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床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03226846.7
  • 20030120
  • CN2600075
  • 20040121
  • 涂自德
  • 涂自德
  • A61F5/045
  • A61F5/045 A61H15/02 A61F7/00 A61N1/00 A61H39/00

  • 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永兴桥村八组
  • 中国,CN,湖南(43)
摘要
多功能床,呈长方形,形似一张床,其结构中有床架(1)、床板(2)、上身固定板(3)、上身固定带(4)、下身移动板(5)、下身固定带(6)、动力传动装置(7)、动力装置(8)、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电热器(10)、电热器发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11)、上身穴位框(12)、上身穴位垫(13)、上身穴位凸起(14)、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下肢穴位框(16)、下肢穴位垫(17)、下肢穴位凸起(18)、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多功能,集牵引,热疗、穴位于一体。骨质疏松、风寒湿刺激、陈旧性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颈椎痛、肩周炎、关节炎、腰椎痛、椎间盘突出等疼痛有一定疗效。适用性广,对医院、娱乐场所、普通家庭都适用。
权利要求

1、多功能床,呈长方形,形似一张床,其结构中有床架(1)、床板(2)、上 身固定板(3)、上身固定带(4)、下身移动板(5)、下身固定带(6)、动力传动装置(7)、 动力装置(8)、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电热器(10)、电热器发热时间与强弱控 制装置(11)、上身穴位框(12)、上身穴位垫(13)、上身穴位凸起(14)、 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下肢穴位框(16)、下肢穴位垫(17)、 下肢穴位凸起(18)、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上身固定板(3)、上 身固定带(4)、下身移动板(5)、下身固定带(6)、动力传动装置(7)、动力装置(8)、 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电热器(10)、电热器发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11)组 合成本实用新型的牵引与热疗部分(20),上身穴位框(12)、上身穴位垫(13)、 上身穴位凸起(14)、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下肢穴位框(16)、 下肢穴位垫(17)、下肢穴位凸起(18)、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 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的穴位部分(21),其特征在于床板(2)水平置于床架(1)上,上 身固定板(3)水平固定安装在床板(2)上,上身固定带(4)连接在床板(2)上,下身移动 板(5)水平搁置在床板(2)上,下身固定带(6)连接在下身移动板(5)上,动力传动装置 (7)的一端紧固在下身移动板(5)的靠床头的一端,其另一端与动力装置(8)的转动轴套 连,或者与动力装置(8)的高压气体输出嘴紧密连接,动力装置(8)安装在床板(2)下 面的床架(1)上,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安装在床的一侧或床外的工作台上,电 热器(10)固定安装在床板(2)上,电热器发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11)安装在床的一 侧或床外的工作台上,上身穴位框(12)呈长方形,水平安装在床板(2)上,上身 穴位垫(13)安装在上身穴位框(12)上,上身穴位垫(13)的一端紧固在上 身穴位框(12)的一端,其另一端活动地套拉在上身穴位框(12)的另一端,上 身穴位凸起(14)依人体上身穴位排列并紧固在上身穴位垫(13)上,上身穴位 凸起(14)与低压电源及其电流调节装置(15)按所设计的电路连接,上身穴位 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安装在床的一侧或床外的工作台上,下肢穴位框(16)呈长 方形,水平安装在床板(2)上,下肢穴位垫(17)安装在下肢穴位框(16)上,下 肢穴位垫(17)的一端紧固在下肢穴位框(16)的一端,其另一端活动地套拉在 下肢穴位框(16)的另一端,下肢穴位凸起(18)依人体下肢穴位排列并紧固在 下肢穴位垫(17)上,下肢穴位凸起(18)与低压电源及其电流调节装置(19)按 所设计的电路连接,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安装在床的一侧或床外的工 作台上,由上身固定板(3)、上身固定带(4)、下身移动板(5)、下身固定带(6)、动 力传动装置(7)、动力装置(8)、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电热器(10)、电热器 发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11)组合成的牵引与热疗部分(20)沿床板(2)的长边方向排 列安装并占据床板(2)的半边,由上身穴位框(12)、上身穴位垫(13)、上身 穴位凸起(14)、上身穴位凸起电源调节装置(15)、下肢穴位框(16)、下 肢穴位垫(17)、下肢穴位凸起(18)、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组 合成的穴位部分(21)沿床板(2)的长边方向排列安装并占据床板(2)的另外半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当动力装置(8)为电动 机时,动力传动装置(7)为牵引带,当动力装置(8)为空气压缩机时,动力传动装置(7) 的结构中有高压气体管(22)、高压气体腔(23)、推动杆(24),高压气体管(22)的一端 紧密连接空气压缩机的高压气体的输出嘴(25),其另一端紧密连接高压气体腔(23), 高压气体腔(23)的一端与高压气体管(22)的一端紧密连接,推动杆(24)的一端从高压 气体腔(23)的另一端伸进并位于高压气体腔(23)内,推动杆(24)的另一端与下身移动 板(5)固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上身穴位凸起(14)、 下肢穴位凸起(18)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制作,每个凸起表层紧固地覆裹着药棉纱 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上身穴位垫(13)、 下肢穴位垫(17)有伸缩性,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床架(1)、床板(2)、上 身固定板(3)、下身移动板(5)用木料或塑料或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上身穴位框(12)、 下肢穴位框(16)用不锈钢材料或复合材料制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风寒湿刺激、陈旧性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颈椎痛、肩周炎、关节炎、腰 椎痛、椎间盘突出等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此类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口服 西药、中药、中成药,外敷药,理疗,针灸,手术等。就理疗方面而言,方法与器械 也甚多,但缺乏一种综合理疗的器械,它能牵引,又能热疗,还能进行穴位,而 且穴位不但能针对某些局部,还能同时面对全身进行。这种综合理疗器械不但医 院适用,还能适用于娱乐场所,进入普通家庭。本发明者调查过一些患者,觉得这种 综合性的理疗器械大有市场空间。本发明者还自制了一台综合性的理疗设备,对部分 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效果甚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能牵引、能热疗、能进行穴位的理疗设备,为广大 患者解除病痛提供一种新的器械。

