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脱硫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0820070611.3
  • 20080520
  • CN201227578
  • 20090429
  • 秦红兵
  • 秦红兵
  • B01D53/78
  • B01D50/00 B01D53/78 B01D53/48

  • 河南省沁阳市科力宏业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CN,河南(41)
摘要
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塔体、雾化器、灰斗和排灰阀,其特征在于;塔体为锥形灰斗,立状桶体的顶部中央设有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中央设有雾化器,锥形灰斗最低处设有排灰阀,出气口设在锥形灰斗中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高温烟气经设置在塔体的气体风不起均匀分布进入塔体内部并按特定的方式流动,增湿脱硫液经置于气体分布器中央的离心式雾化器物化成具有较大表面积的微小雾滴,两者在桶体内部充分混合接触的同时发生热量与质量的交换,从而大大提高了烟气的除尘脱硫效果;采用星形排灰阀既能保证排灰顺畅,又能使塔体密封,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权利要求

1、实用新型除尘脱硫装置,包括立状筒体(1)和灰斗(4),立状筒 体(1)的顶部中央设有气体分布器(3),气体分布器(3)的中心设有雾化器 (2)、灰斗(4)的最低点设有排灰阀(5),出气口(6)设在灰斗(4)的中部,料 液槽(7)中的增湿脱硫液经泵(8)送至雾化器(2)中雾化喷出,待处理烟气 由气体分布器(3)均匀分配进入塔体(1)内,出气口(6)直接与后面的旋风 分离器后续除尘器(9)的进气口相通,进而对粉尘或含硫量过高的废气进 行二次除尘脱硫,处理后的粉尘或脱硫灰经排灰阀(5)从底部排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除尘脱硫装置结构复杂,附属设备多,投资大,运营不稳定, 直接影响到烟气的除尘脱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除尘脱硫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 种新型的除尘脱硫装置。包括塔体、雾化器、灰斗和排灰阀,其特征在于; 他塔体为锥形灰斗,立状桶体的顶部中央设有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中 央设有雾化器,锥形灰斗最低处设有排灰阀,出气口设在锥形灰斗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高温烟气经设置在塔体的气体风不起均匀分布进 入塔体内部并按特定的方式流动,增湿脱硫液经置于气体分布器中央的离 心式雾化器物化成具有较大表面积的微小雾滴,两者在桶体内部充分混合 接触的同时发生热量与质量的交换,从而大大提高了烟气的除尘脱硫效 果;采用星形排灰阀既能保证排灰顺畅,又能使塔体密封,结构简单,运 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中;1、立状筒体,2、雾化器,3、气体分布器,4、灰斗,5、排 灰阀,6、出气口,1、料液槽,9、泵,9、后续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立状筒体1和灰斗4,立状筒体1的顶部中央 设有气体分布器3,气体分布器3的中心设有雾化器2、灰斗4的最低点 设有排灰阀5,出气口6设在灰斗4的中部。料液槽7中的增湿脱硫液经 泵8送至雾化器2中雾化喷出,待处理烟气由气体分布器3均匀分配进入 塔体1内,出气口6直接与后面的旋风分离器后续除尘器9的进气口相通, 进而对粉尘或含硫量过高的废气进行二次除尘脱硫,处理后的粉尘或脱硫 灰经排灰阀5从底部排出。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3:0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