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排水控制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92222758.6
  • 19920519
  • CN2126261
  • 19921230
  • 程明喈
  • 程明喈
  • E03D5/10
  • E03D5/10

  •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同济路东11号
  • 中国,CN,浙江(33)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范荣新;周震海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箱排水控制装置,以电机带动绞盘来拉动阀体代替手动杠杆拉动阀体,使排水控制变得方便、轻巧,装置变得美观豪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的电机由控制器控制动作,控制器的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K1、K2两只微动开关安装在机架上,由转轴上安装的压杆来压动动作。电机与绞盘是以传动机构连接的,各轴以轴承安装在机架上。阀体以提索缠系在绞盘为绞盘所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箱排水控制装置,具有阀体及启开阀体的提索,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a、提索缠系在一只绞盘上,绞盘轴通过传动机构与一电机轴连接,在转轴上还安有至少一根与该轴相交的压杆,各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还装有两只微动开关(K 1、K 2),两中微动开关的按头都在压杆的运动范围内,且微动开关K 1迎向绞盘反转时,压杆运动方向,微动开关K 2迎向绞盘正转时压杆的运动方向;

b、电机的工作控制器具有如下电路结构:一只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一端连接市电的一极,另一端接继电器J 1的K 2触点J 1-1的中心触点,该触点的常闭触点通过常开按钮开关K 1后和其常开触点通过常闭微动开关K1后都连接市电的另一极,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连接一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与继电器J 1的线包两端相连、与继电器J 1的线包和常开微动开关K 2串联且有自锁常开触点J 1-1和微动开关K 2并联的电路两端连接、分别与自继电器J 1的触点J 1-1的常开触点和触点J 1-4的常闭触点引出的导线和自继电器J 1的触点J 1-1的常闭触点和触点J 1-4的常开触点引出的导线相连,电机的两根导线则接在这两个触点J 1-1、J 1-4的中心触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的电路中,与按扭开关K 3并联,在有常开按钮开关K 4的对触点K 4-1整流滤波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J 2的线包和常开按钮开关K 4的另一对触点K 4-2串联,且有自锁常开触点J 4-1和常开按钮触点K 4-2并联的电路的两端相连,还和一延时开关电路与继电器J 2的触点J 2-2的常开触点串联的电路两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谓的延时开关电路是这样构成的:有继电器J 4的线包与二极管D 5并联,二极管D 5阴极一端与继电器J 3的触点J 3-2的常闭触点相连并接入电流正极,二极管D 5阳极一端与三极管G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G的基极通过电阻R与继电器J 3的触点J 3-2的常开触点相连,而触点J 3-2的中心触点通过电容C 2与三极管G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入电流负极,继电器J 4的一对常闭触点J 4-1串在电机工作电路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杆(2)为一根且安装在绞盘轴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水箱排水控制装置,尤其是用于抽水马桶水箱一类水箱的排水控制装置。

通常使用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是以手动力控杠杆系统,操作时费用,复杂,机构动作不准确且易于损坏。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轻巧、耐用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是将原来的杠杆系统改为由电机驱动的绞盘。也就是说,将阀体上的提索缠系在一只绞盘上,绞盘轴通过传运机构与电机轴连接。当电机正向转动时,绞盘将提索绞进提起阀件打开排水口排水;当电机反向转动时,绞盘将提索放出落下阀件堵住排水口停止排水。各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在机架上又安装有两只微动开关(K1、K2)并以安装在转轴上的压杆来动作,即微动开关的按头在压杆的运动范围内,并且迎向压杆的运动方向,但两只微动开关的按头迎向压杆的两个不同的运动方向,微动开关K1,迎向绞盘反向运动时压杆的运动方向而微动开关K2迎向绞盘正向转动时压杆的运动方向。电机的动作是以一电机工作控制器控制的。控制器具有的电路结构是:有一只变压器B,其初级线圈一端连接市电的一极,而其另一端接继电器J1的触点J1-1的中心触点,该触点的常闭触点通过常开按钮开关K3后和其常开触点通过常闭微动开关K2后都连接市电的另一极。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连接一整流滤波电路(一般为二极管桥式整流和电容滤波),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J1的线包两端相连、与继电器J1的线包和常开微动开关K2串联且有自锁常开触点J2-1和该微动开关K2并联的电路两端相连,也分别与继电器J的触点J2-3的常开触点和触点J3-4的常 闭触点引出的导线和自继电器J3的触点J3-3的常闭触点和触点J3-4的常开触点引出的导线相连。电机的两根导线则接在这两个触点J3-3、J3-4的中心触点上。