本实用新型呈长方形,形似一张床,其结构中有床架、床板、上身固定板、上身 固定带、下身移动板、下身固定带、动力装置、动力传动装置、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 装置、电热器、电热器发热强弱与时间控制装置、上身穴位框、上身穴位垫、 上身穴位凸起、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下肢穴位框、下肢穴位治 疗垫、下肢穴位凸起、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床板水平置于床架上。 上身固定板、上身固定带、下身移动板、下身固定带、动力装置、动力传动装置、牵 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电热器、电热器发热强弱与时间控制装置组合成本实用新型 的牵引与热疗部分,并置于床板的半边上,上身穴位框、上身穴位垫、上身 穴位凸起、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下肢穴位框、下肢穴位垫、 下肢穴位凸起,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的穴位部 分,置于床板的另半边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一是多功能,集牵引,热疗、穴位于一体。

二是骨质疏松、风寒湿刺激、陈旧性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颈椎痛、肩周炎、关 节炎、腰椎痛、椎间盘突出等疼痛有一定疗效。据2002年8月至12月几个月的试 验资料,有效率为85%。

三是适用性广,对医院、娱乐场所、普通家庭都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此图中,动力装置(8)为电动机,动力传动装置(7) 为牵引带。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与图1不同的是,此图中,动力装置(8)为空气压 缩机,动力传动装置(7)的结构中有高压气体管、高压气体腔、推动杆。

