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1F5/00 A61H1/00 A61G7/057 A63B23/02
1、脊椎骨折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底板(7)和底支梁(8)构成稳定的方框型 结构,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脊椎骨折康复器的主体接地支撑件,在底板(7)两端 内侧的上面,设置有垂直向上的立柱(6),立柱(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高度相同 的托钩(3),用以支撑外横梁(4),立柱(6)的上端设置有弯上梁(1),在两立 柱(6)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与底板(7)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横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骨折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软垫(9)的两端连接 设置有内横梁(5),内横梁(5)的外面通过三条牵拉带(10),又连接设置有外横 梁(4),外横梁(4)则托挂在立柱(6)外侧的托钩(3)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脊椎骨折康复器。
背景技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都采用垫枕练功的方法,或者进行手术处理。由 于自主练功的痛苦大,而且锥体的契合压缩往往会发生改变。尤其对于合并有脊髓 损伤者,极易出现褥疮等并发症。为防止发生并发症,只好每隔一两个小时翻身一 次,这样更增加了脊椎的不稳定性,病人痛苦,同时也更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脊椎骨折康复器, 能够让病人自主地锻炼腰脊,又可以较好地防止褥疮等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脊椎骨折康复器,涉及有弯上梁、上支撑横梁、托钩、外横 梁、内横梁、立柱、底板、底支梁、软垫和牵拉带组成。底板和底支梁构成稳定的 方框型结构,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脊椎骨折康复器的主体接地支撑件。在底板两端 内侧的上面,设置有垂直向上的立柱,立柱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高度相同的托钩,用 以支撑外横梁。底板的两端内侧,设置有底支梁。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弯上梁,在两 立柱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与底板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横梁。因此,由底支梁、底板、 立柱、上支撑横梁和弯上梁,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框体结构。所说的软垫是本实用 新型的脊椎骨折康复用的功能件,软垫的两端连接设置有内横梁,内横梁的外面通 过三条牵拉带,又连接设置有外横梁,外横梁则托挂在立柱外侧的托钩上。使用者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不同的高度,将外横梁挂在不同高度的托钩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脊椎骨折康复器,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在有 医护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康复锻炼,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脊椎骨折康复器的结构示意图。1-弯上梁 2-上支撑 横梁 3-托钩 4-外横梁 5-内横梁 6-立柱 7-底板 8-底支梁 9-软 垫 10-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脊椎骨折康复器,涉 及有弯上梁1、上支撑横梁2、托钩3、外横梁4、内横梁5、立柱6、底板7、底支 梁8、软垫9和牵拉带10组成。底板7和底支梁8构成稳定的方框型结构,成为本 实用新型所述脊椎骨折康复器的主体接地支撑件。在底板7两端内侧的上面,设置 有垂直向上的立柱6,立柱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高度相同的托钩3,用以支撑外横 梁4。底板7的两端内侧,设置有底支梁8。立柱6的上端设置有弯上梁1,在两立 柱6的上端之间,设置有与底板7相互平行的上支撑横梁2。因此,由弯上梁1、 上支撑横梁2、立柱6、底板7和底支梁8,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框体结构。所说的 软垫9是本实用新型的脊椎骨折康复用的功能件,软垫9的两端连接设置有内横梁 5,内横梁5的外面通过三条牵拉带10,又连接设置有外横梁4,外横梁4则托挂 在立柱6外侧的托钩3上。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不同的高度,将外横梁4 挂在不同高度的托钩3上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脊椎骨折康复器,整体结构简单, 操作使用方便,尤其在有医护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康复锻炼,安全可靠。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0:5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