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9F1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变换广告画面的广告器。
已经公知的用来在同一块板面上改变广告量以及广告内容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用多根玻璃管弯制成几种广告的文字内容或图案的轮廓,然后在这些抽空的真空管内充入氖或氩等惰性气体,每根玻璃管两端安装电极,分别通电形成红或蓝等多种广告图案,这就是霓虹灯广告,但这种霓红灯广告只有两种颜,图案只有轮廓,没有层次,一经制造出厂后无法改变。第二种是把红、黄、蓝三种颜的点光源(发光二极管或电灯泡等)作为一个象素,用矩阵方式布满在广告板上,通过计算机控制每个象素发光,可以显示各种文字和简单图案,变化广告内容迅速,但图案没有层次,实现成本较高。第三种是用大屏幕电视机,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可以显示各种文字图案,变化广告内容迅速,但不适合露天日光强烈的场合,设备造价很高,已公知的专利申请号为87206451的旋转画屏,虽然可以自动变换画面,但其驱动控制部分很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可自动变换广告面的广告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广告器的板面由若干个可转动的正三棱柱体平行排列组合而成,三棱柱的三个平面分别构成广告面的显示单元,通过旋转各个正三棱柱,改变显示单元,从而便达到变换广告内容的目的,其详细内容参 见附图描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三棱柱广告器包括外壳支架(1)及若干个安装在支架(1)上可转动的正三棱柱(2)和驱动机构,其中各个正三棱柱(2)的旋转轴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内,如图1、2所示,各个三棱柱(2)的面排列在一起构成广告器的板面,本实用新型就是利用正三棱柱的结构特点,即平行排列的各个三棱柱在旋转的过程中其面可以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块整板面,而不会相互干涉或出现间隙,参见图3,其主要特征是在各个正三棱柱(2)的一端装有齿轮(3),链条(6)上装有齿条(7)与齿轮(3)相啮合,链条(6)通过主动链轮(9)和从动链轮(8)传动,链轮(8)、(9)与齿轮(3)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当主动链轮(9)和从动链轮(8)使链条(6)传动时,链条上的齿条(7)与正三棱柱(2)上的齿轮(3)相啮合,从而带动三棱柱体转动,由于链轮(8)、(9)与齿轮(3)不在同一中心连线上,所以当链条(6)上的齿条(7)运行到齿轮(3)的另一侧时不会和齿轮(3)相啮合,故三棱柱(2)也就不再转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齿条(7)与齿轮(3)的齿数比为1比3,这样齿条(7)与齿轮(3)啮合一次,使齿轮(3)转动120°,正三棱柱(2)刚好从一个面转到另一个面,广告器板面上的画面实现了变换,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广告内容显示时间为齿条(7)旋转一周时间的二分之一,因齿条(6)带动齿轮(3)旋转120°后,三棱柱(2)在惯性作用下有继续转动的趋势,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三棱柱的另一端装有定位器,当三棱柱转过120°时,定位器自动使其定位,使各个三棱柱的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保证 了广告器板面的平整性。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及定位器均装在外壳支架(1)内使整个广告器体积小,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三棱柱(2)可用有机玻璃等透明材料制做,其内装有发光元件并与其上的电极(4)相连,这样无论在白天还是夜间或光线较暗的室内均可以起作用。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器是由压簧(16)和定位片(17)构成,定位片(17)插接在三棱柱(2)的端板(15)上,压簧(16)装在端板(15)和定位片(17)之间,定位片(17)上设有圆弧状的凸起(18)与支架(1)上的定位凹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圆弧状的凸起(18)和定位凹孔(19)各为三个,均布在相距120°的方向上,如图6所示,平时压簧(16)使定位片(17)上的凸起进入支架(1)上的定位凹孔(19)内,将三棱柱(2)固定,当变换广告面时,即三棱柱(2)转动时,动力使圆弧状凸起(18)从定位凹孔(19)内出来,定位片(17)随三棱柱转动120°,此时定位片(17)上的凸起(18)刚好和支架(1)上的定位凹孔(19)对正,在压簧(16)作用下,便进入定位凹孔(19)内,将三棱柱(2)固定在120°的位置上,使各个三棱柱又构成另一显示面。
本实用新型的广告器是采用简单的机械传动方式来变换广告内容,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特点,其广告板面的结构给人以动态感觉,更具有吸引力和宣染力,增添了广告的宣传效果,无论在白天还是晚上或光线暗的室内均可显示各种文字和图案,当需要重新更换广告内容时,只需将新的广告贴在板面上即可,比起现有的广告具有使用方便,板面利用率高的特点,因此成本低,易实现,适用范围广,并且 性能较为稳定。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首先对附图进行说明。
图1表示横向排列的三棱柱构成的广告器正视图;
图2表示纵向排列的三棱柱构成的广告器下视图;
图3表示图1的侧视图,其中(1)外壳支架;(2)正三棱柱体;(3)齿轮;(4)电极;(5)转轴;(6)链条;(7)齿条;(8)从动链轮;(9)主动链轮;(10)齿轮;(11)电机;(12)螺杆;
图4表示三棱柱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正三棱柱;(2)齿轮;(4)电极;(5)转轴;(15)端板;(16)压簧;(17)定位片;(18)园弧凸起;
图5表示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5)端板;(16)压簧;(17)定位片;(18)圆弧凸起;
图6表示图4的侧面图,其中(5)转轴;(15)正三棱柱的端板;(17)定位片;(18)凸起。
按照附图所示的实施方案,各个正三棱柱横向平行设置,如图1所示,参见图4,在每个三棱柱的一端通过转轴(5)装有齿轮(3)和电极(4),链条(6)上装有齿条(7),与齿轮(6)啮合,链条(6)由与齿轮(3)不在同一中心连线上的主动链轮(8)和从动链轮(8)传动,主动链轮(9)上同轴装有齿轮(10)与电机(11)的转轴(13)上的螺杆(12)啮合,如图4所示,电机(11)转动,螺杆(12)驱动齿轮(10)尽而带动主动链轮(9),从而使链条(6)驱动齿轮(3)使各个三棱柱(2)依次转动。正三 棱柱(2)的另一端均装有由弹簧(16)、定位片(17)构成的定位器,如图4、5所示定位片(17)插接在正三棱柱(2)的端板(15)的键槽内,定位片(17)上设有圆弧状凸起(18),如图5所示,以上驱动机构和定位机构均装在支架(1)内,正三棱柱(2)采用透明玻璃制做,其内装有发光元件。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0:3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0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