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B1/14
1、一种喷雾器的双喷管,由喷杆和喷头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末端有一个喷头(4)的喷杆(2)和末端有一个喷头(5)的喷杆(3),同时与喷杆(1)的一端相连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其特征是喷杆(2)与喷杆(1)和喷杆(3)与喷杆(1)分别形成的夹角是相等的。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管,其特征是喷杆(2)与喷杆(3)之间的夹角为75°~120°。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其特征是喷头(4)与喷头(5)呈正相对方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喷雾器的喷管。适合于农业、林业、卫生等病虫防治或根外追肥的喷雾。
现有的喷雾器的喷管为单管构造,由喷杆末端连通一个喷头组成。市场上出售的喷管就是这种形式。当打开喷洒部件的开关后,空气室里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即经过这根喷杆从喷头雾化。但是,这种喷管一般只能作平面喷雾,由于雾点较粗(∮100~300u),雾点较少飘移至叶背、果背等荫蔽处。而病虫大多集中在这些部位栖息为害(高温、低温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更是如此),根外追肥也主要依靠叶背吸收。要想达到较均匀、周到,就得在正、背两面分别喷洒。因此,目前生产上采用这种喷管喷雾,工效不高,更重要的是,常常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肥料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喷雾器的喷管,它能够把液体同时喷至叶面、果面和叶背、果背及其它荫蔽处,并使雾滴分布更均匀、周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一段喷杆的一端,连通两根喷杆。这两根喷杆之间的夹角最好在75°~120°。它们的末端分别连通一个喷头。三根喷杆的长度根据不同需要调整。两个喷头呈正相对方向。当打开喷洒部件的开关后,液体从前段喷杆分流入两根喷杆,再从这两根喷杆上的喷头分别喷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包括具有一定夹角的两根喷杆和呈正相对方向的两个喷头,这两个喷头同时喷洒,雾点形成立体交叉,使雾滴在叶面、果面和叶背、果背等荫蔽处的分布更均匀、周到。因而达到明显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和肥料利用率地目的。又由于对叶面、果面和叶背、果背等荫蔽处的喷雾是一次性完成的,无需正、背两面分别喷洒,且雾滴的分布状况比现有技术好,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多完成喷洒1~1.5倍的任务,因而显著地提高了工效。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附图是根据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由喷杆和喷头组成。末端有一个喷头(4)的喷杆(2)和末端有一个喷头(5)的喷杆(3),同时与喷杆(1)的一端相连通。喷杆(2)与喷杆(1)和喷杆(3)与喷杆(1)分别形成的夹角角度是相等的,都是135°。喷杆(2)与喷杆(3)之间的夹角为90°。喷杆(1)、(2)、(3)的长度分别为10cm、50cm、50cm。喷头(4)与喷头(5)呈正相对方向。
操作时,喷杆(2)和喷杆(3)以一上一下或者一左一右呈夹击状态喷洒。而当对矮小植株和地表喷洒时,两根喷杆则朝下进行作业。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0:2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7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