这样,当按下按钮开关K时,市电电流通过按钮触点K3和触点J1-1的常闭触点输入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输出电流并经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电流。这时(1)继电器J1的线包输入电流,继电器J1吸合,使其中心触点从常闭触点跳到常开触点,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通过常闭微动开关K1及触点J1-1的常开触点输入电流,维持工作状态;(2)直流电流经由触点J3-3、J3-4的两个常闭触点导通的电机工作电路使电机工作。绞盘在电机驱动下作正向转动。当转轴带动压杆压到微动开关K2时,继电J3被导通,并由自锁触点J3-4自锁。J3的吸合使触点J3-3、J3-4的中心触点各自跳向常开触点,使电流反向输入电机,电机作相反转动,绞盘在电机驱动下作反向转动。当转轴上的压杆随转轴运动压到微动开关K1时,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电流被切断,工作停止。

为使排水量有选择,本实用新型又在电机的工作控制器电路中加入了使电机暂停的电路,将一常开按钮开关K4的一对触点与按钮天关K5并联,再在整流滤波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J2的线包和常开按钮开关K4的另一对触点K4-1串联,且有自锁常开触点J 和常开按钮触点K 并联的电路的两端相连,还和一延时开关电路与继电J的触点J2-2的常开触点串联的电路的两端相连。

其中所谓的延时开关电路可以是经继电J4的线包与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 阴极一端与继电器J1的触点J 的常闭触点相连并接入电源正极,二极管D5阳极一端与三极管G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G的基极,通过电阻R与继电器J3的触点J3-2的常开触点相连,而触点J3-2的中心触点通过电容C2与三极管G的发射板相连并接入电流负极。继电器J4的一对常闭触点J4-1串在电机工作电路中,如
中心触点与电机之间、两触点之间、触点与电流正极之间或触点与负极之间。而继电器的触点J2-2的常开触点可以接在延时开关电路与电源正级之间或与电源负极之间,这里所称的电源为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电流。

这一部分电路,使当按下按钮K4时,触点K4-1、K4-2同时导通,触点K4-1的作用与按钮K3同,使电路有关部门同样工作。触点K4-2的导通使继电器J2吸合并由自锁触点J2-1自锁,触点J2-2的常开触点导通,电容C2开始充电。当转轴带动压杆压到K2时,继电J3的吸合使其触点J3-2的中心触点由常闭触点跳向常开触点,电容C2进入放电状态,使三极管G饱合和继电器J4吸合。继电器的触点J4-1的常闭触点即断路,使电机工作电路断路。电机处于暂停状态。当电容C2放电完毕后三极管G截止,则继电器J4释放,使电机工作电路重新通路,电机继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其压杆可以安装在电机轴、传动机构轴或绞盘轴上,但最简单安装方法是以一根压杆安装在绞盘轴上,与绞盘轴垂直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箱排水控制装置,由于采用电控动作,在操作时只需轻轻按一下按钮便可控制排水,控制器可以脱离水箱安装,外观显得高雅,使水箱排水控制装置变得方便轻巧、豪华、耐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施例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械部分示意图(侧剖);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械部分示意罗(主剖);

图中:1-绞盘,2-压杆,3-传动机构,4-电机,5-提索,6-机架,

B-变压器,C1-2-电容,D1-5-二级管,G-三级管,J1-4-继电器(线包),J1-1,J2-1-2,J3-1-4,J4-1-触点,K1、2-微动开关,K3、4-1 2-按钮开关(触点)。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机架(6)内安装 传运变速齿轮机构,输入轴连接电机(4),输出轴连接绞盘(1),绞盘轴上垂直安装压杆(2),提索缠系在绞盘上。微动开关K1安装在绞盘的水平轴线附近,按头向下,微动开关K2安装在绞盘的垂直轴线附近,按头与K1的按头朝向划出绞盘上3/4圆弧。压杆布置在两个压头中间,当压杆靠在微动开关K1按头一侧时提索不提起阀体,而压杆靠在微动开关K2按头一侧时提索提起阀体。微动开关、电机的各接线柱上接上导线后延到控制器电路中。在控制器电路中,变压器B输出为6.3V,500mA,电容C1为200MF/162电解电容,电容C2为100MF/16V电解电容,二极管D1~5都用IN40001,三极管G用3DG12,J1~4为J2C-6FA,J2为JRZ-13F,J3为JRX-13F-1。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2:0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5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