图3为高压气体管(22)、高压气体腔(23)、推动杆(24)连接示意图(剖面图)。

图4为上身穴位凸起、下肢穴位凸起与电源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呈长方形,形似一张床,其结构中有床架(1)、床板(2)、 上身固定板(3)、上身固定带(4)、下身移动板(5)、下身固定带(6)、动力传动装置 (7)、动力装置(8)、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电热器(10)、电热器发热时间与 强弱控制装置(11)、上身穴位框(12)、上身穴位垫(13)、上身穴位凸起 (14)、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下肢穴位框(16)、下肢穴位垫 (17)、下肢穴位凸起(18)、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上身固定板 (3)、上身固定带(4)、下身移动板(5)、下身固定带(6)、动力传动装置(7)、动力装 置(8)、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电热器(10)、电热器发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 (11)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的牵引与热疗部分(20)。上身穴位框(12)、上身穴位 垫(13)、上身穴位凸起(14)、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下肢穴位治 疗框(16)、下肢穴位垫(17)、下肢穴位凸起(18)、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 节装置(19)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的穴位部分(21)。床板(2)水平置于床架(1)上。上 身固定板(3)水平固定安装在床板(2)上。上身固定带(4)连接在床板(2)上。下身移动 板(5)水平搁置在床板(2)上。下身固定带(6)连接在下身移动板(5)上。动力传动装置 (7)的一端紧固在下身移动板(5)的靠床头的一端,  其另一端与动力装置(8)的转动轴 (图1)套连或者与动力装置(8)的高压气体输出嘴紧密连接(图2)。动力装置(8)安装 在床板(2)下面的床架(1)上。动力装置(8)为电动机(图1)或空气压缩机(图2)。当动 力装置(8)为电动机时,动力传动装置(7)为牵引带(图1)。如图2及图3所示,当动力 装置(8)为空气压缩机时,动力传动装置(7)的结构中有高压气体管(22)、高压气体腔 (23)、推动杆(24)。高压气体管(22)的一端紧密连接空气压缩机的高压气体的输出嘴 (25),其另一端紧密连接高压气体腔(23)。高压气体腔(23)地一端与高压气体管(22) 的一端紧密连接,推动杆(24)的一端从高压气体腔(23)的另一端伸进并位于高压气体 腔(23)内。推动杆(24)的另一端与下身移动板(5)固紧连接。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 (9)安装在床的一侧或床外的工作台上。电热器(10)固定安装在床板(2)上。电热器发 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11)安装在床的一侧或床外的工作台上。上身穴位框(12) 呈长方形,水平安装在床板(2)上。上身穴位垫(13)安装在上身穴位框(12) 上,上身穴位垫(13)的一端紧固在上身穴位框(12)的一端,其另一端活动地 套拉在上身穴位框(12)的另一端。上身穴位凸起(14)依人体上身穴位排列并 紧固在上身穴位垫(13)上,上身穴位凸起(14)与低压电源及其电流调节装置 (15)按所设计的电路连接(图5)。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安装在床的一 侧或床外的工作台上。下肢穴位框(16)呈长方形,水平安装在床板(2)上。下肢穴 位垫(17)安装在下肢穴位框(16)上,下肢穴位垫(17)的一端紧固在下肢 穴位框(16)的一端,其另一端活动地套拉在下肢穴位框(16)的另一端。下肢 穴位凸起(18)依人体下肢穴位排列并紧固在下肢穴位垫(17)上,下肢穴位治 疗凸起(18)与低压电源及其电流调节装置(19)按所设计的电路连接(图5)。下肢穴位 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安装在床的一侧或床外的工作台上。由上身固定板(3)、 上身固定带(4)、下身移动板(5)、下身固定带(6)、动力传动装置(7)、动力装置(8)、 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电热器(10)、电热器发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11)组 合成的牵引与热疗部分(20)沿床板(2)的长边方向排列安装并占据床板(2)的半边。由 上身穴位框(12)、上身穴位垫(13)、上身穴位凸起(14)、上身穴位 凸起电源调节装置(15)、下肢穴位框(16)、下肢穴位垫(17)、下肢穴位 凸起(18)、下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组合成的穴位部分(21)沿床板(2) 的长边方向排列安装并占据床板(2)的另外半边。

上身穴位凸起(14)、下肢穴位凸起(18)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制作,每个 凸起表层紧固地覆裹着药棉纱布层。

上身穴位垫(13)、下肢穴位垫(17)有伸缩性,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

床架(1)、床板(2)、上身固定板(3)、下身移动板(5)用木料或塑料或金属材料或 复合材料制作。

上身穴位框(12)、下肢穴位框(16)用不锈钢材料或复合材料制作。

与上身穴位凸起(14)、下肢穴位凸起(18)相连接的电源的电压为6V。

此节即“具体实施方式”材料中提到的“床”,指本实用新型推出的“多功能治 疗床”。

此节即“具体实施方式”材料中及其它节中提到的“上身穴位垫”、“上身 穴位凸起”中的“上身”包括人体的上身与头部,本材料中的“牵引”指牵引治 疗。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1、若进行牵引理疗,身体平躺在牵引与热疗部分(20)上,将上身固定带(4)固着 于上身的腋下部位,下身固定带(6)固着于下身的髋骨部位,发热器(10)对着腰部,便可 进行牵引,牵引的同时,还可进行热疗,增进效果。患者可自己用手调节 牵引时间与强度控制装置(9)或电热器发热时间与强弱控制装置(11),也可由他人调节。

2、若进行穴位,先将需部位的有关穴位凸起(14)、(18)上的药棉 纱布层用药水(按指定配方配制)涂湿,以使这些穴位凸起(14)、(18)有电流通 过。患者身着单衣躺在穴位部分(21)上,按各人身高体宽的不同,适当伸缩调整 上身穴位垫(13)、下肢穴位垫(17),使有关穴位凸起(14)、(18)对着身 体部位的穴位。患者可以自己动手调节上身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5)、下 肢穴位凸起电流调节装置(19),可由他人调节。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7:4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6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新型牙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