;吸量管上带有容积刻度。

所述吸气管插入所述缓冲管中的长度为缓冲管高度的1/6~6/6,所述插入缓冲管中的吸气管下端口的管径小于或等于吸量管的管径。

所述吸量管的中轴线与所述吸气管和缓冲管共同中轴线的距离为所述缓冲管底部半径的1/8~8/8。

所述计量滴管可单独使用,当所述缓冲管的外侧面为顶部管径大于底部管径的磨砂锥面时,所述计量滴管能与磨口滴瓶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吸取试液、横置和倒置时,试液不会进入橡胶头,既能防止试液腐蚀橡胶头,也能避免橡胶头污染试液;吸量管上的刻度可以计量试液的体积;所述滴管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滴瓶配套使用,与现有改进型滴管(CN 201205501 Y, CN 202655045 U)相比,功能增加,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便于推广。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吸取试液后的倒置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所述可倒置、防腐蚀的计量滴管由橡胶头(1)、吸气管(2)、缓冲管(3)和吸量管(4)组成。特征为吸气管(2)的一端自缓冲管(3)的顶部插入至缓冲管(3)中心,另一端与橡胶头(1)联接;吸量管(4)远离吸气管(2)和缓冲管(3)的共同中轴线,并与缓冲管(3)的底部相连;吸量管(4)上带有容积刻度。

制作加工时:按图1 的形状制作吸气管(2)和缓冲管(3),吸气管(2)下端插入至缓冲管(3)的中心;缓冲管(3)只通过吸气管(2)的下端口和吸量管(4)的上端口与它们各自连通,再无其他出口或进口;吸量管(4)上先刻上容积刻度,然后吸量管(4)的上端口再与缓冲管(3)的底部连接,连接点尽可能远离缓冲管(3)的中轴线,使得吸量管(4)的上端口与吸气管(2)下端口的横向距离尽可能远。

当制作与磨口滴瓶(5)配套使用的所述计量滴管时,缓冲管(3)制作为顶部管径大于底部管径的锥管,锥管的外侧锥面与滴瓶(5)的口径配套并磨砂。

取液使用时:通过捏压和松开橡胶头(1),吸量管(4)吸取一定量的试液,如果试液吸入量较多,将进入缓冲管(3),由于吸量管(4)的上端管口与吸气管(2)下端管口的横向位置错开较远,且吸气管(2)的下端管径小于吸量管(4)的管径,使得吸液速度平缓、吸气管(2)的下端管口不会接触试液。如果所吸试液无需计量则可直接捏压橡胶头(1),将试液放出;如果需要计量,通过捏压橡胶头的程度,调节试液液面至所需刻度,然后彻底捏压橡胶头(1),放出试液,即为计量试液。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3:1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8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