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充电老化夹具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90204666.7
  • 19900409
  • CN2070496
  • 19910130
  • 李伟麟
  • 李伟麟
  • H01G13/00
  • H01G13/00

  • 香港湾仔华润大厦45/F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K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吴增勇
摘要
电容器充电老化用夹具,具有一纵剖面为锥状的绝缘板,其两侧各有安置导电弹簧的凹槽,在该绝缘板外侧固定有两个具相背摺角的夹板,在其两端则各有一导电柱将一连接片与弹簧垫圈锁定;弹簧的两端与夹板二端连结,夹板相对角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绝缘板的连接片上,以形成导电极;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最大特点是可通过一自动插放装置按序和密集地插放电容,有别于现有的人工插放夹具、或虽可自动插放但无法密集排列的夹具。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器的充电老化夹具,包括绝缘板、插放夹持装置,和导 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的纵剖面呈锥状,所述插 放夹持装置及导电装置则包括导电弹簧和导电夹板并以下述形式构成, 即,所述绝缘板两侧各有一安置导电弹簧之横槽,该横槽内放置适当拉 长之导电弹簧,在该绝缘板外侧固定有两个具相背摺角的导电夹板,在 其两端则各有一导电柱将一连接片与弹簧垫圈锁定;其中该弹簧的两端 连结于该夹板的两端,在该两夹板相对角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于所述绝 缘板两端的连接片上,以形成两导电极;当须将电容充电老化时,仅需 将电容按序地跨插于该两导电弹簧内,再由充电老化装置予以充电老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充电老化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 板两侧的横槽为一高一低式,以利电容的正负端脚的插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容器之充电老化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可 用于自动插放电容器的装置。

说明书

电容器的充电老化夹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的充电老化夹具,尤指一种可按序密集 地跨接排列电容的充电老化夹具。电容器生产制造完成后均需经过一充 电老化工序使其电气特性稳定并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再经鉴别测试 而剔除不良产品,经外观检查即可包装出厂。

按,目前一般制造电容器的充电老化夹具的装置不外乎以下两种:

一种如图5所示,将具有导电性能材料的带子来回缠绕于多个夹板 间,再以人工插放排列方式密密麻麻的将电容排列后再予以固定,即可 送往充电老化装置的炉内予以充电老化;另一种为自动化生产电容,其 过程包含整列、端脚校正极性鉴别、插放、充电老化、测试等一贯化生 产;上述两种电容器充电老化夹具乍听之下似乎各存有优点,但经分析 后即可暴露其隐藏的缺陷,这些缺陷是:第一种充电老化夹具虽具有可 密集排列的优点,但其耗费的人工插放时间却是无法预估的,不但费时 又费工,而且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疲乏,倦怠等弊病,故效率极差;另一 种全自动化生产方式的电容充电老化夹具,由于其受限于电容两端脚的 插放夹持位置,无法密集排列,故在真正的成本负担和效率上并非十分 经济;本申请人有鉴于此,经多年潜心精研和不断实验,终于研制出一 种直接将电容跨接于一绝缘板,并使其两端脚各置于导电弹簧内,同时, 该绝缘板两侧各固定有一具有导电性能的夹板,因此,即使其端脚未插 入导电弹簧内亦会插置于夹板与导电弹簧间,而无不通电之忧,从而确 保了每个电容均可经历完全而可靠的充电老化过程。

由此可见,一种既可实现按序密集排列又确保电容接触良好的充电 老化插接装置,乃为电容器制造性所迫切需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按序密集排列的充电老化插 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便于插放电容并且避免漏接的充电 老化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的充 电老化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高密度、易插置、易拔取且电气 接触良好的充电老化夹具。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详细参阅以下有关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解仅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 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有关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老化夹具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充电老化夹具的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老化夹具装配于充电老化设备上的 立体视图;以及

图5为传统的充电老化夹具的立体视图。

现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为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度排列、易 插置、易拔取和电气接触良好等优点的充电老化夹具10。该充电老化夹 具10主要包括有一纵剖面为锥状的绝缘板11,放置于该绝缘板11两侧横 槽111和111′内的两导电弹簧12和12′,及固定于该绝缘板11两侧具有相 背摺角的左右两夹板13和3′,和固定于该绝缘板11两端的导电连接装置 15和15′等元件。

