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定位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0620159028.0
  • 20061101
  • CN200973720
  • 20071114
  • 夏东升
  • 夏东升;范伟
  • A61B10/00
  • G01N1/28 G01N33/48 A61B10/00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岚兖路262号
  • 中国,CN,山东(3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定位装置,用以解决病理检验师难以准确了解微小病灶在切除组织中位置的问题。技术方案为:该装置为圆形橡胶垫,上面用模具压有坐标线及同心圆凹痕将圆形橡胶垫表面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分为三个扇形区。使用时,手术切除物放置在圆形橡胶垫上并固定,外科医师用高频率超声机把观察到的微小病灶的位置确定在相应象限的区域内,写成书面报告与钉在本实用新型橡胶垫上手术切除物一起送检,病理检验师可根据报告将切除物中的微小病灶及时取出检查。
权利要求

1.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橡胶垫(1)的边缘部分呈圆形, 橡胶垫(1)表面用模具压有坐标线(2)及同心圆(3)凹痕,坐标线(2)为 两条相互垂直带单向箭头的坐标线;同心圆(3)为两条相互垂直坐标线(2)的 交叉点为原点的两个圆,此两个同心圆(3)与本实用新型橡胶垫(1)边缘所呈 的圆形半径之比为1∶2∶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定位装 置。

背景技术: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疾病也得以早期发现,但是 有些病变过于微小(如甲状腺中怀疑癌变的微小结节等),以致于外科医师切下 被怀疑病变的部位送检时,并无绝对把握病灶就在已切下的组织中,因此常需要 术中超声观察病灶是否已被切除。当确定病灶已包含在切除的组织中后,切除的 组织就送往病理科室检验,但病理检验师凭肉眼难以将微小病灶与同时切除的正 常组织分辨开来,这样难免检验失误。因此需要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定位装置来帮 助病理检验师准确了解微小病灶在切除组织中的位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目的是,避免病理检验师难以准确了 解微小病灶在切除的组织中的位置,为及时正确判断病理切片的性质消除障碍。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术后病理组织定位装置帮 助病理检验师准确了解微小病灶在切除组织中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该装置为圆形橡胶垫,直径在1厘米到5厘米之间,厚度在0.1到0.5厘米 之间与直径成正比对应,将圆形橡胶垫分为不同的型号。手术切除物依大小选用 不同型号的橡胶垫。本实用新型橡胶垫一面用模具压有坐标线及同心圆凹痕,坐 标线为两条相互垂直带单向箭头的坐标线;同心圆为以两条相互垂直坐标线的交 叉点为原点的两个圆,此两个同心圆与本实用新型圆形橡胶垫的边缘所呈的圆形 半径之比为1∶2∶3。上述坐标线凹痕分为四个象限、同心圆凹痕将每个象限分 为三个扇形区(可分中央区、中间区、外周区)。

使用时,手术切除物依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的本实用新型橡胶垫放置其上,然 后用数个大头针将手术切除物钉在本实用新型橡胶垫上,外科医师可用高频率超 声机观察手术切除物中的微小病灶,由于高频率超声可透过手术切除物分辨橡胶 垫上的凹痕,也就把观察到的微小病灶的位置确定在本实用新型橡胶垫相应象限 的区域内,外科医师可把所见的情况写成书面报告与钉在本实用新型橡胶垫上手 术切除物一起送往病理检验室,病理检验师可根据外科医师所书写的报告将手术 切除物中的微小病灶及时取出而作出准确结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橡胶垫1地边缘部分呈圆形,直径在1厘米到5厘米 之间,厚度在0.1到0.5厘米之间与直径成正比对应,将橡胶垫分为不同的型号。 橡胶垫1表面用模具压有坐标线2及同心圆3凹痕,坐标线2为两条相互垂直带 单向箭头的坐标线;同心圆3为两条相互垂直坐标线2的交叉点为原点的两个圆, 此两个同心圆3与本实用新型橡胶垫1的边缘所呈圆形半径之比为1∶2∶3。上 述坐标线2凹痕将本实用新型橡胶垫1分为四个象限、同心圆3凹痕将每个象限 分为三个扇形区(可分中央区、中间区、外周区)。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2:4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