其组合方式系将导电弹簧12拉长(原先为紧缩状态)置放于横槽 111内,并将该导电弹簧12的两端固定于左夹板13的两端上(其固定方 式为必须可导电,如点焊等),再以多个螺钉14将左夹板13固定于绝缘板 11;另一弹簧12′亦是将其两端固定于右夹板13′的两端,并将右夹板 13′锁定于绝缘板11的另一侧;因该左、右夹板13和13′具有相背的摺 角,在锁定于绝缘板11两侧后,于纵剖面上会形成一锥度角以利于电容 器的插置;完成上述安装后,仅需再将两组导电连接装置15和15′锁定 于绝缘板11的两端即可完成该充电老化夹具10,其装配方式为利用一导 电柱16套接一连接片17和一弹簧垫圈18后,再锁定于绝缘板11一端的螺 孔112上即可;同理,另一端的导电连接装置15′亦是如此锁定于其上; 一切就绪后,仅需利用一导线(其条件为具导电性,材料不限,如电线、 铁丝等均可)将一连接片17与右夹板13′相连接,另一连接片17′则与 左夹板13相连接,以形成两导电极,同理,只要两连接片17和17′非连 接于同一夹板,即合乎上述要求。

该充电老化装置10最大优点是其具有高密度排列、易插置、易拔取、 电气接触良好、夹具成本低廉等优点,其原因为:

一般电容均有正、负极之分,且正负极的判别为视两端脚的长、短, 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已考虑到此一问题,而将放置导电弹簧12和12′的横 槽111和111′设计为一高一低式(如图1所示)以便于端脚的插放;另, 当电容的端脚插入时,因导电弹簧与夹板互相连结,均会导电之故,因 此,无论电容的端脚是插置于导电弹簧内或导电弹簧与夹板间,均可导 电,且其端脚即使是彼此互相交叉,亦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因此说其电 气接触十分良好。插置排列时,因该左、右夹板13和13′具有相背的摺 角且该绝缘板11的纵剖面为锥形,因此具有易插置和易拔取的优点,再 加上电容器为先经端脚校正极性换向,短路剔除再经整列送料成一连续 密集的电容器阵列,再经一插放装置整列插放于本充电老化夹具,所以 具高密度排列特点,较之传统型夹具有突出的实质性进步。

为更好地理解其新颖性与进步性和实用性,特举例予以说明。如图 5所示系为传统型充电老化夹具,其虽具有高密度的排列,但却需人工 插置排放,实不符合经济效益;另一种传统型全自动插放式充电夹具, 因受限于端脚的插放夹持装置为分立的弹性夹持构件,机械尺寸不易缩 小,插放后,电容间距远较普通的或本实用新型为长,故不符合经济效 益。为能更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兹将一套应用本夹具10的全自 动电容器充电老化装置50介绍如下:

步骤一:先将制造完成的电容制品置于一振动送料整列装置20内予 以震动送料、整列、排队。

步骤二:经整列装置20的电容再需经一端脚鉴别与极性换向装置30, 则可将端脚过度弯曲者、短路者、开路者予以剔除。

步骤三:经(端脚鉴别与极性换向)装置30正确选择后的电容,可 经一振动平送机进行密集而按序排列,此时,利用机械手臂自动将整列 电容同时插放(或其他自动插放方式)的插放装罱40,将整排密集的电 容插放于该充电老化夹具10内。

步骤四:再将该插置密集电容的充电老化夹具10放置于一充电老化 装置50上,即可进行充电老化过程;其原理是将该充电老化夹具10一个 个固定于内转盘上,于外圆盘51与内转盘52间设有多个与充电老化夹具 10之间的间距相同的电板53,该圆周上电极的电压值可自由设定,进行 充电老化时,仅需每隔一设定时间转动内转盘52,并使每一充电老化夹 具10两端的导电柱16和16′确实与一相对的电极53和53′接触,即可进 行充电老化程序,促使每个电容器的电气特性稳定。

上述的自动化充电老化装置,可很明显地判断出有别于以往的充电 老化夹具,且业已经申请人不断实验、研究后提出的具有高密度排列、 易插置、易拔取、电气接触良好、夹具成本低廉等优点的充电老化夹具, 另还具有一优点是如此制造,完成的充电老化装置其体积为同型机种的 1/3,且夹具间距大为缩短。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3:1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自动开关门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